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現代主義及其不滿
滿額折

現代主義及其不滿

定  價:NT$ 350 元
優惠價:79276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台灣現代主義文學世代,在寫實傳統之外,開啟了一個虛構的文學世界。
這種文學中的虛構,卻又真實無比,具體呈現作者心靈底層的喜怒哀樂。

《台灣新文學史》作者、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陳芳明最新論著
重新評價台灣現代主義文學
俯望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抑揚頓挫

《現代主義及其不滿》共收入文學評論家陳芳明的十篇論著,以抽樣的方式,來檢驗一個時代美學是如何在台灣文學形塑起來。本書探討了鄉土作家葉石濤、鍾肇政,外省作家朱西甯,女性作家李昂的文學作品,用以說明現代主義是如何跨越族群、性別的界線。縱然是在同樣一個美學運動的洪流裡,卻都有其各自的身世特色與藝術視野。另一方面,本書也探討了現代詩人余光中、瘂弦、楊牧的藝術奧祕。這些詩人作品的詩行之間流動著內在情緒與情欲,衝擊著當時政治權力所規訓的身體。陳芳明指出,現代詩人余光中、瘂弦、楊牧或許不至於被稱為浪子蕩娃,但他們詩中的意象與暗示,已遠遠超越了社會道德所能承受的境界。
陳芳明在《現代主義及其不滿》中認為,對於現代主義的評價,必須從藝術作品的內部結構與外在影響慎重考察。現代作家能夠涉獵的範圍,不再只是停留在現實的觀察,而是反過來對肉體與心靈的深入考察。情緒與情欲的議題也開始進入文學營造的範疇。世間所謂的悖德,如邪惡、沉淪、墮落的幽暗面,慢慢受到台灣現代作家的勇敢注視。台灣參與現代主義運動的作家,包括本省與外省,女性與男性,容納的美學觀念,完全來自台灣土壤。就廣度而言,從來沒有一個運動像現代主義那樣,展現其氣勢磅礡的一面。僅是文學一端,台灣社會見證了詩、散文、小說、評論的豐饒與繁複,更別提在音樂、繪畫、戲劇、電影、各個面向的拓展。那是一個陣容相當整齊的時代,他們可能在各自領域努力營造,卻不時相互支援,相互對話。那種精神結盟所產生的力道,創造了文學史上相當罕見的格局。當現代詩論戰進行之際,現代繪畫也正展開激辯。

作者簡介

陳芳明

從事歷史研究,並致力於文學批評與文學創作的陳芳明,一九四七年出生於高雄。畢業於輔仁大學歷史系、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他曾任教於靜宜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後赴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任教,同時受委籌備、成立該校台灣文學研究所。目前獲聘為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以顯其治學和教學上的卓越成就。

創作逾三十載,其編著的作品影響深遠,例如主編《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選文篇》、《余光中跨世紀散文》等;其政論集《和平演變在台灣》等七冊見證了台灣社會的歷史變遷,而散文集《風中蘆葦》、《夢的終點》、《時間長巷》、《掌中地圖》、《昨夜雪深幾許》、《晚天未晚》,在在呈現了高度文學造詣。

在文學創作之餘,陳芳明的詩評集《詩和現實》等二冊,文學評論集《鞭傷之島》、《典範的追求》、《危樓夜讀》、《深山夜讀》、《孤夜獨書》、《楓香夜讀》、《星遲夜讀》,以及學術研究《探索台灣史觀》、《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傳記《謝雪紅評傳》等書,為台灣文學批評建立新的研究典範。

2011年,陳芳明終於完成歷時十二載的《台灣新文學史》,為全世界的中文讀者打開新的台灣文學閱讀視野。

「台灣與東亞」發行旨趣/陳芳明
未完的美學在地化──《現代主義及其不滿》序

艾略特與余光中的詩學對話──以一九六○年代《現代文學》為平台
《現代詩》與早期現代詩學的引進──紀弦詩論的再閱讀
葉石濤與陳映真──八○年代台灣左翼小說的兩個面向
鍾肇政小說的現代主義實驗──《中元的構圖》的再閱讀
朱西甯的現代主義轉折
瘂弦詩中的靈與肉
翻譯艾略特──余光中與顏元叔對新批評的接受
吳濁流與戴國煇
生死愛慾的辯證──以楊牧《年輪》與《星圖》為中心
《殺夫》事件與女性書寫

序(節錄)
未完的美學在地化──《現代主義及其不滿》

現代主義運動對台灣人文價值的衝擊,可謂至大且鉅。從漢語變革到性別取向,都劃出一條鮮明的軌跡。台灣現代主義的先驅當年在追求全新美學之際,從未受到恰當的祝福,也從未想過究竟會對台灣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如果這個美學運動出發點放在一九五○年代末期,那麼到今天整整半個世紀已經過去。現在似乎到達一個可以從容回顧的高度,重新俯望現代主義的抑揚頓挫。這樣一場無聲的寧靜革命,其實完全改變了我們的說話方式與審美經驗,也改變了現實中的權力支配與道德規範。

在二○一一年所完成的《台灣新文學史》,一言以蔽之,無非是要為戰後現代主義運動進行辯護。前後動用五個篇章細緻描述,原因無他,在於強調現代主義的貢獻勝於其他時期。參與其中的那麼多的文學與藝術工作者,曾經承受令人無法想像的詛咒與譴責。然而,他們畢竟成功地翻轉了歷史評價。至少在新世紀之初,我們具體見證現代主義者次第受到國家文藝獎的肯定。這個事實足以說明,台灣社會必須經過三、四十年的緩慢消化,才終於承認了現代主義所開創出來的成就。遠在一九九九年,當時文建會曾經舉辦「文學經典三十」的選拔,入圍的名單有三分之二以上都是現代主義者。那場票選的結果,引起國內文壇嘩然。來自本土派陣營的群起攻訐,最後證明並未奏效。時間是最公平的審判者,美學原則畢竟還是超越意識形態。

對於現代主義的評價,必須從藝術作品的內部結構與外在影響慎重考察。就內在而言,這場美學洗禮使暗潮洶湧的無意識世界暴露出來。作家能夠涉獵的範圍,不再只是停留在現實的觀察,而是反過來對肉體與心靈的深入考察。不僅如此,情緒與情欲的議題也開始進入文學營造的範疇。就在這一點上,藝術表現開始出現了斷裂。過去的寫實文學,基本上是在道德與悖德之間劃清界線。進入現代主義文學之後,負面書寫逐漸獲得重視。世間所謂的悖德,如邪惡、沉淪、墮落的幽暗面,慢慢受到作家勇敢注視。這是一個結束的開始,文學不再為傳統的道德背書,掙脫了禮教的枷鎖,作家可以放手去探索深不可測的心靈黑洞。一個全新美學從此誕生。

對於先驅的創作者而言,他們面對的是一個從未探險的遼闊疆域。為了更忠實、更細微描寫內心世界,白話文的書寫傳統不能不受到全面反省。無以名狀的情緒流竄,無可依傍的情欲流動,似乎不是鬆懈的白話文能夠勝任,而有必要訴諸另類的語言表現方式。在新的文學生態裡,創作者在語言經營上不斷從事實驗。凡是能夠到達內心世界的各種途徑,作家都樂於去嘗試。語言的斷裂、變形、改造、濃縮的不同提煉技巧,就在這段時期推陳出新。所謂文字鍊金術,便是利用漢字的象形與會意,開發並延伸固有的內容,使最濃縮的文字釋放最豐富的意義。這種漢字書寫的現代主義,曾經在上海與香港發生,但不是過於短暫,便是不夠全面。只有在台灣,這場龐大的美學運動,不僅有世代傳承,並且跨越不同的藝術領域。經過漢字鍛鑄與台灣風土的改造,現代主義的在地化,於焉完成。

參與現代主義運動的作家,包括本省與外省,女性與男性,容納的美學觀念,完全來自台灣土壤。現代主義美學的傳播,藉由翻譯與理論的路徑而抵達,現在已經很難找到最初的原點,也很難找到它真正完成的時間。但既然是作為一種運動,其起源與終點都屬於高度的流動。其實到今天為止,現代主義還在移動之中。一九九○年代以後,有人把台灣文學命名為後殖民或後現代,卻無法否認現代主義精神仍然蓬勃發展。即使從新世代作家的創作軌跡來看,他們的美學原則與創作技巧,也可看見現代主義的烙印。藝術成就從來就不屬於政治立場或意識形態的範疇,自鄉土文學論戰以降,現代主義就受到極大的誤解。在那段硝煙瀰漫的過程中,有人刻意把現代主義與鄉土文學割裂成兩個陣營。經過那場論戰後,似乎鄉土與現代被迫站在兩個對立面,這是對藝術精神的最大錯誤解讀。在文學史上,鄉土與現代其實是可以互相流通,互相對話的美學。以愛爾蘭文學的葉慈(W. B. Yeats)與喬埃斯(James Joyce)為例,他們從本國鄉土傳統汲取豐富的文學養分,而終於成為西方現代主義運動的典範。

激情的論戰,也許可以充分表達飽滿的政治信仰,卻無法企及文學的藝術高度。一九七○年代的論戰烽火,已經煙消雲散。禁不起時間檢驗的,反而是那些旗幟鮮明的意識形態。曾經遭到貶抑、污名化的現代主義作品,終於還是涉過時間長河,對後人展現它既有的藝術深度與廣度。就深度而言,一個時代的無意識世界,曾經受到徹底挖掘。縱然那世界像是無底洞,湧動著看不見的想像、欲望與感覺,或竟是瘂弦詩中所說的「深淵」,可以透過具體文字而呈現出來。那世界,可能是悖德,可能是污穢,或可能是墮落,我們稱之為負面書寫(writing of the negative),相當完整浮現在讀者眼前。那是真實的人生,也是赤裸裸的人性,卻是善良的筆所無法抵達之處。必須到達黑暗人性的最底層,才有可能體會什麼是真正的救贖與昇華。

就廣度而言,從來沒有一個運動像現代主義那樣,展現其氣勢磅礡的一面。僅是文學一端,台灣社會見證了詩、散文、小說、評論的豐饒與繁複,更別提在音樂、繪畫、戲劇、電影、各個面向的拓展。那是一個陣容相當整齊的時代,他們可能在各自領域努力營造,卻不時相互支援,相互對話。那種精神結盟所產生的力道,創造了文學史上相當罕見的格局。當現代詩論戰進行之際,現代繪畫也正展開激辯。但無論那種對話有多極端,似乎已經為那個時代的美學指出明確方向。論戰,其實是一種陣痛,那是一個全新文化生命誕生之前的必然過程。當情緒退潮後,留在岸上的正是最好的藝術作品。

目次

「台灣與東亞」發行旨趣/陳芳明
未完的美學在地化──《現代主義及其不滿》序

艾略特與余光中的詩學對話──以一九六○年代《現代文學》為平台
《現代詩》與早期現代詩學的引進──紀弦詩論的再閱讀
葉石濤與陳映真──八○年代台灣左翼小說的兩個面向
鍾肇政小說的現代主義實驗──《中元的構圖》的再閱讀
朱西甯的現代主義轉折
瘂弦詩中的靈與肉
翻譯艾略特──余光中與顏元叔對新批評的接受
吳濁流與戴國煇
生死愛慾的辯證──以楊牧《年輪》與《星圖》為中心
《殺夫》事件與女性書寫

書摘/試閱

瘂弦詩中的靈與肉
看不見的城市,羅列在瘂弦的詩行裡。《瘂弦詩集》的第四卷「斷柱集」,一共收入十二個異域的想像,包括巴比倫、阿拉伯、耶路撒冷、希臘、羅馬、巴黎、倫敦、芝加哥、那不勒斯、佛羅稜斯、西班牙、印度。完成於一九五○年代末期的這些作品,具有高度的文學象徵;其中暗藏詩人透過翻譯的閱讀,而延伸成為他溫暖的夢境。每一個國土絕非表達異國情調,而是承載美好的文學寄託。詩人的精神旅行終於到達最遠的邊界,無非是為了釋放在現實生活中的壓抑情感與欲望。在格局有限的粗糙現實生活中,他的身體受到囚禁,無法找到恰當的出口。許多無法完成的夢與理想,最後都在詩行裡得到完成。從邊界夢境攜帶回來的古典經驗,往往能夠恰如其分地與精神上的苦悶銜接起來。最遠的人物形象,反而是最貼近心靈的人格。
聲東擊西的書寫策略,可以躲避嚴密的思想檢查,也可以逃離封閉的政治環境。然而,瘂弦並非是自我放逐,而是以異質的精神抵抗面對殘酷的生活。他的詩學委身於蒼白的歷史階段,無非是為了彰顯他的美麗靈魂。在〈巴比倫〉他自稱:「我是一個黑皮膚的女奴」,「我是一個滴血的士卒」,「我是一個白髮的祭司」,「我是一個吆喝的轎夫」。在〈阿拉伯〉他說:「自我憂鬱的鬍髭的陰影」。在〈倫敦〉,他說:「我乃被你兇殘的溫柔所驚醒」。在〈芝加哥〉,又說:「我的心遂還原為/鼓風爐中的一支哀歌」。在遙遠的領土上,出現的「我」,強烈暗示現實海島上的自我。在軍隊行伍中,詩人的身體受到囚禁。機械而規律的生活,使生命的意義持續折磨削薄。詩中出現的女奴與轎夫,或者是憂鬱與哀歌,才是他靈魂深處深層感受。但是透過翻譯文學的閱讀,他的精神便給予我們遨遊的空間。他所展開的華麗追逐,適足填補靈魂被抽離之後的空虛。這是一種藝術上的昇華,詩人找到恰當的文字、節奏、音色,撐起一片遼敻的天地。瘂弦可能是戰後的第一位詩人,為荒蕪的海島構築一座輝煌的文字殿堂。即使今天投以回眸,他砌起的歷史圓柱,仍然釋出無盡止的時間光澤。
瘂弦詩行能夠釀造深遠的魅力,不僅僅是依賴他獨特的語法與句型,也不在於誦讀時搖盪著起落有致的節奏;而在於文字形式的背後,隱藏一種靈與肉的辯證,把整個世界置放在上升與下降的拉扯之間。無形中,陷身於絕美與邪惡的飽滿張力裡。藝術的營造,無非是擇善固執的追求,而且為的是止於至善。瘂弦刻意屏除單一的價值,而創造一個善惡界線難以分明的境界。所謂善,不必然就是人格完整;而所謂惡,也並不是生命缺陷。真實的人性,常常被安排在善惡兩端並搖擺出入。在進出之際,有時可以使血肉之軀驟然浮現神性。神與人,善與惡,都同時寄託在欲望橫流的肉體。既然被貶謫到粗糙的土地,淪落成為庸俗的凡人,就注定受到救贖與自瀆的無情鞭笞。耶穌基督的受難,坊間妓女的凌辱,誠然是無可改變的命運。醜陋的人性是如此浩浩蕩蕩,無可抵擋,以致神性遭到泯滅。這正是瘂弦的殘酷詩學。
在他的年代,所有甜美的吻拒絕接觸待撫的唇,所有甘飴的泉拒絕注入渴水的井,所有的祝福拒絕降臨禱告的心靈。一九五○年代的台灣,曾經是被詛咒甚至是被遺忘的土地。在困頓的孤寂時刻,仍然還有一些人如朝香聖客那樣去尋找奇蹟。走在茫昧道路的徒步者當中,想必也有詩人參加跋涉的行列。詩人是那個時代少數撐起希望的遠行者,在貧瘠的土地上仰望期待上帝之吻,也祈禱從天而降的甘霖。
瘂弦是其中未曾自我放棄的一位詩人。他以天賜的語言創造迷人節奏,也以瑰麗的想像開啟精神出口。如果容許時光流回那個時代,如果容許窺探封閉社會的心靈有多苦悶,瘂弦的詩是最恰當的見證。他的詩行之成為歷久不衰的傳說,正是因為他的詩意留下可供考掘的線索。沿著他留下的文字,當可傾聽歷史深層的聲音,夢與衝突,愛與邪惡,性與真理,重疊交錯在詩的高低節奏。瘂弦的詩齡前後維持不到十三年(一九五二―一九六五),但收在詩集《深淵》的每一首詩都引發無窮盡的討論與回響。
在他的詩裡,埋藏一個與他的時代全然不搭調的世界,也暗藏一個讓稍後世代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想像。他形塑了超越歷史、超越現實的精神空間,在那裡可以遇到真實的人性,也可以發現不合時宜的價值。相對於那個時代的政治,他的詩集容納非凡的能量,既激發昇華的美,也挖掘沉淪的醜。這位遠行的詩人把想像帶到許多人無法抵達的高度,並且具體證明那樣的境界是可以企及。
詩人在最短最窄的壓縮時間裡,就完成從抒情風格到現代知性的轉變。他在藝術上展現的引渡節奏,幾乎可以反映台灣現代詩邁向成熟的速度。從第一首詩〈我是一勺靜美的小花〉到最後一首詩〈一般之歌〉,意味著詩人對於語言的覺悟與實踐,較諸同時代的任何人還要敏感而早熟。無論是視覺或觸覺,他的文字表現了前所未有的立體感。
文字是平面的,如何利用想像造成深度與動感,全然依賴詩人捏鑄技藝的操作。以精省的文字創造繁複的聯想,不僅要熟悉對外在事物透視的能力,也要匯通對內在思維邏輯的掌控。瘂弦早期的詩〈婦人〉,僅以短短的六行,就把詩與畫之間的距離拉近:

那婦人
背後幌動著佛羅稜斯的街道
肖像般的走來
如果我吻一吻她
拉菲爾的油畫顏料一定會黏在
我的異鄉的髭上的

這是他觀看畫家拉菲爾的女性肖像之後,完成的一首短詩。畫面栩栩如生呈現在讀者眼前,最為生動之處,就在於搖晃的動感落在街道上,而不是人物像本身。繪畫可以撩起吻的欲望,正好襯托作品的逼真。畫中的異鄉原屬佛羅稜斯,卻移到詩人的髭上,巧妙地造成主客易位的效果;彷彿觀者漫步走入畫中,正好聯繫上晃動著的街道,也遇見那迎面而來的婦人。詩的結構與畫的結構,貼切地相互吻合。讀詩之際,勾起觀畫的感覺,使文字想像臻於飽滿而合理。僅僅從這首短詩,當可推見青年瘂弦素描與速寫的功夫。
熟悉美術史的人都知道,沒有經過素描的階段,就無法跨入抽象的技巧。畢卡索到達抽象畫之前,完成的素描作品不知凡幾。同理可證,瘂弦早期的素描階段是如此令人驚豔,其實他已在為日後跨入飛躍的現代主義美學做好準備。他的詩適合觀看,當然也適宜聆聽。視覺效果輔之以聽覺效果,往往是敏銳詩人的共性,瘂弦如此,余光中、鄭愁予亦復如此。〈秋歌〉這首詩,圓潤地表現了瘂弦對文字節奏的控制。因為這是抒情的,詩人選擇悠緩的節奏,舒展演出。在結束時,戛然而止:

秋天,秋天甚麼也沒留下
只留下一個暖暖
只留下一個暖暖
一切便都留下了

繚繞柔和的聲音,穿越兩行複誦的句子,一行終結,另一行開啟,留給讀者的耳朵無限遐思。秋天的感覺很深很深,從落葉到荻花,從山徑到寺院,空氣變得寧靜,心情也隨之寂寞。詩人仰首望向天際:「雁子們也不在遼夐的秋空/寫牠們美麗的十四行詩了」,無意間反襯人的嚮往與落空。尤其把雁行與十四行銜接時,人間詩意驟然消失無蹤的那種茫然,無須訴諸更多累贅的文字耗神解釋。只要兩行,就足以道盡一切。詩人的素描筆法,再次精練地達到視覺與聽覺的要求。
快慢自如的律動,抑揚頓挫的節奏,自然不止於開發想像,而是為了更進一步撥弄讀者的情緒。瘂弦的詩不容袖手旁觀,讀者總是情不自禁受邀參與,和詩人一起在詩行之間迴漩遊蕩。他擅長借用童謠的輕快,如〈憂鬱〉與〈殯儀館〉,或者近乎俏皮、卡通動畫的反諷節奏,如〈船中之鼠〉與〈無譜之歌〉,過濾多餘的悲哀與苦澀。淨化的過程,使情感更趨純粹,使藝術更近精緻。在那蒼白的年代,詩人不忘注入一絲幽默,會心微笑之餘,使讀者在飛揚與下墜的情緒擺盪中,恰到好處地回歸現實。
瘂弦詩風的顯著變化,發生在「斷柱集」的系列詩作。輯在集中的作品,是惹人議論的荒繆想像;從〈希臘〉、〈羅馬〉到〈巴黎〉、〈倫敦〉,都是以異國城市作為詩題。與其說這是一種夢幻的延伸,倒不如說瘂弦的現代化轉折始於這些詩作的實踐。所有陌生都市的名字,是為了釀造聲東擊西的效果。每一座城市的真實空間,都存在於詩人的體內。現代主義的審美,直探詩人內心的欲望與感覺。詩不再只是用來抒情,當然也不再停留於傷春悲秋。他以自己的肉體去頂撞時代,去干涉政治。真正的道德價值,已經不是用真善美的空洞字眼可以說得清楚;如果刻意壓抑體內洶湧的欲望,深鎖潛藏的邪念,那才是違反道德的原則。現代主義的挑戰與批判,至此才彰顯了真實的意義。
〈巴黎〉一詩開啟的想像,與巴黎那國際都會可謂毫不相涉。詩中出現的「塞納河」與「鐵塔」,也許提供一絲聯想,但整首詩讀來其實都指向肉體與欲望:

當一顆殞星把我擊昏,巴黎便進入
一個猥瑣的屬於床笫的年代

夜晚降臨時,淫邪的時刻也緊跟著展開。迂迴的文字,無非是為了說出難以言宣的欲望。然而,藝術效果當不只如此,還企圖創造重疊的歧義。「殞星」、「擊昏」、「猥瑣」、「床笫」放在不同的思維、情境,也將釋放出不同的意義。所謂前衛,並非在於製造障礙與困難,而是為了挖掘內心更真實的感覺。在此之前,未曾抵達的深層境界,是因為受阻於世俗的道德傳統,一切想像都馴服地活動在規範格局之內。要擺脫道德的糾纏,要掙開庸俗的裁判,現代主義美學遂採取迂迴的語言策略。在潔癖的、清教徒的思想檢查時代,使用困難的表達方式,完全是要追求真實。始於晦澀,終於清晰,正是詩人的終極關懷:

去年的雪可曾記得那些粗暴的腳印?上帝
當一個嬰兒用渺茫的淒啼詛咒臍帶
當明年他蒙著臉穿過聖母院
向那並不給他甚麼的,猥瑣的,床笫的年代

白雪是純潔,腳印是淫邪。在粗暴婚媾中誕生的嬰兒,並未得到任何許諾,遑論受到上帝的祝福。在現代的情欲社會,宗教似乎失去救贖的意義。擺盪於祝福與詛咒之間,上帝反而遭到放逐。神聖的情操與褻瀆的肉欲對決時,無異是一場魔鬼的交易。在〈巴黎〉的最後四行,答案已經昭然若揭:

在塞納河與推理之間
誰在選擇死亡
在絕望與巴黎之間
唯鐵塔支持天堂

鐵塔如果是陽具象徵,天堂的意義便不言可喻。在語言技藝的開發,瘂弦帶來極為寬闊的嘗試。「塞納河」與「巴黎」屬於具象,「推理」與「絕望」屬於抽象;兩種不同詞性的文字並置時,無疑開啟了遼遠的空間,能夠容納的詮釋也隨之加寬。如果細緻探索的話,塞納河與巴黎是真實人間的影射,推理與絕望則是宗教意義的隱喻。從事文字的羅列排比時,詩人未嘗忘記意象與意象之間的內在邏輯關係。在人性善惡之辨中,誰選擇死亡,誰支持天堂,詩人已有明確的答案。
在政治權力氾濫的時期,詩人對幽暗人性的探索,並非強調淫邪戰勝聖潔。他的詩重新反省救贖精神如何予以定義;尤其在道德主義受到尊崇的特殊歷史階段,瘂弦大膽敞開肉體,直視情欲的流動,絕對不是為了叛逆。他的詩傳達得非常清楚的信息,要重建人的信念,不是遮蔽邪惡的存在,更不是壓抑肉體的感覺。必須理解人性的全部,包括純正與狎邪,才有可能通往救贖。虛偽地忽視湧動的欲望,或是惡意地醜化肉體,只有使所有的道德看來更不道德。高貴或卑賤之間的區隔,不可能只是依賴訓誨與懲戒,也不可能只是求諸口號與掩蓋。能夠揭露肉欲的真實,終究比道德還更道德。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76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