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圖說臺北師範校史
95折

圖說臺北師範校史

定  價:NT$ 350 元
優惠價:95333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從芝山巖學堂、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臺北師範學校,一脈相承再擴展出來的各類學校,就是臺灣近代學校教育的源頭。北師校史不僅是臺灣教育史的核心,同時也建構出臺灣美術史、文學史、音樂史、政治社會運動史中最重要的篇章。歷史經驗的教訓是奮發向前的動力,也是未來發展的指南針,精彩圖輯最能鮮活大家過往的歷史記憶。讓本書以圖從頭說起北師這個金字招牌的光榮事蹟,以及臺北教育大學淵遠流長的故事。

作者簡介

何義麟(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簡宏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博士班)
蕭柏暐(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
江杰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
許嘉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
林智遠(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祕書室校友中心秘書)
殷婉軒(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班)
蔣茉春(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

目次

推薦序 Ⅰ
跨越三世紀的故事 Ⅲ

立基:從芝山巖學堂到國語學校1895~1919
本時期校史概說
校史從芝山巖開始
總督府國語學校
國語學校的課程與教學
文武町、三線道、大南門大學校
國語學校的附屬學校
女子師範教育的先聲
郊區的大安公學校
1901年《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一覽》簡介

宏業:臺北師範學校1919~1927
本時期校史概說
臺灣教育體系的制度化
1920年代師範學校的學生生活
入學的窄門
北師拔刀事件
大安公學校裡的國師校友
學生宿舍與軍事化教育

薪傳:臺北第二師範學校的成立與合併1927~1945
本時期校史概說
下內埔芳蘭之丘的北二師
萬中選一的入學試驗
在教室與學寮間度過的青春歲月
武裝化的學生身
體鍛鍊身心的競技與課外活動
邁向教育現場的挑戰
臺北第二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
北二師學生騷動
一二師合併、戰時女子部疏散
北二師棒球隊與第一位臺籍棒球員─劉學照

茁長: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校1945~1961
本時期校史概說
師範體系的重建
當師範公費遇到物價飛漲
卡其制服的師範新兵
師範生實習與環島參觀
青天白日下的軍事教育
戰後的北師附小
北師藝術科創立時的美術老師與學生

昂首: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專科學校1961~1987
本時期校史概說
師專體系的試行與變革
校內校外的景觀變化
升學窄門、能力本位、過早決定的未來
軍事化的生活管理
北師青年、芳蘭樂舞
集中實習與畢業旅行
以校為家的校內社區
芳蘭紅樓成追憶
本時期的北小
戰後北師兩首校歌的演變

展翼:從臺北師範學院到臺北教育大學1987~2005
本時期校史概說
戰前校史再記憶
校友會組織
尚待發掘的校友事蹟

參考資料選錄
編輯後記

書摘/試閱

從芝山巖學堂到國語學校1895~1919
本時期校史概說
1894年夏天,清朝與日本為了朝鮮問題爆發甲午戰爭,清朝戰敗,隔年兩國簽訂馬關條約,明定臺灣、澎湖成為日本之領土。在此之前,日本並沒有治理海外殖民地之經驗,為了統治這個異民族居住的島嶼,日本政府積極籌劃。日軍來臺之初,雖曾遭逢各地民眾的抵抗,但因武力懸殊,北部地區很快就被控制。1895年6月17日,日軍在臺北城內舉行了始政儀式,開始著手建立其統治體制,同時也逐步導入完整的近代新式教育制度。
臺灣總督府體制下,由民政局代理學務部長伊澤修二負責建立近代教育制度。依照伊澤的規劃,臺灣教育事業大致可分為緊要事業與永久事業兩部分,前者目標在於培育當局急需的語言人才,包括臺、日籍教師與官吏,後者目標則是創設國語學校與師範學校。依照原定計畫,國語學校培育日籍教師與新領土統治的工作者,同時也培育臺籍教師。為了培養語言人才,1895年7月12日,伊澤領導學務部員在芝山巖開漳聖王廟,開始進行臺灣語言研究,並積極推動國語傳習工作,這就是最初的「芝山巖學堂」。在邊上課邊摸索研究臺日語言教材編纂的情況下,四個月後學堂有了第一批畢業生,而臺灣史上第一本日語教科書《日本語教授書》也在此時誕生。
1896年3月31日,總督府公布直轄學校官制,芝山巖學堂改名「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附屬芝山巖學堂」,隨後開設的國語學校本部則置於臺北城內。學校成立之初,暫用城內房舍應急,1897年4月16日,借用艋舺祖師廟廟舍上課,學生由首任校長町田則文親赴日本招募而來。同年新校舍落成,10月20日舉行創校典禮,校址坐落於舊臺北城的南門旁。國語學校分為「講習科」、「師範部」與「語學部」,語學部底下又分成「土語(臺語)科」與「國語科」。因學校設有師範部,按日本文部省規定,另設三所附屬初等學校。而後再加上其他各類附屬部、科之班別不斷地擴展為各類學校,因此國語學校不僅是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的起源,也是臺灣近代學校之
源頭。
國語學校之班別初期變動較頻繁,1900年國語學校實驗性地設立鐵道與電信兩科,招收國語部三年級之志願者。同年總督府修訂國語學校規則,增設中學部,並將師範部分為甲、乙兩部,甲部專收日本人,乙部專收臺灣人,包括被廢校的原臺北、臺中與臺南師範學校臺籍學生。1902年獨立設置實業部,除原鐵道科與電信科外又增加農業科,利用臺北農事試驗場從事實習。1907年,最後一屆農業部學生畢業後,雖然實業部之編制仍在,但實際上已名存實亡。此外,1910年增設小學師範部,以培養小學校日籍師資為目標。
1919年1月總督府頒布〈臺灣教育令〉,統整規範學校體制,4月1日〈臺灣總督府師範學校官制〉公布,原本的國語學校改制為「臺北師範學校」。此時,校內的分科也有一些變化,首先是只存空殼編制的實業部,同年被廢除。1922年,最後一屆學生畢業後,國語部也被廢除,另外「師範部乙科」則改稱「本科」,另設置修業一年的「豫科」,而原培養公學校日籍師資的「師範部甲科」則改為「公學師範部」。
從芝山巖學堂到臺北師範學校,象徵日本統治當局從剛開始的實驗與摸索中,逐漸發展出完整而近代化的學校教育體制。這段期間,國語學校則承擔了師資培育的重責大任,養成大量的臺籍與日籍之初等教育教師。因此,這所學校在臺灣近代教育史上,確實擁有無可取代的開創性歷史地位。

伊澤修二(1895-6-17~1896-6-2)。
長野縣人,在渡臺之前就已經是日本知名的教育家,1895年6月率日籍教師六人,設國語學堂於士林,6月遷至芝山巖開漳聖王廟,稱為芝山巖學堂。他主張同化臺灣人為日本人的教育政策,日後逐漸確立成為日本統治臺灣的基本方針。
町田則文(1896-6-2~1900-4-23)。
茨城縣人,1878年畢業於東京高等師範學校,渡臺前曾在日本本土擔任師範學校校長。主持芝山巖學堂遷移至城內改制為總督府國語學校,是國語學校第一任校長。返日後曾任東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教授、東京盲啞學校校長。1900年離任後由本田嘉種教授代理三個月,但沒有真除。
田中敬一(1900-8-28~1906-9-17)。
岡山縣人,任內國語研究會改組為日本時代臺灣主要的教育研究機構「臺灣教育會」,以及臺中、臺南兩師範學校併入國語學校師範部乙科。他也主張用法國新式的直接教學法在公學校教授臺灣人日語,這項決定確立往後在臺日語主要教學法。
持地六三郎(1906-9-17~1907-5-20)。
福島縣人,法學士,曾在日本中央政府各省廳擔任官僚,在臺期間也曾擔任總督府內各種高階文官職位,涉及多種行政領域。持地六三郎對臺灣統治的看法與伊澤修二不同,對同化和推行日語的政策並不積極。1906年以總督府總務局學務課參事官代理國語學校校長一年。1907年2月曾帶領國語學校師生赴大屯山賞雪。
本莊太一郎(1907-5-20~1911-2-17)。
島根縣人,渡臺前已經在日本發表多種教學法專論,並在日本引介美國教育家Charles De Garmo的新式教學法。1907年起同時兼任國語學校和臺北中學校校長,1911年因病辭職。卸任後曾在《臺灣日日新報》發表〈臺灣教育問題〉,主張教授日語同化臺灣人的策略。
隈本繁吉(1911-2-17~1919-6-30)。
福岡縣人,文學士,曾任朝鮮總督府學務課長,1911年調任臺灣總督府學務課長並兼任國語學校校長,1919年改制臺北師範學校後繼續主持校務三個月。隈本繁吉主管臺灣教育長達九年,在臺灣教育令制定時扮演與日本中央官僚溝通的重要角色。連同在朝鮮的三年,長達十二年的殖民地教育經驗,被認為是日本殖民地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
 校史從芝山巖開始
1895年5月21日,伊澤修二出任總督府民政局代理學務部長,6月17日始政儀式後,於臺北大稻埕開始學務部業務,負責規劃殖民地的教育政策。因大稻埕、艋舺一帶紳商在日軍入城之時紛紛避難他處,是以7月12日學務部遷移到芝山巖的開漳聖王廟。學務部首要任務為培養翻譯人材的國語傳習工作,經過一番努力,到9月20日止共招募到二十一名學生,而後分成三組授課,這就是日人對臺人教育的開端。另一方面,伊澤修二也利用這段時間進行研究,致力改進教學方式與編纂教科書。8月30日,學務部出版《日本語教授書》,這是最初的臺人日語教科書。同年10月19日,第一屆的7名學生畢業,並獲得臺語教師候補之資格。
日軍進入臺北城後,北部地區仍然潛伏了不少抗日勢力。1896年1月1日,六名由學務部長伊澤修二親自招募來芝山巖學堂任教的日籍老師,一同前往總督府參加新年慶祝會,途中遭遇騷亂,在折返山上學堂途中遭到抗日鄉勇襲擊。據說當時每砍下一名日人首級就可以得到高額賞金,因此六名教師全都被斬首,學務部之部分設備也遭到焚毀。
事件後,總督府極力試圖追捕兇手並追究責任,當地保良局長潘光松因而被處死。此外,官方不僅厚葬六位殉職教師於芝山巖山頂,往後還積極建構其標榜之教化精神。同年7月與1903年,總督府兩次在墓旁立碑,包括建立由當時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親題之「學務官僚遭難之碑」,而後逐步擴展為紀念所有為教育而犧牲的教師之聖地。1929年,新建之芝山巖神社落成,官方明定每年2月1日為神社的例祭日。透過教科書與祭祀活動之宣揚,當局將遇難的「六氏先生」轉化為日本在臺教育者的典範,此為教育而犧牲的精神就稱為「芝山巖精神」。
戰後芝山巖神社與相關碑文、墳墓等,都遭到國民黨政府毀壞。解嚴之後的1995年,士林國小百年校慶時,校友們於芝山巖山頂重新建立六氏先生之墓,相關單位也陸續復原了舊石碑,但也有反對者來此噴漆破壞。2006年,臺北市政府原擬拆遷芝山巖事件相關遺跡,因而引起了學界的論戰,贊成者認為此舉在匡正被美化的日本殖民史,反對者則認為不該破壞珍貴歷史遺跡,所有的歷史都應該保留證據,交由後世民眾去解讀。
「六氏先生」是為了臺灣教育而犧牲?還是為了日本殖民擴張事業而枉死?奮起抗爭的民眾是義勇軍?還是殺人的土匪?如何論斷「芝山巖學堂」在臺灣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歷史的是非黑白,似乎沒有這麼容易就能下定論。

作家東方白曾依據六氏先生被斬首,以及日本當局為了報復將保良局長斬首的故事寫了一篇短篇小說〈頭〉,此一芝山巖事件相關之文學創作,為這段歷史爭議提供了進一步深思的空間。作者以被斬首的保良局長及其家人為主角,描寫被殺的沈氏(實為潘氏)家中除了夫人,還有一位陪嫁而來的婢女微妹,三人間有著不可告人的情事糾葛,事發後微妹勇敢地在夜半為沈氏收屍、縫合身首後入殮的經過。小說中描寫心思細密的微妹,以及畏怯的長工等,都令人印象深刻。這篇虛構小說的「前言」「後語」巧妙地聯結歷史情節,藉著敘說戰後沈氏頭骨重現,其事蹟也被表彰,而六氏先生頭骨則依然遍尋不著等,讓故事更令人動容。
透過巧妙取名為「頭」的故事,處理歷史敘述的翻轉,讓我們對校史的
「源頭」有更清楚的認識。歷史不是贏家說了就算,百年後我們還可以從頭說起。
 總督府國語學校
經歷半年多的嘗試與實驗,以及慘烈的芝山巖事件後,1896年3月31日總督府頒布〈臺灣總督府直轄學校官制〉,開始著手設立國語學校與國語傳習所的相關事宜,同年5月21日頒布〈國語學校及附屬學校的名稱位置〉,決定將國語學校設置在臺北城內,另設立三所附屬學校提供學生實習之用,並作為區域內其他小學校的模範。其分別為位於原芝山巖學堂之第一附屬學校,整修艋舺學海書院後設立之第二附屬學校,以及原訂設立於大稻埕,因找不到合適地點而改借用大龍峒保安宮作為校舍的第三附屬學校,皆為以臺人子弟為對象之初等教育機構。
1896年6月1日國語學校成立,當時民政局事務官町田則文擔任首任校長,臨時事務所設於第一附屬學校,7月11日事務所遷移到第二附屬學校所在的艋舺學海書院,展開籌備建校工作,9月25日〈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規則〉頒布,招收學生分為師範部與語學部,同年12月於臺北城南門街開始動工興建新校舍。隔年1月4日,因學海書院建築本就老舊殘破,臨時校舍跟著第二附屬學校遷移至附近的艋舺清水祖師廟。1897年9月11日新校舍完工,10月20日舉行落成典禮。學校位在臺北城南門前,後方則是總督官邸與臺北新公園,另一邊為總督府法院本院,一牆之隔的城門外則是當時的專賣局。從學校所在地居於中央官廳之旁的位置,可以看出當局對國語學校重視的程度。
國語學校分為師範部與語學部,語學部底下又分為土語(臺語)科與國語科,修業年限皆為三年。土語科專收15到25歲小學校畢業以上的日本人,國語科則提供附屬學校或國語傳習所畢業的臺灣人,其目的都是為了培養治理臺灣所需的人才。1898年土語科改制為土語專修科,1902年時被廢除。
師範部最初入學資格限制為18到30歲,中學四年級以上學歷之日本人,目的在培育臺灣各地國語傳習所、師範學校等教育師資,修業年限兩年。1902年7月6日總督府修訂國語學校規則,將師範部分為甲乙兩科,甲科維持培育日籍教師,乙科則將被廢校的臺北、臺中兩所師範學校學生併入,專門培育臺籍公學校教師,同時也將原本第四附屬學校的中學部併入,國語學校因而有了自己的中學部。
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師範部或是語學部,臺灣語文的教學都在課程中佔有相當的份量,根據現存課表,最初師範部每週三十四節課,土語課就佔了十節,加上當時每週兩節的漢文課,實際上就是以臺語句讀來朗誦中國古文,所以課程相當於每週有十二節課是在研究臺語,土語科當然就更不用說。雖說背後目的是為了殖民需求,但可看出日治初期總督府當局對臺灣語文研究的重視。

國語學校採取全部住宿制,各科學生要在宿舍中渡過全部的在校生活,並有舍監與他們共同起居。學生每日起床後,先進行十五分鐘的晨操,然後才進入食堂用早餐。食堂的黑板會寫上當天的修養課題(德目),由值日生就此題目作答,其他學生就此默想五至十分鐘,然後才開始早餐。上午八點到下午三點為課堂時間,下課後進行農業實習。傍晚洗完澡後有短暫的休息,然後回到自習室讀書至九點就寢。宿舍早晚都要點名,晚自習結束時舍監會巡視各室,學生要行禮後才能入睡,可說是軍事化的管理。
國語學校的臺籍學生來自各處,宿舍生活往往是他們第一次與這麼多外地人接觸的經驗。每年新生之中有不少客家人,但在初入宿舍的臺籍學生中,「臺灣語」仍然是共通語。也有學生為了增進日語能力而互相約束使用日語,以求語言能力之進步。
不過國語學校諸學部的學生之間仍有分類互爭的意識,像是當時聚集全臺富豪子弟的國語部學生,就比較看不起經濟狀況稍差的師範部學生。住宿生之間的意氣之爭,日後甚至有幾次惡化成全城皆知的大騷動。

 

國語學校於師範部與語學部之外,另外還設置實業部,其下分為鐵道、電信及農業等三科。1900年10月22日,國語學校權宜訂定〈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鐵道電信科暫行規程〉,依此規程設立鐵道、電信兩科,招收國語部三年級之志願者,師資則分別聘請鐵道局及通信課之技手進行講授。其結果共招收18名學生,翌年7月9日,兩科各順利產生7名畢業生,論者謂之為本島工業教育之源頭。其後,國語學校仍持續對國語科三年級志願者施予鐵道、電信教育。農業科之設立源於1900年8月臺北縣知事承總督府之指示,於臺北師範學校教科中加設而產生,該科原以二、三年級學生為授課對象,並利用臺北農事試驗場從事實習。此後成為實業部下的一科,施教對象則改為與先前之鐵道電信科相同,僅限17歲以上、24歲以下、修畢國語部二年級課程之志願者就讀。修業年限方面,電信、鐵道科修業兩年,農業科亦為兩年。而後,這些科別還發展出不同的實業學校。
國語學校最初的設立宗旨在於培育語言及師範教育人才,以從事公私事業及擔任教職。實業部不過是實業學校成立前的權宜作法,原具有實驗性質,然而電信科卻得到「學生進步程度令人驚訝」等正面評語,成效良好,人才輩出。

 國語學校的課程與教學
國語學校是近代西方的學校教育體制,當然也同時採行西方的課程與教學活動,其中體育課的導入影響最為深遠。
1896年,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之附屬學校、國語傳習所都設有「體操科」,即體育課。課程內容偏重兵式體育,藉由肢體的活動,養成學生規律的舉止與生活節奏。1898年,體育課的教學內容加入「遊戲」,透過競爭遊戲提高學童體能,並培養合作、團結、忍耐等精神。直至1901年後,以體操及各種遊戲競技為主的運動會,逐漸與離校遠足之運動分離,運動會的形式才慢慢固定下來。1897年11月23日,第一與第二附屬學校共同舉行的聯合運動會,是以臺灣初等學校首次運動會為名而舉行之活動,1905年後逐漸普及於臺灣各地之初等學校。若從運動會的內容來看,運動會不僅扮演了檢視學校體操科的角色,還具有傳遞近代體育運動的功能,更是間接地豐富了學校體育運動的發展。1906年3月,位於臺北的「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中學部」在校長田中敬一的主導下,組成一支棒球隊,成為臺灣史上第一支有史料可考的棒球隊。不久,同校的「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也成立另一支棒球隊。當年春天,兩支隊伍進行比賽,雙方戰成五比五平手,這是臺灣史上有正式紀錄的第一場棒球比賽。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5 333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