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抗癌,為了好好活:停止化療的10個時機
滿額折

抗癌,為了好好活:停止化療的10個時機

定  價:NT$ 320 元
優惠價:90288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停止化療絕非消極的向病魔舉手投降
而是對良好生命品質的積極追求
本書同時站在醫者與患者的角度
帶領你更深入的認識化療
在關鍵時刻,為自己做出最好的決定

面對癌症,除了當一個樂觀的鬥士,也必須學習如何傾聽身體的聲音,擺脫執著,用最好的方式享受人生。
化療固然可以殺死癌細胞,也可能對身體造成莫大傷害,難以忍受化療帶來的痛苦,又怕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對大部分癌症患者來說,是否接受化療、又要做到什麼程度,永遠是一個兩難的問題。

能夠決定「何時該停止化療」的人,不是醫師,而是你自己!
事實上,化療沒有好壞,重要的是停用時機。如果停用時機錯誤,就會讓好不容易有所成效的治療也變得失敗。
在本書中,作者細訴化療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與障礙,同時,也針對停止化療的時機,提出專業而誠心的建議,期待所有患者都可以理性而平靜的做出不後悔的選擇。

停止化療的10個時機
1. 想了很久後,從一開始就不做
2. 開始做化療的兩週後
3. 體重減輕
4. 醫師建議進行第二線治療時
5. 當主治醫師說:「雖然癌胚抗原指數沒有下降,還是繼續做到不能做為止。」
6. 繼續做化療,但癌症還是復發時
7. 懷疑有憂鬱症狀時
8. 暫停治療後,變得比較輕鬆
9. 醫師建議進行第三線治療時
10. 到死為止

作者簡介

長尾和宏
醫學博士。醫療法人裕和會理事長,長尾診所院長。
1958年出生於日本香川縣。1984年東京醫科大學畢業後,進入大阪大學第二內科。1995年於兵庫縣尼崎開業,從事全年無休的門診與365天24小時制的居家醫療。
曾任日本慢性期醫療協會理事、日本臨終關懷居家醫療研究會理事、日本尊嚴死協會副理事長.關西分部長、日本消化器病學會專門醫、日本消化器內視鏡學會專門 醫、日本內科學會認定醫、日本居家醫學會專門醫、日本禁菸學會專門醫、日本病態營養學會評議員、勞動衛生顧問、關西國際大學客座教授、東京醫科大學客座教。
著有《善終,最美的祝福:預約圓滿終點的10個條件》、《孝道:讓父母善終》、《是否該進行胃造口手術》、《癌症的瀟灑落幕》。

目次

【推薦序】 對醫藥科技的知所進退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台灣安寧療護推手 趙可式
【前 言】化療沒有好壞,重要的是停用時機

第一章 開業醫師所看到的,一名患者的故事
二○一一年 二月 「癌症宣告」
討厭醫院的男性,逼不得已來到診所/「惡性」的可能/如何度過心情糾
葛的一週?─等待癌症宣告的人最初的難關/心情糾葛的一週,實際上也
是做選擇的一週/罹癌宣告不等於死亡宣告/化療要持續到什麼時候?/
十五年前的醫療狀況,現在依舊持續嗎?/「癌症的完全治癒」指的是
什麼?/化療的首要目的是什麼?/化療與年齡的問題/儘管如此,也並
非沒有痊癒的可能?/對醫師來說,「以化療讓癌症消失」也是夢幻彩
券?!/即使患者去了大醫院,還是和我有關

二○一一年 春 「從癌症手術生還」
為什麼要在出院兩週後進行化療?/如果是在醫院門診做化療,就劈腿
開業醫師吧!化療的階段和療程/就算飲食生活很健康,會罹癌的人還
是會罹癌/副作用很難受時,就去找開業醫師

二○一一年 從夏季到秋季 「對副作用的疑惑」
抗癌藥物為什麼這麼貴?/化療的副作用讓食慾和體重雙雙下滑/做化療不是為了受苦,而是為了過有意義的人生!

二○一一年 秋季到冬季 「身體虛弱時,是否該使用更強的抗癌藥物」
選擇留職停薪,而非離職/持續做一個被需要的人/第二線治療─與順
鉑併用/開業醫師和病患的年尾

二○一二年 萌芽 「癌症復發----家人的演技、當事人的複雜情緒」
化療的第二線治療/復發─腹膜擴散/不會原諒長尾醫生/我不能像擂台丟毛巾/不可輕忽的憂鬱症狀

二○一二年 春季到夏季 「化療的轉折點」
抗癌營養補充品帶來的不是「效果」,而是「希望」?/「一日一生」的想法/化療的「轉折點」/第三線治療有效嗎?/也有以這種形式開始的居家醫療

二○一二年 夏末 「離開醫院 開始安寧居家療護」
當醫師說「已經無法治療」時,就沒必要待在癌症診療據點醫院/離開醫院——不可以抽腹水和胸水/就算醫院說「不能進食」,也還是可以吃!
二○一二年 秋 如何度過最後階段的每一天?

二○一二年 農曆十月 「死亡之牆」

第二章 停止化療的10個時機
停止化療的時機 1 想了很久後,從一開始就不做
「不戰而敗」和「不戰而勝」只有一線之隔/如果醫師建議,為了預防而做化療呢?/在癌症治療中,取消原定計畫並不是可恥的行為

停止化療的時機 2 開始做化療的兩週後
先知道第一個折返點在哪裡/「成田離婚」並不是愚蠢的行為

停止化療的時機 3 體重減輕
如何因應化療造成的肌少症/不要受限於一日三餐的規則,吃得下的時候,吃想吃的食物/也有病患因為體重大幅下滑,醫師宣告中止治療……

停止化療的時機 4 醫師建議進行第二線治療時
為什麼第一線治療會沒有效果?/依據年齡和生存方式考量第二線治療

停止化療的時機 5 當主治醫師說:「雖然癌胚抗原指數沒有下降,還是繼續做到不能做為止。」
推測主治醫師話中的真意/就算是醫師,也不太清楚停用時機

停止化療的時機 6 繼續做化療,但癌症還是復發時
何謂癌細胞的惡劣性質?/思考復發的涵義

停止化療的時機 7 懷疑有憂鬱症狀時
剝奪生存精力的,或許是抗癌藥物/整體性疼痛——了解四種疼痛

停止化療的時機 8 暫停治療後,變得比較輕鬆時
不按照醫師安排的時間表也可以/生活在很難等待的時代

停止化療的時機 9 醫師建議進行第三線治療時
第三線治療,是不停追求例外的旅程/治療,退場時機非常重要

停止化療的時機 10 到死為止
自己沒有意識到,直到臨終還在繼續?!/也有持續治療到最後一刻的生存方式
【結 語】何時該停止,答案在你心中

書摘/試閱

【推薦序】對醫藥科技的知所進退/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台灣安寧療護推手 趙可式
二○一三年秋天,本書作者長尾和宏醫師請我到日本,與他所領導的「日本尊嚴死協會」分享台灣「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立法與修法的過程。日本這個團體由二千多位醫師組成,目的是在日本推動「尊嚴死立法」。此法案在歐美稱為「自然死法」,在台灣則稱為「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他們奮鬥多年都未能成功,很羨慕台灣能成為亞洲第一個立法的國家。我與長尾醫師一見如故,很快成為好友,相約台灣再見!
果然,長尾醫師依約於二○一四年五月四日,好不容易放下他三百六十五天全年無休的診療工作,飛到台灣,來台南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的安寧病房,實際參訪並深入分享對末期病人的醫療照護。相談甚歡,欲罷不能!
長尾醫師雖然醫療工作忙碌,卻是位多產作家,他送了我六本在日本很暢銷的著作,其中兩本也翻譯成中文。他的暢銷書在日本造成極大的迴響,或為醫療的革命性影響。日本的醫療進步堪稱亞洲第一,不輸任何歐美先進國家,但也正因如此,有走向「過度醫療」之危險,他才苦口婆心的著書立作,教育民眾與醫界,企圖將高科技整合進人性化的的醫療本質。
閱讀本書《抗癌,為了好好活——停止化療的十個時機》,及與作者長尾和宏醫師的近距離接觸,我歸納綜合以下三點感想,以為之序。

1、醫療科技武器非萬能——內科醫師用藥,外科醫師用刀:
醫療的進步,救人無數,醫人無數,的確造福了人類!但藥物與刀並非萬能,甚至是一體兩面。每一種藥物都有副作用,每一刀劃在人體上都有其傷害性。什麼時候該用該收,考驗著醫者及病人本身的智慧。而這種智慧不僅科技的考量,也涉及雙方的人生觀、價值觀、及意義觀。如果一個人只為多活一個月,而願意承受所有的手術、化療等醫療科技;與一個人寧願少活幾天,卻好好利用剩下的歲月,對治療會做不同的選擇!本書並非反對癌症病人作化療,畢竟化療的發明拯救了無數病人的生命,延長了難以數計的歲月。但同時,也不能否認在平衡利弊得失時,有些病人的化療是弊多於利的。此時就是醫師要誠實的告知病人,而病人也要誠實的面對現實了!因為畢竟醫療科技武器並非萬能!

2、一切都為了「希望」:
做化療很辛苦,如果疾病能治好,生命能延長,則一切苦難都值得,畢竟生命無價。然而若生活品質變得很差,延長的只是痛苦而非生命,人們就思考要停止化療了。可是由於誰也不能斷定死亡的時間,也就無法確定是否能有效延長生命。一切都是為了「希望」!「絕望感」有時比「死亡」更可怕,就為了一線「希望」,有些病人會一直做化療做到斷氣,藥瓶才能從遺體取下。因此醫療團隊最好能與病人及其重要家屬,一起討論「希望的內容」——希望可分為:希望治癒、希望延長生命、希望減輕痛苦、希望平安尊嚴的善終。以目前的醫療水準,有經驗的專科醫師應可評估此時「符合現實的希望」為何?誠實的與病人及家屬溝通,協助他們答覆符合現實的希望,應為現代醫療人員的責任。

3、病人對醫療團隊的要求:
病人不會要求醫師扮演神的角色,能治一切病,救一切命。當病人的天命已到,他所要求的只是不被「放棄」,醫療團隊仍能繼續關愛他、照護他,解除痛苦,幽谷伴行。
長尾和宏就是這樣的一位醫師,他雖然知道何時該收手化療,卻不離不棄的陪伴病人,緩解其身心靈的痛苦。
請閱讀本書的讀者不要誤會,作者長尾醫師不是叫大家不要做化療,而是不要做「無效的醫療」。台灣也漸有此傾向,所以本書也對我國的醫療界與民眾有所啟發,即是對醫藥科技的知所進退!

【前言】化療沒有好壞,重要的是停用時機
有人直到去世前一天,還在施打抗癌藥物
我這麼說,癌症專科醫師或許會根據其治療原則反駁:「不可能有這種事。」但是,身為一個開業醫師,我實際上看過好幾個這樣的例子。近來,病患施打抗癌藥物的地點,多半在癌症診療據點醫院的門診。病患家屬讓病患躺在推床,或是坐在輪椅上,利用自家車或照護服務計程車,載至醫院施打抗癌藥物。就這樣,直到生命即將結束、直到瀕臨死亡之際,還在使用化療。也有人是過世當天還在施打。

為什麼垂死之際還要施打化療?
誰都會有此疑問吧,我也是。事實上,答案很簡單。不論是垂死之際、瀕臨死亡,或過世當天,都只有在病患死亡後,才知道「死亡」的時間點。也就是說,因為沒人知道病患哪一天會去世,結果,在他瀕死之際還施打抗癌藥物,主治醫師也沒料到施打當天患者會過世。「怎麼會這樣?」我似乎聽到了這樣的質疑,不過,病患辭世的時間,任何人都難以預料。也有可能是因為,主治醫師太專注於治療,未能充分觀察到病患的全身狀態(能否走路或進食)。
有好幾個安寧病房醫師也證實了這一點:「最近確實有很多病患,直到狀況很糟了還在施打藥劑。所以,進入安寧病房一週左右就去世的人變多了。」沒錯,不只是我這個開業醫師,就連從安寧病房醫師的角度來看,許多病患施打抗癌藥物的時間,真的是太迫近死亡了。
應該有很多人認為,自己一輩子和化療無緣吧?但實際上,癌症現在有國民病之稱,每兩人就有一人罹患,每三人就有一人因癌症死亡。以過去最多日本人罹患的胃癌來說,手術後的復發比率(復發率)有五○%。而同屬消化器官的癌症中,患者明顯增加的大腸癌,復發率是三○%,胰臟癌是八○%。粗略估計,約有半數癌症病患會使用化療,而一年內去世的三十五萬人中,多數都曾使用過。也就是說,活在現代的我們,一生中遇到化療的機率,絕不像大家想得那麼低。
三野文太主持過一個很受歡迎的日本電視節目「益智百萬富翁」(クイズ$ミリオネア),你還記得節目中的著名台詞嗎?對,就是:「這是你的最終答案嗎?」答對問題,獎金就會持續加倍提高;如果想中途退出,以確保目前累積的獎金也行。可是,只要主持人問:「在這時候退出真的好嗎?」多數挑戰者都會說:「我還是要繼續!」結果,最後就徹底鎩羽而歸。即使電視機前的觀眾覺得「明明之前退出就好了啊」,但當事人只是一心想答對眼前的問題,以至於無法判斷大局。每當我看到臨死前還在施打抗癌藥物的人,就會想起這個「最終答案」。是的,化療沒有好壞,重要的是停用時機。雖然不能說只要結果是好的,一切都是對的,但如果停用時機錯誤,就會讓好不容易有所成效的治療也變得失敗。
二○一二年夏天,我出版了《善終,最美的祝福:預約圓滿終點的10個條件》(高寶出版)一書,也獲得許多支持。此書日本版的副標是「什麼時候該停止胃造口術、化療、延命治療?」關於胃造口術,同年冬天所出版的《是否該進行胃造口手術》有詳細說明。不過,我收到很多來信,希望我能針對另一個主題,亦即化療做更多說明。因此,這次我寫了本書回應這樣的要求。
我希望能盡可能將本書寫得清楚易懂,因此是以一半小說、一半非小說這種有點奇特的形式寫成。化療的「停用時機」,只能就每個人各自的狀況來判斷。希望各位在閱讀時,能將故事主角替換成自己或身邊重要的人。也希望你可以和重要的家人,一起找出自己的「化療最終答案」。

二○一三年 盛夏之末 長尾和宏

【內文試閱】
停止化療的時機1 想了很久之後,從一開始就不做
●「不戰而敗」和「不戰而勝」,只有一線之隔
特地寫書談停止化療的時機,但第一點卻是「一開始就不做」,或許會讓很多讀者覺得很莫名其妙。
我想,本書主要讀者應該是正在進行癌症治療的患者,或是患者家屬。不過,如果是正準備接受化療的讀者,讀了這一點而深感迷惘也無妨,我就是帶著這種想法寫下這一點。
我認為,「不戰而敗」和「不戰而勝」應該只有一線之隔。
有些武士或士兵正因為不作戰,所以活得長久,這樣的故事不論東西方都很多。若以拳擊賽比喻,就好像參賽者站上擂台,當回合鐘聲響起,卻又馬上棄權。又或者是,鬥牛場上有兩頭正要決鬥的牛,只因其中一隻牛瞪了對手,另一隻牛就逃走了,以致無勝負可言。不過,也可以說,正因如此,兩隻牛都得以保住性命。
醫師建議病患做化療的目的,大略可分為三種。第一,是做為術前治療。亦即在外科手術前,嘗試透過抗癌藥物或放射線,盡可能縮小腫瘤,好讓手術更容易施行。第二,是做為治療(正確來說是延命治療)使用。第三,是預防復發。
第一章也提過,術前化療在治療乳癌上效果特別顯著。也有專科醫師主張,身體在手術前尚未受到傷害,所以可嘗試副作用更強的抗癌藥物,這也是術前療法的一個優點。此外,也有醫師認為,若是食道癌或大腸癌等,多少能縮小腫瘤,讓切除的範圍變小,盡可能維持器官功能。不過,決定要不要做的還是患者本人。當然有人會認為,「如果為了做術前化療,得拖上半年才動手術,那不如快點切除腫瘤。」
當然,只有在罹患癌症時,才需使用抗癌藥物。
我沒有罹患過癌症,從來沒使用過抗癌藥物。一直以來,我雖然開過各式各樣抗癌藥物給患者,但自己的身體一次也沒嘗試過。假設,現在我眼前有一顆藥丸,有人建議我,「身為醫師,要不要試著吃一錠?」——如果這是感冒藥或胃藥,我可能會毫不猶豫的吃下;如果是降血壓藥或降血糖藥,我會有點遲疑,但或許還是會吃。不過,如果是抗癌藥物……我考慮之後一定會搖頭。因為,我比任何人都知道抗癌藥物的毒性。如果有人質問我:「你明明知道,還做為處方開給病人?」我可能會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吧。
不過,抗癌藥物與時俱進,確實具有延命效果的藥也愈來愈多。如果是分子標靶藥物,也可能像施了魔法般讓癌細胞消失(雖然機率就和中頭獎一樣低)。所以,我認為,醫者的良心,是考量患者性命,建議使用以當代來說最好的治療法。我也認為,就算醫者自己是無神論者,但若病患有信仰,就該一起向他相信的神明祈求,這是醫者該有的態度。
日本是相信「天下有八百萬個神」的多神教國家。癌症治療也一樣,只盲目相信一種療法,並建議患者這麼做的醫師,完全不用考慮。好的醫師要告訴患者各式各樣的方法,不論患者詢問什麼問題,都願意回應,和患者一同煩惱,就算患者決定一開始就不做化療,也能爽快認同。不過,愈是大醫院,似乎愈難遇到這樣的醫師。
● 如果醫師建議「為了預防而做化療」呢?
那麼,要是像鈴木先生的例子一樣,手術後,醫院馬上告訴患者「手術成功了,(肉眼看得見的)腫瘤雖然已經切除,但為了預防復發,接著進行化療吧」,患者確實會感到疑惑吧。
將以延命為前提的抗癌藥物用於「預防復發」,聽起來雖然合理,但感覺還是有點奇怪。我深切了解,患者在手術成功後,那種希望擁有自由的心情。所以,他們會將化療的缺點(全身倦怠、食慾不振等副作用)和預防復發的效果,置於心中天秤的兩端加以衡量,也應該會和家人或朋友討論。不過,身邊的人中,能回答這種難題的人應該不多,而且絕大多數人恐怕會說「遵照主治醫師的建議就好了」,因為這個答案不必負任何責任。於是,患者在想了很久後,就依照主治醫師的建議開始進行化療。鈴木先生也是其中一人。不過,最近倒是有不少老年患者,雖然當事人很想做,但家人反而會說「因為他年紀很大,所以我們希望不要做化療,先觀察狀況再說。」
另一方面,從醫師的角度來說,會希望先確實傳達能決定的事。因為,每個時代都有該時代的醫學常識,遵循它,是醫者的倫理。說得極端一點,醫師個人並沒有絕對的選項。他們知道,如果自己從事的不是醫學會指引中所規範的醫療行為,萬一遭受病患或家屬指控,會處於非常不利的立場。不,與其說是知道,不如說是已經內化了。
●在癌症治療中,取消原定計畫並不是可恥的行為
現實中經常發生病患和醫師無法取得共識的情況,可惜的是,幾乎沒有居於第三方的諮詢對象。即使病患能聽取第二意見,最終還是只能自己做決定。病患多半會和好幾個家人討論,而配偶、子女、兄弟姐妹意見相左,必須互相協調的狀況也很常見。即便如此,最後還是得做決定。偶爾我也會遇到,直到施行化療當天,家人間的決議又發生動搖。
到昨晚為止還說要做,但過了一晚,又變成不做了,像這種狀況我碰過許多次。相反的,也有人決定不做,但又改變心意說要做。有耐心的陪著病患搖擺不定,也是醫師的工作。
就算心裡想著「這家人或許又會改變心意」,還是要回應他們的決定。不過,如果是大醫院的醫師,面對這種狀況,應該很難保持心平氣和。醫師也是人,也會心想:既然都準備好了,你應該是真的想做化療吧。我覺得,取消原定計畫、朝令夕改,若是出於患者本人的意思,應該盡可能尊重。當然,如果剛做不久就覺得不合適而想喊停,也沒有問題,就算一開始就乾脆決定不要做也沒有不對。
這和要不要做「胃造口術」的問題很像。拙作《是否該進行胃造口手術》的書腰上這麼寫著:
「有愉快的胃造口術,有不愉快的胃造口術,此外,也有順其自然這個選擇。」
是的,有這三個選擇。如果將「胃造口術」一詞換成「化療」,或許更清楚易懂。
充分思考、煩惱,然後決定不做化療,取消原定計畫,也是一個很好的選項。因此,我希望將「想了很久之後,一開始就不做」列為停止化療的第一個時機。


停止化療的時機8 暫停治療後,變得更輕鬆時
●不按照醫師安排的時間表也可以
日本人恐怕是世界上最一板一眼的民族。新幹線的發車是以秒為時間計算單位,國內航線準時起飛也是理所當然。由於這種國民性,實施化療也是基於極度精準的時間表。對此,我其實有些錯愕,列車和飛機能準時運行,對社會有很大助益。但是,時間精準的施行化療,究竟能有多少好處?在癌症治療中有所謂「時間差攻擊」的概念。細胞也有週期,就像人早上起床、晚上就寢一樣,癌細胞的增生也有其一天的週期。時間差攻擊即是在意識到這個週期的前提下,進行抗癌藥物的投藥。抗癌藥物的時間差攻擊已有超過二十年的歷史。
不管是愛斯萬或順鉑的投藥都有週期性,當然,這是基於一定的理論。如果不按照週期,效果當然沒那麼好。有很多醫師和患者都非常堅持要遵守這個週期,結果,如同前述,有些患者因此出現嚴重的憂鬱症狀。這真的是見樹不見林。待發覺時,人就像被抗癌藥物控制一般。
請容我說個題外話。現在有很多十多歲年輕人,會透過手機使用LINE這個功能,它就像朋友間的簡短e-mail,很適合讓幾個朋友互相聯絡,簡單討論一些事。在這些年輕人之間,好像有種沒說出口的約定或氛圍,只要讀了訊息後,就必須立刻回覆。結果,讀了訊息卻沒回覆(亦即「已讀不回」),竟成了受到霸凌或排擠的原因。聽說,在日本的全國網路諮商協議會中,有愈來愈多十多歲年輕人來詢問,「我已經完全不知道什麼時候要結束LINE的對話」。
我想說的是,現在,是個人們無法「等待」的時代。不只年輕人,如果我們收到e-mail後沒有馬上回覆,對方也會認為你非常沒禮貌,因而發怒。如同大阪大學前校長鷲田一清在《「等待」這件事》一書中所述,正因為是這樣的現代社會,所以必須重新檢視等待的意義。
前年,我向九十八歲的失智症患者A女士的家屬預估她的死期:「我認為,令堂只剩下一星期的性命,請你們做心理準備。」結果,她的狀況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原本一週三次的日間照護服務一停止,A女士很快就恢復精神。原來,根本就沒什麼問題,只是日間照護服務成了她的負擔,讓她在生命最終階段疲倦不堪。如果她沒有失智症,應該會依自己的意思,拒絕日間照護服務吧。不過,她有失智症,無法表達想法,家人也未能察覺這一點。最後,因為看似死期將至,於是停止了日間照護服務,光是這樣,她就驚人的恢復生氣了。

●生活在很難等待的時代
我想透過這兩件事表達的,各位應該已經知道了吧。
那就是「等待」的重要性,以及狀況不佳時,試著徹底停止化療的重要性。「等待」有時會帶來「勝利」。不管時間或用藥週期在治療上多麼重要,若因此而受制於它們,那根本就是本末倒置。能夠好好生活,才有化療可言。希望各位能不時想起「等待」這個詞。
我也提過好幾次,所謂化療,不過是偶爾會中個大獎的彩券,是賭博性很高的治療。「休息也是一種行情」,在身體狀況或情緒不佳時,也要有暫停治療的勇氣。
我們生存的這個時代,將所有事物都數字化、系統化,因此等待和休息,變得沒那麼容易。我經常想,化療的時間週期應該可以再拉長一點。掛號處的護士或許會很不耐煩的抱怨:「這樣醫院的預約會變得混亂」,不過,要是覺得累,暫停一次也無妨,護士的薪水並不會因此減少。我認為,以這種心情看待治療反倒會有好結果。不能害怕等待和休息。
在治療諾羅病毒引起的流行性腸胃炎時,醫師會請病人暫停兩餐。在這期間,只要攝取少量水分,自然就能痊癒。由於人體本來就具備自然療癒的能力,所以只要等待就可以。光是讓腸胃休息一天,它們就能重新恢復活力,可是很多人卻連停吃兩餐都做不到。有刻板觀念,覺得「人一天就是要吃三餐」的人,即使不想吃東西,也會把進食當作義務。生物中,只有人類明明肚子不餓卻會進食,不懂得傾聽身體的聲音、適時休息這個單純的方法。很多人即使吃不下還是會勉強進食,結果不斷的上吐下瀉,得花很多時間才能恢復正常狀態。這也是現代人忘記「等待」的例子之一。
不是有句話說「欲速則不達」嗎,最好可以用這種從容心態接受治療,如此,不但能露出笑容,也比較能期待化療的延命效果。有時光是暫停一次治療,就能恢復精神;如果不能恢復,就這麼停止治療也無妨。
因此,第八個停止化療的時機,就是不按照醫師安排的時間表,暫停一次化療而覺得輕鬆時。不照醫師的指示也沒關係,病情並不會因此立即惡化。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