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滿額折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定  價:NT$ 288 元
優惠價:90259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8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如何只靠父母,就讓孩子聽英文像聽國語一樣好?

* 弟弟四歲時,將美國小學二年級程度的300字英文故事書,一字不漏地說出來。
* 姊姊七歲時,用英文講了30分鐘自己即興編的故事,讓弟弟聽得興味盎然。
* 小四的姊姊,聽完31卷49小時的《哈利波特》錄音帶後,開始閱讀700多頁的英文版《哈利波特》……

他們家裡的日常對話只有國語。
孩子從未被教過任何英文發音。
孩子沒用過任何語文教學教材。
孩子甚至連ABC是圓的還是方的,都不知道。

這是汪培珽的親身教養經驗談──

當大家還在爭論英文教育方向的對錯時,她悄悄地開始幫孩子唸起英文故事書,一唸就是七年。

她不喜歡在家跟小孩說英文。日常生活就是要說自己媽媽的母語。
她不喜歡唸中文故事書時,穿插英文在裡面,她覺得這沒意思。
她也不喜歡明明是陪小孩烤餅乾,卻還規定自己要跟小孩說英文。

汪培珽直覺認定:
只要每天唸英文故事書給小孩聽,久了,小孩自然就聽得懂英文。
而且「唸不唸故事書」掌控在自己手裡,
不必配合補習的時間和老師的教法,所以它是最容易持之以恆的做法。
父母想要成功地教養孩子,沒有一件事不需要持之以恆。
甚至她唸到孩子已經會聽英文、愛上英文故事書了,她還是繼續唸。
因為,故事書能給孩子的,不會只有英文這一項能力而已。

**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出版後,影響了整個世代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向。
也不知培養了多少的孩子,英文大字都看不懂一個,
卻可以聽英文故事聽得毫不費力。

如何只靠父母,就能讓孩子聽英文像聽國語一樣輕鬆?
答案就是:持續地幫孩子唸英文故事書。

就這麼簡單嗎?
沒錯,不要懷疑,就是這麼簡單。
除了唸英文故事書之外,她什麼也沒做。

怎麼唸呢?也很簡單。
翻開英文故事書,一句英文原文,配上一句中文翻譯。
這個翻譯的工作,只需要做三次就好。
只要孩子沒異議,之後這一本英文故事書光唸英文就好。
但新加入的,還是有三次的中文翻譯。

整件事成功的關鍵,不在孩子對英文故事書的接受度。
而在父母有沒有「不成功絕不罷手」的決心而已。

**

為什麼汪培珽只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呢?

【如果我有一根魔法棒】

如果我有一根魔法棒
我只要拿它朝你一指
你馬上就學會了英文
但是你只能在
英文的「聽、說、讀、寫」裡任選一項──
其他不會的,得靠自己學
請問
你會幫你自己,或你的孩子
選哪一項

──汪培珽

或許,多早開始學英文,真的不是成功的保證。
但是,啟蒙教育的方向是否正確,一定具有關鍵的影響力。

**

如果你的孩子「還小」,你又希望可以幫他們打好學英文的基礎,
汪培珽建議:
請把注意力全都放在「聽力」上面。
除了訓練孩子聽英文的能力外,其他的任何努力都請先暫時不要做。
父母就是不間斷地讓孩子聽更多的英文故事書,就好。

至於這個「還小」的標準是什麼呢?
她說,只要孩子還願意待在你身邊聽故事,都叫「還小」。

作者簡介

汪培珽

紐約St John’s MBA碩士。
投入職場多年,卻在第二個孩子出生後,
毅然決然把照顧孩子當成自己唯一的工作。
她說,愛孩子的方式很多,親吻、擁抱、
買玩具、吃大餐、出國度假……
她好想對全天下的父母大喊:
千萬不要錯過唸故事書給孩子聽這件事。
因為它兼顧了「愛孩子」和「教育孩子」。
養育孩子裡最重要的兩件事,
卻可以透過簡簡單單的唸故事書就達到。
她真是不想父母錯過它。

她說:
「父母的一堂課,勝過孩子的一百堂才藝課。」
基於這樣的理念,她將自己的育兒經驗排成
「愛孩子也愛自己的七堂課」,
希望每個新手父母能愛得輕鬆又幸福。
七堂課裡已出版成書的有: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孩子知道你愛她嗎》

名人/編輯推薦

讀者推薦 你可以不相信汪培珽說的,
但他們說的,你不相信都不行。

1──小寬的媽
汪老師,持續唸英文故事書二週了吧,孩子非常喜歡Curious George的書,
每天要聽這個小猴子的新奇遭遇。
昨天我問孩子還需要翻譯嗎?兩個異口同聲說不必了,急著想聽下去。
呵呵,媽媽是暗自竊喜。
謝謝你提供這麼簡單的方法來教孩子。
我好開心,因為你,越來越多的孩子有福了。

2──DKNY
才沒唸幾遍的英文故事書,孩子就同聲跟著我唸。
孩子的外婆還問說,孩子怎麼認得字呢。
我跟她說,女兒並不認識字,是多聽幾遍就記得了。
每每感受一分喜悅,我都會想到是老師不藏私的帶領,功德無量。

3──川兒的媽
為孩子讀英文故事以來,抗拒難免。
當下我決定拿出你的秘密武器來對應──持之以恆、不強求。
才不到十天的光景,
孩子竟自己拿起之前讀過的『A Kiss For Little Bear』要我一唸再唸,
還笑得合不攏嘴。

4──BBT媽咪
老師您好:
英文超爛的我,從沒想到要教女兒英文。更別說唸英文書了。
但看了妳的《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後,提起勇氣買了你推薦的書,
如今一年了,不能說四歲的女兒對英文變得有多厲害,但至少對英文有興趣了。

5──Trina Cat
早在一年前就閱讀汪老師的書了,因為懶惰,都沒有去執行。
直到上個禮拜才下定決心開始唸英文童書給小朋友聽。

我只能說有行動,有執行,就會有收穫。

我唸了兩個晚上英文故事加中文翻譯。
但到第三個晚上,我就偷偷試著直接只唸英文原文。
妹妹不僅沒有抗議,唸到有趣的地方還是哈哈大笑。

妹妹已經四歲了,平常是很有主見的孩子。
原本擔心她會抗拒英文故事書,唉,我真是多慮了。

我們是雙薪家庭,時間也很緊湊,平日根本沒有時間跟小朋友互動,
更不要說是唸故事書了。
但撥出睡前的半個小時,收益卻比我想像的大得多。

我的收穫是──
妹妹不會跟著我們看電視到了深夜都不睡覺。
妹妹會自己要求媽咪早點上床,因為要聽媽媽唸睡前的故事。
妹妹睡前的奶也一定都喝完,因為一邊聽一邊喝,不知不覺就喝光光了。
我很享受這樣的親子時間,妹妹跟我的感情好濃好濃。

6--Tanni 咪咪
看完書,我就先買了一本英文故事書回家準備唸給孩子聽。
我才從包包拿出來,女兒一看到就拿去翻了。
她很喜歡,睡覺還一直抱著書不肯還我。

你說可以從有動物的故書開始唸,果然是正確的。
但到目前為止,她對錄音帶的接受度也挺高的。
連著兩天我給她聽專輯2裡面《Morris Goes to School》的錄音帶,
之前唸書給她聽時,因為內容較多,唸到後面就開始不專心,
我就聽你的在車上放錄音帶,她就可以乖乖聽完。
聽到裡面有「No!No!」她也跟著一起喊,
也許那是她有聽懂的單字。總之,謝謝老師。

7--曉雯媽咪
晚上我們唸完《Rosie’s walk》,兒子好愛喔,一邊翻頁一邊大笑,
還請我連續唸了五、六次。
這次買的書裡有一本《My Mother is Mine》,
我讀給兒子聽過四、五次,兒子聽完就會甜甜地對我說:「我的媽媽是我的」。

今天晚上洗澡時,居然聽到爸爸也在唸這本給兒子聽。
不過有點怪怪的──原來爸爸自己把它改成「My father is mine」(我的爸爸是我的)。
哈哈,我在浴室裡噗哧偷笑,爸爸是不是心裡有點不平衡呢?

8--Mavis媽咪
一個多禮拜前,我唸專輯1的《Happy Birthday, Danny and the Dinosaur》,
唸到兩歲多的老大捧腹大笑。這樣的情景我一輩子都會記得。
真的是您說的:「重要的是故事,而不是英文。」
再說一次,老師,謝謝你!

9--samher
老師我真的很感謝妳。女兒現在滿兩歲,
她聽第一階段的英文故事書已經非常熟了。
而且是最近一個月突飛猛進,可以乖乖地連讀聽五到六本64頁的故事,
我都讀到口渴要喝水了,她都不准我去,說:「還要讀書、還要讀書。」

更驚訝的是:
她都知道我唸到哪裡,而且如果我停下來幾個字沒有唸,
她會幫我唸英文,甚至會告訴我,
哪一本裡面也有這個字,
哪一本出現這個字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

每天我為了要讀故事書、要讀幾本,都要和她討價還價。
她他明明就很想睡覺(早覺、午覺、傍晚覺、晚覺),
還一定要我讀五本以上的中英文故書才肯睡。

然後還要放錄音帶給她聽。(明明就一樣的故事內容還要再聽)
我每天被她逼的生活變得很規律。

沒有唸故事書,就像沒有喝牛奶一樣,她會哇哇哇叫。
如果我說我要休息一下,還會吵我吵到哭。
雖然這樣累,真的比上班累很多,
我天天還是不斷地唸。因為真的實在太有效果。
比起將來送她去補習,一定事半功倍太多了。
我還要代表我爸媽和公婆向你鞠躬致敬。全家都很感謝你。

10──幸容媽咪
我之前覺得要把每本故事書的內容,
完整地翻譯成中文給孩子聽,是一件有難度的工作。
可是買了書、實際進行媽媽該做的事前功課後,
才發現有些語彙雖然不太會翻譯,可是配合看書中的插圖後,
我也可以很順利地、看圖說故事翻譯給孩子們來聽。
原來事情要做了才知道。

11
你好,之前就購買了你推薦的幾個初階專輯的故事書,
也力行老師在書中所提到的方法,想提升孩子對書本的興趣。

從剛開始書本送來的第一天,我們家女兒總是看不到幾頁就跑走了,
到現在已經過了半年,她每天一定要聽完六、七本故事書才要睡覺,
我很高興孩子有這樣的進步。 --lily媽咪

12--Jean
上星期第一次唸英文故事書給二歲的女兒聽。
嘿嘿,她馬上跑掉了。
第二次,聽了兩頁。
第三次,聽了三分之二本。
第四次,全部聽完。
到昨天她已經可以跟著我唸些簡單的了。
我也開始讀第二本英文故事書。
感覺很不一樣。很棒的感覺。

13--COCO
汪老師您好:我最近看了你的《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使我獲益良多。
我先買了第一階段書單中關於Danny and Dinosaur的幾本故事,
不只孩子喜歡,連我對故事情節也很感動、很興奮,自己讀得很開心。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你在書中一再鼓勵我們父母——
「唸英文故事,沒有想像中的難。」
我現在很開心,我做到了。

自己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練習,同一個故事唸得越多,就會唸得越順。
我印證了那句名言:「成就孩子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

14--Janus
很想跟你分享與兒子唸故事書的喜悅!

自兒子七個月大時,我已經幫他唸故事書,但只限中文書,很少唸英文書。
直至看了你的書,我便開始跟著您書上的方法幫兒子唸起英文書。

前天晚上,我如常跟現在兩歲的兒子唸他喜愛的
《Danny and the Dinosaur Go to Camp》,
兒子竟然能記得所有內容,我又驚又喜。
我唸一句,於句末停頓一下,他會幫忙接上句末最後一個英文字,
全本書,他都能接上每句句末的英文。

在沒有任何英語環境,我又不是跟他用英語溝通,只是每天唸唸幾本英文故事書,而且又不是天天都唸同一本書,只需一個月的時間,他的腦袋瓜便不知不覺記下了。我很高興,隨即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他也笑翻天。

15--雄爸
我永遠都記得,在我的小孩三個月時(我從一個多月就開始說故事給她聽了),
當我唸完《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也告訴她,好,那換您說給媽咪聽了,
她真的會一頁一頁地發出聲音,還一直笑,那種悸動,到現在都還在。

16──娟娟老師
昨天買了這本書,今天就把他讀完了。我最喜歡其中兩段話:
「我只是幫孩子搭一座與世界溝通的橋樑。
至於他們願不願意走到橋的另一邊與世界接軌,
全要靠孩子自己決定,父母是幫不了忙的。」
另一則是:
吸引孩子的不是英文,而是那個故事。好看的故事可以源源流長、歷久不衰。
想像一下,可能是2060年,孩子已經五十歲了。一天他們走過一家童書店,櫥窗裡映入眼簾的是小時候「媽媽讀過的書」、「爸爸讀過的書」;走進去翻翻它,那感覺會不會像走進時光隧道,再次重溫了父母的溫暖懷抱呢。
汪老師,謝謝你的這本書。


 

新版序:汪培珽

【童年的聲音】

我的育兒方式,全來自直覺。我寫的親子文章,裡面沒任何理論基礎,如果硬要套上一種,只能說,我是依照「人性」來養育小孩的。

例如:沒有人喜歡被罵、被囉嗦、被貶低,所以我喜歡好好跟孩子說道理。

例如:人類學語文的天性,就是先多聽。天生聽不到的人,是很難學會說話的,所以我幫孩子唸故事書。

當我幫姊姊弟弟唸第一本英文故事書時,他們還是嬰兒——漫漫長日,我不可能預測這麼一路唸故事書給孩子聽,十五年後會是什麼結果。唉,別說十五年了,我連五個月後的事情都預測不了。

但是,直覺告訴我,它沒有錯。直覺告訴我,沒有一個方法比它的影響力還深還遠。

**

真討厭,十五年,一轉眼就在眼前了。
我從來不跟別人比,姊姊弟弟「英文考了幾分」。
我從來不跟別人比,姊姊弟弟「會背多少單字」。
我從來不跟別人比,姊姊弟弟「全民英檢考到哪一級了」。

十二歲那年,姊姊開始用英文寫小說,然後一發不可收拾。十五歲之前,她利用課餘時間,寫了八本小說,超過五十萬字。

你到底會背三千個,或是一萬個英文單字?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會不會用這些字在腦子裡重組,然後用自己的思想邏輯表達出來。這些都不是短視的、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可以給孩子的。

今年,弟弟十四歲了。有一天,全家都睡了,我在弟弟的書桌上瞥見了他的英文作業。直覺告訴我,這個作業「非同小可」——英文課的指定閱讀作品是《Looking for Alaska》(尋找阿拉斯加),作業要求學生挑出書裡出現過的字眼,製作一張海報來呈現整本書的樣貌。弟弟手繪了一張圖。畫圖的技巧不是重點,而是你如何把文字轉化成圖像。

一週後,那個早在老師之前已經被我讚嘆連連的作業,得了滿分。其實原來是不能滿分的,老師把弟弟叫去,說他忘了寫書名在海報上,但老師覺得因為這樣不拿滿分不合理,還先問過其他老師這不算違規,才讓弟弟拿回補上。繪圖的技巧不是重點,能背幾個單字、做對幾題文法也不是重點——能不能看到整本書的精髓,挑出代表性的文字轉成圖像,才是。

隔了四週,英文課的指定閱讀作品換成《麥田捕手》。弟弟知道哪個方法可以最快完成作業,還可以拿高分,但他卻捨棄這條路。他說:「我的做法很危險,如果老師不喜歡,分數就高不了了。」我沒說話,我知道他寧願用他有興趣的方法做,少幾分不要緊。

當成績出來時,我沒看過他這麼以自己為榮的神情;除了滿分,老師說他沒有小看讀者——也就是說,他做的東西有深度,而且不怕別人看不懂。弟弟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編的故事,重新詮釋了一個他自己版本的《麥田捕手》。而且他還用了好幾個晚上畫了十幾頁的連格漫畫來呈現這個故事。西方的教育雖然活潑,卻不馬虎,作業事先就告知了十幾項要求,每個環結都要達標,缺一個也不行。

你到底會背三千個,或是一萬個英文單字?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會不會用這些字在腦子裡重組,然後用自己的思想邏輯表現出來。這些都不是短視的、填鴨的教育方式可以給孩子的。

現在,我還是無法預測十五年後的姊姊弟弟。我只能確認我的教育方式不填鴨,其他的,我都不能多想。

「專心走好眼前的那一步,就好。」是我喜歡的話,也想把它送給你。

後記:

哈利波特有聲書,第五、六、七集,我一直沒買。因為後來姊姊小四時,我們全家隨爸爸的工作移民香港,孩子轉入國際學校。學校已經是英文環境,所以媽媽就把自己的工作轉向孩子的中文教育。

直到七年後,姊姊已經高二了。有一天我在網路上幫朋友買英文書,姊姊突然湊到旁邊對我說:「媽媽,可以順便買我們還沒買的哈利波特有聲書嗎?」

「好。」

當哈利波特有聲書的開頭音樂一響起時,姊姊說:

「這就是我童年的聲音。」

汪培珽二○一四年春天,寫於香港九龍馬鞍山

 

目次

新版序:童年的聲音
序:父母的愛要怎麼給

第一章 餵「英文故事書」長大的孩子

用英文故事書,打造英文環境
嬰兒期:中文和英文有差別嗎?
學步期:故事書也要隨孩子慢慢長大
入學前:「媽媽唸」加上「孩子自己聽」
幼稚園:聽英文,像聽國語一樣輕鬆
小學一年級:不要低估孩子對書本的接受度
小學二年級:從只聽故事,到主動閱讀文字
「媽媽,什麼時候買《哈利波特》第五集?」

第二章 怎麼幫孩子唸英文故事書?

一句英文,一句中文
一英一中唸完三次,以後只唸英文
也可以試試抽掉中文翻譯
進階故事書,翻譯要力求清楚有趣
每本唸熟了,再加入下一本
唸英文故事書的頻率和時數
唸之前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英文名字好難唸,怎麼辦?
別想太多,先唸再說

第三章 是故事,不是英文

第一個故事《STANLEY》
第二個故事《Winnie in Winter》
第三個故事《Here Comes the Strikeout》
第四個故事《FOX ALL WEEK》
第五個故事《Alexander, Who Used to Be Rich Last Sunday》
第六個故事《Harry In Trouble》
第七個故事《Big Bad Bruce》

第四章 聽說讀寫,請照順序

先會「聽說」,再學「讀寫」
別急著讓孩子讀字、認字
關鍵期
失衡的英文學習風氣
語言關鍵期,是指聽和說
「聽」英文的能力,靠父母就能給孩子
聽是說的基礎
神奇的語言本能
補習班之路,能免則免
語彙基礎,可聽進腦海裡
孩子升學考試在即,英文該怎麼辦?

第五章 送全美語幼稚園,孩子的英文就沒問題?

在家說英文自然嗎?
全美語無法保證孩子的英文能力
美式教育理念,才是最大的優點
學前教育比英文學習更重要
選擇全美語幼稚園的考量依據
讀全美語幼稚園,孩子的中文怎麼辦?
幼兒的心理需求

第六章 汪培珽的私房英文書單

私房書單 第一階段 ( 0-2歲 )
私房書單 第二階段 ( 2歲 )
私房書單 第三階段 ( 3歲 )
私房書單 第四階段 ( 4歲 )
私房書單 第五階段 ( 5歲以後 )

第七章 學英文,所為何來?

不比別的語言來的高貴
只會考試,不算真的學會英文
最好的英文啟蒙教育
逼出來的學習效果,都是假象
中文、英文,孰重要?
中文高標準,英文低標準
英文能力不等於競爭力

第八章 故事有聲書,學英文的好幫手

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請接好
先讓孩子愛上故事,再聽有聲書
英文有聲書的選購原則
可以讓孩子一邊遊戲,一邊聽故事嗎?
孩子只顧聽、不看字沒關係嗎?
孩子英文說得自然流利、字正腔圓嗎?
比超出想像的多很多
進階英文有聲故事
說英文的自信哪裡來

第九章 學英文,父母的心理建設

中英文故事書,雙向進行
家裡的中英文故事書,不重複
英文不是學來表演的
不考試、不懷疑、不問聽懂了沒
相信自己,相信孩子

第十章 父母最常遇到的Q & A

Q 1:我唸英文的腔調可能不合格,會不會給孩子錯誤示範?
Q 2: 我總是習慣拿英文故事書,講成中文給孩子聽,再偶而穿插英文在句子中,這樣做可不可以?
Q 3: 我四歲的孩子,對於英文書單第一階段的書,沒耐心聽到完,我自作主張換成更簡單的故事書,他的接受度就比較高了,這樣可以嗎?
Q 4: 我的孩子已經幼稚園中班了,第一階段的書會不會故事太簡單,無法吸引孩子來聽?
Q 5: 和中文故事書相比,英文故事似乎較不容易讓孩子感興趣,常常沒聽多久就跑開,該抓孩子回來繼續聽完嗎?
Q 6:我的孩子五歲了,聽不大懂英文,只會些單字和問候語,我應該如何起步幫孩子唸英文故事書?
Q 7:暑假想送孩子上英文班,已經小學四年級的女兒也補了四年英文,對補習好像有些疲乏,我該怎麼做呢?
Q 8: 小學二年級的兒子,明明學過的單字,不管是英文或中文,都好像船過水無痕地忘光光,讓人非常擔心,我該怎麼努力,才能幫助他?
Q 9: 我的孩子讀全美語幼稚園,學了很久的英文,在家卻從不開口說英文,為什麼?
Q 10:為什麼十分鐘可以做完的英文作業,孩子卻花了一整堂的課來寫?
Q 11:如果父母雙方的英文能力,真的無法開口唸英文呢?
Q 12: 我是幼稚園和小學的英文老師,應該怎麼做,才能把唸英文故事書的觀念用在教學上﹖

跋:不成功絕不罷手

書摘/試閱

第二章 怎麼幫孩子唸英文故事書?

「唸英文故事書」這幾個字,簡直就像一顆手榴彈,每次我一提出來,聽到的父母們,就會直覺地馬上往後跳三步遠,好像它會爆炸似的。但很奇怪的是,他們不會馬上逃走,而是懷著戒心,遠遠望著我問問題:

「我的英文很差,要怎麼幫孩子唸?」
「我的發音不是很標準,可以唸嗎?」

如果你以為那些英文還不錯、明明可以勝任的父母就不會有這樣的想法,那就大錯特錯了。我認識一對夫妻,兩人都有美國碩士學位,要不是我不厭其煩地苦口婆心,外加故事書都提到了他們家門口,又一個愛聽英文故事的孩子,可能也不會出現。

「孩子聽得懂英文嗎?」通常是媽媽先被說服,一旦回家開始實行時,爸爸就會發出這樣的疑問。

這裡我就不得不勸勸爸爸們:「不能幫忙也就罷了,但總應該在旁邊打打氣吧,怎麼光說些會讓人沮喪的話呢。」如果你是英文能力比媽媽好的爸爸,請試試:媽媽唸中文故事書,英文的就由你來唸。我保證王子和公主、國王和皇后,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英文故事書,我是怎麼唸給孩子聽的呢?

【一句英文,一句中文】

幫小孩唸英文故事書,可以先想像自己是一位英文口譯人員,有人說了一句英文,你必須馬上將它翻譯成中文說出來,只是這兩個角色都是自己而已。例如——

英文:「Danny is in a hurry.」
中文:Danny 走得匆匆忙忙。或是 Danny 走得好匆忙。

英文:「I am six years old today.」Danny said.
中文:Danny 說,我今天滿六歲了。

(1)英文部分照書唸,維持原汁原味。當然英文能力很好、不怕教錯孩子的父母,不在此限。

(2)中文翻譯的部分,就是當你唸完了英文之後,腦子裡出現的是什麼中文意思,就將那這個意思說出來。

其實這就很像我們幫很小的孩子唸中文故事書時,通常不會照本宣科,而是看完文字後再用自己的口語說出來,是一樣的道理。

一個大原則就是:不要拘泥於英文單字的逐字翻譯,先了解整句的意思,再用中文說出來就好。多翻譯一個字或少翻譯一個字,不要緊,只要全句的意思沒錯就好。父母不要被句子裡的一個個英文單字先「打敗」了。——如果你總是想把每一個英文字都放到中文句子裡去,就會常常說出「不像中文」的中文翻譯來。

怎麼將中文翻譯說得自然、口語化,比較重要。也就是說,父母必須把注意力放在「怎樣讓故事聽起來好聽」,別讓孩子疑惑「媽媽怎麼說話怪怪的?」好像剛學中文的外國人在說話似的。

例如前面那句「I am six years old today.」Danny said.就有媽媽問到「Danny 說」,翻譯時是應該像我們說國語的方式,放在句子的前面,還是照英文原文放在後面呢?我會放在前面,因為這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說國語的樣子啊。

對於還不習慣聽英文故事的孩子,父母原本就要花更多力氣來吸引他們專心,如果這時你翻譯的中文又說得怪怪的,那不是更可能讓孩子不專心嗎?

(3)除非孩子主動問問題,不然,一句英文、一句中文,接著就換下一句。盡量不要在中文翻譯之後,又自行加上一大堆的國語解釋。

我是以直覺來猜想:一句英文、一句中文的方式,孩子經過耳朵大量的「聽」,和眼睛一邊看繪圖的比對,只要這個「耳朵聽和眼睛比對」的經驗夠多,孩子自然就會聽懂第二種語言。就像小嬰兒最後是怎麼知道「媽媽」就是「你」的?當然是嬰兒聽多了「媽媽」和看多了「你」,兩相比對後的結果。可是,如果我們在翻譯之後,又自行添加與原文無關的字眼,孩子可能就無法正確比對中英文的關係,或是聲音與繪圖的關係,所以就可能減低了「透過聽故事而學得第二外國語」的效果。

《語言本能》一書,提到了一個學習語言的例子:大約是說蠻荒中的野人爸爸對著跑過森林的一隻兔子大喊一聲,他身邊還不會說話的小孩也聽不懂爸爸說的是什麼,但是爸爸不用開班授課,日子久了,他對兔子大喊的次數夠多了,小孩就會慢慢知道他爸爸喊的到底是不是兔子。

所以「Danny is in a hurry.」這句話,配上他走路的樣子,這個畫面看多了,孩子就會知道「in a hurry」叫匆匆忙忙。而且,這個匆匆忙忙可能還會在別的故事書中出現,就好像兔子可能在森林裡出現,也可能在野人媽媽準備的晚餐中出現。只要一個詞出現的次數夠多,孩子就會學得它的意思。這是學習語言的必然性。這也是為什麼我說翻譯中文之後,盡量別再說些其他話的原因。

不過情況也有例外,如果你的孩子比較大了,例如五歲,但是他的英文程度只能聽簡單的英文故事,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們的中文翻譯工作就必須更花力氣——提高音調,配合動作,甚至扯著書上的繪圖,天馬行空地發揮,「咦,你看這隻臭鼬,放的屁好臭好臭,敵人就不敢靠近牠了。」「你看這隻小狗好大膽,竟敢對著大熊汪汪叫。」

一開始,以能「延長孩子聽故事的時間」為原則。不管父母是希望孩子愛上中文故事書、還是英文故事書,都一樣適用。

第三章 是故事,不是英文

「母親通常都是為了哄我入睡才唸,所以,我都是窩在被窩裡看的。雖然身為商家老闆娘的母親並沒有很會唸,不過,對於小孩子來說,卻是個很好的說書人,怎麼說呢?因為她會照著我的要求去唸我所指定的段落。她絕不會擅自主張。對母親而言,只要能讓我早早入睡就好了,至於要唸哪裡都沒關係。她一定是想,只要讀讀我喜歡的段落,我就會早點睡著,結果,她同一個地方通常一讀就要讀好幾遍。四遍也好五遍也好。總之,她會為我讀我最喜歡的部分。結果,最先睡著的都是母親,至於我,則沒那麼快睡著。平常,我很難和母親有類似這樣的共處時光,所以那稱得上是我僅有的可以獨占母親的時段,也因此,我總是睜大眼睛瞧、豎直耳朵聽。」

「用耳朵聽應該比用眼睛讀更能逼近語言的本質,很幸運的,我在幼兒時期,就藉由耳朵,充分地享受到聆聽語言的樂趣。」

這是《繪本之力》中,作者松居直以近八十歲的高齡,回想小時候聽母親唸故事書的感受。

我雖然幫孩子唸了十年的故事書,卻無法得知姊弟倆對於「父母唸故事書給他們聽」這件事的內心感受。主動問孩子嗎?沒想過這麼做。我總覺得,有些事情是要經過時間的沉澱,人生的美好滋味才會自然地發酵浮現。所以,看到松居直的這段描述,就像是看到了我的孩子道出他們的未來感受,而心有戚戚焉。

對於孩子各方面的學習,我總是小心翼翼地檢視孩子的「動機和興趣」在哪裡。因為那是一切事情成功的要素,不論成功的定義是快樂人生、還是飛黃騰達,或是兩者兼備。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看似以英文學習為出發點——「英文耳朵」是目標,可是達成目標的動機和興趣,卻與英文一點關係也沒有。真正引發孩子聽英文故事書的動機和興趣——是故事,不是英文。

如果你很少有機會接觸童書繪本,或許很難體會我的話,所以,我必須先讓父母感同身受故事的美妙,才能激發父母幫孩子唸英文故事書的「動機和興趣」。

有了動機和興趣,事情才容易成功。大人小孩都一樣。

* *

第三個故事《Here Comes the Strikeout》
作者Leonard Kessler(書單第三階段)

在大家都熱中棒球時,Bobby很會跑壘、很會滑壘,也很會接球,可是他最大的問題是——他打不到球,他總是揮棒落空。

有一天,Bobby最好的朋友借給他自己的幸運球棒,希望帶給Bobby好運。但他還是被三振出局。Bobby很沮喪地走進家門,媽媽正在煮晚餐,於是他趕緊閃進浴室,以放洗澡水做掩護,哭了起來。

媽媽當然還是發現了,並關心地問︰“Are you all right in there? ”(你在裡面還好吧?)Bobby說:「我總是被三振出局,沒有同學希望我在他們那一隊,他們甚至寧願先選年紀比我小的孩子。」“They always choose me last. ”(他們總是到最後才選我。)

以下是媽媽對Bobby說的話,也是父母鼓勵孩子的最好榜樣。“You are a good swimmer. You are a good runner. You must work until you are a good hitter. ”(你游泳很棒,你跑步也很強,只要肯下工夫,你一定會是很棒的打擊手。)「要不要請你的好朋友教你打球呢?」

Bobby果然跟好朋友練習了起來。站穩、揮棒、再揮棒。終於,He hit the ball.(他打到球了。)球雖然沒有飛得很遠,但至少他打得到球了。

最後,Bobby有了上場的機會,以下情節媲美公式化的連續劇——兩隊三比三平手,最後半局由Bobby這隊進攻,此時兩人出局,一人在三壘,第三棒該誰上場了?沒錯,就是Bobby。

孩子有時候是很殘忍的動物。一看三振王來了,對手們立刻喊著:“Move in closer. ”(外野手縮小守備範圍。)

連續劇的結局可想而知——Bobby揮出安打,讓三壘隊員跑回本壘,得到關鍵的一分。最後隊員問Bobby是怎麼做到的?Bobby說的話,後來也變成我用來鼓勵孩子的話:

Lucky bats won’t do it.
Lucky helmets won’t do it.
Only hard work will do it.
(幸運棒沒有用,幸運帽也沒有用,只有努力才有用。)

孩子有沒有學到英文不要緊,只要將這句話聽進心坎裡,一生受用。


第四章 聽說讀寫,請照順序

這一年,弟弟來到小學一年級。七歲的他,每天不間斷地聽媽媽唸英文故事書給他聽,也聽七年了。幼稚園的兩年,我開始加入章節故事的有聲書。其中一本有聲書,就是《獅子、女巫、魔衣櫥》。

小學低年級只有半天課,有一天中午,大餐桌前只有我倆,我還記得那天我們邊吃中飯邊說笑,然後我這個有時候會瘋瘋癲顛的媽媽不知道說了什麼,弟弟口裡突然冒出一句英文,指著我說:You lost your head completely.

我聽不懂他在說什麼。(這個句子寫在紙上我應該看得懂,但光是聽,我就是聽不懂。原因?我太少有機會「聽」英文了)。當時我好驚訝,聽不懂還是好驚訝,因為光聽到最後那一個這麼「複雜」的音從孩子小小的嘴裡發出來,就覺得不可能。

然後我要他重複再說一次。然後我問他怎麼會說這樣的句子。弟弟說:「我們家那個《獅子、女巫、魔衣櫥》的錄音帶,裡面就有人說啊。」
「裡面?裡面誰有說過這個句子?」

「就是故事裡,好人快要贏了,有一天小動物聚在森林裡偷偷野餐,結果被白女巫發現了,白女巫好生氣,問他們哪裡來的食物,大家都嚇得半死,但此刻卻有一隻小寶寶松鼠完全發瘋了,大聲站起來對白女巫說⋯⋯」

弟弟對我說的話,就是「有一隻小寶寶松鼠完全發瘋了」原文的變形。——A baby squirrel lost his head completely.

這本書的錄音帶聽到完要好幾個小時,這麼長的故事,弟弟頂多就聽過三次吧。有人教過他「lost his head」(弄丟了他的頭)是「發瘋、抓狂」的意思嗎?沒有。但是透過故事前後的情境,當其他的小動物都嚇得半死,因為白女巫馬上就會施魔法把大家都變石頭了,這時候還有人敢跟白女巫「嗆聲」,不是發瘋了是什麼呢?

不是只有我家小孩,每一個小孩都有這種語言能力。弟弟覺得媽媽當下的情境就是發瘋了的人才會做的,於是就毫不費力地把故事裡對發瘋小松鼠的形容詞,套到媽媽身上。而且更不可思議的是——弟弟除了改變主詞,還會瞬間轉換代名詞,把故事裡的his,改成現實裡的your。因為主詞改變了,代名詞就要跟著變,對嗎?

弟弟當時學過一天文法嗎?沒有。這時候的弟弟,英文大字都不識一個,根本就是個文盲。不過,美國路上跑的文盲,也有這種自動轉換代名詞的口語能力,不是嗎?

請記著:我們在家裡的日常對話只有國語。但是聽多了英文故事書的孩子,就自然而然聽得懂英文。有了英文聽力的孩子,只要將來想開口說英文的時候,「聽力」就是那個最重要的跳板。

【先會「聽說」,再學「讀寫」】

「我們是怎麼學會母語的?」如果能靜下來想想其中的過程,就應該不難理解,在學英文或是第二種語言時,「先聽說,再讀寫」才是最符合人類語言學習的自然法則。

當孩子呱呱落地到會開口說話,少則一年半,多則兩年;而真正能夠表達無礙,總要到三歲,甚至四歲。所以這之間的靜默期,也就是什麼也不說,光是「聽」的時間,就長達兩年。

再來看看,「孩子什麼時候開始讀字呢?」如果撇開中國父母在教育上喜歡偷跑的習性,孩子真正開始讀字,應該算七歲上小學了。我個人不贊成七早八早就讓孩子開始學認字,中文英文都一樣。父母幫孩子唸故事繪本,讓孩子在一旁只用耳朵聽、只用眼睛全心全意欣賞繪圖的時間沒有多少年,大人何苦趕著孩子早早離開這個藝術欣賞的美妙境地呢。

一聽二說三讀四寫,是人類學母語的次序,也是語言學習的自然法則。

反觀我們的英文學習環境,常常是二話不說,馬上就跳進讀寫的地步。連我們最常接觸的母語,都是在醞釀了七年之後,孩子才開始有「讀」的動作,為什麼讓孩子學第二語言時卻本末倒置?如果有其他學習方式可以選擇,父母何苦要在孩子一開始接觸英文時,就把他們推入一個不屬於孩子的世界——讀和寫?

【別急著讓孩子讀字、認字】

書店的一隅,約莫五歲的孩子,逐字唸著一本字數不算少的英文故事書。坐在旁邊的母親一副仔細聆聽的專注模樣,想必她一定很以自己的成就為榮。咦?說錯了,是「自己」的成就?還是「孩子」的成就呢?嗯⋯⋯算了,不追究了。

可是,令我心驚膽戰的是,那孩子明明唸的是英文,怎麼乍聽之下,卻像是在說國語呢?因為認字認得有些吃力,所以,字與字之間彷彿隔了三里路遠,而且語調、發音⋯⋯聽得我冷汗直流。

朗讀,不論是中文還是英文,絕對是值得鼓勵孩子去做的事。可是,時機呢?對五歲的孩子來說,這樣的「成就」,絕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媽媽想必花了極大的時間在上頭(或是花錢請別人花時間也行),但孩子只是接受命運的被動者,沒有選擇的空間。

真正的問題在於——英文學習的先後次序,被錯置了。這樣的閱讀成就,勾勒出兩個問題:

(1)如果先讓孩子暴露於足夠的英文環境之中,讓他們先「聽」個夠。聽多了再開口說話,就不會有這樣嚇人的朗讀結果。因為人類「說」的能力,是奠基在「聽」之上。就像是先天就耳聾的人,是很難學會說話的。

(2)時間排擠效應。每個人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當我們花這麼多力氣訓練孩子讀字時,相對的,「聽」的機會就被排擠掉了。

讓孩子快速認字、讀字,甚至寫字,真的可以撫慰一些「擔心孩子未來競爭力」的父母。那也是補習業者向父母展現成果的最有利證據。但是,循序漸進才是教養的方向,也是幫孩子保持學習興趣的最自然方法。

雖然,幫孩子唸英文故事書、讓孩子聽英文故事,一時之間,甚至一兩年內,都可能看不到具體成果。然而,「聽」是語言學習上很重要的基礎期。孩子還沒走穩就想著要他跑,有時是累了父母、苦了孩子,得不償失。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9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