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晴耕雨讀(簡體書)
滿額折

晴耕雨讀(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  價:NT$ 228 元
優惠價:87198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作者選取胡適、錢穆、沈從文、顧頡剛、阿倫特、本雅明、高爾基、法捷耶夫等人文學者,將古今中外匯于一爐。文字質樸古雅,議論有識有趣。歷史碎片信手擷英,人文風景處處可見。 本書史料豐富,讀來多有趣味,時笑時嘆,筆調質樸謙遜,向書后的鮮活生命投去誠意與敬意。作者是學者,也是讀者,尋書讀書的心情與你我并無二致。穿過煙雨,與書相遇,是愛書人之大愉悅。 作者這組頗具民國味的讀書隨筆,其識見、態度、趣味、語言的高水準均衡,示范了一條“花開滿目”的閱讀之路。篇篇讀來,皆饒有趣味。作者的遣詞造句極為講究,看似不經意,卻有經年累月讀寫打磨出來的工夫。沈昌文先生說:“我的朋友里,冠生兄人有古風,文字功夫也好。他的文章縱貫古今,真可謂無話不談,無所顧忌。”

作者簡介

張冠生,生于1954年,祖籍江蘇,現居北京。學者,供職于民盟中央委員會。曾作為費孝通先生的助手十多年,深受費老先生田野調查的熏染。曾在《中國社會科學》、《讀書》、《東方》、《隨筆》、《天涯》等刊物發表文章,出版有《鄉土先知》、《世紀老人的話:費孝通卷》、《知道:沈昌文口述自傳》、《遠古的紙草》、《紙年輪》等書。

序:通過閱讀獲得救贖 / 余世存
冠生先生的新書《晴耕雨讀》即將出版,邀請我為之作序,我稍有猶豫后答應了。說猶豫,因為我跟冠生先生算"君子之交",平淡、至味,而其讀寫我并不算完全了解。我跟他交往不多,多限于在文化界的聚會中打個招呼,他是木訥之人,我也拙于言辭。但每次見面時都能感覺到他的歡喜、真誠,他對我的關心我也是知道的。他知道我有痛風病,去西藏的時候,為我帶藥回來。因我漂泊無定,一兩年沒有碰面,再見時他問清楚藥效后才交給我。但我除了知道他是費孝通先生的助手和傳記作者外,對他的讀書生活幾乎一無所知。
直到冠生先生出版了《紙年輪》一書,我才略知他的狀態。網易要對他做采訪,需要一位嘉賓,他向主辦方推薦了我。我跟他一起去做節目,聽他講起我說過的一些話,寫過的一些句子,我才知道他追蹤過我的文章。他說從我的說法中受到啟發,這是很讓人愧不敢當的事。但他說得那么真誠,倒也使我鄭重以待。我想,并非我讓他受到教益,而是自由獨立的精神思想本身的效用。我同時想到,他能在費老之外,明認有益于人心人生的思想資源,既說明他自己的心性之純良,也說明思想確實需要代代傳承、發揚。
我從此開始注意冠生先生。我出版了《非常道Ⅱ》,他邀請我去做講座,我才知道他組織一些年輕朋友做讀書會,經常一起讀書。他的朋友辦攝影展,我去看了,才知道他的交游和關懷。我還聽說他是深圳讀書界的朋友,90年代中期的深圳有"文化沙漠"之稱,街上連一本《讀書》雜志都買不到,冠生先生定期給深圳的朋友寄《讀書》雜志,一時傳為佳話;他后來是深圳讀書月好書評選等多個活動的評委,但他堅稱自己是"讀者代表"。他還有個觀點,希望《讀書》多登"白居易式"的文章??我清楚他早已走出了費先生的范圍,已經獨立研讀、思考、發言了。但當我邀請他參與"現代文明人格叢書",寫費孝通先生的傳記時,他仍答應了。因為對傳主極為熟悉,他寫得又快又好,在今天人們多戴著有色眼鏡看費先生時,他申明費的人格極有意義。
事實上,對中國社會洞若觀火的費先生遠比他的批評者更為豐富、更具關懷。在費先生晚年,他的關切既在"富民"、"富而教之",又在中國人的文化自覺,更在他個人的精神譜系。他不斷地回憶師友,不斷地問自己存了"幾塊錢",爭得了多少分??即說明他的視野之闊大。至于時人的議論,他是無需縈懷的。因為他清楚,愛清議的知識分子們沒有本領,沒有氣節,沒有東西。他明言自己"看不大起"他們,他對朱學勤先生說,他們是"庸俗"的。他對冠生先生說,要混社會,混文化界,很簡單,買了門票,有了敲門磚,混圈子就是。至于他自己,一生超前,所以只能清唱一生。
冠生先生一定對費先生的人生遭遇有著極深的了解、認同,所以才能夠在人格意義上傳遞費先生的精神。他本來可以進圈子的,但他放棄了。在中國,混圈子的文化人很多,多得污染、敗壞了我們的文化。雖然人們說,出來混,遲早要還,但混文化圈的文化人幾乎很少需要償還什么,這也是今天人們仍樂于混文化的原因之一。這幾年,我們知識人的名聲急劇下降,既有外部原因,也跟我們自身的作為相關。幸運的是,鐘鼎山林,各有其性,有登場串場撈過界者,有自持自重自作元命者。冠生先生選擇的也是"清唱",這是一條寂寞的道路。
冠生先生的"清唱"是與書作伴的。讀《晴耕雨讀》各篇什,我突然涌起一種感動,我甚至羨慕起冠生先生。《紙年輪》一書已經讓我見識了他的閱讀范圍,這次更讓我驚訝他的閱讀量之大之多。那么多的書,熱鬧者可以執一而萬言,他卻多半在短短的兩三千字中交代幾種甚至十幾種書。他是真正的讀書人。他舍棄外界的喧囂,直接跟文本對話,跟人生對話。這樣的讀寫生活雖然寂寞,卻是真正自在自由的生活。這樣的人生是美好的。
知識界曾有"狼奶"一說,這種反思至今值得再三申述。我們知道,在一個管制和異化的時代,外界對人性的摧殘、對人身心的荼毒是極為酷烈的。經濟學家楊小凱先生生前指明我們的現代化沒有發揮"后發優勢",展現的只是"后發劣勢"。類似的關于現代化轉型的反思多著眼于外部的批評,很少有人從人的身心內部展開梳理。要知道,人身人心都是脆弱的,在外界的污染和各種有形無形的刑罰面前,不堪一擊。從假冒偽劣的三聚氫胺、地溝油、毒大米,到偽書、垃圾書、垃圾影視等,輪番加刑于人的身心。我們今天的社會病了,人也病了,從"三高"、肥胖癥患者到腦殘、抑郁癥、缺德者、失教者??尤其是偽劣書籍、垃圾書盛行,設計、炒作,以"大師"、"經典"的面目出現,使讀者成為閱讀意義上的營養過度者、兩腳書架者、缺心空心者??兩百多年前,曹雪芹借林妹妹之口說,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兩千多年前,莊子借楚國的狂人接輿之口說,方今之世,僅免刑焉。
在這樣的時代氛圍里,冠生先生能夠與書相伴,寂寞地讀寫,正是"全身葆真",首先是從扭曲的時代中救贖了自己。這正是中外先賢贊許的人生:人生沒有絕路,在書中有強韌的生命力,有知己,有安慰;任何情況下,讀寫思考、弦歌不輟都是我們活著的依靠。而晴耕雨讀,正是文明社會最為自然愜意的生活狀態。冠生先生示范了一條寂寞而花開滿目的道路。
我們看冠生先生的閱讀,可知他跟流行有一定的距離。這也正表明他閱讀的自立,在讀書上的不趨時。我們知道,不從俗趨時的人不會得肥胖或"三高"一類的流行病、不會得"左成民粹"或"右成精英"的時代病。他的閱讀是個人的、健康的,也有益于我們這些讀者。
眾所周知,給報刊寫文史專欄極難。篇幅受限,時尚左右,使其很難獨立出來,成為真正的"個體寫作"。我見過不少朋友,在報刊寫專欄,"為稻粱謀",敷衍時文,后來都羞于結集,與時俱滅。但冠生先生的文章,我篇篇讀來,仍饒有趣味。他的遣詞造句極為講究,看似不經意,卻有經年累月讀寫打磨出來的功夫。我甚至一度去尋謬,我以為他的某個詞語和人名誤植,結果查證后發現他是對的。由此可見他的文字潔癖,他的文字尊嚴,這是我自愧不如的。
冠生先生的文字看似尋常,卻干凈、耐讀,在某種意義上復現了周作人、林語堂等人的小品風貌。確實,中國社會轉型多年,市場經濟多年,傳媒給予文化人的機會多多,但十年二十年過去了,能有小品文格調的作家作品仍是罕見,難以跟周作人們的小品時代相比,這再度坐實費先生的"看不大起"。而冠生先生的文字算得上一個例外,他文如其人,誠懇、簡潔,為自己也為我們大家閱讀,并寫下一篇篇精彩的小文。寂寞花開,辛勤釀蜜,讀者有福。冠生先生的努力也算是對費先生的一個回應。我想,費先生一定是滿意的。




周有光放談中國和世界
一直盤算著,進入2013年,周老有光先生就是茶壽之年了。一元復始之際,登門拜望。周老坐在斗室書房里,背后是書,左手處暖氣片和窗臺堆著書,面前小桌上還是書。右手邊,書櫥延伸到門口,接著是書架,挨到門框,都是滿載。話題從讀書開始。
晚年主要讀歷史和文化
再過幾天,陽歷1月13日,我就一百零八歲了。這個歲數上,我每天干的最多的事情,還是讀書。
我是八十五歲以后離開辦公室的。從那時候起,我停止了專門研究,不大讀專業書了。這二十多年里,主要讀歷史、文化,關心的是國家、世界。
我看的書很多,很雜。既看新書,也看古書。古人思想很高明,書也寫得好。比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就了不起!現在往往強迫大家去相信一種理論,不信也要裝著信,這不科學。一種思想,一種理論,如果科學,如果先進,自然能得人心,還用去強迫嗎?過去我們熟悉的所謂社會發展理論,把人類歷史發展過程和形態分出了五個階段,根據階段論預言社會發展結果。那是歷史決定論,認為人類社會一定會按照預言的那樣發展。但是實踐證明,那樣的預言失敗了。蘇聯撐了七十年,最后垮臺了。
我們不是曾經很熟悉那樣的預言嗎--社會生產越發展,工人階級就會越壯大,還會聯合起來,直到奪取全世界。但沒有想到,第三次工業革命一來,整個世界變了。現代產業的一大特點,是自動化生產線,不需要很多工人了。全自動生產線上,連一個人都不需要了。工人階級也就隨著生產方式的變化而慢慢發生變化。敲敲電腦鍵盤,就把鋼鐵煉出來了。產業的概念都變了。以工人階級為基礎的革命,也就沒有了。
這是我親眼見證的一段歷史,而且見證的基本是全過程。這段歷史本身就是無字大書,很真實地發生,很值得讀。當然,書里也有歷史,但是有些書里面的歷史不真實。
德國有個《明鏡》周刊,前不久有一篇文章,公開了東德、西德時期的一些檔案,說明俄國歷史完全是另一個樣子。我們不知道真相,俄國人知道。在今天的俄羅斯教材里,過去說的"十月革命"已經改成了"十月政變"。革命是進步的,因為它追求實現民主;而政變是反動的,因為它要恢復專制、獨裁。
俄羅斯出了一部書,叫《二十世紀俄國史》,把歷史真相說了出來,但是還沒有翻譯出來,所以一般讀者還看不到。里面說到了俄國革命是被德國皇帝操縱的,有史料證明。德國特務機構寫報告給德國皇帝說,那里發生的被稱作"十月革命"之類的事情,都是按照您的意思做的。作者用檔案來證明發生過這些事情,與過去的說法構成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這是對歷史真相的恢復。中國讀者有一天知道這些,會覺得震驚,因為過去長期被假歷史蒙蔽。
讓人們知道真實歷史,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文化積累和傳承的基礎。對蘇聯,我們曾經"一邊倒",受它影響很厲害,損失也很大,很重,我也經歷了。比如,它的集權、專制、暴政也影響到了我們國家。它搞冷戰,我們也參加進去,形成長期的冷戰思維,到現在都還有表現。所以,這種影響表面是政治上的,實質深入到了文化深層,傷到骨子里。十年動亂時期,我們的傳統文化統統不要了,現代文化也不要,所以出現了文化荒原的情況。一個文明古國搞到這個樣子,到現在反思得也很不夠。以史為鑒,可知興替,蘇聯歷史是當代知識分子的必修課,對中國知識分子更是重要,不能不讀。我讀過的蘇聯歷史著作已經有十多種,還作了札記,就是在思考怎樣以蘇聯為借鑒,避免重蹈覆轍。
最近有本書叫《走讀周有光》
108歲的老人了,說話還是中氣十足,思想仍然敏捷清晰,不見半點猶疑。我問他現在寫什么,很多讀者都在等著讀他的新作,希望了解這位人瑞的思考進度。于是,周老指著手邊的一本書娓娓道來--

要了解我的情況,最新的書是這一本,叫《走讀周有光》,臺灣先出的。大陸后來也出了。什么叫走讀呢?凡是我走過的地方,作者都會去走一遍,走到實地去看,是一種很特殊的體驗。作者能拍照,會畫畫,文字也好。為了這個走讀,他花了三年時間,拍了幾百張照片。你看,他還比著張允和的照片給她畫了素描像。這個像畫得好,很有味道,有點像蒙娜麗莎。
資中筠來看我,我們聊天。她說她很悲觀,因為問題很多,很嚴重,卻看不到前途。她的悲觀我當然理解,但我倒是樂觀的。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在變,中國會跟著變,即便慢一點,但是不能不變,不變就該被淘汰了。這是一層意思。另一層,我是中國公民,也是世界公民。在世界潮流里面,中國如果一直跟不上,最后被淘汰,因此我還有世界可以寄托希望。有學者研究過,滿清政府都搞了三百年,現在執政黨也可能再搞上三百年。不是說初級階段最少一百年嗎,加上中級階段一百年,高級階段再一百年,正好三百年。但是如果你不順應世界潮流,不尊重規律,即便繁榮一時,最終還是有衰敗的危險。
現在講的憂患意識,應該就是這個意思。清朝康雍乾時代強不強?盛世嘛!怎么強盛的?靠改良。可是最后頑固守舊,故步自封,那就等著淘汰了。不想被淘汰,就要進步。在現代社會講進步,就是要向民主方向過渡。和平過渡如果不行,那就是暴力革命。總之是要變。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世界就是這么過來的。不這么變,哪能有我們在這里說話聊天?
中國人要緊的是要跟得上變化。看來一代人不行,要好幾代才行。好幾代這樣的人從哪里來?教育。可是我們現在的教育實在成問題。按道理說,教育應該幫助人們培養思考能力,我們很多做法反而是壓制和破壞了人的思考能力,尤其是獨立思考能力。我說一個《群言》里的故事。一個從美國回來參加國家建設的學者,把女兒送進大陸的學校讀書,接受教育。老師讓同學寫《賣火柴的小女孩》讀后感,他的女兒寫了,說安徒生筆下的悲劇發生在資本主義國家里,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如果搞得不好,也可能發生在我們這樣的制度中。這個話沒有錯,和鄧小平說過的話是一個意思。甚至從鄧小平的原話里就可以直接推導出這樣的結論。可是,老師為他女兒的作文判了零分。家長問老師為什么,老師說,就是要教育引導孩子這樣想問題,也只能讓他們這樣去想,不能有違背標準答案的想法。老師的話和做法如此沒有道理,這還叫教育嗎?最后,這位學者還是讓女兒回美國念書去了。我們的教師已經沒有了正當的思想能力,會教出來什么樣的人?多可怕的事情!
我很晚才離開教育工作,最后是在清華講課,給香港高級公務員講中國語言文字。清華來人說,香港來聽課的都是博士、大官、高級公務員,需要真正的老先生給他們講。我講的東西中,有傳統文化,有對傳統文化的看法,有些收進了《朝聞道集》。這本書出版后,火得不得了。經常有大包大包的書拿過來讓我簽名。這說明老百姓是聰明的,是懂道理的,是知道好壞的。他們平常沒有發言權,但是心里有數。我有個親戚,加入了比利時國籍,回來探親,從機場到市區,出租車司機一路發牢騷。大概意思是窮人處在社會邊緣,沒有公平。
大家都要過好日子,這里過不上,就去別的地方找。我的樓上,全家人在澳洲,樓下一家人到了歐洲,都是往外走。我當年在外國銀行,待遇很好。后來出來,為國家效力,很艱苦,卻樂意。為什么?愛這個國家,抱有希望,心里有動力,愿意出力。美國這么發達,有道理的,每個人都有希望,都有動力。
思考"儒學的現代化"問題
聊天時間超過了預期,怕周老累著,表示早點告辭。老人家看著鐘表說:不急,我又不累,聊得高興,再說一會兒--

一歲一歲不覺得,實際上變化很大。我的變化,別人不大看得見。比如,耳朵不行了,眼睛也瞎了。我是允和去世第二年換的人工晶體,一直不錯。每天很多時間用來看書,長時間看也不覺得累。現代科技很厲害,耳朵有助聽器,眼睛換的人工晶體效果很好。對面樓上鄰居家里的花兒我都看得清楚。但是畢竟老了,記憶力比以前差了,很多事情記不清了。世界變化這么大,個人哪能不變?
我這窗子外面也變化很大。原來有大樹,有樹就有鳥兒。那是鳥兒的世界。每天這個時候(下午四五點鐘),它們就飛回來了。鳥兒叫得很歡樂,我聽著心里也高興。人與自然和諧的狀態,確實很好。可是現在沒有樹了,也沒有鳥兒了。這是小變化,又是大變化。自然生態變化了。
人文世界也有大變化。世界上本來有個社會主義陣營,最多時候有四十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現在就剩下了三個。朝鮮、古巴和中國。古巴和朝鮮都窮得不得了。從四十多個減少到三個,事實證明,這條路很難走通。以我的經歷說,我經歷過清末、北洋、民國、毛澤東時代、鄧小平時代。五個歷史時期里,文化上看,最好的是民國時期。國家有民氣,民眾有文化,學界有國際一流學術成果,社會有言論自由,教師能培育出人才。現在說的大師,都是那時候出來的。你可以一個一個查查,都是。這是事實,不用辯論。國家走哪條路,世界范圍內試驗,結果也出來了。也是清楚得很,用不著辯論。所以鄧小平主張不爭論,讓實踐說話。蘇聯垮臺前搞社會主義的歷史,比我們建國以來到現在的時間還長些,最后還是不行,走不通。道理其實很簡單,違背規律了。
最近我的兒子到歐洲旅游,去了許多國家。到了過去蘇聯管理的國家,那里的旅游過程簡直成了反蘇宣傳,老百姓對蘇聯恨透了。蘇聯現在沒有了,回到了過去的俄羅斯。看來有些東西是要回去的,因為回去才符合老百姓的愿望。我們也有東西要回去,比如傳統文化。孔孟之道是好的,幾千年過來,思想和社會那么穩定,是有道理的。它能為封建專制服務,也能為現代社會服務。我最近寫了一篇《儒學的現代化》,美國已經翻譯發表了。我們不能丟了自己的好東西,那是真正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至于現在很多大學里搞的所謂國學,根本不是本來的意思,是表面熱鬧。孔孟之道里面的基本道理是符合本性、尊重人性的。過去把孔孟之道統統打翻,現在要真正恢復,還缺少社會心理土壤,得慢慢來。
美國朋友問我:連我們都為你們著急,你們自己為什么不著急?我說:你們才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我們已經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上的病,不是一天形成,也不是一天能治好的。孟子講,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現在雖然很多人沒有了是非之心,但是還有些知識分子知道是非,只是不敢說出來,敢怒不敢言。中國經濟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下一步,政治也要隨著改變,以適應文化發展要求。何方是張聞天的首席秘書,曾經真誠地信仰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轉了一個大圈子,碰了不少釘子,后來發現不是當年想象的那樣。現在他頭腦很清楚,知道這一套需要改革。他在努力把自己的反省和思想傳出去。黨內有這樣的人,還是有希望。碰了釘子,就會引發思考。自然規律是進化的,人類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不進化,就會被淘汰。世界各國都在發展,就像一個大運動會,有的跑在前,有的落后,很正常。我們也曾長期領先,只是現在落后了。知恥近乎勇。只要是往前跑,方向對,早晚能跑到地方。中國會進步的,慢點罷了。只是心里要明白,復興華夏文化,不是文化復古,是要文化更新。

跟周老說再見時,話題回到讀書。他的桌上放著一張紙,一支筆,意思是必要時用筆交談。臨別,我在紙上寫:"您手邊有沒有《舊制度與大革命》和《彎曲的脊梁》兩本書?"周老看了,說沒有。即約定,生日當天一定送上。下次聽他談這兩本書。

2013年1月9日

目次

甲輯 詩書喪,猶有舌

顧頡剛聚書散書 / 003
錢穆著作作基石 / 007
梁啟超痛責學界 / 011
陳寅恪清音獨遠 / 016
胡適的“不茍且” / 020
聞一多的書桌 / 024
李方桂的語言天才 / 028
葛傳槼:為原版牛津英語詞典挑錯 / 032
張恨水:何止“鴛鴦蝴蝶派” / 036
儲安平:慢慢實現理想 / 040
雷震獄中勸子讀書 / 044
陳之藩:把我的心地澄清 / 048
顧準:“誰也弄不清我到底想些什么” / 052
宋云彬的爽直 / 056
葉君健改造“紅寶書” / 060
瞿同祖:只想再寫一本好書 / 064
洪業:“季世儒者” / 071
曾琦:“退而著書立說” / 075
李璜:翻開書,好好用功罷! / 081
吳晗:學術漸遠,政治日近 / 089
左舜生:在學論學,在政言政 / 094
張君勱:民國憲法之父 / 100
張蔭麟:才如江海命如絲 / 106
潘光旦軼事 / 132
詩書喪,猶有舌 / 143

乙輯 感謝所有的記憶

費正清的民國視角 / 151
美國的明恩溥和英國的蘇慧廉 / 155
戴高樂:“重要的是兩代以后人們的想法” / 159
高爾基的異端言行 / 163
法捷耶夫的絕命書 / 167
愛倫堡回避了什么 / 171
蘇聯“黑皮書”事件始末 / 175
陽光般的阿倫特 / 179
本雅明的黑色筆記本 / 184
維特根斯坦的老套 / 188
伍爾夫為艾略特當排字工 / 192
克里斯蒂的秘密筆記 / 196
普利策:“專咬特權的獵犬” / 200
盧斯:要么輝煌,要么滅亡 / 204
海倫?凱勒:人類世界里的神跡 / 208
博爾赫斯:“我總覺得二十世紀不那么美妙” / 212
感謝所有的記憶 / 216
納粹焚書之夜 / 220
薩爾茨曼:流亡書籍的庇護人 / 224

丙輯 古風入骨

出于史,入于史 / 231
說“溫故” / 235
“和順”書香 / 239
古風入骨 / 243
從“地球檔案”到“平民歷史” / 247
一部譯稿的命運 / 256
費孝通:“自將磨洗認前朝” / 264
雖然晚了些,還是知道了 / 274
“東方劍橋”在湄潭 / 278
溫故可知新,也可只為溫故 / 283
文化的殘片 / 288
周有光放談中國和世界 / 293

后 記 / 305

書摘/試閱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