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歷史語言學方法論與漢語方言音韻史個案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歷史語言學方法論與漢語方言音韻史個案研究(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45 元
定  價:NT$ 870 元
優惠價:87757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實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重建漢語方言音韻史的方法及個案研究》的結項成果。本書以單個語言系統自身的演變方式和演變規律是怎樣的,不同語言系統相互接觸而引發的語言變化的方式和規律又是怎樣的;如何區分演變與接觸,又如何建立描述演變與接觸並行不悖和相互交織的語言演變模型,作為研究的觀察角度和章節編排的主要線索。本書比較全面地介紹了歷史語言學各家重要理論和研究方法之外,還不斷結合漢語方言音韻的個案研究做新的理論探討。

目次

O 導言
O.1 語言變化與社會
0.2 本書的研究對象和主要觀察角度
0.3 本書的具體編排
0.4 余論
第一單元 演變論
第一章 演變論一:歷史比較法――連續式規則音變與離散型空間差異
1.1 歷史比較法總覽
1.2 比較法工作程序之一:確定語言同源和同源成分
1.3 比較法工作程序之二:確定對應規則和初定演變階段先后
1.4 比較法工作程序之三:確定原始語字音的音類及音類分合的演變次序
1.5 比較法工作程序之四:確定原始語各音類的音值
1.6 層級擬測、跨級擬測和遠程擬測
1.7 歷史比較法的理論依據:音義結合任意性、語音規律無例外、連續式音變
1.8 借用和語法層面的類推――語音規律例外的原因
1.9 漢語方言比較程序與古代文獻材料的運用
1.1 0歷史比較法的成效與局限
1.11個案研究:中古人聲韻在山西方言中的演變
1.12個案研究:《中原音韻》知莊章聲母的分合及其在山西方言中的演變――兼論語音史研究中的音位處理問題
1.13個案研究:也談古吳方言覃談寒桓四韻的關系
第二章 演變論二:音系結構論、鏈移、空格
2.1 結構主義的語言共時系統說
2.2 音位理論與“音系性音變vs.語音性音變”
2.3 區別性特征理論、音移與“語音性音變vs.音系性音變”
2.4 音系聚合結構平行對稱說與語音演變
2.5 拉鏈與推鏈
2.6 起變的探討:保護對立原則、兩種省力的矛盾
2.7 內部擬測法與空格
2.8 空格與漢語上古音擬測
2.9 空格在漢語上古韻母擬測中的運用
2.1 0空格擬測的功效和局限
第三章 演變論三:詞形歸一擬測法――語音詞法的共時規則與歷時演變
3.1 兩種相關理論――內部擬測法和生成音系學
3.2 索緒爾對印歐語詞根末喉音的擬測和詞形歸一擬測法的雛形
3.3 生成音系學――共時深層形式、語音詞法規則與歷史形式與規則
3.4 印歐語中常見的兩種語音詞法――ablaut與umlaut
3.5 漢語中常見的兩種語音詞法之一――分音(變形重疊)
3.6 漢語中常見的兩種語音詞法之二――合音
3.7 詞形歸一擬測法的成效與局限
3.8 從空間差異看同一語音詞法的歷史演變和
若干語音詞法的歷時相對先后
第四章 演變論四:詞匯擴散說――擴散式音變與單系統自發的異讀
4.1 提出詞匯擴散理論的背景
4.2 語音規律無例外說所假設的音變過程
4.3 詞匯擴散說假設的音變過程
4.4 詞匯擴散說的價值
4.5 詞匯擴散早期理論所引發的新研究
4.6 單系統自發的擴散式音變的特點
4.7 單系統擴散式音變不同階段的不同變化速率
4.8 個案研究:紹興方言宕江效三攝主元音的擴散式音變(o~a又讀)
4.9 余論
第二單元 接觸論
第五章 接觸論一:擴散波模型和方言地理學――連續型空間差異
5.1 語言的擴散和波浪說
5.2 方言地理學
5.3 方言地理學派觀念上的局限及其對于歷史比較法的價值
5.4 個案研究:韶山一線方言的音變擴散波
5.5 兼顧歷史音變和計量信息的方言地理研究
5.6 余論
第六章 接觸論二:借用、語言替換、語言聯盟、混合語、混合現象
6.1 引言:社會接觸與語言接觸
6.2 少量的詞匯借用
6.3 語言替換、雙語競爭與底層殘留
6.4 語言聯盟與音系感染
6.5 地方語的通語音韻層次與漢語文白異讀
6.6 親緣后代語的混合現象與無條件分化
6.7 洋涇浜與混合語
6.8 小結及其他專題研究簡介
第七章 接觸論三:音韻層次――疊置式音變與文白異讀
7.1 引言
7.2 聞喜方言的文白異讀
7.3 文白異讀與系統的疊置
7.4 疊置式音變
7.5 多層疊置與分層重建
7.6 個案研究:聞喜白讀層與宋西北方音
7.7 文白異讀與疊置式音變總結
7.8 文白異讀中文讀音和外來層次的幾個問題
7.9 字音層次區分的一些困難
第三單元 綜合論
第八章 綜合論一:同源與接觸的判定――無界有階論和階曲線模型
8.1 漢藏語系同源判定的主要分歧和特殊困難
8.2 漢藏語言譜系判定的主要分歧和分歧背后不同的分類原則
8.3 漢藏區域的人文歷史、基因遺傳學資料
8.4 語言學研究成果:聲調、單音節、無形態等特征是后起的類型相似
8.5 鑒別同源詞的詞族對應法和語義比較法
8.6 陳保亞的“無界有階論”和“階曲線模型”
8.7 個案研究:北京話清入歸調的層次與階曲線判定法――兼評《基本詞匯與語言演變》(汪、王2004)
第九章 綜合論二:有序異質模型――社團內差異與進行中音變的方式
9.1 語言的均勻同質模型和有序異質模型
9.2 有序異質語言模型和變異理論(共時)
9.3 變異理論和有序異質模型(歷時)
9.4 有序異質模型、社團內差異和三種音變方式
9.5 有序異質模型的價值與局限
第十章 綜合論三:析層擬測法――文白雜配與原始語擬測
10.1 引言:理論、方法與材料
10.2 漢語層次離析對歷史比較法提出的新問題
10.3 層次離析是運用歷史比較法擬測原始音類的前提
10.4 聲韻調分項析層的必要性――原始閩語擬測之檢討
10.5 我們的析層擬測工作程序
10.6 余論
10.7 個案研究:陽聲韻在山西方言中的演變
10.8 個案研究:從開口一等重韻的現代反映形式看漢語方言的歷史關系
第十一章 綜合論四:整階與層次以及層次的配整
11.1 引言
11.2 近期的演變整階與內外層次及其各個層次的配整――山西祁縣曾梗例
11.3 較早期的演變整階與內外層次及其各個層次的配整――吳語止合三例
11.4 小結
11.5 關于“支微人魚”
第十二章 綜合論五:斷階與層次――擴散式音變與疊置式音變的交叉與區別
12.1 斷階與層次――以吳語蟹開―二(哈泰皆佳)為例
12.2 個案研究:紹興方言中蟹攝一等哈泰韻的分合
第十三章 綜合論六:原始語擬測應如何鑒別及處理借用成分和平等混合造成的無條件分化
13.1 原始閩語擬測與歷史比較法_E古中古音與閩語的關系及剔除后期借用
13.2 個案研究:原始閩語中的清弱化聲母和相關的“第九調”
13.3 原始語擬測應該如何鑒別及處理借用成分和平等混合造成的無條件分化――閩北方言“弱化聲母”新探
第十四章 綜合論七:兼顧演變、推平和層次的漢語方言歷史關系模型
14.1 引言
14.2 關于語言歷史關系已有的主要模型和理論
14.3 關于漢語方言分區或歷史分類的已有研究
14.4 真實的漢語方言音韻史――論方言歷史分類不能僅僅根據共同創新
14.5 我們提出的漢語方言音韻史新模型及其主要特點
14.6 余論
結語
參考文獻
語料來源
后記

書摘/試閱

0.2本書的研究對象和主要觀察角度
從語言層面的角度觀察,語言演變既有音系、語法(詞法、句法)等單一層面的變化,也有跨音系一語法層面的變化。本書只討論與音系演變相關的理論和個案,包括單一音系層面的,也包括跨音系一語法層面的。純音系層面的演變與跨音系一語法層面的演變,性質上不盡相同,演變規律也不盡相同。
歷史語言學有不同的理論學派。我們認為,這些不同學派與其說是彼此對立的,不如說是相互補充的。他們只是從不同的觀察角度,根據不同的材料,揭示了語言歷時變化的不同方面。比如,時空尺度大小的不同,就是一種不同的觀察角度。正如中觀尺度的經典力學與微觀尺度的量子力學描寫不同的現象、揭示不同的運動規律一樣,語言變化在大小不同的時空尺度上也表現出不同的規律。
我們認為,單個語言自身的演變規律、不同的幾個語言相互接觸而引發的語言變化的規律、演變與接觸如何并行不悖和相互交織的規律,和如何離析彼此交織的演變與接觸,是更加本質性的觀察角度。
本書的研究和編排,就是以單個語言系統自身的演變方式和演變規律是怎樣的,不同語言系統相互接觸而引發的語言變化的方式和規律又是怎樣的;如何區分演變與接觸,又如何建立描述演變與接觸并行不悖和相互交織的語言演變模型,作為研究的觀察角度和章節編排的主要線索。
0.3本書的具體編排
根據前述觀察角度和編排線索,本書首先分為演變論、接觸論、綜合論三大單元,分別介紹和討論(1)單個語言系統自身的演變方式和演變規律(演變論),(2)不同語言系統相互接觸而引發的語言變化的方式和規律(接觸論);(3)如何區分演變與接觸,如何離析二者并建立描述演變與接觸并行不悖和相互交織的語言演變模型(綜合論)。
三大單元各分數章,分別介紹以不同性質的材料為基礎、研究不同時間空間尺度上語言變化規律的歷史語言學的理論模型和工作程序。如下所示:
第一章演變論一:歷史比較法——連續式規則音變與離散型空間差異
第二章演變論二:音系結構論、鏈移、空格
第三章演變論三:詞形歸一擬測法——語音詞法的共時規則與歷時演變
第四章演變論四:詞匯擴散說——擴散式音變與單系統自發的異讀
第五章接觸論一:擴散波模型和方言地理學——連續型空間差異
第六章接觸論二:借用、語言替換、語言聯盟、混合語、混合現象
第七章接觸論三:音韻層次——疊置式音變與文白異讀
第八章綜合論一:同源與接觸的判定——無界有階論和階曲線模型
第九章綜合論二:有序異質模型——社團內差異與進行中音變的方式
第十章綜合論三:析層擬測法_文白雜配與原始語擬測
第十一章綜合論四:整階與層次以及層次的配整
第十二章綜合論五:斷階與層次——擴散式音變與疊置式音變的交叉與區別
第十三章綜合論六:原始語擬測應如何鑒別及處理借用成分和平等混合造成的無條件分化
第十四章綜合論七:兼顧演變、推平和層次的漢語方言歷史關系模型
以上各章中第十至第十四章是王洪君、王福堂二人最近六七年來的新研究,前面的九章主要介紹歷史語言學各學派的理論,也有不少是我們的新看法或最近幾年進行的漢語方言個案研究。
考慮到國內已經有數本介紹歷史語言學的著作,特別是一直作為北京大學研究生課程教材的徐通鏘先生的《歷史語言學》(1991),已經結合漢語音韻學和方言學的研究成果對此前的歷史語言學理論做了十分深入的介紹,本書對歷史語言學的理論介紹在詳略上有所取舍:已有著作介紹較詳盡的,本書的介紹就盡量簡單一些;已有著作介紹比較粗略的或筆者有新見的,本書的介紹就盡量詳盡一些,并盡量配合以近年來筆者所做有關漢語方言音韻史個案研究的單篇論文。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757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