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滿額折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

定  價:NT$ 330 元
優惠價:90297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所有版稅,全數捐給學運團體及NGO組織,做為公民啟蒙運動相關之公益用途

我們正在用青春寫一首詩,目擊改變世界的燦星一顆,又一顆;
我們正在用希望寫一首詩,敢把太陽叫醒,敢把自己變成太陽!

「我們面對不公不義所帶來的殘暴,依然熱血澎湃,
温柔堅定地和年輕人一起來抵抗。」
——小野

「不管最後是走出去或被拖出去,我們都贏了。
永遠不要忘記我們一起創造民主新頁的激情。」
——柯一正

「如果,天色會漸漸微光,
那是因為我們每一位太陽花運動的參與者都變成更勇敢的人。」
——范雲

★ 透過追求公理正義的緣會,我們成為真心向前行、團結真有力的有緣眾生。
‧2014/3/18,上百名學生突破警方防線,闖進立院佔領立院議場,要求服貿逐條審查。
‧2014/3/20,立法院外面的每個角落都在進行著戶外公民課。
‧2014/3/22,行政院長江宜樺與學生代表在立院旁街道會面,不願承諾撤回《服貿協議》。
‧2014/3/30,太陽花運動學生號召,五十萬民眾身穿黑衣佔領凱道,表達反服貿決心。
‧2014/4/6,立法院長王金平承諾《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未立法前,不召集朝野協商《服貿協議》。
‧2014/4/10,學生撤離立院。林飛帆說,若執政黨撕毀兩岸協議監督立法承諾,「我們必再回來」!

★太陽花運動的目擊感動,台灣民主黑潮壯濶捲湧!
★多位站在關鍵「戰略位置」人士,從不同角度,目擊「決定性的瞬間」!

──林飛帆:義憤的群眾在立法院外抗議,我看見「黑箱服貿」,以及必須藉由奮鬥,才會得到的光亮。
 
──小野:相信改變世界從自己開始,我看見有一群人,燃燒著青春和熱情,佔領一個地方,發光發熱!

 ──柯一正:運動第一天進立法院後就住下,我看見一個個不同姿勢的蠶蛹,承擔兩千三百萬人的重量!

 ──范雲:見證「野百合學運」以及民主開放,我看見街頭的民主教育,以及台灣民主新生的可能!

──黃國昌:年輕朋友充滿創意、勇於承擔。大家協力齊心,負責運動中各種分工,我看見了全新的公民。

──蔡培慧:青年世代與社運伙伴的團結抵抗,我看見人民議會的浮現,共同抵擋那橫亙海峽兩岸的壟斷資本,走出光明的路。

 ──周馥儀:彷彿就是太陽花,我看見「自囚」的一群人,用來喚醒自由、民主和正義的力量奔流匯集!

 ──余永寬:懷抱理想、承擔責任,我看見年輕人的組織、效率與執行力,以及世代交替的急迫性!

 ──邱毓斌、林傳凱、謝芮娣:太陽花運動發生在台北的立法院,但我看見來自全台的聲援、匯流與行動。

──太陽花運動史料小組、學運參與者:在國家巨獸的壓迫下,我們看見夥伴們的熱血勇抗與溫情支持。運動,已經遍地開花。

──從二○一四年三月十八日到四月十日,「太陽花運動」二十四天內。你,又看見了什麼?

★ 這是一本關於「我們」的公民運動紀實,一本屬於「太陽花運動」的影像詩學。
★ 一切因我們的看見、我們的記憶、我們的記錄、我們的介入,讓世界更完整。

 一場反對「黑箱服貿」的抗議,何以在短時間之內波瀾壯闊地蔓延,撞擊出屬於公民意識覺醒的新大陸?學生追求「世代正義」和「社會正義」的行動,又如何翻動台灣社會的深層結構?新世代又如何利用網路渠道突破媒體封鎖,分享資訊、集結動員,改變社會運動的形式與樣貌?
 本書集結名作家、名導演、學運先驅、太陽花運動幹部,以及公民記者等多位人士,他們身處歷史的「關鍵現場」,以詩、以紀實文字、以影像,描繪出這首即將開展的台灣民主黑潮史詩,為之譜下動人的序曲。
這場運動並未結束,出版紀錄的工作也從未止息。這本書的存在,並非強調運動紀錄的代表性,而是提醒在國家機器壟斷各種媒體訊息露出的當下,這是行動參與者做為主體記錄這場行動的起頭,也是再次的對話。冀望更多視角能開始被看見。自己的運動,自己記錄,自己詮釋,寫自己的歷史。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小野:
多年來引領風潮的名作家,台灣新電影運動主催者之一,「不要核四、五六運動」發起成員。

柯一正:
名導演、演員、台灣諸多社會公益運動的參與者,太陽花運動期間,全程陪同學生住在議場中。

范雲: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一九九○年「野百合學運」總指揮,當代重要的介入社會的知識分子。

余永寬:
「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咖啡館創辦人,一位「基進」的「公民記者」。

周馥儀:
「太陽花運動」核心工作幹部,「賴和基金會」執行長,現就讀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班。

【照片提供】

林飛帆:
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生,從「野草莓運動」開始,積極介入各項社會改造運動。

林傳凱:
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邱毓斌:
台灣人權促進會副會長、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黃國昌:
美國康乃爾大學法學博士,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蔡培慧: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

謝芮娣:
成功大學政治系學生,成大「零貳社」社員。

【序一】
殘暴這件事,我懂
◎小野
 
我在黑暗中尋找著座位,那是一場客滿的首映會,勉強剩下一個空位。我喘著氣,慶幸自己沒有錯過。坐在我旁邊的熟人,笑著指前面滿滿的年輕人說,你看,都是二十來歲的觀眾,我們恐怕是全場最老的。熟人多加了一句,沒有想到你的口味如此重鹹?
是的,這是部非常暴力而且挑戰感官忍受力的低成本電影。一對在酒吧巧遇的老同學,兩個人正好都走到了人生的絕境,為付不出生活費而發愁。在酒吧遇到了一對有錢花不掉的老夫少妻,一步步用錢引誘他們,跨過道德防線、激發兩個老同學彼此的仇恨和人性中殘暴的黑暗面,去做一般人難以忍受的事,例如刴手指、生吃死狗,從自殘到殺人。
走出電影院,穿過車水馬龍的西門町,彷彿從逼得人喘不過氣來的絕望地獄重回到燈火輝煌的人間,我需要一些空氣,深呼吸。但是繼而一想,人間在熙來攘往的表象中又是什麼呢?不也是存在著一種難以解決的強欺弱,眾暴寡和隨處可見的不公不義嗎?一部只有四個角色一個夜晚的簡單電影,赤裸裸的反映了殘酷的現實社會,有錢有權有勢的人如何透過不平等的遊戲,玩弄著弱勢者於股掌之間,一步步逼他們走向了絕路。人與人之間如此,國與國之間又何嘗不是呢?
走出西門町的巷弄,站在西門圓環時,黑夜的天際間,忽然冒出兩個巨大的年輕身影,是林飛帆和陳為廷,透過高聳入雲的圓柱型電子廣告看板,像兩個救世主一般浮在西門町的夜空。這是魔幻寫實的電影畫面嗎?這是剛剛才發生了「太陽花運動」的城市嗎?大學生和公民團體佔領了立法院二十四天落幕後才兩天,似乎還沒有太多人說得清楚這個故事,從頭到尾,台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就像是剛剛看完一場很長的電影,燈亮了,觀眾們互相詢問:「啊,然後呢?」「就這樣結束了嗎?」「結果是誰贏了呢?」「這有什麼意義呢?」「有沒有續集?」
我和大部份的台灣人一樣,只能從片段的報導中看到了整個運動的一小部份,我和太陽花運動的接觸也是像同心圓一樣,由網路直播,到立法院外面靜坐,第五夜,直接進到了立法院裏面。但是最令人嘆為觀止的,便是所有自動自發投入這個運動中年輕人的覺醒過程,簡直像是一場由年輕世代所發動的溫柔革命,甚至是思想上的政變!剛好這兩、三年,我們一群電影人和作家們,陸續參與了一些公民運動,有機會認識太陽花運動中的年輕世代朋友。漸漸對所謂的八年級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根據陳為廷的說法,他們的小學時正好遇到了台灣的第一次驚天動地的政黨輪替,也是所謂的「教改世代」,透過教科書和傳播媒體,擁有了不同於上一代的台灣主體意識。但是上了中學之後,整個社會開始反貪瀆倒扁,民進黨執政八年之後,馬英九讓在台灣一黨獨大了半個世紀的國民黨又重新執政。可惜他和阿扁一樣並沒有給台灣帶來新希望,最近反而一步步又走回黨國體制的威權獨裁領導方式。這些不一樣的土壤和空氣,滋養了台灣的新世代,因為他們親眼目睹了政黨是可以輪替的自由和民主,進一步又體驗了政黨輪替和代議政治並不能保障人民的幸福和未來,終於決定用公民運動的方式來改變這個沉悶的僵局,改變他們生活在鬼島的命運。我們一度相信我們所賴以生存的小島在祖先的奮鬥下,已經從瘴癘之地成了多元豐富的美麗島,可是,為什麼在我們的手中又成為年輕世代心目中的鬼島呢?
「太陽花運動」如果是一部電影,那麼它的續集已經接著上演了,名字不確定,但是和反核力量的大反撲有關。林義雄先生選擇在三十四年前林宅血案發生的地點進行無限期的禁食,希望用自己寶貴的生命對抗執政者的不公不義。他的禁食行動引起了新世代年輕人重新看到歷史上曾經有過的殘暴,而這些的殘暴在三十四年後依舊存在,這才是更令人髮指的事情。是的,殘暴,在台灣經歷過戒嚴統治時代的人都懂。我們的上一代更慬,他們會警告我們說,不要去碰政治,然後說了一大堆執政者如何用殘暴的方式來處理異議分子。
是的,殘暴這件事,我懂。它存在於想要維持政權的統治集團,和環繞著他們的利益集團,還有那些用各種欺騙方式,企圖來穩固不良統治集團的走狗傳聲筒們,地獄的最底層,是留給這些殘暴的人們的。而那些充滿熱情和理想的年輕世代的青年們,他們一點也不殘暴,他們冷靜、理性、溫柔、和平。親眼目睹那些年輕人勇敢的衝進立法院之後的所做所為,柯一正導演下了一個結論:「如果可以選擇,我寧願把國家交給這些年輕人,因為他們比我們棒多了!」
我在黑暗中尋找著座位。我很慶幸自己在有生之年,親眼看到了這樣有力量和愛的電影一部又一部的上演著。我們恐怕是全場最老的,但是我們很清楚,因為,我們心裏住著的那個年輕人還沒死,我們面對不公不義所帶來的殘暴,依然熱血澎湃,温柔堅定的和年輕人一起來抵抗。

【序二】
向學生致敬
◎余永寬

「我們懷抱理想而來,將承擔責任而去。」林飛帆這麼說。
朋友到一家大企業擔任顧問職務,觀察到台灣職場生態二十年來極速惡化,不但薪資倒退,主管們只會使用疑問句和祈使句,上班時間很愛開會,主管只想規避責任,該決定的事情沒有一句負責任的肯定句。導致在網路教改世代成長的下屬,工作沒有方向,雖然學歷高能力強,充滿熱情,也只能屈服在主管的淫威下,領少少的薪水不斷鬼打牆、做白工。
全球化及自由經濟資金流動下,加上近年台灣不斷將國有土地優惠釋出給企業蓋總部,變更農地及工業區給財團炒作科學園區及豪宅,企業的獲利不再是本業,而是藉由資產重估,從銀行取得低利貸款,利用雄厚的現金流在世界各地套取利差和匯差。投資研發金額衰退,加上弱勢台幣導致進糧食肉類價格飛漲,基層勞工調薪無望,年輕的一代沒有祖產者,成了假白領新奴工。
民進黨執政八年的時期,巳經有少數的青年回到家郷投入社區總體營造,或加入NGO組織關懷鄕土及弱勢者,表達對對政黨輪替後政局的失望。馬政府上台六年,「633」承諾跳票,財經政策不斷朝財團傾斜。為了讓服貿條例通過,經濟部長對學生喊話,服貿通過後,台灣學生即可擺脫22K的惡夢,到中國去領45k的薪水。事實上,以目前北京上海物價的水凖,45K其實也是「假小資,真台勞」。對台灣產業升級和經濟一點幫助也沒有。房地產專家也規勸年輕人要趕快買房子,房地產價格只會往上,不會等你。對照北台灣很多新豪宅建案亮燈率奇低,真是一大諷刺。
當然除了放棄屈服成為奴工,許多公民及學生選擇另外一條路,為了土地正義、生態環境及勞動者的權益,在大埔土地徵收案、文林苑都更案,及華隆關廠等等議題上,起身到現場,和執政者對抗,喚醒了公民意識的覺醒。
三月十八日學生順利佔領立法院的消息在網路上傳來,如同無產階級讀到共產黨宣言,台灣社會燃燒激動起來,隔日人群急速朝立院四周前進聲援。
這二十四天是我這輩子看到最多笑容,得到最多分享,充滿勇氣,不管陽光燦爛或寒冷大雨,每天都感受到許多人無私無悔,激情感動的日子。
十年前,五、六年級生還在低聲下氣的討論如何忍耐,如何卡位,擺脫無奈悲慘的命運。而這次行動短短數天,七、八年級生展現他們的行動力,借力使力,利用十六國語言對國際媒體發聲,網路科技熟練的運用,強大有效率的組織和後勤募集補給的執行力,超越前面所有世代,讓台灣社會看到世代交替的急迫性。
到了運動現場,我會先從立院正門開始行走,看看「公投盟」的大哥大姊及史明老先生。然後從青島東路進入,沿途擺滿了獨立組織的據點,拿一些傳單,看看路旁民主牆上的大字報繪畫和塗鴉,進入佔領議場的門口轉一圈,門外的主舞台上正進行演講或是公民發言,民眾提供的食物不停地在人群中傳遞發放。免費的課輔家教幫助學生們解惑。那些認真過頭的糾察隊不斷催促民眾快速通過,不要停留在物資和醫療通道上,真像二十一世紀的活雷鋒:「我願永遠做一個螺絲釘!」靠近林森南路,「人民民主陣線」鄭村棋帶著民眾討論勞工議題或是庶民奪權參選。後方及邊緣地帶,更多三、五、七、八人圍成小圈坐在路上討論複雜的服貿議題。
林森南路八巷,長長彎曲的小巷,一群人安靜的守著一個出入口。這裡沒有激情的口號和樂手的表演聲援,像是沒有戰略價值的馬祖列島,自力更生、獨立作戰的學生不放棄的戰略堅守點。發揮默默無聞、勇挑責任的駱駝精神。學生民眾散坐在路燈昏暗的拒馬前,紅磚牆下讀書,彷彿回到了八十年前的延安。天氣好時偶有影片,在停車場前投影在水泥牆上。八巷,澄清思想、思索問題的所在。
轉回到濟南路,外圍同樣是一圈圈在進行公民小討論的民眾。二三組中學生,帶著吉他在現場各處移動引領民眾教唱〈島嶼天光〉和〈晚安台灣〉兩首歌曲。藝術系的攤位不停地為民衆製作布條,噴上或拓印反股貿的標語。帳篷旁,學生抗議而不忘準備期中考,許多苦讀中的學生,一幕幕令人動容。
「戰地廚房」中的家庭主婦,管不了家中的先生小孩有沒有飯吃,努力的在現場埋鍋造飯,就怕現場的學生餓壞了。免費烤香腸的攤位炭煙繚繞,重現了電影《花樣年華》的氛圍。
運動後期,脫離議場內的學生自組「賤民解放區」,越晚越熱鬧。討論沒有極限,有人主張:我們是不是要再去佔領一次行政院?反對自由貿易,議場二樓的奴工也出來參加討論,當然運動少不了歌曲,民眾開心地唱著〈團結的人民,永遠不被擊退〉和〈共產國際歌〉。
這本書中的照片(我的部分),從三月十九日到四月十一日,除了三月二十三日佔領行政院的隔天早晨回家後,被打得太傷心而無法再出門,連續二十四天,在現場按下約三千次快門挑選出來的。使用的是一般數位相機和手機,在不開閃光燈之下進行的紀錄。
真理越辯越明!但派出黑道來辯,那就是例外。最後謝謝有鹿文化的同仁精心編輯製作,感謝太陽花運動帶給我的感動。
「我們懷抱理想而來,將承擔責任而去。」我期許自己,今後的人生,也要像運動的學生一樣:理想,承擔。

【編後記】
我們的臉
◎許悔之

動起念頭編這本書,是「太陽花運動」中期的時候,在巨大深沉的感動中,我覺得如果不為這集體的感動留下紀錄,我的人生,會有自責!不知為何,我想起少年時看柯波拉的電影《鬥魚》,黑白片子,片中只有鬥魚是彩色的。我想到年輕朋友們爭取的「是非黑白」。黑白!是的,如果為此編一本書,應該要有很多黑白的照片!我告訴自己,這運動是啟蒙的「詩學」,有一些影像的呈現,應該是黑白粗粒子,像森山大道;有一種目撃的震撼,接近荒木經惟;照片有著羅蘭‧巴特所謂的「刺點」,而每一張照片都是「決定性的瞬間」。
三月十八日晚間,因為「反黑箱服貿」,一群學生突破警力,攻佔了立法院,震動了台灣和全世界。隔天一大早睡醒,我看見朋友余永寬的臉書開始發布許多照片,當然,幾乎所有的臉書訊息洗版,都是這件事的相關文圖訊息。
很快地,立法院內有學生及NGO成員,立法院外聚集有眾多NGO、學者、社會運動者、文化界人士、藝術家、音樂人、樂團、導演、志工、民眾等等,一個波瀾壯濶的運動,很快地被稱為「太陽花學運」,而且不斷地擴大像板塊擠壓要生出新大陸,到三月三十日凱道的五十萬人集會示威,向一手推動「黑箱服貿」的馬英九政府展現意志和力量!這場由學生發動、主導的運動,變成了集體的公民運動與覺醒。
是以,整個運動的參與及影響,應該稱為「太陽花運動」。
立法院變成了「楚門的世界」!傳統的報紙、電視之外,運動中,二十歲到三十五歲為主的青年使用手機、平板電腦,透過PTT、臉書等網路渠道,而分享資訊、集結動員,徹底改變了台灣社會運動的形式、作為與面貌。
學生們追求「世代正義」和「社會正義」的呼聲和行動,翻動了台灣社會的深層結構。三月二十一日,胡永芬聯絡一些藝文界人士上台和學生說話打氣,包括張照堂、平路、林正盛、郭力昕等多位,我也是其中一人,站在台上,我覺得赧愧難當,告訴年輕朋友「永遠不要相信三十歲以上的人,包括我在內。」因為,當我們越老,越懂得妥協、交換,妥協交換,直到忘了正義和理想。
我唸前一天寫成的詩,向他們致意、致謝和致敬。
說是向他們打氣,不如說,我被他們深深的鼓舞!
運動的二十四天之內,詭譎多變、驚心動魄!我常常去立法院外,看見那麼多團體及個人自發性的提供庇護、支援與後勤,有「戰地廚房」、「民主咖啡」、「民主香腸」、「洗澡安排」等等;顧立雄在內的多位律師挺身提供了法律保護,此外,包括「野百合學運總指揮」范雲在內的眾多教授、學者們安排了「街頭民主課程」和許多論壇,有眾多的演講、討論、表演,還有許多來到現場支持的人,彼此的交談和對話。
這二十四天,是我這輩子流涙最多的時候,被一位又一位「陌生人」的無私勇敢所感動。
他們是這場運動中,眾多參與者、奉獻者之一。
每次在立法院周邊現場,看見烹煮熱食、分送食物的學生志工、民眾,看見志願駐守的醫護朋友,看見各式各樣的協力和分享者提供物資,看見深夜睡在馬路上帳篷中的學生,看見各式分工的學生朋友,看見一張張臉,我垂淚不已,充滿渴望,想把他們都記住。
陳明章幾乎每天都去為學生演唱,晚上的時候,我總是會碰到林正盛、韓淑華,廖玉蕙在臉書上力抗一群保守人士,三三○大遊行的晚上匆匆見到吳音寧,吳晟老師的醫生兒子吳賢寧沒說什麼就到台北現場排班。吳志寧與工作夥伴童智偉安排音樂人演唱、協助音響。
這些是讓我感動而我原本就認識的人,還有更多更多我不認識的人教我感動啊!
中研院的黃國昌,世新大學的蔡培慧,律師賴中強,除了林飛帆、陳為廷之外的其他學生,眾多的年輕運動朋友在媒體上的受訪辯論,他們意志堅定、訴求明確,並且充滿智識和分析力;突然間,我記得了許多張臉。
待在立法院議場內,有一位我的年輕朋友,台大史研所博士班的周馥儀,在反國光石化運動中,吳晟老師和吳明益教授合編了《溼地‧石化‧島嶼想像》做為論述的基礎與戰鬥機器之一,大家拚趕時效,交給有鹿文化出版;時間超級壓縮的工作之中,擔任「賴和基金會」執行長的馥儀多能而任勞,給了巨大的協助與有力的執行。 還有很多很多我認識的人,更多更多我不認識的人,他們的臉,令我感動,每次我看見他們,我就知道我和他們,成為了「我們」(We)!
運動中有著憤怒與激切,但我們彼此信任、互助、友愛,為了自由、民主、正義,有一種召喚,透過運動的緣會,而成為真心向前行、團結真有力的有緣眾生。
「太陽花運動」有著具體的訴求目標,運動衍生了眾多豐富的影像和文字的「文件」,中研院也開始蒐藏相關文物史料;日後也一定有許多彙整、研究和評論,但對我而言,「太陽花運動」給我的感動,宛若一首詩,是台灣「民主黑潮」的壯麗史詩!
詩,是美麗的不滿、精緻的反抗!
這本書,就是這首交響樂般的史詩之序曲吧。
我邀集了一些有著特殊「戰鬥位置」的人,由他們提供在「歷史現場」的照片,甚至有不少是用手機拍攝的!並加上他們的所感所見,而完成了這本書。
這本書當然不是論斷,歷史的論斷都在「發生」之後一段時間;事實上,「太陽花運動」並未「結束」,才剛要「遍地開花」的「開始」!這本書著重的,是運動的人為了追求成為完整的人,而散發的光和熱!
一張張的臉,一張張行動中的「我們」的臉。
在拍攝的瞬間,實踐者、參與者也是觀看者、記錄者,標記了感覺、意義、存在與時間。
因為殷望願想,所以在此存在!因為學生的行動而引發動能,我們敢於追求尚未被完整實踐的自由、民主、正義。
運動告一段落,馥儀回中部家中的那天,我打電話問她可有多歇,她回答我,正在帶著賴和基金會的志工。
啊!我心中只生起「啊」,胡亂說些兩句,就幾乎什麼都說不出來了。
「太陽花運動」喚起了青年世代廣泛的公民意識和實踐能力!他們很快將承擔台灣的未來,不,他們已然開始承擔台灣的未來!
多麼令人驕傲的世代,多麼令我們放心啊。
這本書,是這民主黑潮中的一小部分而已,但卻是極為珍貴的一小部分!所以書中有一卷是空白的,是屬於你書寫的,你所補上去的照片和文字,將使之更完整、更珍貴,更有意義的增生。
你的看見、你的記憶、你的紀錄、你的介入。
二○一四年,從三月十八日到四月十日,台灣驚天動地的改變了,我們是改變的力量之一,我們是燦爛星圖中的星星一顆,又一顆。
或許,這場運動的最高價值,是在於人民回應了什麼、理解了什麼;馬英九政府的回應,相較之下,是階段是過程,是我們寫下一首詩的稿紙。
所以,這不只是一本記錄運動的書,也是「追求成為完整的人」的書,我們的書,我們詩一般求索的動能,我們青春的詩;敢把太陽叫醒,敢把自己成為太陽!
如詩一般,對陳辭(cliche)美麗的不滿,對體制精緻的反抗!一個世代的年輕人因不滿而憤怒而反抗,而帶領了許多比他們老的人,讓他們重新年輕!
所以這本書就叫做《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是的,我們從來的地方來,向要去的地方去,凡我們在的地方,就會看見天光,就一定有光亮。

目次

【序一】〈殘暴這件事,我懂〉 ◎小野
【序二】〈向學生致敬〉 ◎余永寬

【卷一】林飛帆看見
義憤的群眾在立法院外抗議,我看見「黑箱服貿」,以及必須藉由奮鬥,才會得到的光亮。
【卷二】小野看見
相信改變世界從自己開始,我看見有一群人,燃燒著青春和熱情,佔領一個地方,發光發熱!
【卷三】柯一正看見
運動第一天進立法院後就住下,我看見一個個不同姿勢的蠶蛹,承擔兩千三百萬人的重量!
【卷四】范雲看見
見證「野百合學運」以及民主開放,我看見街頭的民主教育,以及台灣民主新生的可能!
【卷五】黃國昌看見
年輕朋友充滿創意、勇於承擔。大家協力齊心,負責運動中各種分工,我看見了全新的公民。
【卷六】蔡培慧看見
青年世代與社運伙伴的團結抵抗,我看見人民議會的浮現,共同抵擋那橫亙海峽兩岸的壟斷資本,走出光明的路。
【卷七】周馥儀看見
彷彿就是太陽花,我看見「自囚」的一群人,用來喚醒自由、民主和正義的力量奔流匯集!
【卷八】余永寬看見
懷抱理想、承擔責任,我看見年輕人的組織、效率與執行力,以及世代交替的急迫性!
【卷九】邱毓斌、林傳凱、謝芮娣看見
太陽花運動發生在台北的立法院,但我看見來自全台的聲援、匯流與行動。
【卷十】我看見
從二○一四年三月十八日到四月十日,「太陽花運動」二十四天內。你,又看見了什麼?
【編後記】我們的臉 ◎許悔之

書摘/試閱

【內文節選一】(節選卷一「小野看見」)
3月18日
沉睡中,世界已經改變
我們這群朋友有個社群網站,以「小蝦米」互相稱呼。集合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意思。
三月十八日中午,柯一正導演上傳了這張照片。他原本的意思是,我們可以在立法院外面長期靜坐,分成三班來輪流,不走了。
可是晚上十點左右,柯一正導演又上傳了一張立法院內的照片,說,學生們已經衝進了立法院的議場內,柯一正和一些志工們也跟著「走」進去了。
如此驚天動地的事情似乎讓人太不可思議,連媒體都來不及反應和報導。
而我們是透過自己的社群網站和ustream知道這一切。
到了三月十九日凌晨一點三十分,ustream的點閱人數已經到達十二萬人次。
大部分的台灣人還在沉睡中,世界已經改變。

3月23日
夜宿街頭
三月二十三日凌晨,我告別了柯一正,離開了空氣稀薄混濁的立法院。
我只停留五個小時就已經有點吃不消,臉孔發熱,頭發昏,更不要說那些睡在立法院的朋友們了,那真是非常艱苦的堅持。
我走在立法院外面的街道上,看到了更多為了保護立法院內學生的年輕人,他們帶著棉被毯子夜宿街頭。
我望著這些年輕人,他們正在燃燒著他們的青春和熱情,他們已經下定了決心。
我打從心裡尊敬他們,因為我自己辦不到。

4月12日
每個人都可以佔領
第十八天之後,我就再也沒有回到立法院了附近,因為我知道該是放下焦慮的時候了。
我在臉書上寫著「放下焦慮。一切圓滿。人民勝利」。四月十二日,在「太陽花運動」正式落幕的第二天晚上,我經過了西門町圓環,抬頭看到了高聳入雲的電視廣告看板,還在強力播放著帆神和廷神。彷彿是一場夢,卻又那麼真實。
他們並不希望自己變成英雄,更不希望被稱為神,因為陳為廷說,他回到了新竹,看到機車還在,垃圾袋也還沒有丟,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事情會演變成這樣。
我站在那兒發了一陣呆,忽然想到其實,三十歲那一年,我們這一群電影工作者也曾經佔領過西門町的一幢叫做「中央電影公司」的大樓。
我們反鎖大門,把自己的青春也反鎖在裡面,八、九過就這樣過去了。
我忽然有所領悟,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生命中佔領一個地方。那怕自己只是一個並不起眼的小螺絲,佔領一個角落,好好的活著,好好的工作,發光發熱。只要能為社會的進步多做一點點。

【內文節選二】(節選卷二「柯一正看見」)

3月25日
第七天。半夜三點了,五分之一睡成蠶蛹,其它的人仍無法入眠。第六天有學生問我:接下去會怎樣?我們要怎麽做?說著說著,哭了。他淚眼看著我,好像要我確定的告訴他,明天會怎樣。
從第一天開始跟著他們進來,我就找了一個安靜的角落。我只想觀察、記錄、必要的時候保護他們。我不參與,讓這裡發生的是單純的學生運動。有學生在第四天想寫訊息給家人,寫著寫著,滴下眼淚。有一個收到母親傳進來鼓勵他的信,忍不住放聲大哭。
更多的是,走出去和多日不見的親人相擁而泣。
所有在外面的大人都應該感到慚愧。一個國家領導人做錯的事,要這些孩子出來阻止。兩千多萬人的未來,他們正在承擔。像囚禁在一個集體刑場裡,這種壓力,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承受得了。一批勇敢的孩子出去,換了另一批勇敢的孩子進來。他們應該可以在外面玩樂、嬉鬧,無憂無慮的。但他們選擇了這裡。
不知道明天會怎樣的這裡。
我跟那雙涙眼説出我也沒有信心但誠實的話:不管明天是走出去或被拖出去,你們都贏了。你們喚醒了大部分人,你們創造了歷史。他還是問:明天我們要怎麼做?我跟他說:什麼都不用做,你們只要坐在那裡就有一股巨大的力量,你知道嗎?他有點空洞沒有畫面。我趕快說:或者你們每個人都拿一本書或課本,坐在那邊專心的看,會嚇死那堆麻木的人。
我也懷疑這句話的力道,又加了一句:這就是沉靜的力量,沉靜的力量最大,你懂嗎?他想了很久,點點頭,轉向我:謝謝你肯和我説話。
我看著那雙十號的大鞋子沉重地走開。
我不知道我做得對不對。
但是,至少我留在這裡陪他們是對的。

【內文節選三】(節選卷三「范雲看見」)

這場街頭的民主教育才剛開始
◎范雲

啟蒙是痛苦的,這場街頭的民主教育才剛開始。

我們是一群來自全台灣,在大學與研究機構從事教育與學術的公民。在這場反服貿的運動中,我們期許自己能以所學的專業知識,貢獻於街頭的民主討論。在過去這二十多天中,「街頭的民主教室」進行了一百二十一堂課。當然,這還沒有包括五十幾個NGO夥伴們所自行規劃的關於性別、環境、勞工、人權、土地、教育等多元多樣的議題。
在這因反服貿運動而起的一百二十一堂課中:
我們談民主、憲政與抵抗權;
我們討論中國與兩岸關係以及跨海峽政商聯盟;
我們分析全球化與自由貿易對階級、移民與原住民等的影響;
我們也思考本土歷史、多元文化,與文化抵抗。
然而,街頭需要的不只是知識與理論,街頭更需要身體的勇氣與智慧。我們既然選擇走上街頭,就必須有所準備。在這個民主教室,也進行了十場非暴力抗爭訓練,透過這些,我們必須準備我們的身體與心志,在面對國家或干擾者的不確定威脅時,能以和平的方式共同抵抗。
這個運動中的五十萬人,讓我們體會到公民社會力量的強大。但,同樣在這個運動中,我們看到了台灣社會在公共討論上的不足。既然政府不做,媒體也不提供,於是,我們自己以審議民主的方式,在街頭進行了十一天的公民討論,最後並由一、兩千位公民以一整天的接力討論,提出了關於兩岸監督機制的「人民議會意見書」。此外,我們也嘗試以開放空間等各種討論形式,讓在場的朋友們自行組織議題與提出可能解方。
當然,對這整場空前龐大的運動來,以上的努力,其實非常渺小。我們不敢、也不能宣稱我們有辦法了解,更遑論解決,這個運動所面對的許許多多外在的,以及內部的課題。
昨天晚上,我收到一封陌生的來信,信中有一段這麼說:
「這次運動帶給我極大震撼,不只是事件本身,更多在於思考的方式、切入點和深度,我本來以為自己是一個勇於獨立思考、有批判精神的人,但是在十幾場民主講堂中聽見許多從沒接觸過、從沒想過的事,也發現自己依舊把自己束縛在安全的社會角落裡。啓蒙是痛苦的,但仍然感謝這場運動給我的啓蒙,讓我看見另一個層面的社會和自己。」
這位大學畢業生所看見的另一個社會和自己,也是我們很多包括老師在內的參與者的感受。運動中的啟蒙,很多時候,是痛苦的。街頭的教室之為民主教室,不只是教師把課堂移動到了街頭來上。街頭做為民主教室,更關鍵的是,面對共同的未來,我們同是公民,必須一起學習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共同面對。街頭提供給我們的挑戰、挫折、團結、認同、傷痛與眼淚,都是我們再出發時,行囊中所裝滿的,運動所需的各種心智與情感儲備。
做為學者,我們期待自己能以專業的知識,和大家一起探索,這個運動所開創出的更多課題:如何藉由憲政與政治的改革,讓台灣民主新生?如何在拒絕服貿之後,思考台灣的經濟與勞動體質?如何在兩岸與國際的險惡政治情勢中,走出一條有尊嚴的台灣社會民主之路?還有,更重要的是,在這條運動的路上,如何彼此真誠與平等相待,除了看見勞動,也要看見性別、看見同志、看見原住民,看見不平等與權力關係,也看見運動中的挫折與成長?這不僅是個人的課題,也是集體的課題。因為,未來,我們勢必沒有選擇,必須要繼續攜手合作。
對抗極權主義的女性思想家漢娜鄂蘭說:「即使在最黑暗的時代,人們還是有期待光明的權利,而光明,與其說是來自理論與觀念,不如說是來自凡夫俗子所發出的瑩瑩微光」。如果,天色會漸漸微光,那是因為我們每一位太陽花運動的參與者都變成更勇敢的人。
大家加油,讓我們成為台灣民主歷史中的黑潮,匯流全台,迎向太平洋。這場街頭真實的民主教育,才剛開始!
(2014年4月10日「轉守為攻,出關播種」晚會演講稿)

【內文節選四】(節選卷四「余永寬看見」)

三二三,流血晚上的目擊
◎余永寬

運動開始,一星期來的公民不服從和平抗爭,遭冷血的順民嘲諷一群人在開同樂會,資源回收,遵守糾察秩序,那像在革命?耐心等待馬江的回應,得到的是傲慢強硬的答案,這場抗爭要如何往下走?是慢慢地消耗,讓有心人收割?還是順民等著看笑話。主戰派決定另闢戰場,任何激進的行動,雙方當然都會付出代價的。
晚上佔領行政院的行動是一種升級的抗爭手段。佔領行動意外地順利,讓馬政府顏面無光,既然戰線延長,學生民眾當然前往支持,群眾路續擁入政院內,擋住個個出入口,這時抗爭形式還是維持和平靜坐,阻礙增援警力入內的手段,並未有任何暴力搜括的行為。如果有強烈的破壞,蕭家淇今天會強調那幾盒太陽餅和蛋糕嗎?江揆能即刻在今天原地召開記者會嗎?魏揚的指揮,主要是達到實質佔領的布局,並未有任何煽動的動作,其間還與侵入主建築的人士因意見不同,互相喊話有所磨擦。
這場實質的佔領,只維持了三四個小時,情資傳來,馬政府已經完成五千名鎮暴警察武裝集結,下定決心奪回政院,午夜之後,鎮壓行動展開,警察粗暴地開始先清空政院後方道路聲援的學生,為了達到冮揆清晨清空現場的命令,警察在掃蕩外圍群眾時採取了非常粗暴的手段,在北平東路與林森南路政院後方,是第一波鎮壓受傷嚴重的區域,鎮暴警察急著進入政院,在這裡簡直是殺紅了眼,抗議民眾一波波地被推出來,每個人都摸著頭部,多人頭部受傷,救護車不斷飛馳前來,由醫護人員抬出上救護車,那位受傷嚴重的牙醫師是其中之一。
在這個區域抗議的群眾主要目的是保護政院裡的學生,延遲攻擊的時間完全沒有其他動作,卻遭遇嚴重的傷害。
午夜時分政院大門仍然可以自由進出,民進黨人士前來聲援,本來我想民進黨的政治領導會守護在第一線延遲警察攻擊政院主建築和廣場上學生的時間,待後方的危機解除,拖到天亮,達到如同立法院實質佔領的狀態,但我的想法太天真了。
在政院後方由警察完全掌控時,廣場和建築物及外圍馬路上的抗議者尚未警覺到最危險的時刻將至,演說、靜坐、口號聲持續進行,後方布署完畢,警方順勢封鎖前方入口,這時成了只能出不能進,整個政院成了鎮暴警察的的囊中之物。
警察掌控所有出入口後,當天最恐懼的鎮壓行動展開。霹靂小組衝入開始拉人,驅離,宣示了政府奪回政院的決心,魏揚發覺到勢不可為了,雞蛋如何和警棍,盾牌對抗,立即呼籲裡面的學生群眾無法承受驅離拉扯的人可以自行離開,門外雖然還有數千名聲援的民眾,他也不願意讓群眾再度衝入,在清場時間壓力下警方必然採取更殘暴的手段對付學生,避免傷害擴大保護學生的負責任的態度,他控制住局面慢慢撤退,保留戰力。
在「警察後退、警察後退」和霹靂小組的進攻叫囂聲中,整個政院鼓噪聲,雙方爭執學生抵抗的叫喊聲中不斷從裡面傳出,這是我聽過最恐怖的聲音,被驅離的學生陸續走出出口,外面的群眾焦慮的等待,將認識的熟人接出,這時現場突然更加騷亂起來,原來警方為了加快清場的速度,竟然施放催淚瓦斯,在中山南路的門口水車也開始朝學生身上噴射水柱後再行拉扯驅離,場外的民眾再度衝向拒馬圍牆,想入內去拯救民眾一一被圍牆內的警力驅回,場內場外陷入極端恐怖的狀態。
同時間場外的民眾突然向中山北路的方向奔跑,原來中山北路、北平東路的消防局開出一輛噴水車、一輛消防車,朝政院方向駛來(竟然敢出動消防設備對付人民!)群眾很快地將二台車團團圍住,一群人更阻擋在車子前面,正義之士快速的在輪胎上動了手腳,防止他繼續前進去對學生做出更大的傷害,水車輪胎隨之洩氣,後方的民眾爬上車子要把消防車上的駕駛拉下來,但是車門有嚴密的鐵網防護,無法開啓。在二輛車進退兩難時,突然衝出一群穿松山分局制服的員警,對民眾進行推擠恐嚇,想保護噴水車讓他繼續前進,但群眾並不屈服,此時水車輪胎完全洩氣,也無法前進了,群眾與警察對峙,互不讓步,不久後水車開始倒退回消防局,現場掌聲響起一路追著往後走的員警痛駡。
水柱持續噴灑,政院裡的抗議民眾也幾乎都快被清出來了,現場醫療人員檢査受傷民眾的傷勢,發毛巾毛毯給遭水柱攻擊的民眾保暖,魏揚並非帶頭衝進政院的衝組,而是隨後進入佔領現場指揮後勤補給,維持現場狀態及秩序,我知道很多衝組對這次溫和的抗爭頗有微詞,但我在現場看到的黑島青的領導人不但做到對自己負責,在魏揚的身上我也看到他對群眾負責,一肩扛起責任。
凌晨五點多警察奪回政院,李明璁在場外對學生演講,如何佔領的成功,和如何損傷最少的撤退,黑島的成員都能掌握,雖然民氣可用,但也不會莽撞利用。學生是暴民?抗議活動變質?棉被、油壓剪不是武器,只是讓衝組突破拒馬時不要受傷,達到佔領的目的。警察手上的盾牌,警棍才是武器!有人說台灣的警察太仁慈了,哪有那麼溫和地對待示威者的?真是大笑話!學生有主動攻擊警察嗎?手上有拿武器嗎?有危害到任何一位員警的人身安全嗎?完全沒有!警察憑什麼打人?「警察後退」的口號有攻擊性嗎?我們平和地主張訴求,在警察換班時學生列隊鼓掌慰問,被架離被打後發表感言,還不忘記説一聲「警察辛苦了」,我們的年輕學生是如何地平等看待人,包括他的敵人在內,台灣那些批評學生的順民你們才自私到讓我想吐,是不是因為是非不分只問立場的節目看太多?全世界哪裡有像台灣這樣溫和的學生,堅持非暴力抗爭,卻遭到國家暴力無情的對待?

【內文節選五】(節選卷四「余永寬看見」)

一桿稱仔──寫給陳為廷
◎許悔之

我的兒子比你小一點
但你的勇敢比我多很多很多
用走爛的鞋丟豺狼的頭
不停的奔走
抗議,爭鬥
像少年大衛面對著
許許許多多猙獰的巨人
你沒有彈弓
你總是拿著一桿稱仔
稱著我還有很多人稀薄的理想
和靈魂

所以每次看到你
小時候為阿嬤擦淚的畫面
我就哭了
父亡,母親是關廠失業的女工
稱仔的一端你必須
跳了上去
稱仔才勉強維持平衡啊

沒有父母愛的你
卻愛不認識的人這麼這麼的多
有時電視上看你傻傻的笑著
我才驚覺
是啊!你只是個孩子

你只是個孩子
所以抱著小熊睡覺
就像我兒子小時候那樣
抱著小熊或小馬布偶睡覺
以為世界應該單純
良善,無憂
你相信夢中的美好
應該可以變成現實
所以才要奮鬥

抱著小熊的那夜
你夢見了什麼?
我夢見了,你拿著一桿稱仔
稱著我的靈魂
(2014年4月2日21:05)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97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