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李曉峰自選集(簡體書)
滿額折

李曉峰自選集(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  價:NT$ 228 元
優惠價:87198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李曉峰自選集》是《中國當代藝術批評文庫》之一,該自選集從策展人的角度闡述了中國當代藝術發展方向,反映了中國當代藝術批評語境下的困惑與缺失《李曉峰自選集》共五個部分,涉及了策展言說、展覽評論、現象批評、研討發言與訪談對話。揭示了當代藝術批評活動的一些特征,論述了對展覽策劃和組織發展等方面的獨特觀點。


作者簡介

曉峰,1963 年生于天津,祖籍山東淄博。1981 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修哲學、美學,就讀期間任北大美術社社長,1985 年畢業后分配到上海大學美術學院至今。現任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史論系副教授,當代藝術研究工作室主任,上海大學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批評家年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美學學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雕塑學會理事。

編著《藝術導論》《基礎·基因》《中國雕塑19492010》《批評家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形象的對視》《視覺的維度》等書籍三十余部;策劃“都市抽象”“都市靚麗”“動靜”“態度”“海上一線”“以物之名”“飛翔的空間”“形象的對視”“視覺的維度”等四十多個展覽;撰寫《浮生涌動》《靜水深流》《以物之名》《何謂沉香》《態度何為》《曜日孤峰》等文章一百余篇。

名人/編輯推薦

  《李曉峰自選集》選錄的文章深刻詮釋了當今中國多樣的藝術發展狀態,全面展現了當代藝術批評的面貌。在藝術實踐的基礎上形成了較強的藝術批評理論體系,是對當代藝術界重創作、輕批評風氣的有力反擊,展示了中國藝術批評活動的蓬勃生機。


目次

策展言說

003 抽象的面孔
006 都市的亮度
008 動靜的態度
012 “新世說”的意圖
017 如何讓空間飛翔
026 “閏月”的隱喻與彰顯
029 生已如流,藝當何速
033 何謂“沉香”
035 “物是”的探問
037 “物性”的主張
041 形象的對視
050 視覺的維度——學院“年度展”的開始與持續

策展言說

 

003 抽象的面孔

006 都市的亮度

008 動靜的態度

012 “新世說”的意圖

017 如何讓空間飛翔

026 “閏月”的隱喻與彰顯

029 生已如流,藝當何速

033 何謂“沉香”

035 “物是”的探問

037 “物性”的主張

041 形象的對視

050 視覺的維度——學院“年度展”的開始與持續

 

展覽評論

 

059 探析“上海青年美術”的概念自足性

066 上海水墨的當代情境

071 “草草畫社”的藝術主張與精神隱喻

077 藝術作品的展覽和展覽作品的場所

080 私人性背后的公共性與公共性背后的私人性

083 “正·在”的敘事

085 陶瓷:游牧的視角與當代的懸疑

097 “山水、花鳥與人物”的背后

——“黃阿忠、孫良、姜建忠國畫近作三人聯展”評述

101 藝術怎樣通向自然

——第五屆“意大利國際雕塑雙年展”述評

109 藝術如何降落大地

——第五屆“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藝術三年展”述評

120 藝術與商業的戀戰

126 文化熱情讓財富與藝術交相輝映

 

現象批評

 

137 89 上海美術:悄然無聲地尋找起點

141 90 上海美術的展示空間

145 上海藝術評論的存在及聲音

153 虛擬城市的藝術深度

157 走近畫室·走進畫室

160 美術館的“MUSEUM”性和“GALLERY”化

164 作為美術館的需要與標準

169 用看畫的眼睛看世界

171 現實主義的今昔內外

175 20 世紀90 年代中國當代繪畫回眸與補遺

191 關于《批評家的批評與自我批評》

194 中國公共藝術的公共性與藝術性

 

研討發言

 

203 學院雕塑的發展空間

209 “中國意象油畫”問解

213 “中國性”與人性

215 超越畫種的“文脈中國”

218 “味象”的寫實中國

222 “出發”還是“出走”?

226 “三民”文化發展之我見

231 歷史命運中的偉大情懷

233 “阻斷”與“通往”的互文

237 臨界點上的被選理由

240 蒼生有天堂

244 世俗的塵埃與藝術的舍利子

 

訪談對話

 

249 誰在影響青年美術

251 歡迎之后的警惕

253 雕塑與上海公共空間

255 在上海頂級地段開設畫廊的理由

257 設計中的新折中主義與國際化風潮

261 設計如何關乎民生

265 從路德維希夫婦捐贈國際藝術品展談起

268 訪談錄——接受《黃河》雜志主編劉淳采訪實錄

287 后記

 

書摘/試閱

抽象的面孔

 

在中國當代美術中,上海的抽象藝術是十分突出醒目的。

首先是抽象畫家的集中,相比國內其他城市,在上海從事抽象藝術的人數可能是最多的;其次是時間持續得久,特別是1990年代以來,更是出現了一個相對穩定而活躍的抽象藝術群體。于是,這樣的背景下匯聚而成的上美沙龍“都市抽象”展便呈現了1990年代上海藝術的重要風貌。參展作品雖主題不一、語匯多樣,卻又具有一些共同的、區別于其他地域的特征:細膩、敏感、嚴謹、精致……不少作品甚至使人想起曾馳名全國的上海工業品。

的確,作為一個藝術流派的抽象藝術,20世紀初剛剛在西方出現時,也是伴隨著西方現代主義思潮,肩負有反抗傳統束縛的革命性使命。進而,抽象繪畫的發展又構成了對社會大眾,包括文化界人士的審美習慣、欣賞趣味、視覺偏好的不斷挑戰。在現代派藝術的不斷革命、不斷突破、不斷創新的潮流中,從塞尚、畢加索,到康定斯基、蒙德里安,再到波洛克、羅斯科等藝術抽象進程,使公眾的精神世界逐漸抵達對純形式的審美認知,而這一過程的實現恰恰是與20世紀西方的工業革命成果、現代科技進步以及予以集中呈現的都市文明密切相關的。

雖然,在1980年代的中國,抽象藝術還僅僅是種舶來品,盡管有人查經索據地引證中國傳統藝術早就具有了抽象意味,但作為一種西方藝術流派的抽象藝術,卻是以新潮、現代的姿態進入中國的。因此,抽象藝術對習慣了具象審美的觀眾不可思議,并被統統視為難以理解的“現代派”。1983年,當畢加索作品堂而皇之地進入上海美術館,幾乎所有的觀眾都表現出驚異和好

奇。可以說,抽象藝術給改革開放后的中國帶來的不僅僅是審美樣式的新奇,更是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上前所未有的改變,在開放人們的審美視野、拓展人們的審美觀念、提升人們的審美心智方面,起到不可忽略的沖擊。

擅長于感受吸納新事物又總是十分冷靜理性的上海畫家對抽象藝術展現出的點線面語匯、數學化、幾何化、物理化、材料化的色彩空間做出了非常個人化的精心探研,已不再僅僅將抽象藝術當作是一種時髦、時尚,或挑戰公眾、取悅公眾的手段,也少有當成自我情緒化宣泄的工具;粗糙的表現抽象更多被理智抽象代替,但其中又未失敏銳、精微的心理情感。到1990年代初,上海已具有了一個語言初步成熟、特色十分突出的抽象藝術群體。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化,一個更加發展的社會帶來了更為豐富的資訊,更豐富的圖像也令人應接不暇。然而,大眾的審美意識并未與大眾的審美視野同步,過度的視覺刺激在缺乏必要的引導中喪失了選擇的興趣。而抽象藝術也似乎被過早地忽視和冷落了,特別是在不斷轉變著陣營的前衛藝術家那里。然而這早已被西方現代藝術當成經典,又奉為西方現代藝術基石之一的抽象主義藝術卻一直受到了許多上海藝術家的鐘愛。早在流派紛呈、風格林立的1980年代,偏愛唯美形式的上海畫家中已有從事于抽象畫創作的,只是疏于影響,習慣于個體狀態的上海抽象藝術活動未能在中國新潮美術中引起足夠的注意,上海藝術家的分而不群也往往給人以難成聲勢的印象,并受到褒貶不一,卻也因此被公認為上海藝術的一大特色。

1990年代的上海,迅疾的都市化進程,不僅在中國令人矚目,在當今世界也非常罕有。高科技、現代化的都市特征不僅極大地改變了上海公眾的生活境遇,也使抽象藝術在上海發展獲得更大的可能。一方面公眾的現代生活視野造成了現代審美意識的提升和新的美學情懷、欣賞趣味的需求;另一方面,1990年代的上海藝術家的藝術背景、文化身份也更為多樣,越來越多的藝術家經歷了多次的海內外大展,眼界更為開闊,見識更加寬廣,相當一批藝術家還擁有了留學歐美的文憑或海外生涯的履歷,有的至今仍頻繁于境內外的往返交流;同時,上海藝術家中越來越多的“新移民”也構成了1990年代上海都市藝術的新征候,在“新移民”中還不乏遠自西方而來的外籍人士,他們也已成為上海抽象藝術群體中不可忽略的新組成因素。從抽象藝術形式因素、情感因素的更多樣表現,到藝術手段、藝術媒體的更豐富運用,已越來越顯露出上海1990年代多樣文化因素構成的都市化藝術取向。在上海抽象藝術不長的歷程里,早期的觀念化碰撞、形式化表現,到中期的個性語言錘煉,個人樣式探索,再到目前的更廣闊視野下的人文精神關懷、文化意識自覺,多種語匯、技法的融合,被凈濾、提升,材質抽象、觀念抽象、理性抽象、抒情抽象,蘊含有文化判斷的抽象,著意于語言符號的抽象,使上海的抽象藝術走向了更加豐富多元的全新局面。可以預見,上海的抽象藝術在不斷完善自身個性化語言建設的過程中,必會獲得其在中國藝術之路中獨特的文化意義與藝術地位。

 

本文為19996月舉辦的“都市抽象”策展前言。曾以《都市抽象新生態》《抽象藝術在上海》為題在《江蘇畫刊》(1999/9)、《今日上海》(1999/9)、《新民晚報》等報刊發表,本次選編做了適度調整并改為現題目。

 

都市的亮度

 

“都市”一詞,如今,主要指涉城市的現代化及程度。那么,在中國,“都市”非但不能算古老,而且年輕得令人驚奇!比如上海,其突如其來的靚麗,常常讓“老外”也驚異不已,身逢其時的國人,則更樂于借老外之口驚喜于我們城市的巨變,以及我們現代化步伐的迅猛、快捷……

“驚”字使用其含義有二:一是意外,意外常常會帶給人心理上的巨大反應,包括刺激、興奮、緊張以及不適等;二是反差,“老外”想象中國古老而神秘與國人想象老外時髦而新潮,兩廂交匯于開放后迅疾拔起的中國城市,便有了發育早熟的復雜征候。

站在民族主義的立場上,歷史悠久的中國,都市化、現代化的來臨當然顯得太遲了些,如大夢方醒,心中充滿惶惑與急盼、焦慮與不安,西方百年來的現代化速度已使人類歷史驚現奇跡,壓縮在中國當代二十年特別是近十年的短暫歷程中,閃爍出的光芒當然眩目!

城市當然要亮起來,正如愛迪生發明了電燈泡,讓世界一夜間充滿光明,甚至讓人類生發出太陽永遠不落的夢想。然而,在人類記憶的暗道里,就沒有了別樣的緬懷嗎?城市當然應該亮起來,但,怎樣能亮得不生硬、不刺眼、不讓人的存在黯然失色?怎樣亮得不冰冷得再難尋覓昔日的溫情與古老的沖動?!

在日新月異的上海,這訴求國際化大都市的博弈場域里,生長其中的藝術家,既感受著城市的靚麗,也保持著藝術家特有的敏覺,并以各不相同的方式在他們的作品上呈現。他們充滿感性與智性的作品,或許提示著我們:都市的亮度,應該是對物性的適度連接,對理性的深度詮釋,對人性的高度關懷!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