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古都與城市
滿額折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古都與城市

定  價:NT$ 490 元
優惠價:90441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傳說,神農曾有“十城十仞,湯池百步”;另一位傳說中的人物黃帝,也曾“為五樓十二樓”;大禹的父親鯀則有“做城郭”的故事流傳。這些記載或傳說表達了同一個意思:在中華共同體形成初期,城就相伴而生了。
 中國的城市發展走過了漫長的歷史,城市與人們的生活互相輝映,編織出燦爛的、獨具特色的中華文化。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葛劍雄 祖籍浙江紹興,曾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現任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著有《西漢人口地理》、《中國人口發展史》、《普天之下:統一分裂與中國政治》、《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簡明中國移民史》(合著)、《中國移民史》等。

作者簡介
張曉虹
歷史學博士,2002-2003年度為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現為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已出版論著兩部,在國內外權威及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三十多篇。

總序

這套書名為《地圖上的中國歷史》,包括《疆域與政區》、《古都與城市》、《交流與交通》、《民族大遷徙》四種,顧名思義,是以地圖為綱,講述中國歷史的某一方面。

前賢總結的學習歷史的方法,強調要抓住幾個W,其中一個就是Where(哪裏)。因為任何歷史事實,無論是人物、制度還是事件,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都是與一定的空間範圍聯繫起來的,都發生或影響於地球表層的某一個點、線、面。正如先師季龍(譚其驤)先生所言:「歷史好比演劇,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裏看得到戲劇!」

空間因素對歷史的作用如此重要,是了解和研究歷史的重要內容,也是理解歷史不可或缺的因素。但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總是有限的,不可能親自考察全部空間。即使能夠身臨其境,也未必能發現特定空間的概貌和特徵,所以地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使在測繪技術還不發達、繪製地圖相當困難的古代,學者已經充分認識到地圖的運用對於學習和研究歷史的重要性,形成「左圖右史」的傳統。地方志的前身「圖經」就是有圖有經,其中的圖主要是地圖。其他一些史籍也往往附有地圖,並形成專門的讀史地圖集和歷史地圖集。早在公元3 世紀,賈耽就曾按《左傳》等書的內容編成《春秋盟會圖》。1905 年問世的楊守敬所編《水經注圖》,採用朱墨套印、古今對照,是歷史專題地圖的集大成之作。公元1137 年刻石的《禹跡圖》是賈耽《海內華夷圖》的簡略版,並且立於州學之內,顯然是用於教學。

隨着衞星遙感、信息技術和綱絡的進步,人們往往以為有了GPS(全球定位系統)和GOOGLE MAP(谷歌地圖)等精確的遙感圖像,地圖的作用已經不如以前,甚至可以被取代了,這是一種誤解。谷歌地圖實際上不是地圖,而只是遙感圖像,所顯示的只是地球表層的實際狀況。儘管這些圖像精確逼真至極,每個點都可以顯示具體的經度和緯度,卻無法代替能夠綜合地、抽象地顯示特定地理要素的地圖。因此,在較大範圍的空間內進行觀察、分析和研究時,還是需要該區域的普通地圖或專題地圖,或者相應的電子地圖。

何況了解歷史所需要的地圖並非今天的地圖,而是相關時代的地圖即歷史地圖。由於地理環境的變遷,那時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或多或少會與今天不同。即使自然地理狀況變化不大,人文地理要素也必定會有相當大的差異,有些要素甚至已完全消失,有些要素則當初根本還不存在。這些歷史地圖必須由研究者按照歷史事實和相關的地理狀況專門繪製。

甘肅舟曲地區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後,電視台在發佈這條消息時就配了一幅地圖,使觀眾知道了它在中國和甘肅省內的位置,也明白了它與甘肅省會蘭州以及定西、四川省、白龍江等地名的關係,否則,不熟悉地理的觀眾往往無法理解有關新聞的意義。要理解歷史,更需要配上相應的地圖,否則,即使有注釋,非專業的讀者也不可能形成正確的空間概念,而無法復原出很多今天已經不存在的地名或已經改變了的地形地貌,有不少歷史現象就變得難以理解。

例如,中學語文課本中曾選了唐朝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根據作者的描述,他是在輪台目送武判官進天山的。今天的輪台離天山數百公里,無論如何看不到天山。但是,如果了解唐朝的輪台是在今烏魯木齊附近,這個疑問就不存在了。又如,北宋覆滅後,趙構在南京即位,又在金兵的追逼下到達揚州,再渡過長江。如果以為這個南京就是今天的南京,就無法理解當時的軍事形勢:既然金兵是從北向南進軍的,趙構為什麼還要從南京北上揚州?實際上,北宋時的南京是今天河南商丘,由此南下,沿着當時的汴渠到達揚州,這樣的路線順理成章。如果將這些內容用地圖來顯示,標上當時的地名,豈不一目了然?

更複雜的歷史現象和研究成果也能通過地圖而明確起來。例如,先師曾詳細收集了今河北、山東相鄰地區已經發現的考古發現和文化遺址,將它們一一標在地圖上,發現其間存在着一片扇形的空白,這一範圍內沒有公元前4 世紀之前的遺址,而這一帶正是當時黃河河道的下游。結合周圍的地形地貌,先師確定,在黃河兩岸築堤前,河道不受約束,曾經在這一範圍內反覆擺動,以致人類無法定居。這些情況找不到文獻記載,也無法根據今天的地形地貌作出判斷,地圖卻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手段。

作為一種新的嘗試,作者們不是簡單地將地圖當作插圖,而是通過一系列地圖提綱挈領,作為本書的重要組成部分,力求更完整、準確地講述歷史。因此,我們選了四個與地圖關係比較密切的專題—— 疆域和政區、古都與城市、交流與交通、民族大遷徙,每個專題都涉及大量古地名和其他地理要素,離開了歷史地圖,即使增加再多的文字,也未必能幫助讀者確立準確的地理坐標,形成完整的空間概念。

承蒙作者們與出版社推我為主編,在本書出版之際,我必須說明我做的工作:與作者、編輯討論確定了本書的主題和各個專題,對全書的體例,特別是地圖的運用提出了要求,對各書的內容和結構提出一些意見,並寫了這篇序。

 

——葛劍雄

目次

總序

 

引言 一

 

考古與傳說時代

第一章 城.市—— 早期城市的起源

1. 致天下之民 一一

2. 造郭以守民 一五

3. 聚天下之貨 一八

 

第二章 都.邑—— 夏商周都城

1. 夏都二里頭遺址 二二

2. 盤庚遷殷與殷墟的發現 二六

3. 武王伐紂與豐鎬二京的建立 二九

4. 營建成周 三五

 

古都篇

第三章 京.師—— 國都的確立與轉移

1. 定都之議 四〇

2. 四塞之地長安與四方之中洛陽 五一

3. 天下之樞開封 五六

4. 南北往復 五九

 

第四章 都.京—— 首都與陪都

1. 東西二京 六八

2. 五京制度 七〇

3. 京師拱衞 七九

 

第五章 城.郭—— 都城形態的演變

1. 匠人營國 八八

2. 居主奧區 九二

3. 承天之序 一〇一

4. 萬世之邦 一〇七

 

第六章 里.坊—— 都城社會的發展

1. 閭里闤闠 一三四

2. 坊肆謹嚴 一三六

3. 繡旆相招 一四五

4. 勾欄瓦舍 一五七

 

城市篇

第七章 市.鎮—— 城市與經濟

1. 宋代草市 一六七

2. 明清市鎮 一七六

 

第八章 水.城—— 城市與交通

1. 水陸會通 一九〇

2. 運河城市 二〇二

3. 江海通津 二〇八

 

第九章 中.外—— 城市與中外交流

1. 絲路城市 二一六

2. 開埠城市 二二三

 

書摘/試閱

引言

神農曾有「石城十仞,湯池百步,帶甲百萬,而亡粟,弗能守也」的事件發生。黃帝,據說也曾「為五城十二樓」。而大禹的父親鯀更有「鯀作城郭」之說流傳下來。這些記載或傳說其實都表達了一個意思:在中華共同體形成初期,城就相伴而生了。

 

按照中國傳統,中華文明史起自三皇五帝時期,號稱「中華文明五千年」。我們或可認為三皇五帝不過是中華共同體形成之初「王天下」的代表人物。1但在傳說中,神農曾有「石城十仞,湯池百步,帶甲百萬,而亡粟,弗能守也」2 的事件發生。另一位傳說中的人物黃帝,據說也曾「為五城十二樓」。3而大禹的父親鯀更有「鯀作城郭」4之說流傳下來。這些記載或傳說其實都表達了一個意思:在中華共同體形成初期,城就相伴而生了。

更重要的是,這些傳說都被當代的考古發現間接證實。在目前已發現的黃河中游地區屬龍山文化時期的諸城址,長江中游地區屬屈家嶺文化到石家河文化時期的諸城址,長江上游地區屬寶墩文化時期的諸城址以及河套地區屬老虎山文化時期的諸石城址等,都是屬於三皇五帝傳說時代的城址。

在人類社會早期,城與國往往合為一體,一城大多就是一國,一國更多的只有一城。這些國或城分散在神州各地,規模、形式並不見得都相同,但相互之間卻總有些聯繫,或爭戰、或交易,就在這分分合合、糾結不清的過程中,最終形成中華共同體,城也就成為這一民族共同體重要的物化標誌。5

到了夏商時期,中華共同體已經穩步發展,並在中心地帶的河洛地區首先形成了最早的都城。被認為是夏代都城遺址的二里頭遺址位於河南鄭州,而商的早期都城亳,位於今河南偃師,而後再遷到今河南鄭州,史稱隞,再遷至今河南安陽洹水畔的相城。這些城池從目前考古發掘的情況來看,都規模宏大、氣勢雄偉。除了這些位於黃河流域的大型都城外,長江流域這一時期也出現不少的城址,甚至這些城址的規模與出土的文物並不遜色於河洛地區的都城,其中最典型的是蜀漢三星堆遺址。而湖北黃陂的盤龍城,規模與形制也與三星堆差相彷彿。

夏商之後的西周,在武王伐紂,尤其是在周公平叛三監之亂後,封建諸侯,以屏藩周。各諸侯就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興建王城。由於周王室推崇「大聚」,所以,各國諸侯紛紛興築大城,並延續了外郭內城的制度。再到後來,狼煙四起的戰國時代,更是進入了修城的高潮時期,在《左傳》中我們就可以常常看到「城」某地的記載。這裏的「城」是動詞,也就是修築城牆、興建城市之意。

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了第一個皇權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國家,並改西周實行的分土而治的封建制為分民而治的郡縣制。秦雖二世而亡,但他的制度卻為西漢政權所繼承。漢興之初,高祖劉邦即「令天下縣、邑城」。6 據說,從此興起了一波築城的風潮,而這也為考古所證實:西至後來為武帝所征服的河西地區,東到沿海,南到嶺南,北抵長城,到處都有漢代古城的發現。不過,除了皇都長安,以及西周延續下來的諸侯國都外,大多數郡縣邑城規模狹小,與後世的通都大邑相比,不足為道。不過,話又說回來,在當時即便是通都大邑,也多沒有規劃,基本上是因地制宜,因陋就簡。甚至連國都長安,也不過是一個宮殿密集、官署雜錯其間的居住區域,城牆是在多年後才修建起來的。至於所謂的「南象南斗,北象北斗」的斗城之形,其實不過是一個迫不得已的結果,並沒有後世所描述得天花亂墜的理念蘊含其中。

但是,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學從此成為統治階層主導意識形態,都城的實體建設也就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儘管兩漢都還來不及將儒家的禮制完全貫徹到都城規劃與都城建設中,但這一理念卻從此深入人心,因此無論是六朝建康,還是曹魏鄴都,都力圖在城市建設中體現出儒家禮制,把國家意識形態具體化。不過,這一時期真正把儒家禮制運用到都城建設中的巔峰之作卻是鮮卑族所建立的北魏政權,他們所營建的都城洛陽堪稱當時最能體現《周禮.考工記》原則的作品,並顯然啟發了後來宇文愷營建隋都大興城的思路。而關於這一點,我們會在後文中詳細論述。

唐代,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國都長安及東都洛陽城市建築宏偉壯闊。其規劃整齊的坊市,巍峨壯麗的宮城,成為當時周邊國家,如日本、渤海國和南詔國爭相模仿的典範。事實上,唐代的長安確實是將儒家禮制應用到都城規劃中的又一個經典之作,它直接承襲了北魏洛陽的規劃思想與城市佈局理念,並且對後世的都城規劃影響深遠,尤其是元大都的修建隱約透露出唐長安的影響。

這一時期中國的城市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國都之外的城市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長江流域的揚州與益州(今成都)「號為天下繁侈」,其城市規模與經濟生活都達到了十分可觀的水準。事實上,這也是我國經濟中心南移的一個重要表徵,由此反映出經濟活動已開始在城市發展中居於重要位置。

宋、遼、金、元,是中國城市發展史上一個重要階段。從都城規劃上,出現了元大都這樣最完美地實現了《周禮.考工記》儒家禮制的都城;與此同時,地方經濟的發展,催生了大批地方城市的出現,其規模與地位可與都城分庭抗禮,成為從唐代到明清時期的重要轉折時期。

被西方漢學家稱為「帝國晚期」的明清時期,城市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城市規劃方面雖沒有創新,但地方城市的興起,使得城市在全國經濟中佔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市鎮經濟的發展,幾乎成為這一時期最重要的經濟特徵。在這一階段的末期,因列強的進入,沿海、沿江地區開埠城市的出現,則完全改變了中國城市的舊有格局與景觀,成為學者所稱的「鑲嵌在舊式長袍的新式花邊」。

 

1 參見呂思勉:《先秦史》第六、七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

2 《漢書.食貨志上》。

3 《漢書.郊祀志下》。

4 《世本.作篇》。

5 曲英傑:《古代城市》,4-5 頁,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6 《漢書.高帝紀》。

 

第一章

城.市——早期城市的起源

在中國早期的歷史中,城市最主要的功能是防禦,是守衞,是統治廣大

地域的中心,並且這一功能為後世城市所繼承,一直延續到中華帝國的晚期。

 

城市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也就是說,當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出現城市。

具體到中國城市出現的時代,目前是學術界爭論不休的問題。一種意見認為,原始社會後期的龍山文化,就已出現了城市,因為考古上已經發現了龍山文化的古城,城就是城市的雛形,或早期的城市;1 第二種意見認為,中國城市出現於原始社會的三次大分工之後,城市是由市(場)直接發展而形成的,市是城市的前身;2 第三種意見認為,中國最早修築的城,實際上是有圍牆的村落,具有真正規模的城市出現於西周時期,春秋後期直到戰國時才得到了廣泛的發展。3

其實,這三種意見相左的觀點,真正的區別在於對城市定義不同。所以,我們要想確定最早的城市出現在何時,就必須明確城市到底是什麼。

一般來講,城市是與村落或田園聚落對應的概念。《辭海》中對城市的定義是:在狹小的地域上集中大量非第一產業人口,其居民以從事第二、第三產業為主的地區;城市還是周圍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等活動中心。德國早期人文地理學大師拉采爾在《人類地理學》中曾指出:「城市是人類及其居住地永續的密集地區,而且位於主要交通道路的中心。」

顯然,《辭海》中的定義強調的是城市的經濟功能與經濟形式,而拉采爾的定義則不那麼嚴密,認為只要是人類集中居住的區域,即可認為是城市。這樣,我們回過頭來,再考量一下上述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只要是有城牆圍合的區域,就是城市。可見,與拉采爾的觀點不謀而合;第二種觀點強調的是城市的經濟功能,即商品交易功能,這一點倒是與《辭海》中的意見一致。第三種觀點其實與第二種觀點並無本質的差別,只是它把城市形成的時間推遲到了城市已發展較為成熟的春秋戰國時期,而這時城牆與市場已合二為一,才算是中國城市真正出現。

那麼,我們再用中國古代文獻與城址考古資料,分別考察中國城市的形成歷史。

早期的人類,由於征伐不斷,所以必須建立有效的防禦體系,以保存自己的實力,因而就形成了在居住地區修築城牆的特點。早期典籍《黃帝內傳》、《世本》、《淮南子》、《吳越春秋》等都有記載,如「築城以㠛君,造郭以守民」或「鯀作城郭」等。而從考古發掘報告來看,我國築城的歷史非常悠久,大約是在原始社會中後期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時代就開始有城址發現。當然,由於中原地區文化發展較為先進,故史前時期城址主要分佈在黃河流域,約有40餘座。4不過這時的城只是防禦工程,正如《墨子.七患》中說的:「城者,所以自守也。」顯然不具備後期城市的兩大要素或形態——集中的居民和固定的市場。

 

1 杜瑜:《中國城市的起源與發展》,《中國史研究》1983 年第 1 期。

2 傅崇蘭:《中國運河城市發展史》,8—11 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3 鄭昌淦:《關於中國古代城市興起和發展的概況》,《教學與研究》1962 年第 2 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41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