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一位大陸學者眼中的台灣文壇
滿額折
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一位大陸學者眼中的台灣文壇
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一位大陸學者眼中的台灣文壇
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一位大陸學者眼中的台灣文壇
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一位大陸學者眼中的台灣文壇
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一位大陸學者眼中的台灣文壇
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一位大陸學者眼中的台灣文壇
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一位大陸學者眼中的台灣文壇
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一位大陸學者眼中的台灣文壇
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一位大陸學者眼中的台灣文壇
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一位大陸學者眼中的台灣文壇
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一位大陸學者眼中的台灣文壇
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一位大陸學者眼中的台灣文壇
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一位大陸學者眼中的台灣文壇
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一位大陸學者眼中的台灣文壇
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一位大陸學者眼中的台灣文壇
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一位大陸學者眼中的台灣文壇
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一位大陸學者眼中的台灣文壇
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一位大陸學者眼中的台灣文壇
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一位大陸學者眼中的台灣文壇
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一位大陸學者眼中的台灣文壇
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一位大陸學者眼中的台灣文壇

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一位大陸學者眼中的台灣文壇

定  價:NT$ 450 元
優惠價:90405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5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分「文學批評」及「實地考察」兩部分,提供觀察與剖析台灣文學及文壇的新視角。

作者簡介

古遠清

廣東梅縣人。武漢大學中文系畢業。現為中國新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文系世界華文文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在陸台港及吉隆坡出版有《中國大陸當代文學理論批評史》、《台灣當代文學理論批評史》、《香港當代文學批評史》、《台灣當代新詩史》、《香港當代新詩史》、《海峽兩岸文學關係史》、《當代台港文學概論》、《庭外「審判」余秋雨》、《余光中:詩書人生》、《古遠清文藝爭鳴集》、《從陸台港到世界華文文學》、《詩歌修辭學》、《留得枯荷聽雨聲——詩詞的魅力》等30種專著。

自序
台灣文學研究:「豐富和豐富的痛苦」

《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是書中評王鼎鈞《文學江湖》的一篇文章題目。借它做書名,是想說明複雜豐富的台灣文學有許多「實況」需要大家去瞭解;台灣作家前赴後繼的創作勇氣、毅力和實績,其中也必有可「廣播」宣傳與研究之處。在網路時代,做「實況轉播」的播音員未免有點古裏古氣,好在本人姓古,故用古舊的方法向讀者及時報告台灣文壇的最新動向,也就心安理得。報告方法沒有後現代後殖民,文體不止掃描、論述、序跋,還有由實地考察寫出來的訪台記,大都發表在北京《中華讀書報》上。

台灣文學於我,可借用穆旦的詩句「豐富和豐富的痛苦」來形容。之所以「豐富」,是因為在我現今出版的四十九本著作中,有十三種在台灣出版;我擁有的台灣文學資料之齊全,據說在大陸學者中是為數不多的一個。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書到用時方恨少,研究台灣文學私人藏書再多也比不上島內的大學圖書館;在工作單位沒有同行可切磋,只好靠頻繁外出開會交流,以至被文友戲稱為「無古不成會」或「逢會必到古遠清」;沒有行政資源的我,搜集資料只能另闢蹊徑,像螞蟻搬家一點一點從境外運回來。當我找到新的學術生長點時,卻苦於來日不多和沒有助手,不能把自己想做的課題在有生之年完成。

進入台灣文學研究領域,原本是一九八八年被花城出版社約寫《台港朦朧詩賞析》拉下水的,至今回憶起來也恍然如夢中一般。在此之前,我研究魯迅,研究大陸詩歌,研究大陸文論,成績平平。可自從深陷台港文學研究泥塘而不能自拔時,這些台港作家幾乎改變了我的人生。竟想不到《台港朦朧詩賞析》在遭到對岸痛批的同時發行了近二十萬冊,為進一步研究逼得我天天在書上和這些台港作家見面,日日和繁體字書打交道,還不常和某些台灣作家進行「私人戰爭」,打完筆墨官司後為補充新的養料便到海內外雲遊─開會、講學或採購資料。雖然研究華文文學耗去了我大好光陰,放棄了所有節假日,但總算幸運,研究成果基本上能得到發表且從不自掏腰包出版。這次便受到台灣青年學者楊宗翰先生的鼓勵和支持,才使得我近期發表的文章能及時地匯編在一起和讀者見面。

我一生道路坎坷,雙親目不識丁,小時候由人販子賣給地主做過短期的貴族公子,土改後回到老家,放牛砍柴種地挖煤當苦力樣樣幹過。在狗眼看人的喧囂時代,我這種經歷竟被某文化名人在其新出版的自傳中拿來大做文章,稱易中天、古遠清「那幾個『偽鬥士』的惡,大多是因為從小缺少善和愛的滋養,形成了一種可謂『攻擊亢奮型』的精神障礙,其實都是病人。例如那個糾纏我最久的人,小時候居然是被父母親當做物品賣掉的」。吳拯修對此反彈說:「領養小孩就『缺少善和愛的滋養』嗎?余秋雨甚至忘記了,他在《借我一生》中曾經告訴過讀者,他家中就有一個從小被領養的表妹。難道余秋雨他姑姑的女兒也是有精神障礙的病人?」劉中國也說:「古遠清的個人痛史,居然被大言者鍛造成一根敲打不幸者的苦喪棒,但這一不小心卻暴露了『文化學者』皮袍下面那點兒貧血的『人文情懷』」。

我每次到台灣進行學術交流,有關部門都要對我「政審」,要我從「文革」經歷開始「坦白交代」。我敢說如今「組織部」及「台辦」的負責人,大都沒有經歷過那場十年浩劫,不知道我們這代人遭遇之悲慘。以我在「文革」初期而論,作為「五‧一六」傳單的報案人,竟陰差陽錯成為作案人,由此被打成現行反革命關押了半年。接著是不了了之,主事者送給我一朵大紅花下放當農民,邊勞動邊改造邊檢查邊交待,交待不出來便﹁控制使用﹂,倒從此換來無官一身輕。大學復辦後,我在沒有中文系的學校裏邊教邊寫,可說是單槍匹馬,孤軍奮戰。在這個以學術團隊著稱的時代,我顯得不合流,不入流,一直孤寂冷靜地處在邊緣。好在到古稀之年「自力慶生」時,文友為我打氣為我鼓掌,還有七個國家四個地區的一百多位海內外作家寫了《古遠清這個人》同題文章慰惜我,後結集成書出版,其卷頭語有云:

古遠清是誰?他古怪,是牛虻,是老農,是書癡?是常青樹,是「劊」子手,是學術警察,還是古裏古氣的武林人物?綿綿秋雨打濕過他的衣裳,但他仍是翻飛在海峽間的「勞燕」,無論是論戰還是呼嚕均一級水平。

《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個人鋒芒」欄目內「冷眼看李敖『屠龍』」,便屬「牛虻」式文章。給對岸《台灣新文學史》著者及李歐梵挑錯,做的便是互相敬畏、互相監督、互相批評類似「學術警察」的工作。我這位書癡或曰「武(錯!應為「文」)林人物」近兩年在台灣接連出版了《消逝的文學風華》、《海峽兩岸文學關係史》、《從陸台港到世界華文文學》,現在又有這本新書奉獻在讀者面前,在出書速度上也稱得上是王劍叢教授所說的「劊(快)子手」。至於「實地考察」中所穿插入的「余光中同志」、「兩岸三地作家笑談『匪』」一類「野味文壇」式的段子,是「翻飛在海峽間的勞燕」(?弦)銜來的一花一草,它不似「呼嚕」勝似「呼嚕」,正好給讀者催眠。正如澳大利亞作家莊偉傑所說:「『野味文壇』真正是野味十足。野在古遠清畫龍點睛式地把多位現當代文化界名人的軼聞趣事一絲不掛地公諸於眾,這種勾勒妙在真實和風趣。在這樣一個不太天真的時代,集體庸俗、集體狂歡已被物質奴化,有誰還如此狂野天真?」當有讀者問我這些花絮包括在廣州《羊城晚報》連載的〈文飯小品〉材料是從哪裡來的,取得後又如何加工?這應是「老農」另外一椿「妙處難與君說」的秘密了吧。

目次

自序 台灣文學研究:「豐富和豐富的痛苦」
第一輯 文學批評
第一章 個人鋒芒
「鬼臉時代」的台灣文壇
台式文化大革命風雨欲來?
台灣文學:充滿內在緊張力的學科
冷眼看李敖「屠龍」
一位文評家的演變歷程
三分天下的台灣新世紀文壇
將重拳擊在棉花上
附:謝冕諸君應有個說法/艾尚仁
迎接「北大新詩學派」的誕生
附:「北大新詩學派」在何方?/曹天
「罄竹難書」的李歐梵

第二章 打撈歷史
反共文學的發展及其終結原因
鍾鼎文的生平及其對台灣詩壇的貢獻
台灣所不知道的余秋雨

第三章 盤馬爭鳴
毀譽參半的《台灣新文學史》
高雄文學史的建構及其弔詭
關於《台灣當代新詩史》撰寫及余光中評價問題
附:洛夫致古遠清
再談台灣詩壇的藍綠問題
關於紀弦歷史問題的兩點辯證
對《中國新詩總系》的三點質疑

第四章 文藝茶座
光環之外的李敖
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
蔡文甫與台灣當代文學
不盡的文化芬芳
張默:為現代詩嘔心瀝血的編輯家
《文學界》:台灣文學的另一中心
博雅通達的學人散文
「寫作是興趣,談不上是志業」
悼「小巨人」沈登恩
《台港朦朧詩賞析》自序
附:臧克家、向明、洛夫、璧華、李魁賢對此書的爭鳴
「相逢一笑泯恩仇」
王蒙自傳有關台港文學的筆誤

第五章 新花品賞
行吟者的詩意人生
透剔玲瓏,生機流溢
澄明的心境,清遠的風格
新文學史被遮蔽的另一面
散發出詩的芳香

第二輯 實地考察
「共匪燒酒螺九折」
「台灣詩壇本無事,遠清先生自擾之」
向台灣出版社討「債」
「我的敵人又來了!」
寶島書香入船來

附:古遠清著作目錄

書摘/試閱

行吟者的詩意人生
─讀落蒂的《一朵潔白的山茶花》

讀落蒂的《一朵潔白的山茶花》,既嗅到山茶花的芬芳,也體味到「天涯共此時」的異樣溫馨。這部以「在禪坐中尋魚」為主旨的詩集,真實生動地展現了兩岸河山的絢麗風景,也細膩入微地描繪了詩人﹁甜蜜的苦澀﹂的內心世界和行吟者的詩意人生。

大陸地區的灕江、花溪、黃山、長江,是如畫江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遠離紅塵,遠離喧囂。在作者筆下,藝術大師張藝謀導演的《印象‧劉三姐》,歌聲從弦月上飄下,一個忽隱忽現的少女身影在月光下緩步輕舞。遙遠的故事連接著美麗的傳說,使觀眾進入如歌如畫的精神境界。《印象灕江》就這樣引領我們走進一片神奇而陌生的土地,揭示了祖國的江山為何這樣美,劉三姐的歌聲為何這樣甜的動人歷史,讀來使我們興味盎然,激動不已。

從藝術的表現角度看,登黃鶴樓是一個難於駕馭的題材。古人已有許多吟詠,要寫出新意不易,而落蒂作為一位資深詩人,在開拓這一題材時駕輕就熟地使用襲故彌新的筆法,把「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的名句當作自己詩作意境的陪襯,將自己力圖超越前人的雄心置於敘事抒情的中心。比李白還美的千古傳誦的名句雖然他沒有也無法寫出來,但─

詩還在
煙波江上
怎麼抓也
抓不著
夜色逐漸低垂
天地漸漸蒼茫

古人云:「為人重晚節,行文看結穴」。落蒂這種以情語結,又輔之以景語結的尾聲,讓讀者浮想聯翩,這正所謂詩句結束之時,正是讀者聯想之日。
《一朵潔白的山茶花》最為動人的藝術構思,就在於用現代詩人聰穎理性的眼光,去重新解讀古人留下的名篇佳句。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古代詩人的作品再美,也有不足,這種不足集中體現在李白們無法表現現代人的感受。這是時代的侷限,落蒂沒有強求他們把楊柳寫成起重機,但十分聰明地讓古人為今人服務,讓現代社會才有的「導遊」與王勃發生聯繫:

途中有人欲尋找王勃
陸游說他小酌去了
若小睡片刻
當有秋水共長天的好詩

落蒂這輩子恐怕均難寫出「秋水共長天一色」這種千古傳誦的名句,但他敢調笑古人且又說得近情合理,看來這落蒂也不是好惹的。結尾處寫─

我手上拿著空白的稿紙
苦苦尋覓詩句不得
無奈間撕得粉碎
一揚手
晚春最後一場雪
竟從最高層飄然落下

這裏既道出晚春最後一場雪的美景,又終結了「苦苦尋覓詩句不得」的幻景,讓人回到現實世界。這種不肯定的寫法,尤其是讓紙屑幻化成雪片的聯想,就似翠嶂擋道的瀉玉青溪,別是一番天地。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0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