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3悅讀日】4/13~4/17 消費滿699送100元E-coupon
二戰中的美國(簡體書)
滿額折

二戰中的美國(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9.8 元
定  價:NT$ 179 元
優惠價:87156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二戰中的美國》通過大量的**資料和珍貴圖片,詳細記述了美國在二戰中怎樣從熟視無睹的旁觀者轉變為力挽狂瀾的主戰者的過程。同時,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不同側面,真實記錄了發生的重大事件,為讀者快速了解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提供全新的視角。

作者簡介

光亭,原名周明,上海人,畢業于上海師范大學。自幼喜愛軍事,曾任《國際展望》編輯,創辦“知兵堂”工作室,長期致力于軍事書刊的寫作和編著,曾多次擔任鳳凰衛視和上海電視臺軍事節目的嘉賓,主要著作有《大德意志師戰史》《碧海群狼》《太平洋戰爭美日對決》等。

天樞,原名王星罡,陜西西安人,畢業于西安工業大學。曾在松下塑膠、華為集團等多家知名企業擔任人力資源工作,是國內知名管理咨詢和人力資源專家,同時作為資深軍事愛好者,曾多次在《突擊》《戰爭藝術》《兵器》等雜志上發表文章。

名人/編輯推薦

◆真實披露美國參與二戰的歷史內幕
◆重新解讀戰爭背后的殘酷真相
◆鐵血文庫二戰特刊系列
◆資深歷史、軍事作家宋毅主編

目次

新華書店 保證正品

書摘/試閱

**章 外交視角下的戰前美國

美國位于地球上的北美洲,北面與加拿大接壤,南邊與墨西哥毗連。加拿大與墨西哥人口數量都不如美國多,其中加拿大雖然領土面積比美國大,但是人口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而墨西哥人口則大約是美國的七分之一。同時,美國在自然資源上與兩國相比更是極為多樣和豐富。因此在北美洲,美國的實力是*強的,換句話說,二戰前的美國在陸地上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威脅到他的安全。此外,美國東西兩邊都是大洋,與歐洲列強相比,擁有更大的領土安全,而且還占盡了地利—能夠從領土兩邊進入通往歐洲、非洲、拉丁美洲、亞洲的貿易主航道。對美國來說,更為特殊的是拉丁美洲—因其國家眾多,而且大多數屬于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地,不僅沒有實力威脅到美國,相反在1823年美國制定的門羅主義就把他們當作自己的新世界政治利益范圍。并在1898年打敗了擋住他們進入南美的西班牙勢力,從而把南美納入自己的囊中。
時間很快到了1939年,西半球的美國仍然是世界上無憂無慮的國家,民眾也過著和平而寧靜的生活。但是到了1940年的夏天,美國人才開始意識到他們安詳的生活就要暫時中止了。而且突然發現自己的國家此時面對一個非常嚴峻的局面,整個歐洲大陸甚至包括資源已經被希特勒的第三帝國控制在手里,一路高歌猛進的德國與根本就沒有任何準備的美國形成了鮮明對比,此時也只有英國依然頑強地在和德國戰斗。從地緣政治上來說,美國人還沒有意識到,人類技術已經能夠把彼此間的空間距離甚至是來往之間的時間給大大縮小了,這就使得美國的天然屏障大西洋成為了內湖,而非洲和巴西的凸出部更像是內湖的燈塔。但是美國人從情緒上來說還沉浸在往日的想法里,他們依然認為大西洋還是那么的大,依然可以為美國安全繼續做出距離和空間上的貢獻。不過岌岌可危的歐洲局勢從現實上則是讓美國已經深處危險的境地了。
美國推行睦鄰政策的主要動力盡管有一些理想主義,但是更多的是開明的利己導向主義。而且也一直讓人認為強權政治并非是美國想要做的,不過這種觀點更多的是美國人的自我安慰,實際上是把自己置身于一種道德制高點來推行,更關鍵的是美國的實力還沒能夠做到放手施展強權政治。就拉丁美洲民眾而言,他們非常反感美國的金元外交,雖然這樣的意愿不利于美國在拉丁美洲實現其利益,但是民眾沒有做出更多的實際反對行動。于是乎,拉丁美洲的國家也在碰撞和磨合中逐漸找到了彼此的利益,并呈現出各取所需的合作新景象。到了1933年后,德國人來了,他們與意大利人在1936年組成了柏林—羅馬軸心,兩個極權國家走到了一起。就這樣,侵略了歐洲的陰影開始投向以巴西為代表的南美洲。而從神圣同盟開始企圖通過武裝干涉打算陰謀恢復西班牙政府對西印度群島的統治(當時被英國制止了,美國非常滿意),到現在為止,這百年的時間里拉丁美洲都沒有遇到過這樣嚴重的威脅。1939年,納粹德國已經迫不及待地要和美國走兩招了,打算看看能否取代美國成為拉丁美洲的霸主。德國的自信來源于自身的實力。
**,經濟上,加勒比地區由于是熱帶和亞熱帶的氣候,所以物產豐富,美國對加勒比地區的豐富物產,需求量并不是很大。比如說加勒比地區盛產石油,但美國自己的石油產量也比較大,所以對加勒比地區的石油并不是太需要,*多只是起拾遺補闕的作用。另外對于巴西盛產的咖啡,美國也不是太有興趣,倒是西歐對巴西的咖啡非常歡迎,而且西歐地區自己咖啡產量本來也很有限。因為美國本身也生產這樣的產品,因此總的來說美國對整個拉丁美洲的產品需求暫時不會太大。但是這些產品卻在西歐找到了市場,特別是工業國家英國和德國。而美國工業產品和農業產品的生產能力都非常強勁,足夠滿足了國內需要。于是,市場空隙出現了,拉丁美洲的大量農產品能夠與英國和德國的大量工業產品能夠進行交換,而且規模巨大。不過因為英國的政策規定了英聯邦的國家和地區可以優先向英國市場供應產品,因此德國成為了拉丁美洲農產品的**需求方。加上納粹德國實行的戰前儲備經濟政策,這些產品對德國來說更是多多益善。此外,德國港口與英國和美國等港口到巴西和阿根廷等國相比,距離上也差不了多少。這就為雙方的經濟交往奠定了航運基礎。因此德國在與拉丁美洲的貿易競爭上,比英國和美國有著更為有利的條件,而且德國在這種易貨的交易上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他們在東歐也是使用同樣手法,實現了國與國之間的雙邊貿易,并成功地把東歐納入自己的利益范圍。另外,德國商業能如此熟悉南美洲市場這和他們在那里建立的大量商行分不開。當時的德國商人非常喜歡在南美洲定居,而且各個城市都有德國商人,他們融入了當地的生活并娶當地女子為妻組建自己的家庭。英國當時的重心是在非洲,與德國在南美洲的商業開發相比落后了許多。盡管有少數英國商人也在南美洲進行商業活動,但是他們更多的是撈一票就走,沒有長期的打算,而且所謂的“大英帝國的榮光”讓他們在交往中所顯露出來的“紳士”一般的冷漠和傲慢頗讓當地人憤怒。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在拉丁美洲的貿易量大幅超過英國,并且與英國相比,更多的是銷售而不是進口。這說明德國在拉丁美洲的策略非常成功。一戰的時候,英國曾經對德國進行經濟封鎖,這樣德國與拉丁美洲的貿易暫時停頓了下來,到了1938年后,貿易才大幅攀升,其中拉丁美洲16.2%的進口來自德國,而美國則是33.9%,英國為11.7%。而從拉丁美洲進口,德國為10.5%,美國是30.2%,英國是16.8%。從數字上看,美國與拉丁美洲的經濟來往依然規模巨大,但是已經開始面臨德國的挑戰,其中德國對巴西和智利的貿易取得很大的成功,因為從一戰開始美國就是這兩個國家商品的主要需求方。但是到了1936年后,德國把美國給擠了下來。這些都充分說明二戰爆發前,美國在拉丁美洲的主要經濟地位開始面臨德國的決定性挑戰。而且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因素就是拉丁美洲的許多產品都是農產品。原本美國可以盡占優勢不斷鞏固自己在拉丁美洲的利益,但是受其國內農產品保護政策的影響,其必須照顧大量的農產品生產者。當然德國也有這一因素,但是沒有美國這么嚴重。
第二,移民影響,阿根廷、巴西和智利有很多德國移民。柏林—羅馬軸心在擴大到柏林—羅馬—東京鐵三角后,實力大升,而他們的關系頓時在拉丁美洲顯得舉足輕重。因為這三個國家不僅德國,還有意大利和日本都在拉丁美洲有移民和后裔,不僅分布在如巴西、阿根廷這些大國,還有其他小國。他們打算通過貿易并借助本國在拉丁美洲的后裔實現政治影響。不過德國的黃粱美夢做得并不是很久,其對拉丁美洲的經濟交往和其在東歐實施的經濟做法一樣很快就煙飛云散了。*根本的原因就是德國的做法是建立在侵略基礎上的,如果說東歐是德國稱霸整個歐洲的跳板的話,那么侵略拉丁美洲則是想試探美國是否容忍在其后院進行布局的態度。另外,從政治上來說,拉丁美洲各國自從獨立以來盡管沒有實施西式民主,但是他們對納粹德國還有意大利所采用的極權統治一點都不感興趣。以憲政的視角來看,拉丁美洲國家的政治生活屬于憲政期之前的散漫個人主義,并不是后期組織嚴密的集體主義,當然這與他們之前受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統治有關,特別是西班牙歷史上的無政府主義的烙印可以在各國政府中體現。拉丁美洲的獨裁統治與納粹的極權存在質的區別。
因此盡管德國與其軸心伙伴在拉丁美洲有著一定的優勢,但是從1939年開始,德國就有力不從心的跡象顯現出來了。不僅僅經濟上要輸,而且就連政治影響也逐漸被削弱。不過美國依然暴露出了他的弱點,尤其是在南美洲凸出部以南地區。當然,從美國宣揚的門羅主義來看,南美洲凸出部以南地區根本就算不上美國的弱點,應該說整個拉丁美洲都是美國的后院,也就是美國的利益范圍,美國為此進行抵抗是遲早的事情,別說德國,就是歐洲各大國,美國都會發出警告:別說你想到我后院溜達溜達,就看一眼我都會跟你急—“對于現存的任何歐洲國家的殖民地或屬地我們未曾干涉過而且將來也不干涉,在已經獲得并維持自由獨立情況下的美洲大陸各國,今后不得被任何歐洲列強當作將來的殖民對象,任何歐洲列強凡以壓迫它們或以任何方式控制它們的命運而進行的干涉,我國只能認為是對合眾國不友好的態度的表現。”
門羅主義宣告了美國為了其利益將采取單方面的行動,而且這也不是拉丁美洲國家集體安排的謀求對抗歐洲列強的共同安全,也不是為了各自的安全。門羅主義在1823年12月2日宣布,拉丁美洲各國此時都在為之間的領土爭議發生了沖突,并一直持續到1939年。這進一步說明拉丁美洲被美國劃入自己的利益范圍后并不保證他們自己不被美國侵略。門羅主義宣布后到二戰爆發前,美國對維護自己在拉丁美洲的利益分為兩個階段,**個階段是與墨西哥交戰的侵略階段:美國的得克薩斯州原本就屬于墨西哥,后來因為當地的美國移民和脫離主義分子一起聯合起來反抗墨西哥政府的統治,造成門羅主義宣布后不到三年,墨西哥與美國在1846年爆發戰爭并使得克薩斯州被美國成功吞并。這一事件不僅標志著美國為自己侵略拉丁美洲打開了大門,還凸顯拉丁美洲國家領土開始遭到自他們獨立以來未嘗見的易手他人情況。不過,美國國內還是出現了反對這種因維護美國利益而對別的國家進行干涉的政策,但這種反對也頗為曖昧—“為維持并恢復秩序而負起干涉拉美國家事務的責任”,其只是搭建了個道德帳篷后,再進帳篷干勾當。
第二個階段就是干涉了,除了墨西哥之外,還包括了其他島國。這就是“金元外交”的展開。其中一個特征就是與歐洲維護自己利益的次數相比,美國維護自己公民利益而對加勒比海國家進行政治軍事雙重干涉明顯多很多。其拉美政策是從1927年開始轉變的,也就是說逐漸放棄了赤裸裸的“金元外交”干涉轉變為新的“睦鄰政策”。1938年12月的利馬會議上確定了這一政策,并在隨后取得了成功。新政策讓美國與拉美國家的關系在短時期內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原因就是美國民眾與政府放棄了為維護他們在拉美國家的利益而進行的武裝干涉。這在一定程度上讓美國在拉美的投資蒙受損失,前景也突然暗淡了下來。而且,拉美國家政府也制定了一些本國的貿易保護措施,這對美國的商業投資極為不利。但是,這依然沒有阻擋美國“睦鄰政策”的推動和執行,國內也沒有出現激烈的反對。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