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聖經真的沒有錯嗎?聖經底本無誤論的再思
滿額折

聖經真的沒有錯嗎?聖經底本無誤論的再思

定  價:NT$ 390 元
優惠價:90351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9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我們手上的聖經是可靠、無誤的神的話語嗎?受過神學訓練的信徒均知道,聖經無誤的意思是:聖經的原稿(底本)是聖靈所默示的,因此,是無誤的、神的話語。「聖經底本無誤論」基本上就是本書所要鞏固並提倡的。
教會如果放棄無誤論,將失去信仰與行為的準繩。歷時十多個世紀之久,大公教會或宗派即使對聖經的解釋有不同的意見,大致上都奉聖經為無誤的、神的話,具有至高的權威;然而,自從啟蒙運動以來,越來越多的聖經學者或神學家卻否認聖經的無誤。
若放棄聖經無誤的堅持,基督教的信仰就轉向以人為本,而非以神為本;真理的根基就崩潰了。本書乃是希望華人教會能堅守無誤論,不被啟蒙運動的世界觀或方法論所動搖。全書十四篇論文介紹與維護無誤論,闡明世界觀如何影響詮釋學,並嘗試從四個學域討論與無誤論有關的議題。書中內容頗具專業性,讀者若能細心、耐心地閱讀,必能從中受益。

「欣見周功和博士集合華神校內外多位學者,從新舊約低等批判(經文校勘)、高等批判(文學統一性及作者),以及神學(包括啟示的教義與聖經詮釋的基礎)等多方面角度,來探討聖經無誤這一重要議題,提供福音派的見解及學者的具體研究成果。相信必可對後現代的教會與社會,產生啟瞶振聾的作用,進而激發學子樂讀聖經、信從真理、遵行主道的熱忱。如宋儒所謂:窮經以博古,治事以通今。」

賴建國
中華福音神學院前院長
創欣神學院舊約教授

作者簡介

本書的十四篇著作來自世界不同的地區,絕大部分來自台灣。十三位作者如:周功和、溥偉恩(Vern S. Poythress)、伯瑞特(Richard Pratt)、吳獻章、劉光啟、葉雅蓮、吳存仁、張達民、黃穎航、曾劭愷、王瑞珍、康來昌、麥安迪(Andrew McCafferty),均成長自不同的背景,受過不同的教育,屬於不同的宗派或傳統,其中包括已達退休年齡的資深學者與剛完成學業的年輕學者。而他們的共同點是:堅信整本聖經都是聖靈所默示的,是無誤的、神的話語。

編序

我們手上的聖經是可靠、無誤的神的話語嗎?一般華人基督徒閱讀聖經公會出版的《和合本》聖經,會在經文裡看到「有古卷加……」,「有古卷沒有……」,「有古卷作……」,等小字,因此知道聖經的古抄本之間,內容有些差異。而使用超過一種聖經譯本的信徒會發現,翻譯聖經原文的學者們偶而有不同的見解。既然聖經的古抄本與聖經的翻譯都不是百分之百的準確,那麼聖經無誤是什麼意思?部分受過神學訓練的信徒知道答案;聖經無誤的意思是:聖經的原稿(底本)是聖靈所默示的,因此,是無誤的、神的話語。「聖經底本無誤論」基本上就是本書所要鞏固並提倡的(以下簡稱「無誤論」)。
教會如果放棄無誤論,將失去信仰與行為的準繩。基督教的傳統教義不足以成為信仰的至高權威,因為基督教既有不同的宗派,就有多元的教義傳統,顯示教會傳統不是絕對的真理。歷時十多個世紀之久,大公教會或宗派即使對聖經的解釋有不同的意見,大致上都奉聖經為無誤的、神的話,具有至高的權威。可是,自從啟蒙運動以來,越來越多的聖經學者或神學家否認聖經的無誤。若是放棄聖經無誤的堅持,基督教的信仰就轉向以人為本,而非以神為本;真理的根基就崩潰了。編者編撰此書,是希望華人教會能堅守無誤論,不被啟蒙運動的世界觀或方法論所動搖。

本書十四篇論文的編排如下。頭兩篇是概論,介紹與維護無誤論,並闡明世界觀如何影響詮釋學。跟著的十二篇論文,嘗試從四個學域討論與無誤論有關的議題。這四個學域是:舊約,新約,神學與哲學。每學域各有三篇著作。本書所處理的議題是跨學域的,因此四領域間難免有重疊之處。例如舊約學者的討論觸及哲學,而哲學方面的論著會引用聖經研究的成果,等。論文之間也有內容的重複。例如某些經文重複地被引用,經驗實證論受到多次的批判,等。重複有其價值,因為重複的內容往往是關鍵性的,而且重複能加強傳遞的效果。書中部分的內容頗具專業性;超過一位作者從事抄本鑑別學的討論。讀者若能細心、耐心地閱讀,會有一定的收穫。
幾百年來,聖經受到的挑戰非常之多,包括來自抄本鑑別學、考古學、高等批判、自然科學、和倫理學等等的挑戰。這些挑戰在信徒心裡產生了不少難題。雖然絕大部分的難題都有解答,但編者必須承認,還剩不少難題尚未有好的解答。不過,一位信徒之所以接受聖經無誤,並非因為他已解決了一切的難題,乃是因為聖經對己身的教導,耶穌的榜樣,以及聖靈的感動。聖經教導關於它己身的性質,說明它是神的話語。神的話語擁有真理的屬性,而真理,就是沒有錯誤。編者深知,要鞏固無誤論,不能只倚賴學術性的討論,而是要倚靠神的靈,方能成事。如果信徒閱讀聖經從來沒有經歷到聖靈的感動,應證聖經是神的話,他的無誤論立場很容易會搖動。聖靈在聖經讀者心中的感動是關鍵性的。編者很遺憾,本書的弱點之一,是沒有充分討論聖靈的感動。希望以後能有多一些這方面的討論或見證,彌補本書的不足。

本書的十四篇著作來自世界不同的地區,絕大部分來自台灣。十三位作者,成長自不同的背景,受過不同的教育,屬於不同的宗派或傳統;包括已達退休年齡的資深學者,與剛完成學業的年輕學者。而他們的共同點是,堅信整本聖經都是聖靈所默示的,是無誤的、神的話語。
在此感謝每位作者在百忙之中提供佳作,也感謝中華福音神學院的前院長賴建國教授為本書寫序。筆者要感謝王瑞珍老師承擔本書執行主編,也感謝出版社同工專業的配搭。願復活的主使用這本書鞏固華人教會的信仰基礎。

主編
周功和
2013年十月

賴序

2011年周功和博士重返中華福音神學院接任院長,與我餐敘時表示,將推動華神老師研討「聖經無誤」這重要的議題。現在兩年有成,即將集結出書,囑我作序,我欣然答應。
基督教信仰的根基,宗教改革所強調的「惟獨聖經」,福音派的標誌「尊崇聖經權威」,今日正受到嚴厲的挑戰。
其實挑戰神話語的權威,早自伊甸園就已開始,蛇引誘始祖:「神豈是真說……?」(創三1)耶穌受洗以後,撒但也用扭曲上帝話語的方式來試探祂(太四1-11;路四1-13)。兩千年來耶穌的降生、受難、安葬、復活及升天,一直受到許多誣蔑,甚至初期教會就有人懷疑主再來的預言。教會歷史上最早提出基督教正典目錄的的馬吉安(Marcion,大約公元110-160年),即是以神學的理由,反對舊約聖經以及部分的新約書卷,因而被判定為異端。
十六世紀馬丁路德與加爾文帶領宗教改革,高舉惟獨聖經,主張聖經無誤,尊崇原本。相信聖經新舊約六十六卷全部及各部分都是出於上帝的啟示,聖靈的默示,由聖經作者寫下,原本完全無誤。這也是宣告「惟獨聖經」是一切信仰及生活準繩的根基。權威絕非公元第四世紀耶柔米所翻譯,天主教會一直奉為正典的拉丁文武加大譯本,而是要追尋聖經原本,即舊約希伯來文與新約希臘文聖經。

但是十七世紀天主教神父理查.西蒙(Richard Simon, 1638-1712,Histore critique du Vieux Testament,1682年),以低等批判的方法(Lower Criticism)研究聖經的經文校勘(Textual Criticism),聲稱找到許多抄本的謬誤,企圖貶低「惟獨聖經」的權威,並從根本來瓦解宗教改革的力量。然而此舉也重創天主教會自身的權威,因為天主教的主要教義都是根據聖經,結果西蒙被逐出天主教會。
十八世紀啟蒙運動興起,主張人的理性是批判及衡量一切真理的標準,連聖經所宣稱的真理,都要經由人的理性來加以驗證。尤其自從士萊馬赫(Friedrich Daniel Ernst Schleiermacher,1768-1834年)以後,學者多採用歷史批判方法來研究聖經,改變聖經詮釋的前題。聖經不再是神的啟示,而是人的作品;更非聖靈的默示,而是時代的產物。既是人的作品,就無權威可言。既是時代的產物,就受時空的限制。聖經不再是神的話(真實與真理),而變成是神話(虛構與虛假)。排除聖經中所記載的神蹟、預言與神大能干涉歷史的事件。

典型的歷史批判問題,包括質疑創造與洪水,以色列的先祖,摩西與出埃及,十二支派一起過約旦河,征服迦南等。 並且由於不接受以賽亞書與但以理書中精確的預言,認為是事情發生以後託古的敬虔偽作(vaticinium ex eventu),或是愛國宣傳,進而否定其作品的統一性與作者的真實性。
時至二十世紀,從歷史批判衍生出來的方法,包括來源批判(Source Criticism)、形式批判(Form Criticism)、編修批判(Redaction Criticism)等(統稱高等批判,Higher Criticism)對聖經的看法,不但使自由派與基要派壁壘分明,更造成福音派內部的分裂對立。包括1929年普林斯頓神學院董事會引進二位自由派的董事,造成三位堅持聖經權威的教授(包括著名新約學者梅晨教授)辭職,轉而成立西敏神學院,以及1960年代福樂神學院教授團公開放棄聖經無誤,逼使有些教授離開,包括福音派大師韓克爾(Carl F. H. Henry)博士 及筆者業師艾基新(Gleason Archer)博士 等,轉到芝加哥三一福音神學院任教。

除了以上用低等批判及高等批判,還有從神學觀念來質疑聖經的權威,否定聖經的無誤。例如近年筆者鑽研舊約中的彌賽亞預言, 自古以來一般基督徒都堅信耶穌基督復活以後對門徒所說:「這就是我從前與你們同在之時所告訴你們的話說: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和詩篇上所記的,凡指著我的話都必須應驗。」(路廿四44)然而這句話現在卻不斷受到嚴厲的挑戰。
過去猶太人在與基督徒辯論中,先是否認舊約中許多重要的經文是預指耶穌說的,甚至不惜暗中竄改一些經文(例如,詩廿二16;賽七14,九6)。後來更說舊約聖經沒有彌賽亞的觀念,要等到基督教興起前不久,才由耶穌及他的門徒倡議產生。兩百年來採用歷史批判的學者不接受舊約先知的預言,反而認為先知都是時代之子,向當代的人傳講當代的信息,與未來無關。彌賽亞觀念不是出於神的默示,而是社會的運動,文化的產物。要到舊約歷史晚期,猶大人遭逢國破家亡,身處被擄絕境才產生。近年更有一些福音派學者竟也附和猶太人的傳統解經,以為兩千年來歷代教會接受的舊約彌賽亞預言經文,都是後來基督教的解經者,把經文原本所沒有的意義讀進去的。

面對以上這些挑戰,有必要正本清源,再度肯定上帝的啟示,聖靈的默示,及聖經的解釋。而這一切都直接與聖經無誤及上帝話語的權威有關。
欣見周功和博士集合華神校內外多位學者,從新舊約低等批判(經文校勘)、高等批判(文學統一性及作者),以及神學(包括啟示的教義與聖經詮釋的基礎)等多方面角度,來探討聖經無誤這一重要議題,提供福音派的見解,學者的具體研究成果。相信必可對後現代的教會與社會,產生啟瞶振聾的作用。進而激發學子樂讀聖經,信從真理,遵行主道的熱忱。如宋儒所謂:窮經以博古,治事以通今。

賴建國
中華福音神學院前院長
創欣神學院舊約教授
2013年8月20日

目次

編序/周功和
推薦序/賴建國

一、總論
1.聖經底本無誤論:論據的重述與方法的再思/周功和
2.聖經無誤論與世界觀/溥偉恩(Vern S. Poythress)

二、舊約觀點
3.舊約研究與聖經的權威/伯瑞特(Richard Pratt)
4.從以賽亞書看聖經的權威/吳獻章
5.從巴勒斯坦的考古發展看考古學與聖經詮釋/劉光啟

三、新約觀點
6.馬可福音的結尾和聖經的權威/葉雅蓮
7.聖經底本無誤論觀點下看詩篇四十篇在希伯來書中的詮釋/吳存仁
8.聖經無誤論與聖經抄本、翻譯和詮釋/張達民

四、神學觀點
9.聖經無誤的經文根據/黃穎航
10.巴特主義「不可能的任務」:拒絕聖經無誤的「神」學?/曾劭愷
11論古蘭經與聖經之衝突/王瑞珍

五、哲學觀點
12.拿出證據來!/康來昌
13.恩斯的《默示與道成肉身》:對其雄辯法的異議/麥安迪(Andrew McCafferty)
14.後現代詮釋學與聖經無誤/周功和

書摘/試閱

1
聖經底本無誤論:論據的重述與方法的再思

周功和

本文的目的是維護聖經「底本無誤論」與闡述接受此理論所牽涉的方法論。所謂的「底本」即聖經的原稿、最原始的聖經文本。底本無誤論肯定聖經的最原始文本的信息,因聖靈的默示,沒有錯誤之處。所謂的底本或原稿,不一定是單一作者的產品,也可能是修訂(redaction)過程的最後產品。 底本無誤論與「底本說」(Documentary Hypothesis) 是兩回事。後者是一種摩西五經形成的理論,與聖經原稿無誤的議題只有間接的關係。
為什麼有部分福音派 的神學家或聖經的學者的立場是:尊重聖經的權威,卻不接受底本無誤論? 筆者準備從聖經、教義與方法論的觀點來討論聖經底本無誤這個議題。文中筆者會使用「聖經的無誤」與「聖經的權威」兩個用詞。前者是指底本(原稿)的無誤,而後者的意義則比較廣。尊重聖經的權威,就是以聖經為教會或個人信仰與行為的準則,但不一定觸及無誤論。為了行文方便,凡肯定底本無誤論的學者,筆者在下文將稱之為「保守福音派」學者。底本無誤論在本文也簡稱為「無誤論」。

一、 聖靈的感動

聖經底本無誤論必須涉及聖靈感動的議題。這項議題雖然不是無誤論的教義或論證,卻是信徒接受無誤論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位信徒會相信聖經的權威或聖經的信息無誤,可能是因為他接受了教會的教導,也可能是因為他做了一番研究,而後到達這個結論。不過,有一項不可少的原因是,他接觸到聖經話語之後,經歷了聖靈的感動(林前二4、12-13)。
從方法論的觀點,我們可以這樣說:信徒閱讀聖經時,經歷聖靈的感動,因此信服聖經的教導,而聖經的教導包含己身的無誤性(看本文第五節),因此有神學素養的信徒,確認聖經底本的信息無誤。

一般人通常是信了耶穌後才接受聖經的權威,而不是先接受聖經的權威,才相信耶穌。使徒說,信道是從聽道來的(羅十17)。所謂的「道」,就是福音(參路廿四46-47;林前十五1-5)。福音的信息記載在聖經裡。聖經直接或間接地為信徒提供「得救的智慧」(提後三15),因此初信者尊重聖經,而帶領他信主的信徒很可能是他的榜樣。此外,還有一項不可少的,就是聖靈的感動(約三5-8;彼前一23)。信主以後,他因聖經的信息而繼續受到聖靈的感動(彼前一8)。這些聖經的信息,可以直接來自讀經,也可以通過講台、小組查經、詩歌、屬靈書籍等等。聖靈藉著神的話語在人心裡做工,改變人的生命(參尼九20、30;約十27,十四26,十五26,十六13-14;林前二4;帖前一5;約壹二26-27)。當復活的主在往以馬忤斯的路上向兩個門徒講解聖經時,那兩位門徒的心有「火熱」的感受(路廿四13-32)。他們所經歷到的,是聖靈的感動。

另一類從小就信耶穌的人,可能不斷地經歷到聖靈的感動,也可能沒有受到什麼感動,以至於到了某一年齡,開始反思自己的信仰。在反思的過程裡,他可能被不同的人或事物所影響,包括牧師的勸勉、聖詩、屬靈書籍、主內的團契等等,但是更重要的,是聖靈藉著聖經的話語感動他的心。聖靈的感動是他肯定信仰與聖經的權威所必須要有的經歷。

有人會反駁說,聖靈的感動與無誤論沒有必然的關係,因為有部分福音派學者認為聖經只在論及與救恩有關的內容上無誤,在講論其他事物時可以有誤。 持這種「有限無誤」立場的人,也可以見證說,他們讀經時經歷不少聖靈的感動。 可是,耶穌說:「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約五39)另外,聖經為信徒提供「得救的智慧」(提後三15)。如此看來,聖經信息的準確性與救恩有密切的關係。既然如此,若是發現聖經的確教導己身底本的無誤(看第五節),那麼「有限無誤」立場的人,就有義務要改變立場,接受無誤論。
筆者無意將聖靈的感動量化或操作化(operationalize)。不過,聖靈的感動是信徒接受聖經權威或聖經無誤的關鍵性理由,所以放在在文章開頭,以凸顯它的重要性。

二、聖經底本無誤論的描述

不少福音派學者認為聖經無誤論是早期教父、中世紀的神學家與十六世紀宗教改革領袖路德與加爾文,所持守的。 可是,有學者認為,教父對聖經的看法與現今福音派的無誤論不一樣。 也有一些學者認為聖經無誤論是十九世紀末普林斯頓神學院的幾位神學家,尤其是賀治(A. A. Hodge,1823-1886)與華菲德(B. B. Warfield,1851-1921), 所發明的。雖然筆者認為無誤論是教會素來所持守的, 本文不準備從教會歷史的研究來確定無誤論的正確性,因為確定這教義的方法,主要不是追隨教父或其他教會領袖的意見,也不是基於教會的傳統,乃是順服聖經對於它己身的教導。

什麼是聖經底本無誤論?既然學者們公認賀治與華菲德在1881年針對無誤論提供了清楚、仔細且具有學術性的論證,就以他們的思想作為出發點。其認為,聖經底本之所以無誤,是基於聖靈的「默示」。 使徒說:「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提後三16)賀治與華菲德在合寫的論文中,先討論「默示」的性質,說明聖經的作者們從事寫作時,絕大部分時間並不是機械式地逐字記錄神所啟示的話語,乃是使用自己的聰明智慧、所受的教育、經歷、所收集的資料,在神所安排的情景與歷史處境中從事寫作。聖靈默示的成果,就是人所寫下的話語無誤地傳遞神的啟示。「聖經不只是包含神的話,乃是神的話本身,因此聖經所肯定的各種事物,無論是屬靈的教義、義務、物質或歷史的事實、心理或哲學的原則,若是底稿實際的字眼是確定的,而且是按照它們自然的意義與作者的用意來解釋,〔聖經所肯定的〕都是毫無錯誤的。」

針對賀治與華菲德的無誤論申述,還需要一些補充說明:
1.他們並不是說信徒日常所用的聖經無誤,而是說底本(即底稿或原稿)的信息無誤。這就是說,抄本與譯本都可能會有錯,希伯來經文的母音、新舊約聖經的分段、章節、標點符號、標題等都不是無誤的。
2.他們認為聖經到處都彰顯作者的人性。聖靈的默示並未使作者變為無所不知。例如摩西不知道有細菌、病毒等微生物,保羅也不懂得現代的天文與地理。但除非證明經文所肯定的有錯,否則作者的無知與各種人性的軟弱並不否定聖經是神所默示的。在未受聖靈默示的時候,聖經作者們對事物的理解,與他們所說、所寫的話是會有錯的。
3.只要所傳的信息是真,文法的不規則、庸俗的俚語等並不否定經文是神所默示的。
4.解釋聖經首要的目的,是確定作者的用意, 因聖靈的默示並不使聖經的作者違背自己寫作的意圖。
5.聖經的作者可以提供概括性而非精確的數字,又如新約作者引用舊約經文時,可以講述該經文的大意而不是逐字式引用。這些做法都不是錯誤。

比較現代的無誤論論述,是1978年的「芝加哥聖經無謬誤宣言」。 保守福音派所肯定的默示論,是一種「全人」式的默示(organic inspiration)。 默示不只是聖靈使人有宗教的情感,人把這些情感寫下。若是這樣,聖經與其他宗教性著作基本上沒有兩樣。默示也不是機械式地逐字聽寫。若是這樣,人的主動性就被抹殺,人就不再是作者了。全人式的默示尊重人的意願,是「神的話藉人的話表達」。 默示的方式是多元的,包含以下幾種人的作為:(1)神向先知說話,賜下異象、異夢;先知轉告或寫下這些話語、異象或異夢。 (2)詩人把自己的感受化為文字。(3)歷史家收集資料, 整理、詮釋與寫作。(4)修訂者把一位作者(自己或別人)所寫的,編入另一位作者的著作裡。 以上幾種默示的方式可以在同一卷書中呈現。聖靈的默示就是:人在聖靈的啟示、引導與監督下,寫出無誤的神的話語(彼後一20-21)。

三、聖經學者不接受無誤論的原因

不少聖經學者不接受無誤論。筆者所知道的主要原因,包含三項:(1)底本的失傳,(2)未能解決的聖經難題,與(3)人的語言不可能用來講論神的信念。以下對這三項原因逐一地討論與回應。在第四節,筆者將討論維護無誤論的方法論,說明筆者的方法是:循環論證加上證據的歸納。這一節所提供,針對不接受無誤論的三項理由的回應,屬筆者方法論的「證據歸納」部分。

1.有些學者說,既然底本都已失傳,無法檢閱,因此無法接受底本無誤論。 可是底本無誤論並非基於底本的檢閱,乃是基於神的屬性與聖靈默示的性質。這兩項堅持將在第五節詳細討論。附帶的問題是:如果底本無誤很重要,而神允許底本失傳,那麼,神為什麼不保守抄寫的過程,使抄本無誤?傅蘭姆(John M. Frame)提供了很好的回覆。 他的思想大致如此:神話語的傳遞與領受,牽涉底本的抄寫、抄本的鑑別、翻譯、解釋、教導、閱讀、聆聽、應用等。每一階段都會有錯誤產生。不過,信實的神保守聖經的文本(text,信息),以致我們現有的聖經非常接近底本。 例如傅瑞姆依循主流抄本鑑別學的看法,認為馬可福音十六章9-20節(所謂「長的結尾」)不是底本的一部分, 但同時又認為這看法不影響基督復活的真理。為什麼?因為聖經的信息有它的「冗餘性」(redundancy)。 這就是說,有其他的經文講論耶穌的復活與第一世紀教會的經歷,因此即使有幾句話的遺失並不使復活的真理受到虧損。

保守福音派的學者們認為,藉著抄本鑑別學, 我們可以有把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舊約的底本內容已被確定, 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新約底本內容已被確定。 這表示文本的小部分是有問題,就是在異文之間無法確定哪一種說法符合底本。不過,以往福音派的聖經學者們(如華菲德、 華爾基[Bruce Waltke]、凱瑟[Walter Kaiser]、魏斯科[B. F. Wescott]、霍特[F. J. A. Hort]、布魯斯[F. F. Bruce])堅持:異文不影響任何重要的教義。這就是說,神保守了聖經文本的傳遞。
至於聖經文本傳遞上的其他問題,傅瑞姆指出:如果要消除一切傳遞的錯誤,神不只是要保守抄本無誤,還要保守翻譯無誤、解釋無誤、傳講無誤與領受無誤。甚至我們可以追問神,為什麼不把無誤的真理直接傳入每一個人的心中?我們不知道神為什麼允許聖經文本傳遞的各個階段都含有不確定性, 但這不確定性與底本無誤沒有必然的矛盾。傅瑞姆建議說,神允許傳遞的過程中包含不確定性,很可能是祂要在教會裡建立恩賜配搭的團契生活。教會裡有語言恩賜者專心從事抄本的鑑別、翻譯或聖經的解釋;有教導的恩賜者忠心教導聖經;有些人的恩賜是身教而不是言教,他們活出聖經的道理,等等。無論傅瑞姆的猜測是否正確,聖經文本在傳遞上含有不確定性並不否定聖靈曾默示無誤的聖經底本。

2.部分福音派的學者,雖以聖經為信仰與生活的準則,卻因為未能解決聖經的難題,因此不接受無誤論。 可是,學者們若是暫且無法找到答案,並不表示就沒有解答的可能。筆者承認自己仍有好幾十處聖經的難題沒有好的解答,但不認為因此就要承認聖經的底本有誤。底本無誤論不是因為所有的難題都得到解答而歸納出來的。若是用這種歸納法來處理無誤論的議題,肯定不會達到無誤論的立場。無誤論是基於神的屬性與聖靈默示的性質(見第五節),也倚靠聖靈的感動(見第一節)。 雖然如此,筆者還是鼓勵讀者多看一些福音派學者以往的努力所達到的或收集到的解答,以免一旦遇到未能解答的難題,馬上就放棄無誤論。 兩千年來,聖經的難題可能有上千個,其中大概超過百分之九十已有解答。對於那些還沒有好的解答的難題,學者們需要繼續努力。

3.有些人認為人類語言不可能用來講論關於神的事,因此聖經的信息不可能無誤。其實人所講、所寫的話語,是可以沒有錯誤的,只是講的越多,錯誤也越多罷了。若是有聖靈的引導與保守,整卷書是可以沒有任何錯誤的。不過,若受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的影響,把神歸在本體界(noumenal realm),即超越理性的境界,那麼,用人的思想範疇來講論神就不可能了。 按照康德所設定的形而上遊戲規則,任何正面講論神的話語(神是什麼)都必定是錯的,只能用負面的話語講論神(via negativa,神不是什麼)。 各宗教所持的教義,只不過是各自表述不能用語言所表述的事。借用新正統的話來說,則是,神是「全然他者」(Wholly Other),超越任何語言的表述。若是如此,所有的教義都不是真理,包括聖經所講一切關於神的話語。可是,基督徒有義務聽從神的話,沒有義務聽從康德。我們肯定神的超越性,但否定神是「全然他者」。創造天地的主宰能使用人的語言無誤地與祂所造的人類溝通。神能說萬國的方言! 神創造人的認知功能與語言功能,讓人與神能彼此溝通。 聖經記載說:「神既在古時藉著眾先知多次多方地曉喻列祖,就在這末世藉著祂兒子曉喻我們……。」(來一1-2)神的兒子耶穌基督擁有完全的神性與完全的人性。當祂在世上說話的時候,是以三一神的第二位格說話。 祂日常所講的亞蘭文(Aramaic),能無誤地表達真理,因神的兒子就是真理(約十四6),祂所講的話也是真理。耶穌所教導關於父神、自己與聖靈的真理都是無誤的。造物主超越受造物,人不可能全然認識神,但人若是按照聖經的啟示去認識神,那麼非全知也可真知(申廿九29)。

幾十年前,福音派的學者們強調神的啟示是命題式(propositional)的。所謂「命題」,就是有意義的句子,而其意義可以被判為對或錯。福音派這樣的堅持,目的是要反駁康德或類似康德的那些認為造物主是全然超越思想範疇的學說。當然,聖經的話語不只是命題。巴刻(J. I. Packer)認為聖經的語言至少有五種功能:提供信息(命題),傳遞命令,啟蒙想像力(換位思考功能),成就旨意與感動讚美。 每一種功能都是有位格的神與有位格的人彼此之間的溝通。第一種功能特別指向命題式啟示;第五種功能預設位格與位格之間的團契。自然語言哲學家曾探討與分析更多的語言功能。
以上交代了使人不接受無誤論的三項理由,以下討論維護無誤論的方法(第四節)與提供論證(第五、六節)。

(節錄自第一章)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51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