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世界五千年(簡體書)
滿額折

世界五千年(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9.8 元
定  價:NT$ 179 元
優惠價:87156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世界五千年》是一部真實記載人類成長的通史,無疑也是一部較適合于普通讀者閱讀的歷史著作。它具有非凡的吸引力,也具有非凡的價值。它是世界歷史學家威爾斯寫給所有歷史愛好者的簡明讀本。它視野開闊宏大、筆調輕快簡潔,每個字都傾注著作者的激情,而不是一味追求嚴肅、深沉、呆板的學究氣。讀這部書就是一種交流、一種享受。

作者簡介

威爾斯是英國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小說家。出生于英國肯特郡,畢業于英國皇家學院,任教于倫敦大學,曾在赫胥黎的實驗室工作,從事科學研究,后轉入新聞工作,并從事文學研究。1895年,以《時間機器》一書一舉成名,隨后又發表了《莫洛博士島》《隱身人》《星際戰爭》等多部小說。其撰寫的《預測》《未來的發現》等大量關注現實、思考未來的作品,奠定了他在學術界的崇高地位。

名人/編輯推薦

教育部重點推薦的新課標同步課外閱讀叢書: href='#' target='_blank'> 全新紅皮系列,小而精,博而巧。專家團隊:名校名師強強聯合,嚴格把關編選。與時俱進:緊扣新課標范圍,盡享新鮮閱讀。名家名作:文化巨匠的肩頭,孩子未來的起點。“新課標必讀叢書”精選新課標同步課外閱讀書籍,是新學期老師與家長應選的課外讀本。學習國內外經典文學,做品學兼優、全面發展的好學生,認準新華先鋒精裝紅皮系列叢書!本套叢書不僅囊括了許地山《落花生》、葉圣陶《稻草人》、梁啟超《少年中國說》、雷鋒《雷鋒日記》、蕭紅《小城三月》、林徽因《人間四月天》等國內一批文壇經典之作,還翻譯收錄了《安徒生童話》《了不起的蓋茨比》《秘密花園》《希臘神話》等國外經典著作,涵蓋了語文學科的散文、小說、詩歌、自傳、寓言、科普等多種作文形式,語言考究,皆為名家范文,專為學生閱讀精心挑選收錄。

書摘/試閱

章空間的世界
世界的歷史仍然不完全為人們所知。200多年前,人們還僅僅知道在此之前3000年的歷史。至于3000年以前發生的事情還只是一些傳說或者猜測。相當一部分文明世界的人還認為這個世界是在公元前4004年被突然創造出來的。這個說法被一代代傳承下去。當然,學者們對于這個世界到底是在那年的春天還是秋天被創造出來,意見并不一致,存在爭議。這種非常荒謬的見解源于對希伯來經典《舊約》做出拘于字面上的簡單解釋,也源于對與此相關的神學武斷的假設。如今,這些見解早已為神學家所拋棄。人們普遍認為,從各種現象來看,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早就存在,而且已經存在了無限久遠的年代。當然像在房子兩端各安一面鏡子,房子就好像沒有盡頭一樣,這些現象也可能是假象。盡管如此,那種認為我們生存的世界只有六七千年歷史的說法,無疑可以看作是一種應該被徹底推翻的謬論了。
現在世人皆知,地球是一個直徑8,000英里(1.28萬千米)的略微有點扁的橢圓形球體,就像橘子的形狀。大約2500年前,少數學者就已經知道地球是球形的。但是在此之前,人們都認為地球是一個平面,并且還用各種在今天看來十分荒誕的說法解釋地球與天空、恒星、行星的關系。現在我們知道,地球每24小時以地軸(約比赤道直徑短24英里或約39千米)為中心自轉一周,形成晝夜更替;與此同時,地球沿著微微傾斜的橢圓形軌道繞太陽公轉,公轉一周就是一年。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并不總是相同,近時約為9,150,000英里(1.47億千米),遠距離為9,450,000英里(1.52億千米)。
距離地球239,000英里(38萬千米)處,還有一個小星球——月亮圍繞著地球運行。圍繞太陽運行的星球不止地球和月亮,還有距離太陽360,000英里(5,800萬千米)和670,000英里(1億多千米)的水星和金星兩顆行星。在地球公轉軌道的外圍,還有無數呈帶狀的小星體、小行星。此外,還有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圍繞太陽公轉,它們和太陽的距離分別是141億英里(2.27億千米),483億英里(7.77億千米),886億英里(28.6億千米)、1,782億英里(44.94億千米)和1,793億英里(67.42億千米)。對于我們來說,這些動輒以百萬計的數字理解起來相當困難。但如果我們把太陽和其他行星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到可以接受的尺寸,讀者理解起來可能會更容易一些。
我們假定地球是一個直徑1英寸(2.5厘米)的小球,太陽就是一個遠在323碼(295米)之外的直徑9英尺(2.7米)的大球,兩者相距也就是五分之一英里,步行大約四五分鐘。而月球就是一粒離地球約2.5英尺(0.76米)的小豌豆。在地球和太陽之間還有兩顆行星,即水星和金星,它們離太陽分別是125碼(114米)和250碼(213米)。圍繞這些星體的是茫茫無際的空間,直到距離地球約175碼(160米)外的火星。木星直徑1英寸(0.3米),距離地球約1英里(1.6千米)。2英里(3.2千米)處有稍小的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4英里(6.4千米)和6英里(9.6千米)外。數千里外的地方只有細微的塵埃和稀薄的氣體。即使按照這種縮小的比例來計算,離地球近的恒星也要遠在8萬千米之外。
這些數字,或許會使人們對于生命之劇不斷上演的茫茫無際的空間有一個概念。
在這個浩瀚的空間里,我們真正了解的只是生活在地球表面的生命而已。我們居住的地方距離地心有4,000多英里(6,400千米),而生物生活的空間深入地下不超過3英里(5千米),高出地面也不到5英里(8千米)。而其余的茫茫空間顯然是空洞、無生命的空間。
深的海洋,其深度也只有5英里(8千米),飛機飛行的高紀錄也剛剛超過4英里(6.4千米)。雖然人們曾經乘氣球上升到距離地面7英里(11千米)的高空,但那是以遭受巨大痛苦為代價的。沒有一種鳥類能飛到5英里(8千米)以外的高空,那些隨飛機升到高空的小鳥和昆蟲,上升到超過這一高度時就會因窒息而失去知覺。
第2章時間的世界
近50年里,科學家對地球的年齡和起源已經做出了許多很有價值并且很有趣的推測。在這里,我們不能對這些推測妄加概括,因為其中包涵著許多深奧的數學和物理學問題。實際上,現有的物理學和天文學發展程度,使得對于這些事物的科學研究成果還很難主觀推斷和猜想。就目前研究的總體趨勢來看,估測的地球年齡是越來越長。現在看來,地球在20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并圍繞著太陽運轉了。也許實際上地球存在的時間比這更久遠,甚至久遠得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在地球分離出來之前的漫長時間里,太陽、地球及其他圍繞太陽運行的行星可能是一些由空間中彌漫的物質組成的巨大漩渦。通過望遠鏡,我們可以看到天空中到處都有發光的螺旋形物質圍繞著一個中心旋轉,這就是所謂的“渦狀星云”。許多天文學家都認為,太陽和它的行星在聚結一團成為現在狀態之前,也是這樣的一種渦狀形體。經過無數次的聚結,經歷過久遠的年代,也就是我們假定的大約25億年前,地球和月球才有了現在的雛形。那時,它們自轉的速度比現在要快得多,離太陽的距離也更近,繞太陽公轉的速度也更快,它們的表面都在燃燒或熔解著。太陽本身在天空中是一個大火球。
如果我們能夠回到無限久遠的過去,親眼去看一下地球的初狀況,我們將看到與現在迥然不同的景象:那時的地球更像是熔爐的爐膛,或者遇冷前滾動的巖漿的表層。當時還沒有水,因為所有的水還只是混合在硫磺蒸氣和金屬蒸氣中的極熱的水蒸氣。在大氣之下,是一片翻滾沸騰的熔巖的海洋。穿過彌漫著火云的天空,急速運轉的太陽與月亮的炫目的光,猶如赤熱焰火般飛掠而過。
幾百萬年過去了,火海那股灼熱慢慢地減退了。天空中的蒸汽凝結成雨降落到地面,高空中的氣體也越來越稀薄;大塊大塊凝固的巖石在巖漿的海洋里時沉時浮,與其他漂浮物相互碰撞著。太陽和月亮距離越來越遠,也變得越來越小,在天空中運行的速度也漸漸變慢。由于月球體積相對較小,所以很早就從熾熱狀態冷卻下來。它交替遮擋或反射太陽光線,從而形成了日蝕和滿月的景象。
地球就這樣以極其緩慢的速度變化著,在經歷了漫長久遠的年代以后,終于變成了現在我們所居住的地球的雛形。當蒸汽遇冷凝結成云,降落在初的巖石上的滴雨在嘶嘶作響。在此后不知多少千萬年的歲月里,地球上大部分的水還是以蒸汽的形式存在于空氣中。不過終于有一天,這些蒸汽凝結成滾燙的水流奔流在逐年凝固的巖石上,從而形成了池沼湖泊,并把巖石上的巖屑和沉淀物沖刷進去。
后,地球上的一切事物都能夠滿足人類繁衍生息了。如果我們能夠參觀那時的地球,我們可能頭頂急風暴雨,腳踩遍地熔巖,沒有一點土壤,沒有一草一木。灼熱的風暴讓今天可怕的颶風都自嘆弗如,當時的傾盆暴雨更是讓我們難以想象。那傾盆暴雨夾雜著巖石碎屑,狂怒般沖向大地,沖出一道道深谷和巨大的溝壑,把沉積物沖進初的海洋。穿過云隙,我們一定能很清楚地看見巨大的太陽馳過太空;隨著太陽和月球的運行,地球上不斷發生地震及其他地殼運動。而現在只以不變的一面對著地球的月球,那時也一定是很明顯地自轉著,偶爾把如今羞于顯露給我們的那一面對著我們。
一百萬年接著一百萬年過去了,地球老了。白天增長了,太陽也漸漸遠去,并且變得溫和而平靜了。月球運行的速度也明顯緩慢了,暴風雨的強度減弱了。初的海水不斷增加,匯流到大海,成為此后地球永遠穿著的外衣。
然而,當時地球上還沒有任何生物,海洋里也沒有,巖石上更是一片不毛之地。
第3章生命的起源
眾所周知,人類在有記載和傳說之前的那些生物知識是從層狀巖的生物足跡和化石中推論出來的。在頁巖、板巖、石灰巖和砂巖中,我們發現了大量的骨骸、貝殼、纖維、根莖、果實、足跡和爪印等。它們與早的潮汐留下的波痕以及初的暴雨洗刷而成的洼坑同時并存。地球上生物的歷史,就是通過持續不斷地研究這些“巖石記錄”而連貫起來的。今天,這些發現已經成了一種人人皆知的常識。沉積巖并不是一層一層整齊地排列起來的,就像多次被搶劫焚毀后的圖書館的書頁一樣,它們被折皺、彎曲、擠壓、扭曲,并混合在一起,所以需要花費許許多多學者畢生的精力,才能將這些記錄整理好,供人閱覽。據現在估計,這些巖石記錄著大約16億年的歷史。
地質學家們稱其中古老的巖石為原生巖,因為從這里看不到任何生命的跡象。北美洲有很多裸露著的原生巖,地質學家們認為它們的厚度至少可以向我們展現8億年的歷史,即全部地質記錄16億年的一半。現在讓我再重申一下這個事實的重大意義:這說明自陸地和海洋分離至今的至少一半時間里,地球上沒有出現過生物。因為,盡管這些原生巖上留有許多潮汐和暴雨的遺痕,但是卻沒有任何生物的足跡或遺跡。
順著記錄追尋下去,我們看到生命的痕跡出現并逐漸增多。地質學家把這個能夠看到古生物痕跡的時期叫作古生代早期。生命開始的初跡象是比較簡單的低等生物,如小貝殼、植物狀動物(如珊瑚、海綿等無脊椎動物)的莖和花狀頭、海藻、海蟲和甲殼類動物的足跡和遺骸。早出現的動物是一種形態類似蚜蟲的動物,它們能像蚜蟲一樣把身體蜷曲成球狀,會爬行,生物學家稱之為三葉蟲。此后過了大約數百萬年,世界上又出現了一種比以前的動物適應性更強、更有活力的動物—海蝎。
這些動物體積都不是很大。其中大的一種海蝎,身長也不過9英寸(3米)。在這個時期的巖石記錄中,沒有任何陸地生物——不論是動物或者植物——的跡象,大海里也沒有出現魚類或者其他脊椎動物。這段時期,只有淺水動物或生活在潮汐漲落區的生物留下了生命的痕跡。如果我們想從今天的地球上看那時生物的模樣,好的辦法是從巖穴或水溝中取一滴水放在顯微鏡下觀察。除了體積上的差異,我們會發現,那一滴水里的小海蝎、小貝殼、植蟲及海藻等,就像那些曾經是地球上惟我獨尊的又大又笨拙的古代動物的縮影。
然而,我們必須清楚,古生代早期的巖石中可能并沒有給我們提供任何地球生命開端的記錄。因為,如果這種生物沒有骨骸或者其他堅硬的部分,如果它沒有貝殼,或者沒有足以在泥土上留下足跡或痕跡的足夠大的體積或足夠重的重量,它也就不可能留下足以證明其曾經在地球上生活過的任何化石痕跡。就像在今天我們這個世界上,仍然生存著成百上千種小型軟體動物一樣,他們也不可能給未來的地質學家留下發現其存在的任何痕跡。這就意味著,在過去的世界里,不知有過幾萬億種這類動物曾經在地球上生存過、繁殖過、甚至昌盛過,但都不留痕跡地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在所謂的“無生代”時期的溫暖的淺湖或淺海中,也許曾生活著無數低級的、類似流質的、無貝殼的、無骨骼的動物,在陽光能夠照到的巖石和海灘上,也許曾經有過大堆綠色漂浮植物。就像銀行簿不能完全記錄鄰居的生活一樣,“巖石記錄”也無法將過去的生物完全記錄下來。只有當生命進化到能夠分泌出殼質、骨刺、甲胄或硬莖的時候,生物才能留下痕跡傳到后世,編入歷史。然而,在有生命化石以前年代的更古老的巖石中,也曾經發現了石墨,一種游離形態的炭。一些人士認為,這些東西也許就是我們所未知的生物,它們通過自身劇烈的生命活動而從化合狀態中分離出來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6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