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朗讀手冊:大聲為孩子讀書吧!
滿額折

朗讀手冊:大聲為孩子讀書吧!

定  價:NT$ 320 元
優惠價:79253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特色 :

◎新版增修內容
‧由臺灣讀寫教學研究學會理事長陳欣希導讀,理出本書之脈絡與閱讀方式。
‧附錄有五位故事志工、閱讀講師和閱讀引導師長期的朗讀和閱讀帶領的實例。

「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愛書人」是每位家長和老師的期望,就讓作者吉姆‧崔利斯在本書中教大家如何實現吧!
本書從朗讀對於兒童的意義、功效、方法、環境營造,甚至網路媒體的閱讀效應著手,不只提供「朗讀」最新研究做為堅實基礎,也佐以美國的朗讀教學案例和趣聞軼事。希望透過本書邀請新一代的父母、老師、祖父母一同發覺為孩子朗讀的重要性,並在生活中實踐朗讀和閱讀的樂趣。

作者簡介

作者:吉姆‧崔利斯(Jim Trelease)

是美國著名的專業親子閱讀專家,常就兒童、文學及電視傳媒等主題,對家長、老師及專業團體演講。他畢業於麻薩諸塞大學,多年來為春田日報(The Springfield Daily News)擔任撰稿作家及畫家。

《朗讀手冊》於一九七九年初版,五次修訂,並且出版英國、澳洲及日本版本。崔利斯為企鵝出版公司(Penguin)編輯兩部廣受觀迎的朗讀文集:為幼稚園到四年級小朋友編的《嗨!聽一聽》(Hey!Listen to This)以及為少年和青少年編的《讀一讀》(Read All About It)。
自從一九八三年起,崔利斯在北美各地致力於親師演講及研習活動,備受讚譽。他目前與親子蘇珊定居於麻州春田市,兩名子女均已成年。

譯者:沙永玲

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系畢業,曾任聯合報編輯,並榮獲中國文藝協會翻譯獎。
現任天衛文化及小魯文化執行長,編輯作品多獲肯定。近年來專注於為小朋友精挑細選世界一流繪本。

譯者:麥倩宜

國立政治大學外文系畢業,曾任聯合報系新聞編譯以及出版社英文主編,後為專職譯者與文字工作者。翻譯作品有《朗讀手冊》、《故事可以這樣寫》、《小教父》、《小河男孩》、《我是乳酪》、《贏家》、《卡蘭德文件》、《心塵往事》、《一路上有你》、《歪歪小學來了一個小小陌生人》等數十本書。著有小說《從前》。

譯者:麥奇美

文字翻譯工作者。

 導讀

進入閱讀第一步:朗讀給孩子聽
陳欣希 /臺灣讀寫教學研究學會 理事長

閱讀推動的目標是:培養小孩基本的閱讀能力,並能透過閱讀而有所得──得到探索事物的樂趣、得到生活所需的知識、得到深入思考與多元觀點的能力。換言之,我們期待小孩成為獨立自主的學習者。然若要達此目標,大人需幫小孩和文本搭橋梁。

幫小孩和文本搭橋梁,大人可扮演「鋪書者」、「介紹人」、「說書人」、或「引導者」等角色。鋪書者,根據小孩的需求與經驗提供相關主題,以及適易適當的文本;介紹人,思考小孩可能感興趣的點,敘說文本中部分精采內容;說書人,為小孩朗讀文字;引導者,以好問題引領小孩閱讀思考。

插入圖說,請見示意圖。 (圖說)書籍、成人與兒童的閱讀互動關係圖

上述角色均有存在的必要,可惜,大人常會忽略「說書、朗讀」的角色。為什麼?根據筆者的觀察,原因主要有三:
1. 不大明白朗讀的重要性。
2. 認為只有學齡前才需要,小孩識字後就不需要了。
3. 相較於說故事、演故事,朗讀似乎不易吸引聽者。
還好,《朗讀手冊:大聲為孩子讀書吧!》解開大家的疑惑、提供具體的方法。以下,讓我從兩個角度為您導讀這本書。

角度一:您會讀到什麼?
此書作者一開始即指出「朗讀」的五大好處:讓小孩把「閱讀」和「愉悅」聯結在一起;讓小孩有更多的背景知識;讓小孩擁有豐富的字詞句用以表達;讓小孩有豐富的聽覺經驗作為閱讀的基礎;讓小孩看見「閱讀的典範」。接著,以「大量的研究證據」和「細緻的實例描述」來支持上述觀點。

雖然作者引用大量的研究證據;但其依據目的重新整理資料,並以圖表呈現,讓讀者更加一目瞭然。例如:朗讀為何有助小孩的語彙?因為閱讀,才有機會接觸更多的次常用字、甚至是罕見字詞 。附上p36圖表 (圖表請參見此書p36)
 
除了研究證據讓讀者了解「朗讀帶來的好處」、「不朗讀帶來的壞處」以外,書中還適時穿插柔性的實例,大多是父母寫信與作者吉姆・崔利斯分享「為小孩朗讀的收穫」。那些細緻的描述讓讀者有深刻的感受,更能觸及自己的經驗進行比對。

作者除了以「大量的研究證據」和「細緻的實例描述」來支持「朗讀的重要」,更提出許多具體的做法。每一章節的內容均會穿插提及,但是第四章和第五章有更明確的整理,千萬要留意。第四章以條列式一一列出「朗讀的祕訣」和「朗讀禁忌」。第五章──「持續默讀:大聲朗讀的最佳拍檔」。是的,除了為小孩朗讀、更要讓小孩自己默讀,因為,小孩還是要有獨自閱讀的能力。

角度二:您可以怎麼讀?
整本書以「問答」形式呈現訊息。這樣的安排,對讀者而言,是相當友善的,不會有太大的認知負荷。換言之,您可以尋找好奇的「疑問」,閱讀該段落即可。
倘若可以,建議您,讀了一個個「疑問」後,再將有關聯的「疑問們」整個看過一次,更可以掌握作者想傳達的訊息。例如:
■孩子上幼稚園需要什麼技能?
■如果孩子出生時,頭腦中並沒有先天具備的字彙,那麼為什麼有些孩子在語彙上發展較早?
■孩子聽到的句子種類,會造成什麼分別嗎?
■那麼窮困家庭的孩子不是亳無指望了嗎?
■豐富的語彙在哪兒?在交談中或閱讀中?
■但是,如果家長的語彙不夠豐富呢?本身欠缺,又如何給與呢?
■不識字的父母如何讀給孩子聽呢?


小結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s),來自聖經的語詞,指的是「貧者愈貧、富者愈富」(rich-get-richer and poor-get-poorer)的現象。想想看,兩個兩歲的小孩,一個外向健談、一個害羞木訥,一般的大人會比較常與哪一個小孩互動呢?答案是:前者。而當我們與外向健談的小孩有更多的互動,小孩會從中學習到更多。如此一來,兩個小孩的差異會愈來愈大。這樣的馬太效應在嬰幼兒時期就出現了。

這本書聚焦在「朗讀」這件事,指出許多大人的疑惑,並提供解答與作法。這本書容易讓人誤會僅適合家長閱讀。但,只要是關注教育的工作者,無論是幼兒階段、國小階段、國中階段的教師,甚至是公立或私立圖書館的人員,都要讀一讀這本書。還有,這本書還適合誰讀呢?答案是:研究閱讀相關議題的碩士生。作者可是整理了大量的研究資料和實務經驗呢!

很喜歡作者對朗讀的比喻──朗讀是一種廣告,「當我們為小孩朗讀時,就像是在為『閱讀的樂趣』打廣告」。就如作者指出,即使是家喻戶曉的麥當勞,每年仍花了許多經費打廣告。那,為什麼「我們每年都削減廣告預算,而不是增加預算」。

一起朗讀吧!

目次

導讀 進入閱讀第一步:朗讀給孩子聽 陳欣希/臺灣讀寫教學研究學會 理事長
緒論
第一章:為什麼要朗讀?
第二章:何時開始朗讀?
第三章:朗讀的階段
第四章:朗讀祕訣與朗讀禁忌
第五章:持續默讀:大聲朗讀的最佳拍檔
第六章:圖書館:家庭的、學校的和公立的
第七章:從歐普拉、哈利波特和網際網路上所學到的啟示
第八章:電視
附錄 「以朗讀伴兒童」的實例分享

書摘/試閱

第一章 為什麼要朗讀?

或許只有在童年,書籍才會對人生有深刻的影響力……在孩提時,所有的書都是預言書,告訴我們有關未來的種種,就好像算命師在紙牌中看到漫長的旅程或經由水見到死亡一樣,這些書都影響到未來。我想這正是書何以令人激昂興奮的原因。從人生前十四年所讀的書中,我們獲得激勵與啟示,如今從書中所獲得的怎麼能與之相比呢?
──葛蘭‧葛林(Graham Greene),消失的童年與其他散文(The Lost Childhood and Other Essays)

在本章中,我們將從兩方面來探討為什麼:為什麼在這個人生的特定時刻,為孩子讀書如此重要,以及為什麼朗讀是如此有效。

十年前一個可愛的秋日早晨,我到兒時就讀的同一家幼稚園舊地重遊,那是新澤西州尤尼恩的康乃狄克農莊小學幼稚園。十五個左右的孩子仰著小臉望著我,每個人都期待地坐在他們的故事毯上。「今年有誰想學讀書呢?」我問道。

毫無遲疑地,每隻手都舉得老高,許多孩子還吹噓著「我已經知道如何讀書了」。這種興奮氣氛正如同每位幼稚園老師所說的一樣,每個孩子開始上學時,都想學習如何閱讀。換言之,當孩子上學時,師長獲得小朋友百分之百的熱情與渴望。
幾個月後,全美閱讀報告卡(the National Reading Report Card)告訴大家接下來的故事:

‧ 在四年級學童中,百分之四十五點七的學童每天會將閱讀當成休閒活動。
‧ 在八年級學生中,只有百分之二十七為了興趣而閱讀。
‧ 到了十二年級,只有百分之二十四點四每天享受閱讀的樂趣。
‧ 四年級每週上圖書館看書的孩子佔百分之四十,但到了高年級降到百分之十。

誠如我在緒論中所提,儘管進行教育改革,但三十年來美國的閱讀分數不動如山,沒有改善。幼稚園孩童百分之百對閱讀興致盎然,但隨著年級增長,我們失去了百分之七十五可能成為終身讀者的人。任何企業若不斷流失百分之七十五的客戶群,將在一夕之間搖搖欲墜。這也正是為什麼三十年來閱讀分數一直沒有改善的原因。

學校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創造出終身的讀者──在畢業後終其一生繼續閱讀,並自我學習。但事實的真相是,我們創造出學生讀者──學生懂得如何閱讀,好應付畢業。如此一來,大多數人幾乎太早就不再讀書了。
一九八三年,美國在有識之士的倡議下,成立了一個全國委員會,來探訪閱讀危機的原因及解決之道。在美國教育部的幫助下,由全國教育學院與全國教育協會的組織下,由知名專家學者組成「閱讀委員會」。這些學者在孩童發展、語言及學習閱讀各領域均學有專精。由於學校課程的每一項內容幾乎都根植於閱讀的基礎,因此閱讀是所有問題與解決方案的核心,這樣的看法是大家的共識。

鑑於閱讀是教育中最重要的訓練方式,因此每年大約有超過一千兩百份研究報告是以閱讀為研究主題。委員會耗時兩年,詳讀過去二十五年一萬多份研究報告,以決定哪些方法有用,哪些或許有效,哪些方法無效。
委員會於一九八五年發布一項名為「成為閱讀大國」(Becoming a Nation of Readers)的報告。我認為這是二十五年來,最重要、最具「常識性」的教育文件。在主要的發現中,有兩項簡單的論述有如暮鼓晨鐘:

‧ 對孩子朗讀,能建立孩子的必備知識,引導其邁上成功的閱讀之旅。朗讀是唯一且最重要的活動。
‧ 委員會發現,證據顯示朗讀不只在家中有效,在課堂裡也成果非凡。「朗讀應該在各年級都繼續實行」。

專家口中「唯一且最重要的活動」意味著,朗讀比學習單、家庭作業、評量、讀書報告、圖卡更重要。朗讀是最便宜、最簡單、最古老的教學工具,在家裡或教室都是再好用不過了。朗讀既簡單又有效,甚至不需要高中文憑,你就可以用起來得心應手。

閱讀能帶來什麼好處?
一切都可歸納為一項簡單的、兩個層次的公式:
‧ 你讀得愈多,就愈能掌握;你讀得愈好,你愈喜歡,你就讀得更多。
‧ 你讀得愈多,你知道得就愈多;你知道得愈多,你愈聰明。

與危言聳聽者說的正好相反,美國並非文盲國家。一般美國學生都能閱讀。在二十一歲到二十五歲的畢業生中,有百分之九十五可以使用印刷資訊(簡單句組成的段落)做日常工作,百分之六十三繼續深造,在一九四○年繼續深造者只佔百分之二十。今日的學生與祖父母那一代相比,思考的並不少,想法也不會比較慢,其實現在的學生比較聰明。但今日世界日新月益,一個人生存所必備的條件要比一九四○年代要複雜多了,多數美國學生,尤其是少數族群,由於進步有限,因此難免會跟不上時代。全國百分之七十的工作閱讀材料至少是九年級程度。

今日世界是如何的更為複雜?
從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一個四十二歲居民的生活,可以看出今日與昔日美國的對照。紐約時報報導了喬與其子小喬的故事。一九六五年,巴瑟漢鋼鐵公司是巴爾的摩最大的雇主,老喬的語文程度雖然只能讀懂最簡單的句子,但他仍毫無困難地找到一個全職工作。二十多年後,他的兒子小喬與父親的閱讀能力相同,但在求職上所面臨的局面卻是天差地別。首先,巴瑟漢鋼鐵公司早已不復存在。其次,巴爾的摩的最大雇主是約翰‧霍布金斯大學醫學中心。再者,就算有大學文憑也不見得保證在約翰‧霍布金斯大學有工作。

在巴爾的摩,有十五個像小喬那樣的人,全美各地市郊的情況均與巴爾的摩類似,更別提美國鄉下了。

世界巨大改變,但美國年輕人的閱讀模式卻一成不變,這種對比僅僅是問題的冰山一角。同樣重要的是看不見的問題:如果美國孩子沒有變得更聰明,但其他國家的孩子卻會變得更聰明。由於教育改革,過去在學術上瞠乎其後的國家,如今正與美國平起平坐。

印度的分數優於美國,原因何在呢?在一九六○年代,美國在工程與數學技能上大幅領先,然後,印度的閱讀分數開始上升。當分數接近美國時,像摩托羅拉、IBM與德州儀器這些公司開始把生意交到印度。到一九九三年,摩托羅拉的手提電話系統(由美國所發明)的零件,大多數在印度製造,印度工程師和美國工程師能力相同,但他們願意為少很多的薪資而工作。因為這樣,美國少了一萬個電腦的工作機會。
只有以色列與日本在電腦界和美國工作者競爭,但隨著網路的發展,菲律賓這匹黑馬竄出來了。在網路時代,菲律賓在亞洲國家異軍突起的原因有二:(1)各年級均讀英文。(2)識字率百分之九十五。由於英文仍是網路的強勢語言,世界名地儲存在電腦的資訊有百分之八十是以英文儲存,因此學會英文的員工具有優勢。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53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