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中醫經典精讀(簡體書)
滿額折

中醫經典精讀(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4.8 元
定  價:NT$ 209 元
優惠價:87182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醫經典精讀(案例版)》從實用角度出發,精選《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及《溫病學》四部中醫經典著作中對中醫基本理論和中醫臨床有較大指導價值又易于掌握的有關內容,并在每章后增加病案舉例和復習思考題,幫助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能較快和較為準確地抓住中醫經典精要,促進中醫人才的成長。 《中醫經典精讀(案例版)》主要供高職高專中醫學、針灸推拿、中醫骨傷、中醫全科醫學專業三年制學生使用。也可作為相關專業學生、自學考試應試人員及中醫藥愛好者學習中醫經典的參考書。

名人/編輯推薦

《全國高職高專課程改革規劃教材:中醫經典精讀(供中醫類專業使用)(案例版)》主要供高職高專中醫學、針灸推拿、中醫骨傷、中醫全科醫學專業三年制學生使用。也可作為相關專業學生、自學考試應試人員及中醫藥愛好者學習中醫經典的參考書。

目次

《黃帝內經》部分
第一章緒論
一、作者與沿革
二、內容與體例
三、主要學術成就
四、學習方法和要求
第二章陰陽五行學說
一、陰陽學說
二、五行學說
第三章藏象
一、五臟
二、五神
三、六腑及奇恒之府
四、精、氣、神
五、三焦
第四章病因病機
一、陰陽失調病因病機
二、外感病因病機
三、內傷病因病機
第五章病證
一、傷寒病證
二、陰陽交病證
三、厥證病證
四、痹證病證
五、痿證病證
六、痛證病證
第六章診法
第七章經絡
一、經脈的生理功能
二、經絡在臨床診治上的意義
三、十二經脈的循行路線
四、奇經的循行路線
第八章養生
《傷寒論》部分
第一章概論
一、《傷寒論》的版本沿革和學術發展概要
二、傷寒的含義
三、六經的概念
四、《傷寒論》的辨證方法
五、六經病證治則治法
第二章辨太陽病脈證并治
一、太陽病綱要
二、太陽中風證
三、太陽中風證的兼證、變證與禁忌證
四、太陽傷寒經輸不利證
五、太陽傷寒證及兼證
六、太陽蓄水證
七、太陽蓄血證
八、邪熱壅肺證
九、胃熱彌漫,津氣兩傷證
十、協熱下利證
十一、心陽虛證
十二、陽虛兼水氣證
十三、脾虛證
十四、腎陽虛證
十五、陰陽兩虛證
十六、熱實結胸證
十七、寒實結胸證
十八、熱痞證
十九、寒熱錯雜痞證
二十、上熱下寒證
第三章辨陽明病脈證并治
一、陽明病綱要
二、陽明病病因病機
三、陽明病脈證
四、陽明病里熱實證的外證和脈象
五、熱擾胸膈證
六、胃熱彌漫證
七、胃熱彌漫,津氣兩傷證
八、陰虛水熱互結證
九、陽明腑實證
十、脾約證
十一、津虧便結證
十二、下法禁忌
第四章辨少陽病脈證并治
一、少陽病提綱
二、少陽病本證
三、少陽病兼證
第五章辨太陰病脈證并治
一、太陰病辨證綱要
二、太陰病證治
三、太陰病預后
第六章辨少陰病脈證并治
一、少陰病辨證綱要
二、少陰病本證
三、少陰病兼變證
四、少陰病治禁
五、少陰病預后
第七章辨厥陰病脈證并治
一、厥陰病辨證綱要
二、厥熱勝復
三、厥陰病本證
四、厥逆證治
五、辨嘔噦下利證
六、厥陰病預后
《金匱要略》部分
第一章緒論
一、作者與沿革
二、內容與體例
第二章臟腑經絡先后病脈證
一、已病防傳。虛實異治
二、病因分類,早期防治
三、表里新久同病均須審因論治
第三章痙濕喝病脈證
一、濕病
二、喝病
第四章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
一、百合病
二、狐惑病
第五章血痹虛勞病脈證
一、血痹病
二、虛勞病
第六章痰飲咳嗽病脈證
一、痰飲的分類
二、水飲與五臟的關系
三、痰飲的治則
四、痰飲咳嗽治療的主方
第七章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
一、消渴病的證候
二、消渴病的病因病機
三、消渴病及小便不利治療的主方
第八章水氣病脈證
一、水氣病分類
二、風水病的機理
三、水氣病治療的主方
第九章黃疸病脈證
一、黃疸病的病機
二、黃疸的分類和主癥
三、黃疸病治療的主方
第十章婦人雜病脈證
《溫病學》部分
第一章緒論
一、溫病學的定義捌掘麗闞究對象
二、溫病學的重要代表醫家及其學術成就
三、學習《溫病學》的要求和方法
第二章溫病的概念、范圍和分類
第三章溫病的病因與發病
一、溫疫的病因與發病
二、溫熱病的病因與發病
三、濕熱病的病因與發病
第四章溫病的辨證論治
一、衛氣營血辨治
二、三焦辨治
第五章溫病的特殊診法
一、辨舌
二、驗齒
三、辨斑疹
四、辨白痦
第六章溫病的治療原則
一、溫疫病治則
二、溫熱病衛氣營血治則
三、溫熱病三焦治則
第七章風溫
一、概念及發病特點
二、辨證施治
三、原文選摘
第八章春溫
一、概念及發病特點
二、辨證施治
三、原文選摘
第九章暑溫
一、概念及發病特點
二、辨證施治
三、原文選摘
第十章濕溫
一、概念及發病特點
二、辨證施治
三、原文選摘
第十一章伏暑
一、概念及發病特點
二、辨證施治
三、原文選摘
第十二章秋燥
一、概念及發病特點
二、辨證施治
三、原文選摘
第十三章大頭瘟
一、概念及發病特點
二、辨證施治
三、原文選摘
第十四章爛喉痧
一、概念及發病特點
二、辨證施治
三、原文選摘
第十五章溫疫
一、概念及發病特點
二、辨證施治
三、原文選摘
附錄溫病專用方劑索引

書摘/試閱



1.葉某,女,19歲,學生。1971年9月31日初診。郊游遇雨,未能躲避,冒雨行走半小時以上,衣衫濕透。當夜身熱形寒,周身酸痛,無汗,頭重鼻塞。用麻黃加術湯方加味以解寒濕之邪。麻黃6g,桂枝6g,杏仁9g,薏苡仁12g,生甘草6g,白術12g,帶皮生姜3片。三劑。服藥一劑而寒熱除,鼻塞通,三劑痊愈。(選自1981年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何任主編《金匱要略新解》)。
2.黃某,男,14歲。1952年10月間,頸項腫大,上及腮頰,狀類蛤蟆瘟,一身盡痛,微寒發熱,日晡尤甚,脈浮軟稍帶數象,舌苔白粗腐,大便黃軟,小便微黃。此乃風濕,非蛤蟆瘟。前醫以銀翹散加減治療無效。患者系船戶,病前日中行船,幫同拉纜,汗出當風,日晡停船即人河中洗浴。《金匱》所謂“傷于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一身盡疼痛,發熱,日晡所甚與風濕證候相符合,頸項腫大其兼癥也。故以麻杏苡甘湯加蒼術,治其風濕為主,服藥五劑,主癥盡解,兼癥亦隨之而愈。用方:麻黃4.5g,北杏仁炒4.5g,薏苡仁12g,甘草3g,蒼術9g。(選自1962年第4期《哈爾濱中醫》)。
3.王某,女,45歲。患急性風濕病2月余,肘、膝關節腫痛,西醫用青霉素、維生素B1、阿司匹林等藥,關節腫痛減輕,但汗出不止,身重惡風,舌苔白滑,脈象緩,此衛陽不固,汗出太多,風邪雖去,濕氣仍在之故,治宜益氣固表,除濕蠲痹,用防己黃芪湯加味。防己12g,白術19g,黃芪15g,甘草3g,生姜3片,大棗1枚,防風10g,桂枝6g,酒芍10g,服五劑,汗出惡風遂止,關節腫痛亦有好轉。(選自2006年人民衛生出版社譚日強主編《金匱要略淺述》)。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2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