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楊式太極拳小架與技擊
滿額折

楊式太極拳小架與技擊

定  價:NT$ 300 元
優惠價:9027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0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前言

太極拳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國傳統文化遺產中的一支奇葩,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不可多得的瑰寶。太極拳在養生、強體、防身、祛病等方面的作用被人們廣泛地接受,也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人士的關注。

在太極拳眾多門派中,楊式太極拳從楊露禪發展到今天將近二百年,遍佈世界各地,是普及最廣、最受人們喜愛的拳種。楊露禪到北京初傳陳式老(頭)二套、大架太極拳,隨後在傳授中逐漸進行了演化改進,到第二代楊班侯初改小架太極拳、楊健侯初改中架太極拳,到第三代楊少侯繼承小架及大架太極拳,楊澄甫改進為大架太極拳。至此,楊式太極拳形成了大架、中架、小架三套各具特色的不同套路,從而完善了練法,豐富了內容。

而今流傳較為普遍的是根據楊澄甫大架改版的簡化太極拳,與楊家傳統的拳術相去較遠,楊式太極拳的傳統老架也被世人疏遠逐漸陌生,遺失之危令人扼腕痛惜,就此延續幾盡滅絕。中華文化之興亡、民族遺產之永續是每個炎黃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所以必須對傳統太極拳不遺餘力、千方百計地進行發掘、搶救,使祖國優秀文化得以延續、傳承。

師傅孫德明係楊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先後從藝三個明師大家,傳承脈絡清晰,集太極拳大、中、小架於一身。身處民間終身與拳相伴,多年默默教拳從不張揚,將終生所學無償傳授,品德風尚標榜於後人。孫師傅現再傳的楊式太極拳:大架是師從崔毅士再傳楊澄甫的原架;中架是師從汪永泉再傳楊健侯的原架;小架是師從商寶善再傳楊少侯的原架。三套拳架分別源於楊家兩代人的不同親授,演練方法完全不同,功法各有千秋,孫師傅不但能演練出拳架各自的風采,而且還能從內勁上展示出各自不同的特點,使後來者能品味到楊式太極拳原有的風格,進而從點滴中學習楊家功法的原汁原味,得以弘揚免於失傳。

本書中的技擊用法,在編寫過程中很多人不同意落筆。主要原因是:一是認為技擊實踐中千變萬化,隨機而動,哪有招式之說?二是招式的練法3冊書中均有說明,唯恐重複。三是有些體會是以前圖書中沒有的,是否正確還拿不準,貿然寫出來引起爭議、誤會在所難免。四是各種觀點、感受,隨功夫的長進,不斷變化,我們尚在學習階段,怎敢班門弄斧?然而,不得不寫的原因也有幾點:

一是因為有給汪永泉先師出書、收集音像資料不及時的前車之鑒,造成了無可挽回的損失。孫老師也已進入耄耋之年,實不想再留任何遺憾。
二是在編寫過程中,申請下來北京社科研究項目,需要按計劃完成,並參加驗收。
三是套書內容分為大架與養生、中架與內功、小架與技擊,前兩本書的內容是楊譜所說的「文」,並無「武」與「用」。作為太極拳門類的資料,不夠全面,補充技擊用法勢在必行。

四是如果只有招式的用法,就與招式練法流於雷同。因此,這裡還介紹了一些內氣、內勁的聽法、用法,初步探討了神、意和氣勢的用法。
這些用法雖然不同,卻是一個連貫的系列,是由淺入深的必由之路。儘管越到高層越難以說明、解釋清楚,但由於這些都是太極拳不可或缺的部分,為了體現完整性,還是儘量補充了這方面的內容。

本書主要內容有楊式太極技擊功夫的基本原理和小架太極拳內勁功法的特點、楊式傳統小架太極拳套路圖解,以及練習方法與要求。以往太極拳類的圖書主要側重在力量、速度、技巧等方面的敘述,本書為免於雷同著重從靈虛、神定功夫的層面進行剖析,從根源上尋覓學習的捷徑,儘量使後學者簡單明瞭通達高水準、高意境。

我們編寫本書的初衷:一是完好地介紹楊式小架太極拳,儘量將自身感悟如實闡述,以利後人鑒賞評說;二是在傳統太極文化理念與太極拳實練之間架起一座橋樑,使習練者自由往來其間獲得更多的文化滋養,拳藝產生質的飛躍;三是便於讀者全面瞭解太極拳,找到自身習拳的位置,少出偏頗。四是在百家言中闡述自家心得,在太極拳交流平臺上綻放個性新花;五是將太極拳從傳統文化、思想境界、心身狀態、思維方法四個方面進行解析,將太極哲理與平淡瑣碎生活相融合,宣導拳外有拳的理念,使養生、技擊的效果自然合一。

為了更好地將楊式太極拳的文化精華保存下來,我們作為楊式太極拳的後代傳人,頗感身之重任。面對太極拳的現狀,作為承上啟下的一代不容有絲毫懈怠,必須完整繼承先哲拳藝,力求發展傳於後世;為振興太極拳藝術腳踏實地從點滴做起,除了自身努力鑽研拳藝,還要全力將前輩們的寶貴經驗整理出來。因此,我們權當這是一次向同道請教、學習、共同探討的機會,僅就現有水準,將手頭文字和影像收集成冊。希望能提供、保留一些難得的參考資料,為維護、延續這一傳統文化添磚加瓦,也為太極拳的發掘、研究、推廣拋磚引玉。

編著者

作者簡介

孫德明

1924年生,天津寶坻人。7歲在寶坻跟宮樂亭村的商寶善(號稱京東第一武術名家)學習楊少侯傳授的小架太極拳。1940年商寶善因抗日被日本人所害,致使傳授中輟。孫德明從此步入自修,但從未間斷小架太極拳的習練。1953年他進京工作,更加緊了功夫的追求和迫切地尋師訪友,在此期間曾向武術名家馬清藻學過形意拳。
1960年拜在一代名師崔毅士門下,學習楊澄甫的大架太極拳及推手功夫,直到崔老辭世。從藝十餘年,他勤學苦練,堅持不渝,深得崔氏推手功夫的內涵和老師厚愛。

1978年再拜原北京市武術協會副主席、一代名師汪永泉為師,成為楊派太極拳入室弟子,主要學習楊健侯傳授的中架太極拳及楊家家傳的推手功夫。經過精心研習和不斷努力,孫德明成為汪氏第二期入門弟子中的佼佼者。
經過名師的傳授和歷練,他功法全面,集楊式太極拳「大架」「中架」「小架」套路和太極刀、太極劍於一身,推手獨到,功夫深厚,技藝精湛,深得楊式太極拳的真髓。

他一生別無他好,幾十年如一日,專心研究太極拳,堅持練拳授拳,孜孜不倦,以拳誨人為樂,從學者眾多,而且不取報酬、不辭辛苦、毫不保守,使後學者受益頗豐。
現八十多歲高齡的他,身體康健,神完氣足,終日以太極拳和學生為伴。人品正直、道德高尚、武技純真,為後人效習之榜樣。

序一

孫德明老師授拳印象

孫德明老師傳授的楊式太極拳,是和汪永泉先師一脈相承的。他的示範動作和內功運用,突出了招中有術、術中有招的特點,表現出理論和方法應用於技擊的奧妙。孫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教導學生:太極功夫的提高,關鍵在於內氣的培養,而內氣在技擊中發揮作用,必須由身形、手勢巧妙施展。孫老師追隨汪永泉先師多年,他能夠較好接受汪永泉先師傳授的有利條件是:自幼習武所打下的堅實基礎,他早年便學過楊式太極拳小架套路及技擊功法,在進入汪之前,曾師楊式太極拳傳人崔毅士10年。

孫老師博採各家之長,融化在自身的功夫之中,最終接受了汪脈內功的精髓,形成他個人以汪脈為主流的楊式太極功夫。孫老師不但繼承了汪永泉先師獨特的技擊功夫,而且發揚了汪永泉先師的高尚品德。緣於認真的比較,他終於認識到汪永泉先師在技擊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仰慕德高望重的老拳師學風嚴謹和為人和善。目前孫老師已年過八旬,依然主持教學,並且在弟子的協助下,根據親身體驗研究楊式太極功夫的理論與實踐,欲保留大、中、小架拳譜,以了盡責之心願。

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以積極態度對待教學,善於解決傳承與創新的問題,師生們能夠開誠佈公的溝通是孫老師授拳的特點。回顧楊式太極拳發展歷程,不難看出歷代宗師的共性和個性、進展和演變,沒有幾代人持之以恆地鑽研和改進,就推不出完整的有價值的拳譜。人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環境不同,決定各自的特點。在共同習練武功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體驗和理解,不可能完全一致。成績最好的門徒也難與師傅一模一樣。倘若停滯在模仿層次,就會失去取得更高成就的機會。而武術界長期存在的缺憾正是「一代不如一代」,真正實現「一代比一代強」是很不容易的。在中華武術蓬勃發展突飛猛進的今天,許多門派都有出色的表現。在媒體,特別是電視上頻頻出現奇異功夫的節目,能人高手層出不窮,不少門派的工作也走上現代化道路,形勢逼人,發人深省,催人奮進,時不我待。汪脈太極功夫必須迎頭趕上。當前迫切需要的是,擺脫舊思想,接受新思維,作出無愧於時代的貢獻。

汪永泉先師為楊式太極拳留下的寶貴遺產,應當進一步挖掘和整理。但是,許多楊式太極拳愛好者仍處於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層次。大家都在苦苦求索,探尋其中的真諦。而這些奧秘並非太極拳界或一門學科可以勝任。需自然科學、生命科學等多方面共同協作,這也是許多有識之士多年的夙願。孫德明老師也是擔負這一使命的志願者之一。他與弟子們協作盡力,將有限的體驗、領會保留下來,以備後人進一步研究之用。在楊式太極拳技擊功夫方面,汪永泉先師生前介紹過的勁法不下幾十種,《楊式太極拳述真》一書整理歸納出來的只是一部分。在一系列精彩勁法中,常為人們所稱道的是彈簧力的奧妙。就是內氣充盈達到鬆、散、通、空的程度所形成的「周身彈簧力」,使對方碰到我方任何部位時,都能反射到對方身上,使之自然彈跳出去。以至更高層次的神、意階段,用意念和眼神即可引導內氣運動。諸如這類優異的功夫,後人自當進行透徹的研究,並且練在自己身上,再傳給他人。汪永泉先師在談到自己的功夫時,謙虛地說「其實我沒有什麼,只不過是熟練」,質樸的語言表達了確切的真理——奇異的功夫是勤學苦練、潛心鑽研的結果。想輕易地找到竅門是不現實的,空泛的議論更不等於練就真功。在拳譜著述中,以語言文字表達高深功夫,自然有其局限性。在寫作過程中出現重重困難是不可避免的,要突破很難說清楚的難點,就要對拳架盡量作出明確解釋,必須考察追溯前人的著述和文獻,探尋其根源及來龍去脈。

協助孫老師整理授拳經驗,闡明招中有術、術中有招、招術結合,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具有高度負責的決心和真誠奉獻的精神,才能保證完成這一使命。對待寶貴的文化遺產,既要保持其本來面目,又要使後來人容易理解,從事這項工作,既要勇於探索,又要謙虛謹慎,盡可能使成果收到實效。草稿不但經孫老師指點,而且廣泛徵求了意見,接受批評和建議,認真修改和補充。

太極功夫既要講究武藝,又要弘揚武德。達到一定層次的內功勁法,經常使其他門派的對手折服。但是,太極功夫的基本精神應當體現在仁義舉止、平和心態,並非你死我活的爭鬥。處於趨向和平發展的當今世界,在技擊活動中更需要以善意切磋技藝,克服爭強好勝、獨霸一方的意念。不鬥狠、不傷人,強調的是博採眾長、技擊與養生的互補。在眾多同道求索的路途中,如同在不同方向攀登一座高山,雖然路徑不盡相同,但頂峰卻是同一個。求同存異,各抒己見,團結奮進,尤為重要。
孫德明老師教導學生時刻不忘言行一致的準則,整理並出版楊式太極大、中、小架系列解析的宗旨是,促進楊式太極拳繼承者們的交流與合作,使這項中華文化瑰寶能在世界上發揚光大。

弘揚太極文化更需要群策群力,互助合作,透過各種形式的交流,共同提高。整理孫德明老師的教學經驗,也要從幾代傳人的成就中汲取精華,並對不同的理解和想法作深入的研究,展開認真的討論。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齊 一

序二

我父親汪永泉傳授楊式太極拳的一生中,從學者眾多,正式收徒的只有兩批,第一批5人,第二批6人。孫德明是第二批中早已有太極拳功底的一位。
孫德明跟隨我父親汪永泉學拳之前,曾跟隨楊澄甫的另一位弟子崔毅士學習太極拳10年。在「文革」期間,崔老師遭受迫害,孫德明未回避政治風險,仍堅持學拳並給予老師經濟上、精神上的援助。

孫德明為人謙遜、實在,很有人緣。崔老師去世後,孫德明十分仰慕我父親的太極功夫。他態度誠懇,追求執著,於是隨同中國社會科學院齊一、王平凡等人一起於1980年成為第二批入室弟子。現在,我父親的入門弟子中,健在且技擊內功深厚的首推孫德明了。
孫德明較好地繼承了我父親傳授的太極拳養生和技擊兩種練法,這也充分說明我父親對他做人態度、功夫根底和勤奮好學的認同與偏愛。家父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拳期間,前後有幾十人參加學拳、練拳。授課之前,大都先讓孫德明帶領大家打拳,可見家父對他的器重。

雖然孫德明早年學過其他拳術,僅太極拳就先後歷經過三位老師,但在他接觸、體驗汪傳太極拳功法後,盡心竭力地刻苦鑽研、用心領悟,對以往所學由表及裡,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使他的太極拳功夫又有了長足的進步,所以他的推手功夫帶有濃厚的汪脈風格。

而今,孫德明不顧85歲高齡,每天仍練功不輟,同時還為傳承這一文化遺產作著不懈努力。2006年4月,在我父親去世近二十年之際,眾多汪脈傳人和拳友召開的「紀念汪永泉老師」大會,孫德明是積極的支持者,並且在大會上做了表演。「永泉太極拳研究會」成立前後他也是積極參加和全力支持。

現在,孫德明與他的學生們一起研討太極拳真功的奧秘,擬將多年的體驗、感受與拳架練法整理成書,傳承與弘揚楊式太極拳,作為汪永泉之子,我深感欣慰。太極拳是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的組成部分,若有更多的人喜愛、傳承、挖掘和推廣,必將能夠更好地造福於人類。

永泉太極拳研究會會長 汪仲明

目次

一、楊式太極拳技擊功夫的基本原理
(一)何謂推手?
(二)如何理解用於推手的十三勢?
(三)招與術用法的關係何在?
(四)三套拳架的技擊有何特點?
(五)如何理解聽勁、問勁、懂勁?
(六)如何理解內氣貫穿全身?
(七)如何理解腰為主宰?
(八)如何理解關於力點的作用?
(九)如何理解各種主要的內功勁法?
(十)如何理解「亂環訣」?
(十一)為何要一人一方?
(十二)楊式太極拳技擊的原則和禁忌?
(十三)習練技擊功夫還有哪些應當關注的事情?
二、楊式太極拳小架內勁功法的特點
(一)力與內勁的關係及分化勁和混合勁的區別
(二)欲求功法,先問自心
(三)中正之意之解析與起、承、合、換之規矩
(四)分清彼此之勁,煉純小架深湛之功
三、楊式太極拳小架功法介紹
(一)小架技擊用法要略
(二)小架拳盤架子要義
四、楊式太極拳小架套路拳譜
五、楊式太極拳小架套路圖解與技擊用法
六、楊式太極拳小架套路運行路線示意圖
七、孫德明老師常用功法欣賞
後 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