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地球密境(簡體書)
滿額折

地球密境(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9.9 元
定  價:NT$ 119 元
優惠價:87104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秘魯南部沙漠里,由上千條蒼白線條構成的“天書”是人們解不開的難題。
北愛爾蘭的大西洋岸邊,人們同樣無解于巨人之路的成因。
南極洲,一座冰山的面積比一個歐洲國家更大,它還能調節地球的氣候。
阿拉伯半島上,一處洞穴燃燒著熊熊火焰,難道真是傳說中的地獄之門?
特奧蒂瓦坎古城中,當太陽的最后一絲光線消失在月亮金字塔高大的身軀之后時,你敢獨自踏上城中的黃泉大道嗎?
丹漠洞,這個愛爾蘭最黑暗的地方藏著一個恐怖的故事。
馬里亞納海溝最深處,負一萬米的深淵,世界的最深處,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奇幻世界?
……
世界無奇不有,缺少的是一雙發現的眼睛。

名人/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全面揭露地球秘密的書。
難以破解的納斯卡線條,謎一樣的巨人之路,
失落的印加古城,被死亡籠罩的骷髏海岸
沒有岸的馬尾藻海,燃燒的地獄之門,
地球在46億年的生死輪回中,
孕育了無數難以解答的秘密。

目次

第一章:來自遠古的氤氳之氣
預言還是迷陣——難以破解的納斯卡線條 6
地下十八層——走進古埃及法老圖坦卡蒙墓 14
最大還是最小——西爾布利山怪事多 22
天然階梯之謎——壯觀的巨人之路 26
代號B-15——世界最大冰山歷險記 30
最靠近天堂的地方——神奇的喜馬拉雅 32
失落的印加古城——空中城堡馬丘比丘 36
維蘇威火山口的惡魔之手——瞬間消失的龐貝古城 40
黑暗世界的蝸居生活——土耳其地下城 48
從神話變成現實——尋找米諾斯王宮 54

第二章:不可思議的懸疑幻境
神秘失蹤的海水——地中海里的無底洞 60
挪亞方舟之謎——埋藏在黑海深處的秘聞 62
不熄滅的大火——土庫曼斯坦的地獄之門 66
誰在毀天滅地——震驚世界的通古斯大爆炸 70
天亮請閉眼——科薩倍卡沙漠的鬼湖 74
荒島幽靈——西印度洋上的旋轉島 76
眾神的墳墓——特奧蒂瓦坎古城與黃泉大道 78
大西洋上的致命旅行——四處流浪的塞布爾島 82
玫瑰夫人顯靈——神秘的法蒂瑪小鎮事件 86

第三章:陰影環繞的恐怖地帶
恐怖死亡角——吞噬生命的巴羅莫角 92
吸力巨大的魔口——旅游禁區印尼爪哇谷洞 98
人類止步——美國死亡谷里的生死世界 104 
被禁400年的妖山——走不出的四川瓦屋山 108 
愛爾蘭最黑暗的地方——地獄的入口愛爾蘭丹漠洞 114 
誤闖絕密禁地51區——美國內華達三角之謎 118 
牧草繁茂下的死亡氣息——敲開昆侖山下的地獄之門 122 
幻景迷蹤——納米比亞的骷髏海岸 126 
怪事頻發的魔鬼海域——南極邊緣的威德爾海 134 
我要抓住你——沒有岸的馬尾藻海 142 

第四章: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
負1萬米的深淵——下潛到馬里亞納海溝最深處 150 
冬暖夏涼不是夢——中國東北的地溫異常帶 156 
藏在皚皚白雪中的禿巖和骸骨——南極神奇無雪干谷 160 
海洋怪獸真相——危險的深海世界 166 
與地心對話——探訪馬魯姆火山 172 
深谷之下有什么——順著阿蘇伊幽谷下落 176 
黑暗無止境——令人膽寒的卡什庫拉克山洞 180 
走近遠古海洋——南極冰下湖泊 186 

書摘/試閱

預言還是迷陣——難以破解的納斯卡線條
秘魯南部有一片廣袤的荒原,右靠安第斯山脈,左臨太平洋海岸,這里常年干旱缺水,人畜根本無法生存,然而正是在這樣一塊一望無際的沙漠上,卻有大片人類迄今為止無法解釋的神秘地狀,上千條蒼白的線條構成的各種圖案綿延向遠方,像是在預示著什么,又像是在指引著什么。這些線條為何人塑造?究竟藏著什么命理或玄機?千百年來,無數人前仆后繼,想要解開這個謎。
神秘的天書
人們普遍認為最早發現這些巨大線條的是美國歷史學家考索科夫婦,他們于1939年的一個炎熱午后來到了秘魯南部,當他們站在納斯卡高原極目遠眺的時候,突然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只見不遠處的平坦荒原上出現了數根指向不同的巨大線條,就像在一張灰白便箋上的涂鴉之作,大得望不到邊。夫妻倆興奮地呼喊道:“這簡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天書!”
幾小時后,太陽漸漸西斜,考索科夫婦注意到太陽的尾巴正好和其中一個巨大的線條重合在了一起,然后慢慢地,陽光黯淡下去,一步步順著這線條的位置下降到地平線,消失在眼前。兩人對望,忽然想起這一天是6月22日,正是南半球的冬至日,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
天書的發現讓夫妻倆歡欣不已,之前的陽光和線條的重合到底是巧合,還是根本就是關于地球運動的指示?如果是,那么這些線條應該就是一種計算時間的方法,但如此巨大的線條,如果不是登高遠望,很難一覽無余,到底是什么時候的人創造的,又是用什么辦法修建出來的呢?無數問號縈繞在考索科夫婦的腦海中,他們迫切想要尋找到答案。
美國科考者在納斯卡高原發現神秘圖形的消息迅速在考古界傳開,大批考古學家背著沉重的儀器輾轉來到了納斯卡高原,經過一系列設備的輔助觀察,他們驚奇地發現這些線條和圖案是有規則的,它們組合成了一幅幅圖形:長達300米的大蜂鳥展翅而飛,巨型的燭臺俯瞰大地,還有超長的卷尾猴以及45米長的細腰大蜘蛛??這些圖案不只存在于這片荒原,緊鄰的山坡上也有。圖案造型栩栩如生,連細節部分也未曾忽略,比如蜘蛛圖案上就能看到它位于右腳末端的生殖器官。沒名沒姓,無根無源,人們只能將這些圖畫稱為“納斯卡線條”,或者“納斯卡巨畫”。
這些圖形太巨大了,如果只是站在平地上看,根本不知道它們是什么,只能看見在暗黑的沙礫上有著很多泛白的或筆直或彎曲的小徑,只有從高空俯瞰,才能看清楚這些線條的全貌。
為何在這片無人地帶會有如此巨幅的線條圖案?它們究竟出自誰之手?規則的圖案和線條說明了什么?是關于世界的預言,還是帶有魔法的詛咒?
1983年,一支來自意大利的考古隊伍在納斯卡高原上發掘出了大量陶器,這些陶器非常古老,雖然殘破,但是仍舊能從上面看到紋路清晰的圖案——猴子、蜘蛛、蜂鳥等,而這些圖案又以同樣的造型放大數萬倍出現在納斯卡高原上,這讓人們不由得猜測,這神秘的納斯卡巨畫正是古納斯卡人所為。
考古學家們無法直接推測納斯卡線條產生的年代,但出土的陶器是可以通過碳14測定法來確定年代的,這些陶器與納斯卡線條處于同一地層,考古學家由此間接得出納斯卡線條的產生年代在公元前200年到公元300年。如果這個年代可信,那么在大約2000年的時間里,這些巨大的線條何以仍舊清晰地留在這里,沒有被風蝕或者人為破壞掉呢?原因在于納斯卡高原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地方之一,這片土地上最常見的是黏土和黃沙,其上只鋪著很薄一層火山巖和礫石,因為長期風吹日曬,火山巖與礫石色調變黑變暗,整片土地看上去灰撲撲的。古納斯卡人在此創造巨畫的時候,不過是刮去了幾厘米厚的巖石層,使那些蒼白的泥土顯露出來而已,整個過程其實并不復雜,關鍵問題在于如此巨大的圖案是怎么設計和統籌規劃的呢?到了現代,人們想要一窺納斯卡線條的全貌,都需要乘坐飛機在300米高空俯瞰,可是在2000多年前,人類還未掌握飛行技術,無法一覽這片土地的全貌,又如何在上面設計圖案呢?
致力一生的研究者
一位名叫瑪利亞?賴歇的德國女數學家在聽說納斯卡線條的事情之后來到了這片土地,她被眼前神秘壯觀的線條深深吸引,或許連她自己也不知道從踏上納斯卡高原的那一天起,她竟然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這片土地和這個神秘無解的難題。
基于職業習慣,賴歇最先想到的問題是古納斯卡人在刻畫這些線條的時候是否依據了幾何學原理。因為很多線條不但在平坦的地面上出現,還綿延至山坡上,或者穿越山谷。如此長的距離,依然保持筆直,這是如何做到的呢?
賴歇認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木樁拉線來作為畫線標準,這其中只需要三根木樁作為基準,如果目測三根木樁在一條直線上,那么其連接的線就是直的。為此,她專門帶領一批學生進行了試驗,目的是為大家演示古納斯卡人是如何制造一條長達幾千米的直線的。他們先確定好標桿的位置,然后用長長的繩索連接起標桿,再根據繩索的線路清除掉地表的黑色石塊,這樣石塊下面的白沙便顯露出來,和周圍黑漆漆的鐵礦石形成鮮明的對比。如此,一條現代版的納斯卡線條便繪制出來了。
可是這只是解釋了納斯卡巨畫中最基本的直線的繪制方法,而那些巨型圖案中無數的弧線以及更多不規則的圖形又是如何繪制而成的呢?
為了找到問題的答案,這位樸素的女數學家成天穿著橡膠拖鞋、棉質的寬大襯衣行走在這片荒涼干燥的沙漠中,她和周圍村落的村民都成了朋友,幾乎所有人都支持她的研究,愿意幫助她進行任何演練。她在當地威望很高,每一個人都敬重這位把畢生都貢獻給沙漠的女英雄,她的生日成了全鎮的慶祝日。
賴歇在不斷假設然后再不斷推翻的過程中度過了她生命中漫長的時光,直到最后幾年,她才終于宣布了自己認為最合理的假設:古納斯卡人繪制弧線的時候是根據圓規的原理來進行的,固定木樁,然后用長線牽引著在地上旋轉,就制造出了所需要的弧線。考古結果顯示,在納斯卡高原地區有很多小塊的泥土草圖,因此賴歇推測他們事先在大概2平方米的地方繪制小的草稿圖,確定中心點、坐標以及弧度和弧長,然后再將草稿按比例放大,最終繪制到整片高原上。
盡管賴歇為此舉了很多例證且論述詳盡,但她的說法并未得到普遍認可,直線和弧線姑且可以通過這看似簡單的方法繪制出來,那些不規則的圖形呢?比如那巨大的蜂鳥,還有蜘蛛,這些肯定不是古納斯卡人異想天開信手拈來的產物,而是有計劃有圖紙的設計,那么對于這些復雜的圖形,古納斯卡人又是如何將其放大上萬倍且不變形不走樣地展現在1萬平方米的土地上的呢?
帶著未盡的心愿,賴歇走完了她的人生,彌留之際,她心心念念的依然是納斯卡圖案。
 無解的謎
為解開這個謎團,在努力的并不只賴歇一人,隨后又有人提出了假設:會不會是古納斯卡人先在平地上搭建一個足以俯瞰整片土地的高臺,然后在高臺上指揮,一步步繪制出這些圖案的呢?只要臺子夠高,視線夠好,把草圖上的設計保持極低的偏差率放大到這片廣袤土地上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這樣的臺子需要多高呢?按照我們現在觀看納斯卡圖案的方法來推測,即便低空飛行,想要達到俯瞰全局的效果,也需要離地幾十米甚至上百米,如此高臺,古納斯卡人采用什么方法來修筑呢?按照這里的氣候環境來看,千百年來都是干旱少雨的,樹木根本無法生長,那首先可以排除是用木頭制造高臺。如果是用巖石壘砌呢?這必然需要大量體積巨大的巖石,可是搜尋整個納斯卡地區,也未發現曾有過采石的痕跡。那么只剩下最后一種可能性,用土來堆積。可是納斯卡地區遍布沙土,形狀很散,基本不具有凝固性,就算人工堆砌起很高的沙堆,也會慢慢滑散下來,是不可能壘起幾十米的高臺的。
如此看來,在地面建造高臺督造納斯卡線條的假設并不能成立。
美國佛羅里達航空公司的總裁伍德曼也對納斯卡線條頗感興趣,他只身來到納斯卡高原,乘坐當地提供的一種輕型飛機低空飛行觀看納斯卡線條的全貌。當飛機劃過天際,伍德曼忽然靈光乍現,古納斯卡人會不會也是使用一種類似飛機的飛行器在天空督造納斯卡線條的呢?
要知道同樣生活在秘魯山區的印加人是古納斯卡人的后代,在印加人的傳說中,會飛物體出現的頻率是非常高的,這不但是一種不可捉摸的神器,也成為印加人的信仰之一,這種信仰會不會是從古納斯卡人那里傳承來的呢?而且在納斯卡高原出土的陶器上也多見飛行圖案,比如像鳥一樣的飛人以及熱氣球和風箏。
伍德曼決定印證自己的假設,他制造了一個巨大的如陶罐上所繪制的熱氣球,選材也盡可能接近古納斯卡人所用的材料,并將其命名為“禿鷲一號”。1976年,“禿鷲一號”正式完工。11月的一個凌晨,他和一名熱氣球飛行冠軍一起乘坐“禿鷲一號”飛入空中,短短幾秒鐘內,“禿鷲一號”就攀升到了122米的高空。正當伍德曼興奮之時,熱氣球卻開始下降,從升空到最后落到地面,一共只維持了不到5分鐘。如此短暫的飛行時間只能證明伍德曼的猜想是不正確的,因為要修建如此龐大的納斯卡巨畫,三五分鐘的空中飛行時間是遠遠不夠的。
關于納斯卡巨畫是如何制造的,所有猜測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到今天為止,依然沒有人提出更新且更有說服力的理論,然而縈繞在人們心頭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這些線條和圖案代表著什么呢?
 龐大的地下供水系統
那支于1983年來到這里的意大利考古隊不但發現了埋于地下的大量陶器,還在納斯卡高原南端發現了一座古城,名叫卡華赤。這座古城修筑有雄偉的石階、寬闊的廣場以及數十座神圣的金字塔,卻沒有任何民居建筑,看來卡華赤只是用來舉行宗教儀式和節日慶典的地方。考古學家們推測古納斯卡人每逢節日和重大事件發生時,都會前往卡華赤祭祀。但他們平時又生活在哪里呢?
很快,考古隊又在納斯卡線條北端一個名叫文蒂拉的地方發現了許多擁有久遠年代的生活痕跡,這里在2000多年前是一個真正的城鎮。也就是說,生活在文蒂拉的人們的祭祀地點是在位于城市南端的另一個地方,而要從文蒂拉到達卡華赤,就必須經過納斯卡線條所在的地方。如此看來,納斯卡線條會不會和宗教以及祭祀活動有緊密關聯呢?
從宗教學和民俗學的角度來看,有信仰的人們經常祭祀什么,就證明他們所求的是什么。在納斯卡高原這樣貧瘠荒涼且干旱的土地上,人們想要生存下來,最需要的便是水源了。
古納斯卡人生活在這樣一片干旱的地方,唯一可以仰仗的便是安第斯山脈。卡華赤地區年年缺水,每年只有很短的兩個時間段能夠見到河水穿過山區。為了保水蓄水,聰明的古納斯卡人在這里修建起了一個龐大的灌溉系統,在150千米范圍內,這些水渠縱橫交錯,幾乎延伸到了每一個角落。而為了防止高溫將水分蒸發,他們將這個供水系統設置在地下,又設計了很多入口和出口以便灌溉及人畜飲用。這個龐大的系統正在納斯卡線條之下。
如此看來,有兩方面的猜測可以合二為一了。一種猜測認為納斯卡線條是關于宗教信仰的一種指引,其中一些弧形的小徑與印加帝國的“神圣之路”頗為相似,線條的交叉點很可能是古納斯卡人祭祀的場所。另一種猜測認為這些線條應該是一些路標或記號,指示著當時的人找到一些東西,比如水源。把宗教信仰和水源需求放在一起的話,我們完全可以認為納斯卡線條正是指引當時的人們懷著虔誠的信仰去找尋水源且感激神賜的這么一個標志印記。
來自美國的研究員戴維花了十多年時間在納斯卡高原上四處勘探,研究古納斯卡人修建的水渠系統和巖層。他認為正是遠古時代活躍的火山運動導致地下巖層斷裂,之后給古納斯卡人提供了天然的引水渠道。
一天,烈日高照,戴維正巧走到一個山脊上,舉目遠眺,前方是那些神秘的納斯卡線條,而且指向的正是戴維要去的斷層。戴維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在前方不遠處的地下會不會有水源呢?他興奮地奔跑起來,也不管背上的儀器是否沉重。果然,在不遠處的地下,儀器顯示了水源的存在。他繼續沿著線條探測,很多地方都顯示有水源。換一個圖案,地下同樣有水源存在。戴維意識到納斯卡線條也許比路標更詳盡,它根本就是古納斯卡人的地下供水系統!
戴維言論一出,立刻引起了很多科學家的注意,他們推測古納斯卡人也有族系之分,各自有不同的族徽,這從那些不同地方出土的陶器上就能看出來,聚集在某一個小范圍內的陶器上所繪制的圖案幾乎都是類似的,雖然造型不同,但主旨一樣。
每一年,當大家期盼已久的甘泉順著安第斯山脈流淌下來的時候,家族之間為了搶奪水源而發生沖突,甚至爆發慘烈的戰爭,可是最后大家發現戰爭不能解決問題,除了白白流血犧牲之外沒有任何好處,于是每個家族便派首領站出來,齊聚一起解決問題。
大家提出了很多意見,最終整合統一出一個方案,那就是劃片分享水源,做到各不侵犯且人人有水喝。區分各自領地的標志是各個家族的族徽,因此蜂鳥、燭臺、卷尾猴等圖案便出現在了納斯卡高原上。和平解決問題的古納斯卡人告別了戰爭,他們退回到文蒂拉城,守著屬于自己家族的水渠安享生活。
這個推測普遍被世人所接受,到目前為止,沒有人提出更有力的新說法,只是有人感到好奇,繪制這樣巨大的圖案需要多少人耗費多少時間來進行呢?如果所有的線條只是為了指示地下供水系統,那么在起始點做標記就行了,何必勞師動眾繪制如此煩瑣的圖案呢?
可是本著“水是生命之源”來理解,就不難解釋古納斯卡人為何愿意耗時耗力地去繪制如此巨大的供水系統圖案了,那是他們生命的起源,同時也是他們最崇高的信仰。
納斯卡線條究竟代表什么這個問題似乎已經解釋清楚,但人們依然無法回答這些線條是如何制造的。也許正如為了納斯卡線條奉獻一生的女數學家賴歇所說的,“我們無法知道所有答案。”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