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武林掌故(簡體書)
滿額折

武林掌故(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6 元
定  價:NT$ 156 元
優惠價:87136
領券後再享89折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帶吳鉤,仗寶劍,行天下,重然諾,輕死生,身手不凡的俠客;武功高超,追星趕月,走險千里,“叫得響,踢得開”的鏢頭;通十八般武藝,熟悉各種套路,精技擊,懂暗器,帶出大批武林高手的武師……武林豪傑精英歷來為人們所推崇。但是,讓人眼花繚亂的武俠小說和武打影視,卻給武林和武功蒙上了神秘的面紗,使人們的認識與真實的武林漸行漸遠。《武林掌故》收錄了二十幾篇武林名人掌故,記述了從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中期一百多年間武術界部分知名人物的生平事蹟,記述了當時聞名全國而今已很少被人提及的武術家和他們的技藝,以及如今還活躍於武壇的武術大家。這其中既有俠士、鏢頭、拳師、教習,也有作家、演員、商人、民族英雄,還有紮根底層的民間高手。這些武林名人特點鮮明的習武生涯、成長過程、不凡事蹟,可以幫助讀者認識一個真實的武林。

作者簡介

張大為,1943年12月生于河北唐山市,曾任開明文教音像出版社社長、總編輯,中國音像協會副秘書長兼北京匯宇國際版權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退休後受聘于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進口音像製品專家審查委員會。他于1957年拜程全寶為師學習“少林拳”,1959年拜吳斌樓為師學“戳腳翻子”。1964年參加北京大學生運動會武術比賽獲得優異成績,曾協助吳斌樓老師整理過大量拳譜。自20世紀80年代始,陸續在《體育報》、《中華武術》、《武術健身》、《武魂》、《武林》、《精武》等報刊上發表各類文章數十萬字,論文《試論武術流派的產生、繁衍與發展》獲首屆全國武術論文研討會榮譽獎。出版《武術諺語釋義》(獨著)、《吳斌樓戳腳翻子全書》(合著)等書,編導拍攝武術音像製品一百多集。當選北京武術協會第五屆委員;北京武術協會第六屆委員、理事、副秘書長;首屆中國民間武術家聯合會副主席。

目次

序自序說說武狀元練武的人都崇拜武狀元,其實唐朝開始的武科考並沒有武狀元之稱。中國歷史上首名武狀元出自明末,他叫王來聘,是崇禎皇帝親選的。此後出的武狀元,多有故事。大儒顏習齋、李恕谷與武術顏習齋(1635-1704),河北博野人,名元,號習齋,雖為大儒,卻武功高超,因倡導習武而在武林頗有影響。李恕穀(1659-1733)是顏習齋的徒弟,于康熙庚午中舉,隨即歸隱練武,獨創兩趟劍術,對習武者影響很大。解讀《大刀王五歌》王五(1844-1900),原名王正誼,字子斌,河北滄州人,精通“披掛門”、“六合門”武藝,因善使一口超乎尋常的大刀,並且刀法純熟、德義高尚而被武林人稱為“大刀王五”。他的相貌、性格少有人知,卻在一首詩中得到解讀。“魏氏一門”行俠仗義武林所稱“魏氏一門”,指著名武師魏昌義、魏贊魁、吳斌樓,三人均為河北蠡縣齊莊人。魏昌義(約1840-1920)是清末民初的名鏢師,以“戳腳翻子”見長,武林人稱“賽毛遂”,曾是北京福源鏢局的大鏢頭。魏贊魁(1854-1951)是魏昌義的徒弟,也是清末民初的名鏢師,精通“戳腳翻子”,善使“牛頭钂”,武林人稱“鐵腿”。吳斌樓(1898-1977)是魏贊魁的徒弟,精“戳腳翻子”,以“花鞭”、“快槍”見長,武林人稱“花鞭吳”。“魏氏一門”三人多行俠仗義,僅每人舉其一例。“勇士”馬永貞遭暗算馬永貞(?-1879),山東臨清人,回族,是清末武林高手,精“彈腿”、“查拳”。武林人稱“勇士”。然而,他恃勇托大,遭到上海流氓暗算而亡。“鼻子李”功兼內外“鼻子李”原名李瑞東(1851-1917),京東武清人,由於鼻孔外翻,武林送其綽號“鼻子李”。他精通六門武功,以內功外功兼長而聲名遠揚。他的高超武功曾受到慈禧的讚賞。“醉鬼張三”的三個謎“醉鬼張三”原名張長禎(1862-1945),河北束鹿人,久居京城,保過鏢,護過院,當過把總和武師,護送清朝欽差赴過藏,精“內家拳”,尤善輕功。因其善飲,腰間掛一酒壺,走路搖搖晃晃而得武林綽號“醉鬼張三”。他的一生,有三個待解之謎。“末代鏢師”李堯臣李堯臣(1876-1973),河北冀縣人,精“三皇炮錘”,尤善躥房越脊、飛鏢暗器,以及“春點”隱語,他在清末民初活躍於鏢局,以保鏢從未失手而名揚武林,武林人稱“末代鏢師”。“沱南俠”韓其昌韓其昌(1895-1988),河北深縣人,精“翻子”、“彈腿”、“連環套刀”,尤以“梅花樁”拳法見長。他為人慷慨,行俠仗義,被武林人稱為“沱南俠”,又因其獨臂墊大車而得“鐵胳膊”綽號。“查拳大家”張英振張英振(1896-1977),山東冠縣人,出生于“查拳”世家,精“查拳”、“查槍”,其“鐵砂掌”、“彈腿”功夫高超,被武林人士稱為“查拳大家”。1928年在南京第一屆全國“國術國考”中榮獲“道德劍”。“花鞭”吳斌樓吳斌樓(1898-1977),河北蠡縣人,精“戳腳翻子”,“九節鞭”和“鞭裡加刀”功夫高超。青年時落腳北京,當過鏢局副鏢頭。在一次走鏢中,憑“九節鞭”和“鞭裡加刀”折服劫匪,從此獲“花鞭吳”綽號。“螳螂高手”單香陵單香陵(1905-1983),山東黃縣人,少年時學成“六合螳螂拳”,成年後“螳螂拳”武藝越發精湛,武林人稱“螳螂高手”,曾以一掌擊碎九塊方磚為廣和樓戲園解圍而名動京城。“武當獨傳”金子弢金子弢(1906-1986),生於北京,年輕時以施主身份入武當山向道士李合林學得密不傳人的“武當拳”。1980年作為浙江選手參加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會表演“武當太乙五行擒撲二十三式”,使失傳的武當絕技重現於世,被武林稱為“武當獨傳”。抗日英雄節振國節振國(1910-1940),山東武城人,少年時學得少林拳術,精於棍棒,善於縱跳翻跌,練就“躥缸”輕功,抗日戰爭時期刀劈日寇,後參加共產黨的遊擊隊,1940年在與日寇作戰中犧牲,是聞名冀東的“抗日英雄”。“陳式太極名家”雷慕尼雷慕尼(1911-1986),湖北武昌人,年輕時因體弱拜師學“大紅拳”,後學“楊式太極”,再學“陳式太極”,頗得“陳式太極”真傳,是德高望重的“陳式太極名家”。“格格拳師”愛新覺羅 . 受之愛新覺羅.受之(1914- ),生於北京皇親家族,為皇太極之後。少年習武,善使“花槍”、“春秋大刀”、“雁翅”,13歲參加國術聯歡遊藝大會,成為北京武術界女武童,中年辦武術社培養武林弟子,人稱“格格拳師”。“神彈子”沈輔臣沈輔臣(約1870-?),回族,河北滄州人,精“查拳”、“通臂”、“太極”、“八卦”,尤其善使彈弓,百發百中,武林人稱“神彈子”。“武林姐妹”楊沫、白楊著名作家楊沫(1914-1995)、電影明星白楊(1920-1996)為親姐妹,祖籍湖南,生長于北京,姐妹二人先後入四民武術社習武,均精“形意拳”和“太極”。在文學和電影界著名的姐妹倆因在武林中也有名,被人稱為“武林姐妹”。“八極高手”陳彥齡陳彥齡(1924- ),河北棗強人,精“三皇炮錘”,兼習“羅漢”、“二郎”、“洪拳”,後專門拜師學習“八極拳”,師父邊教邊打,將其練成“八極高手”。“三門四藝熔一爐”的馬全福馬全福(1929-1994),北京人,8歲拜師練習“如意通臂”,又拜求多師,習得三家門派四種拳術,後在實踐中將三家門派四種拳術熔於一爐,隨意而發,自名“自然拳”,武林人稱“三門四藝熔一爐”的馬全福。“高家八卦掌”傳四代北京高家“八卦掌”的第一代為高文成(1873-1920),傳其子高子英(1908-1996),高子英傳其子高繼武(1942- ),高繼武傳其子高強。高家武功因四代傳習,在武林享有盛譽,稱為“高家八卦掌”。“武林奇人”朱鶴亭朱鶴亭,道號玄鶴子(道不言壽,故不宜寫其年齡),山東青島人,少年時在父親督促下習練武術和各種道家養生功法,因他學識見解超凡、道家武功神秘莫測而有“武林奇人”之稱。“嶽氏散手”稱武林“嶽氏散手”是清末民初名拳之一,相傳為宋時嶽飛所創,傳於世後,經劉仕俊、劉成有、劉德寬、紀德、陳子正、郭成堯等著名武術家繼承創新而發揚光大,今已演變為四支而著稱于武林。武人從藝 藝人習武中國武林,歷來多有武人從藝、藝人習武的現象。出生于武林世家的楊小樓武功高強,成為京劇名家;京劇大師譚鑫培武功超凡,曾作為武師護過院;京劇“四大名旦”之首梅蘭芳精通“劍術”和“太極”……天橋名把式北京老天橋曾是武林名把式聚集之地,武林名人“中幡”寶三、“神彈子”張玉山、“跤王”沈三、“大刀”張寶忠……一個個武林高手,都在這裡留下了足跡。火神廟內四民社清末北京火神廟內曾辦起四民武術社(簡稱“四民社”),一百多年來,從這裡走出多少武林高手,已不可數。隆福寺中“通背拳”曾是北京香火聖地的隆福寺也曾是武林精英集中的地方,“北方大俠”曾居於寺中,武林中的王氏絕技,也從這裡流傳下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3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