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滿額折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新譯三國志(五)吳書(1)

定  價:NT$ 370 元
優惠價:79292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2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套書優惠

優惠價:85 13983
優惠價:85 2134
優惠價:85 127007

電子書同步在下列平台販售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評

商品簡介

本冊涵括了孫堅、孫策、孫權,以及開創江東霸業有突出功績的周瑜、魯肅、呂蒙等謀臣勇將的事蹟。
以〈孫權傳〉來看,從魏文帝黃初二年(西元二二一年)冊封孫權為王,至吳太元二年(西元二五二年)孫權去世,孫權統治江東三十餘年。如果從孫策死,以事授權的獻帝建安五年(西元二○○年)算起,則跨時五十多年。
魏臣劉曄曾對文帝說:「天下三分,中國十有其八,吳、蜀各保一州。」(見《通鑑》卷六十九)曹魏地域廣大,兵力強盛,而孫吳僅擁江東一隅,卻能存續數十年,有時還對曹魏和蜀漢構成威脅。這其中有什麼原因呢?立足本傳,參以〈吳書〉其他傳記,可以總結出以下四個原因:
一、重視農耕,發展農業經濟。
由於中原長期牧守混亂,江北民眾紛紛渡江避難,建安十八年(西元二一三年),廬江、九江、蘄春、廣陵一次渡江竟達十多萬戶,致使江北空虛。冀、兗、青、徐、豫諸州都有流民南下。這給江南帶來了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擴大了耕地面積。對農業生產,孫權採取鼓勵政策。黃武五年(西元二二六年),陸遜「以所在少穀,表令諸將增廣農畝」,孫權立即同意。赤烏三年(西元二四○年),下詔禁止「侵奪民時」,「農桑時,以役事擾民者,舉正以聞。」孫權在農業方面最重要的舉措是實行屯田制。這使得孫吳經濟大為改觀,太湖沿岸和錢塘江流域人煙稠密,糧食充足,永興(今浙江蕭山)精耕的稻田一畝可產米三斛,從而保證了軍民的糧食需求,奠定了立國之本。
二、得到江東和皖地世家豪族的支持,建立了穩固的政治基礎。
東漢晚期,江南世家豪族已然盤根錯節,享有政治特權。孫吳初期,吳郡顧、陸、朱、張四姓多仕郡為官,僅陸氏一姓,前後兩相五侯,將軍十餘人。孫吳在舊有的世家豪族之外,還有徙居江南的皖地大族,如世代為官的周瑜,家富於財的魯肅。對於這兩股勢力,孫權一視同仁,加以信任和重用。如此緊密的關係,使孫權得到了世家大族的支持,彼此同心協力,政權長期處於穩固狀態。
三、孫權及其統兵重臣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有膽氣識見,能征善戰。
孫權非常善於治軍,建安十八年,曹操見到他統率七萬大軍於江濱,軍伍整肅,感嘆說:「生子當如孫仲謀。」曹操為一代梟雄,深諳軍事,孫權能得到他的如此讚嘆,足以表明其軍事才能。
孫權一生對外打過兩次事關存亡的大戰,一是赤壁(在今湖北嘉魚境內)之戰。曹軍人馬燒死溺亡者不計其數。曹操引軍潰逃,周瑜、劉備水陸並進,追至南郡(治所在今湖北公安)。曹軍戰死病死過半,只好退還北方。一是夷陵(今湖北宜昌東南)之戰,蜀軍土崩瓦解,劉備夜間逃至白帝城(今重慶市奉節東)。此役劉備可謂慘敗,本傳說蜀軍臨陣被斬和被俘達數萬人,士卒損失殆盡。孫權任用的最高軍事統帥依次為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從夷陵之戰來看,第四代統帥陸遜與第一代統帥周瑜同樣具有令人慨嘆的軍事才能,這正是孫權統治江南五十年的軍事支柱。
四、恃有長江天險,阻斷曹魏南下。
孫吳政權從創建初期始,就是打算以長江為界,依恃長江天險立國。建安五年(西元二○○年)魯肅為孫權劃策,便提出「保守江東以觀天下之釁」,最後「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黃初六年(西元二二五年)十月,魏文帝率兵十餘萬前往廣陵(在今江蘇揚州附近)故城,臨江觀兵,旌旗數百里,有渡江之志。孫權嚴兵固守。文帝看見大江波濤洶湧,長嘆說:「嗟乎!固天所以限南北也!」於是回師。長江天險,帶給文帝無限感慨和惆悵。孫權沿長江一線設督駐軍,嚴密防守,又遍置烽燧,加強警戒,終孫權一生,曹魏始終未能跨過長江。
孫權能夠立足江東五十餘年,還有其他原因,如舉賢任能,不拘一格,起用流寓江東士人諸葛瑾,擢舉行伍出身的呂蒙;能夠屈身忍辱,稱臣曹魏,伺機而動;善於計謀,韜略過人等等。但是,主要原因還是以上四點。
孫權當其盛年,勵精圖治,推誠用人,關注民生,對魏由稱藩而相抗,對漢由爭戰而聯合,捭闔於?雄之間求得生存與發展。至其晚年,形勢大定,卻害忠臣,廢太子,愎諫自用,聽命於鬼神,使吳國江河日下,讓人不免唏噓。
透過明白的語譯,深度的研析,讓您看見孫權一生的精采,以及從雄主到昏瞶的過程。

作者簡介

梁滿倉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所畢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
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吳樹平
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畢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

導 讀
一、陳壽的生平與《三國志》的結構
《三國志》作者陳壽,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生於蜀漢建興十一年(西元二三三年),卒於晉惠帝元康七年(西元二九七年)。

陳壽早年受學於同郡著名的史學家譙周,攻習《尚書》、《春秋》三傳,精讀《史記》、《漢書》,聰敏機警,屬文富豔。在蜀漢時,曾為衛將軍主簿、東觀祕書郎、散騎黃門侍郎。他為人正直,宦官黃皓專權,朝中大臣曲意阿附,陳壽卻不去逢迎,因此一再受到譴黜。他居父喪時,患有疾病,讓侍婢調治藥丸。按照當時的封建禮教規範,是不允許的,由此引起了鄉黨的貶議。蜀漢滅亡以後,陳壽多年被排斥在仕途之外。


魏元帝景元三年(西元二六二年),蜀漢滅亡,過了兩年,司馬炎奪取了曹魏政權,建立了晉朝,陳壽時年三十三歲。司空張華是個愛才的人,十分賞識陳壽,認為他雖然不能遠避嫌疑,但揆以情理,不應受到貶廢的懲罰。於是陳壽被舉為孝廉,領本郡中正,官佐著作郎、著作郎,又出補平陽侯相。晉武帝泰始十年(西元二七四年)以後,他又回到京師,在中央機構擔任著作郎。


陳壽撰成《三國志》一書後,更加受到張華的賞識,準備推薦為中書郎。權臣荀勗忌恨張華,自然對陳壽不滿,再加上《三國志‧魏書》不符合荀勗的意願。所以,荀勗極力排斥陳壽,授意吏部把陳壽調任長廣太守。長廣郡郡治在不其(今山東即墨西南),其地遠離京師。他以母親年老為藉口,辭官不就。鎮南大將軍杜預即將離開京師赴任時,上表薦舉陳壽,說他知識通博,可任散騎侍郎。正巧皇帝剛剛任命壽良擔任這一職務,便改任陳壽為治書御史,成為皇帝左右的侍從官員。這是陳壽一生中擔任的最重要的職務。後來他在母親去世時,辭掉了這一官職。陳壽母親臨終前留下遺囑,要把她埋葬在京師洛陽。陳壽遵照遺囑辦理,遭到世人的非難,認為不把母親歸葬故土蜀中有違禮教,由此又蒙受了貶議。過了幾年,起用為太子中庶子,沒有就職就病逝了。


綜觀陳壽的一生,仕途並非一帆風順,前後兩次出現坎坷,沉滯累年。凡是官場人物的升降進退,總是與政治氣候息息相關。西晉政權與曹魏政權有著直接的承襲關係,陳壽是蜀漢文士,到京師做官,等於是外來戶,總會受到有意或無意的排擠。西晉朝政紊亂,派系林立,權貴恣肆。陳壽的從政道路受到了這股政治洪流的衝擊和阻斷。


中國古代的歷史學家創造了多種史書編撰體例,主要有編年體、紀事本末體和紀傳體三種。紀傳體創始於西漢司馬遷撰寫的《史記》。這種史書體例以本紀和列傳為主體,本紀按年月次序記載帝王的言行政績,兼述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等重大事件,排列在全書之前。列傳主要是各類代表人物的傳記,在全書中篇幅最多。陳壽撰寫《三國志》就是採用了紀傳體。


《三國志》共六十五卷。包括〈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魏書〉由「紀」、「傳」兩部分組成,紀包括〈武帝紀〉〈文帝紀〉〈明帝紀〉〈三少帝紀〉四篇,傳以〈后妃傳〉居首。〈蜀書〉和〈吳書〉只有傳而無紀,傳在順序排列上,猶如一部獨立的紀傳體史作,居首的是兩國君主的傳記,以及與蜀、吳有承襲關係的人物傳記。〈蜀書〉把劉焉、劉璋傳放在最前面,其後便是〈先主傳〉〈後主傳〉,再接以〈二主妃子傳〉。〈吳書〉以孫堅、孫策二人傳記居前,後面便是〈吳主傳〉〈三嗣主傳〉。與〈魏書〉〈蜀書〉不同的是,〈吳書〉於諸君傳記之後,沒有以后妃傳相接,而是排列了一篇一般人物的傳記,然後才是〈妃嬪傳〉。就一般的紀傳體史書通例,妃嬪傳大多數安排在帝王專篇之後。有志、表的,排除志、表,也與帝王專篇銜接。這是封建時代等級制度和倫理綱常的真實反映。〈吳書〉中〈妃嬪傳〉的這種編排方法是特殊的一例。

二、三國鼎立的形成與時代格局
東漢末年,黃巾起事失敗後,中央朝廷已無法維持對全國的統治。在京師,外戚和宦官的鬥爭熾熱化。少帝劉辯繼位,握有實權的大將軍何進聯絡袁紹,起用名士,處死統領西園八校尉軍的宦官蹇碩。又讓并州牧董卓進京,協助他掃除宦官餘孽。宦官乘機殺死何進,袁紹又把宦官一網打盡。董卓旋即統兵進入京城洛陽。


董卓專權施暴,本來就盤據一方的州郡牧守,紛紛以討伐董卓為名,各樹一幟,擁兵割據。獻帝初平元年(西元一九○年),以袁紹為盟主的關東同盟軍進屯洛陽周圍,董卓挾持獻帝西遷長安。洛陽一帶飽受戰爭災難,變為廢墟。初平三年(西元一九二年),王允、呂布殺死董卓,討伐董卓的關東同盟軍解體,開始了爭奪地盤的長期混戰。經過多年的混戰,全國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許多割據勢力,袁紹占據冀州(今河北中部和南部)等地,曹操占據兗、豫二州(今山東西南和河南東部),公孫瓚占據幽州(今河北東部和北部),公孫度占據遼東(今遼寧),劉備、呂布在陶謙之後占據徐州(今江蘇北部),馬騰、韓遂占據涼州(今甘肅),袁術占據揚州的淮南部分(今淮河下游一帶),劉表占據荊州(今湖北、湖南一帶),劉焉占據益州(今四川),孫策占據江東(今長江下游以南)。

建安五年(西元二○○元),袁紹與曹操在官渡北面的陽武(今河南原陽東南)展開大規模的決戰,曹操擊潰袁紹的軍隊,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建安十二年(西元二○七年),曹操率軍北征與袁氏勢力相勾結的烏桓,取得了勝利,消滅了袁氏殘餘勢力,使北方大部分地區歸於統一。建安十三年(西元二○八年),曹操把兵鋒指向南方,企圖統一全國。當年七月進攻荊州,荊州牧劉琮不戰而降,依託於荊州的劉備屢屢退卻。當時,統治東南的孫權極為震驚。劉備、孫權為了自身的存亡,攜手抗曹。在赤壁(今湖北嘉魚東北),孫劉聯軍大敗曹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戰後,曹操北歸,孫權在東南擴張,劉備則向西南發展,基本形成了三國鼎立的格局。延康元年(西元二二○年)十月,曹操之子曹丕即帝位,建都洛陽,國號魏。次年,劉備稱帝,建都成都,國號漢,後人稱作蜀漢。孫權接受了曹丕的封號,稱吳王。魏明帝太和三年(西元二二九年),孫權稱帝,建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國號吳。


在三國對峙時期,不論是經濟上的實力,還是軍事上的實力,曹魏都強於蜀漢和吳國。但是,這三個國家,不論實力強弱,都想不斷擴充地盤,兼併他國。軍事上的較量,政治上的對抗,經濟上的衝突,乃至思想文化上的對立,可以說是三國時代的主調。

三、《三國志》的內容特色與編纂方法
歷史學是現實的反映,無法割斷與現實的聯繫。在我們了解了三國時代的社會情況之後,再來討論《三國志》的內容特色和編纂方法,也就容易理解了。


我們閱讀《三國志》,會發現有關戰爭的內容比比皆是。魏、蜀、吳三國上至皇帝,下至州郡牧守,所考慮的多是軍事力量的積累,戰爭時機的選擇,戰略和戰役的勝負。即使所記載的各國採取的農業生產政策和措施,各國選官用人標準,各國縱橫變化的外交策略,乃至各國上層統治者的婚姻關係,都與戰爭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繫。因此,全書中設立的軍事將領的傳記特別多,在許多地方大吏的傳記中,也特別重視武功的記載。《三國志》內容上的這一特徵,倒不是陳壽心存尚武之意,而是三國時代的實際狀況使然。


《三國志》是斷代為史的,三國的時間斷限,嚴格的說,應起自東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西元二二○年)曹丕稱帝,建立魏政權,終於晉武帝太康元年(西元二八○年)吳國滅亡,其間歷時六十年。陳壽如果拘泥於斷代為史的原則,只記載三國六十年的史事,那麼,就會割斷三國的醞釀期,使人們對三國歷史的認識缺乏完整性和系統性。三國的奠基人曹操父子、劉備和孫權兄弟,都起於東漢末年。奠定曹操發展基礎的曹、袁官渡之戰,導致三國鼎立的關鍵戰役赤壁之戰,都發生在東漢末年。假使固守三國的上下時間斷限,勢必造成曹、劉、孫三氏許多重大史事失載。陳壽撰《三國志》,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把《三國志》的記事上限提前到東漢末年,大體起自東漢靈帝晚季,他不但記述曹、劉、孫三氏在東漢末年的活動,而且一些與三氏史事相關連或言行無涉的重要人物,也網羅到了書中。這樣,從曹丕稱帝算起,《三國志》記事向前追溯了三十多年。


陳壽不拘泥時代斷限的記事方法,曾遭到非議。唐朝史學家劉知幾《史通‧斷限》就對追述曹操與之有關的東漢末年人物進行批評,認為不該記載與曹操沒有直接關係的人物,如董卓、臧洪、陶謙、劉虞、公孫瓚。筆者認為,這些人都曾風雲一時,東漢末年的社會動盪與他們的所作所為密不可分。為他們立傳,才能展示東漢末年的社會大氣氛。在這一社會大氣氛下活動的曹操,更具有廣泛的社會色彩,讓人們更加容易觸摸到他的社會脈搏,把握他的軍事、政治生涯的起落規律和作為。立足曹操一人的小氛圍,可以說董卓等人與曹操沒有緊要關係;但著眼於社會大氛圍,就不能得出這一結論了。所以,劉知幾對陳壽《三國志》斷限上的批評,並不可取。
在陳壽撰寫《三國志》之前,用紀傳體編寫的史書出現了三部代表作,即西漢司馬遷的《史記》,東漢班固的《漢書》和劉珍等人的《東觀漢記》,前者是跨越數千年的通史,後兩部史書是斷代為史,與《三國志》相同。由於西漢、東漢是劉氏的一統天下,所以《漢書》和《東觀漢記》記載的都是一個國家政權的專史。三國時代,魏、蜀、吳鼎立,採用《漢書》和《東觀漢記》那種編纂方法,顯然無法記述三國的歷史,不可能恰當的反映歷史的實際狀況。陳壽在採用前人開創的紀傳體的同時,以魏、蜀、吳三國各自成史,自成體系,合則為一歷史時期的紀傳體斷代史,分則為紀傳體國別史。這種修史的方法,在中國史學發展史上尚屬首創。


在中國封建社會,幾個政權並立時,總是有正閏之爭,也就是哪一個政權是「正統」,哪一個政權是「閏偽」。每個修史者都有自己鮮明的政治態度和思想傾向,在撰寫歷史時,無法超脫正閏的觀念,總是把他所擁護的政權置於「正統」地位。陳壽《三國志》也表現出明顯的「正統」觀念。對魏、蜀、吳三國,他奉魏為「正統」。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曹丕、劉備、孫權均自封為皇帝,獨自立國,本沒有主次之別。巴蜀是陳壽的故鄉,他生於斯,長於斯,仕於斯,對巴蜀的情愫是不言自明的。另外,劉備是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蜀漢君臣都把自己的政權與兩漢看作有直接的承襲關係,劉備即帝位前太傅許靖、軍師將軍諸葛亮等人勸進表文即稱劉備「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胄」,強調了與漢高祖劉邦的關係。劉備祭告天地踐帝位之文,申明劉氏「祖業不可以久替」。劉備以中興漢室為號召,在輿論上居於有利的地位。但是,陳壽並沒有因為以上各種因素而把〈蜀書〉置於首位。他有意識的把〈魏書〉排列在前,突出曹魏,以示「正統」。


第二,根據紀傳體史書的常例,魏、蜀、吳三國的君主均應設立帝紀。但是,陳壽僅把魏國幾代君主納入帝紀,而把蜀、吳諸帝編次於傳中。從編纂體例上降低了蜀、吳諸帝的地位,等同於王侯。這是以魏為「正統」的重要標誌。


第三,在《三國志》的行文中,不少地方也表現了陳壽以魏為「正統」。在〈魏書〉中,對文帝曹丕、明帝曹叡和三少帝曹芳、曹髦、曹奐皆稱「帝」;而〈蜀書〉中,對蜀漢君主劉備、劉禪稱「先主」、「後主」;〈吳書〉中,對吳國君主孫權稱「吳主」,或直書其名。古人對死的用辭頗為嚴格,最能體現尊卑等級。按規定,皇帝、皇太后、皇后死曰「崩」,諸侯王和身分地位與之相埒的人死曰「薨」。陳壽撰《三國志》,記載魏國君主和皇太后之死皆曰「崩」,對吳國君主則稱「薨」,而記劉備之死則稱「殂」。「殂」者,亡也。既不同於「崩」,也不同於「薨」,在禮制等級上沒有嚴格的定義。選用一個「殂」字,既與奉魏為正統不相扞格,又沒有明顯的把劉備視作侯王。陳壽在政治現實和懷念蜀漢的思想矛盾中找到了一個平衡點。

陳壽以魏為「正統」,是容易理解的。司馬氏的西晉政權直接從曹魏手中奪取過來。魏明帝死後,養子曹芳繼承帝位,年僅八歲,大將軍曹爽、太尉司馬懿輔政,正始十年(西元二四九年),司馬懿發動政變,殺死曹爽,控制了曹魏的軍政大權。嘉平三年(西元二五一年),司馬懿去世,其子司馬師專擅朝政。曹髦正元二年(西元二五五年),司馬師去世,其弟司馬昭把持國柄。司馬氏利用手中握有的軍政實權,經過十幾年的酷烈鬥爭,終於摧毀了親曹魏的勢力。曹奐咸熙二年(西元二六五年),司馬昭去世,其子司馬炎繼昭為丞相、晉王,很快廢掉了曹奐,自立為帝,建立晉朝。陳壽著手撰寫《三國志》,時值晉武帝年間。他立身於晉,維護晉政權也是不言而喻的。既然晉政權脫胎於曹魏,那麼,陳壽撰修三國史,必定要尊魏為「正統」。因為只有魏是「正統」,與它國運相承的晉才是「正統」。這裏所反映的正是史學與現實的底蘊。


我們指出陳壽《三國志》以魏為「正統」,與此同時,也應該看到,陳壽並沒有把蜀漢和吳國當作僭偽政權,而是從客觀的政治環境和他自身的史學膽識出發,考慮了歷史的實際狀況,賦予蜀漢和吳國一定的歷史地位。他把〈蜀書〉〈吳書〉單獨成帙,與〈魏書〉並列。紀傳體史書中一般人物傳記的撰寫方法是摘取傳主一生典型事跡進行編次,內容通常不超出傳主的活動範圍。〈蜀書〉〈吳書〉中的諸帝傳記,沒有採用這種敘事方法,而是按年月記事,所載內容既有諸君的重要言行,更多的則是有關蜀漢和吳國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皇室的重要活動和變化,這與紀傳體史書中帝紀的編纂體例和方法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劉知幾在《史通‧列傳》中說:「陳壽《國志》載孫、劉二帝,其實紀也,而呼之傳。」蜀漢和吳國的妃嬪,陳壽在〈蜀書〉〈吳書〉中闢有專篇,繫於諸君傳記之後,這也表明陳壽正視了蜀漢和孫吳二國的獨立性。


古人修史,通常都有一些現成的材料可供採摘和參考。陳壽撰寫《三國志》,在材料上也有所依傍。

魏文帝黃初年間和魏明帝太和時期,曾命衛覬、繆襲用紀傳體編修魏史,歷時多年,沒有完成。又命韋誕、應璩、王沈、阮籍、孫該、傅玄等繼續撰修。後來只有王沈完成了修史工作,勒成《魏書》,這是官方控制下撰成的第一部曹魏專史。王沈《魏書》卷帙頗多,《史通‧古今正史》和《舊唐書‧經籍志》記為四十四卷,《隋書‧經籍志》著錄為四十八卷,《新唐書‧藝文志》載為四十七卷。大體在同一個時期,京兆人魚豢以私人的身分撰成《魏略》,記事止於魏明帝。同王沈《魏書》一樣,此書亦是紀傳體裁,它是私家撰修的第一部曹魏專史。


孫吳也曾下令組織人力撰寫本國當代史。孫權在位後期,即命丁孚、項峻編寫《吳書》。他們缺乏史學才能,不能勝任史職,結果失敗了。到孫亮時,又下令讓韋曜、周昭、薛瑩等人訪求往事,共同著述,使《吳書》粗具規模。後來經過韋曜的不懈努力,終於撰成《吳書》五十五卷,篇幅超過了王沈《魏書》和魚豢《魏略》。


曹魏和孫吳兩國史學家撰修的本國當代史,卷帙龐大,內容豐富,這就為陳壽撰寫《三國志》中的魏、吳二志,提供了大量的材料,供他篩選。《三國志》裴松之注文中屢引魚豢《魏略》,只要拿《魏略》遺存的文字與陳壽的史文相互對比,就不難發現陳壽對《魏略》既有大量材料的淘汰,又有大量材料的吸取。


蜀漢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史官,《三國志‧蜀書‧後主傳》評語中說:「國不置史,注記無官,是以行事多遺,災異靡書。」這就使蜀漢沒有產生當代人撰寫的蜀漢專史,陳壽修〈蜀書〉,無可憑藉。但是,陳壽畢竟是蜀地人,又做過蜀漢官吏,有條件耳聞目睹當時的重大歷史事件,了解上層統治者的經歷,熟悉當世的典章制度。加上他又編輯整理過《諸葛亮集》,對諸葛亮自然有深入系統的了解,抓住了撰寫蜀漢專史的一條重要脈絡。另外,陳壽在仕途中,先後擔任過史官之職,如蜀漢時做過東觀祕書郎,晉朝初年做過佐著作郎、著作郎,這些職務使他有機會看到國家收藏的圖書檔案。陳壽能夠在沒有前人蜀漢專史可資借鑑的情況下完成《三國志》中的〈蜀書〉,與他個人具有的這些有利因素密不可分。

四、陳壽的史學才能與成就
對一個修史者來說,在掌握了大量的材料之後,能不能產生成功的史作,這就要看個人的史學才能了。在三國和晉朝初年的史壇上,陳壽稱得上是佼佼者。《晉書‧陳壽傳》評論說:「丘明既沒,班、馬迭興,奮鴻筆於西京,騁直詞於東觀。自斯以降,分明競爽,可以繼明先典者,陳壽得之乎!江漢英靈,信有之矣。」把陳壽看作繼左丘明、司馬遷、班固之後出現的可以與他們相提並論的史學大家。


陳壽的史學才能是多方面的,但突出表現在「善敘事」方面。所謂「善敘事」,首先應該包括修史的求實態度。裴松之〈上三國志表〉中說《三國志》「事多審正」,這是對陳壽求實態度最妥貼的概括。秉筆修史者能不能不溢美,不隱惡,如實記載筆下的人物和事件,直接關係到一部史作的成敗。王沈修《魏書》,是當代人修當代史,顧忌較多,不能秉筆直書,為當權者曲為回護,隱惡溢美,因而遭到後人的批評。陳壽撰寫《三國志》,是後代人修前代史,顧忌較少。再加上他對待不同的史料,能夠審慎的進行對比,分析研究,捨棄不可信據的記載。


其次,所謂「善敘事」,還包括對史事編次得體。裴松之〈上三國志表〉認為「壽書銓敘可觀」,說的就是編次得體之意。撰修任何史書,對所選取的史事編次得如何,關係到史書的可讀性。特別是撰寫曹魏、蜀漢、孫吳三國並列的史作,如果不善於編次和銓敘,就會出現不同史之間的重複和矛盾。陳壽依靠自身的史學才能,與其他三國史的作者相比,較為成功的解決了這一問題。三個國家交錯的同一個歷史事件,〈魏書〉中詳細記載了的,〈蜀書〉〈吳書〉的記載則從略,反之亦然。著名的赤壁之戰,詳載於〈吳書‧周瑜傳〉,〈魏書〉〈蜀書〉就敘述得較為簡略。由於有詳有略,史文避免了重複、煩冗的弊端。每一個歷史事件都帶有群體性,究竟記載在哪一個人物傳記中,也需要一定的敘事技巧。清人趙翼在《廿二史劄記》中討論《三國志》時,曾推許陳壽善於把所記史事安排到合適的傳記中。他說:「董卓之亂,曹操尚未輔政,故〈魏紀〉內不能詳述,而其事又不可不記,則於〈董傳〉內詳之,此敘事善於位置也。」在一個人的傳記中,敘事也應該有主次之分,取捨得當,不能不分輕重,隨意臚列,造成傳文枝蔓無邊。陳壽擅長剪裁,一傳之中,棄其所當棄,取其所當取,沒有鋪陳堆砌之嫌。漢獻帝與曹丕禪代之際,先後有李伏、劉廙、許芝等人勸進表十一道,曹丕下令辭讓,亦十餘道,陳壽全部刪去不錄,僅於《魏書‧文帝紀》載錄〈禪位策〉一通而已。那些勸進表,盡是阿諛逢迎之辭,沒有內在的價值。而〈禪位策〉是禪代之際重要的歷史文獻,如實記錄下來是必要的。棄取之間,表現了陳壽的鑑別能力和剪裁功力。


另外,所謂「善敘事」,還應包括文筆的簡練。陳壽有較高的文學修養,又勤於著述,因而把文字鍛鍊得質直而簡潔。例如〈蜀書‧諸葛亮傳〉關於劉備去世前與諸葛亮的對話,便是一段典型文字。文云:「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短短的一段文字,僅僅數語的對話,把君明臣忠、肝膽相照的情景表達得有聲有色,催人淚下。


由於陳壽不論在客觀方面,或是主觀方面,都具備了良好的修史條件,所以,他筆下的《三國志》,成為中國史學發展史上的一部傑作,既超越了早出的魏、蜀、吳專史,也高出於晚出的有關三國的史著。史學著作的存帙有一條規律,即劣者汰,優者存。隨著時間的推移,諸家有關三國的專史均先後亡佚,唯獨陳壽《三國志》一直流傳至今,成為「二十四史」中的一史,千古不替,這是人們對《三國志》最公允的評價。

五、《三國志》的不足之處
《三國志》同中國歷史上產生的其他史著一樣,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缺點。


在筆者看來,《三國志》比較嚴重的缺點是沒有志,紀傳體雖然以紀和傳為主體,但志在紀傳體史書中十分重要。舉凡經濟制度、錢幣制度、地理沿革、天文律曆、禮樂刑法等一代典制,都是志中記述的內容,它反映了一個歷史時期的重大社會內涵,成為後人了解和研究歷史不可缺少的材料。紀傳體史書的創始者司馬遷撰寫《史記》,即設立八書,其後班固撰《漢書》,改書為志,撰寫了十志。東漢時劉珍等幾代史學家相繼編寫《東觀漢記》,蔡邕為之作志。到陳壽修《三國志》,沒有寫志,實在是一大缺憾。


《三國志》內容失之簡略,也是一個重大的缺點。我們閱讀《三國志》,很容易發現陳壽修史時遇到了史料不足的困難,不少重要人物,如徐幹、陳琳、應瑒、丁儀、丁廙等都沒有專傳。某些有專傳的人,所載內容顯得不夠充實。〈魏書〉〈蜀書〉〈吳書〉相比,以〈蜀書〉內容最為簡略,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是劉備的大將,傳中記述的行跡略顯疏略。至於王連、向朗、張裔諸傳,幾乎類同簡單履歷。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在於陳壽掌握的蜀漢史料不夠豐富。


在行文方面,《三國志》質樸有餘,而文采不足。如果同《史記》對比,它要遜色得多。司馬遷修《史記》曾運用了高度的藝術語言和藝術手法,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堪稱傳記文學方面劃時代的作品。班固的《漢書》,文采已在《史記》之下。至於《三國志》,就更不如《史記》了。三國時代,?雄逐鹿,人才輩出,政治、軍事和外交上出現了許多有聲有色的場面。但陳壽卻沒有注意利用時代賦予的有利條件,把《三國志》提昇到更完美的高度。清朝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評論《三國志》時就說:「承祚固稱良史,然其意務簡潔,故裁制有餘,文采不足。當時人物,不減秦、漢之際。乃子長作《史記》,聲色百倍,承祚此書,暗然無華。」


六、《三國志》的注釋與版本
東漢時期,為史書注音釋義的工作已受到重視。及至魏晉南北朝,詮釋前人史著,蔚然成風。據《隋書‧經籍志》著錄,這一時期,訓注《史記》《漢書》二史的多達十多家。《三國志》也成為史學家注釋的對象,南朝宋人裴松之第一個出來為《三國志》作了注釋。


裴松之注釋《三國志》,概括起來,不外四點,一為補闕,二為備異,三為矯枉,四為論辯。所謂補闕,就是在《三國志》之外,增加新的內容,彌補《三國志》的缺略。所謂備異,就是羅列各國異聞異說,供讀者參酌,判別虛實。所謂矯枉,就是指出陳壽《三國志》的錯誤。所謂論辯,大多是針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進行的評論。
裴松之的《三國志》注,廣徵博引,搜羅宏富,注文字數超出正文三倍,曾經摘錄過的魏晉人著作有二百餘種。而徵引的文字多數比較完整,敘事細密,為治史者提供了大量史料。所以,我們可以把裴松之注看成是史外之史,不論是閱讀《三國志》,還是研究三國史,都離不開裴松之注。


歷代《三國志》刻本、抄本頗多,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的有清武英殿刻本、百衲本、金陵書局刻本三種。武英殿刻本係據明北監本校刻,百衲本係據宋紹興、紹熙兩種刻本補配影印,金陵書局刻本係用毛氏汲古閣本為底本。金陵書局本刊刻時,對毛本多所校正。清人盧弼撰《三國志集解》,集校勘、注釋之大成,是一質量較好的版本。盧氏在《集解》中說:「是書雖依據毛本,然局本(即金陵書局刻本)校改之善者多從之,復以歷朝官私刊本及各家評校本參校,分注如下。」實際上,《集解》本是在毛本、局本的基礎上形成的新本,一九五七年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排印本。這次譯注《三國志》,便採用盧氏《集解》本作為底本。此本失當之處,均以別本、他書校正,並作簡明的交代。


本書注譯工作由多人完成,具體分工如下:卷一、二十一二十四,王樹林;卷二八、十四、十五、二十、二十八、三十一三十三、三十五四十六、五十,梁滿倉;卷五十一六十,何德章;卷六十一六十五,余鵬飛;卷九十二,魏連科;卷十三、十六、三十,王明信;卷十七、十八、二十九,楊天宇、梁錫鋒;卷十九,孟慶錫;卷二十五二十七,楊寄林;卷三十四、四十九,于濤;卷四十七,張文質;卷四十八,李解民。本人負責最後的審閱和定稿。限於學識,注譯錯誤和失當之處,實所難免,尚祈專家與讀者隨時指正。
吳 樹 平

目次

卷四十六 吳書一 孫破虜討逆傳第一 二○○三

孫堅 二○○三 孫策 二○一四

 卷四十七 吳書二 吳主傳第二 二○二五

吳主權 二○二五

 卷四十八 吳書三 三嗣主傳第三 二一○五

孫亮 二一○五 孫休 二一一六 孫晧 二一三○

 卷四十九 吳書四 劉繇太史慈士燮傳第四 二一五三

劉繇 二一五三 子基 二一五八 太史慈 二一六○ 士燮 子徽、弟壹、壹子匡 二一六七

 卷五十 吳書五 妃嬪傳第五 二一七九

孫破虜吳夫人 二一七九 弟景 二一七九 吳主權謝夫人 二一八二 權徐夫人 二一八三 父琨 二一八三 權步夫人 二一八五 權王夫人 二一八八 權王夫人 二一八九 權潘夫人 二一八九 孫亮全夫人 二一九一 孫休朱夫人 二一九二 孫和何姬 二一九四 孫晧滕夫人 二一九五

 卷五十一 吳書六 宗室傳第六 二二○一

孫靜 二二○一 子瑜 二二○三 子皎 二二○五 子奐 二二一○ 孫賁 二二一三 子鄰 二二一五 孫輔 二二一七 孫翊 二二一八 子松 二二一八 孫匡 二二一九 孫韶 二二二○ 孫桓 二二二四

 卷五十二 吳書七 張顧諸葛步傳第七 二二二九

張昭 二二二九 弟子奮、子承 二二三八 子休 二二三九 顧雍 二二四二 子邵 二二四六 孫譚 二二四七 孫承 二二四八 諸葛瑾 二二五二 子融 二二五五 步騭 二二六一 子闡 二二六五

 卷五十三 吳書八 張嚴程闞薛傳第八 二二八一

張紘 二二八一 子玄、孫尚 二二八三 嚴畯 二二八八 裴玄 二二八九 程秉 二二九二 闞澤 二二九四 唐固 二二九五 薛綜 二二九七 子珝、瑩 二三○九

 卷五十四 吳書九 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二三一九

周瑜 二三一九 魯肅 二三三七 呂蒙 二三四九

 卷五十五 吳書十 程黃韓蔣周陳董甘淩徐潘丁傳第十 二三七一

程普 二三七一 黃蓋 二三七五 韓當 二三七八 蔣欽 二三八一 周泰 二三八三 陳武 二三八六 子脩、表 二三八六 董襲 二三九○ 甘寧 二三九三 淩統 二四○○ 徐盛 二四○六 潘璋 二四○九 丁奉 二四一三

書評

羽童 (2014/02/21 17:27 發表)
以前讀史書都從耳熟能詳的人物讀起,像是曹操、曹丕、劉備、孫策、孫權等帝王,或是其下有名的臣子如諸葛亮、周瑜、魯肅等等,對其他的人物事蹟就沒什麼興趣。但是在讀書會同好的建議下,這次想從不同的角度來讀「三國志」的吳書。翻開卷五十五「吳書十」,首先吸引我的是黃蓋的事蹟,周瑜打黃蓋的典故人人皆知,但這挨打的黃蓋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書中說「蓋姿貌嚴毅,善於養眾」,難怪士兵都為他賣命,而且他也特別懂得如何收服山越、賊寇,又在赤壁之戰一役中建議火攻,立下功勞,實在是很了不起的一個將領。其他如跟隨吳主擊殺山賊、攻城掠地的程普、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淩統、徐盛、潘璋、丁奉,都是維持吳國穩定發展的重要將領,讀完他們的故事,明白了吳國軍隊的創建過程,以及他們對於吳國的重要性,真是收穫頗豐。
咕嚕貓 (2014/02/12 17:35 發表)
一向很喜愛三民的藍皮書,其語譯將古人的文字化為流暢的白話,讓我更貼近了古人的世界,而且大學讀中文系時,就有好幾科是靠啃這系列的書而得高分的。喜愛文史的我,曾立志要將經史子集中特別重要的古籍讀完,這次讀到了《新譯三國志‧吳書》,對於歷史上的吳國我是不太熟的,幸好在讀了「吳主傳第二」中關於孫權的評論,讓我對於吳國的地位及發展有了基礎的認識,也因此更能進入吳國的歷史與相關人物的敘述。大致讀完了本書以後(主要著重在語譯和注釋的閱讀),深覺孫權是個不可多得的人物,比起孫策,他更具文才武略,善於用人,或許是天意讓哥哥孫策早亡,才能讓弟弟孫權嶄露頭角,稱霸南方五十年,不過其晚年的表現卻讓人失望,也是讓吳國逐步衰亡的原因吧!
利齊 (2014/02/04 09:57 發表)
周瑜、魯肅、呂蒙是三國時代孫吳政權奠立的重要人物,他們地位是差不多重要的,《三國志‧吳書》也將這三人並列同一傳,記錄他們的事跡。起先,孫權仍表示對漢室效忠,盡力輔佐東漢,然而他的內心應該有別的聲音,否則不會在魯肅提出「漢室不可復興」,應棄漢而自謀帝業之言論後,漸漸對其加以重用。周瑜和魯肅的看法是一致的,於是年輕的孫權便開始向這兩位靠攏,以謀求大業。在此中,「荊州」問題在三國政權爭奪戰中占了很重要的部分,魯肅勸孫權借荊州給劉備,雖然後來被視為魯肅政治決策的敗筆,但也不能忽視劉備占有荊州時,為孫吳防守北方攻擊的利益。後來在勇猛的呂蒙手下,擊殺關羽,將蜀漢勢力逐出荊州,為孫權建國稱帝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三位可說是吳國建立的關鍵人物,只可惜其後代無能,加上無強大宗室讓吳帝倚靠,便逐漸缺乏影響力了。
靈靈 (2014/01/22 15:41 發表)
三國時代據守南方的吳主孫權,繼承其兄孫策政權,在張昭、顧雍等大臣的輔佐下稱帝。相較於其父兄在吳地開拓政權,孫權主要是守住先人的基業,開創與守成的統治方式自古以來就不相同,對於張昭這個老臣,事事直言勸諫,「辭氣壯厲」的要求孫權,孫權自然深感不滿,在朝政上也有所衝突。尤其在孫權稱帝後,更為注重鞏固自己的政治權力,這種矛盾衝突的狀況也逐漸加深。但即使如此,張昭、顧雍必定還是吳國非常重要的大臣,從三國志吳書的排列方式可知,孫氏宗室寫完,接著就是為這幾個大臣列傳,可見他們在吳國地位,在歷史上是不容小覷的。
熱牛奶 (2013/12/26 14:57 發表)
周瑜除了是孫吳創建霸業過程中的重要人物外,本身亦精解音律,記得以前讀過「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絃」,在本冊中也提到了「曲有誤,周郎顧」,透過書中的描述,讓我對周瑜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另外,書中也涵括了孫權、呂蒙、魯肅、黃蓋等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的事蹟,讀完後,讓我顛覆了不少以往從戲劇、小說中所獲得的人物形象,得以更貼近史實,也對孫吳政權在紛亂的政治環境中,如何逐步占得一席之地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書中明白精詳的注釋和語譯在閱讀上帶給我很大的幫助,內容也相當精彩,值得一讀!
aji (2013/12/26 08:24 發表)
我對於三國時代的歷史非常感興趣。在風起雲湧的時代誕生許多奇才,除了看他們他們為君主、家國奉獻己志之外,更讓我深感著迷的是英雄好漢間的交手、鬥智、甚至相知相惜。就像吳書裡的周瑜,最為人所知的不外乎是與孔明間亦敵亦友的情結,在我看來這樣的「情結」無非是一種難能可貴之緣份,而且是唯有在那樣的時代才能得到的緣分。閱讀三國歷史,常常會讓我非常羨慕那些有志之士們,即使時代的擔子如此沉重,但能與一代豪傑奔馳於同一個歷史舞台上又是何其幸運!
小高 (2013/12/24 08:24 發表)
魯肅識見遠大,很早就看出孫權有帝王之命,所以每個軍事行動,都在支持其走往稱帝的路。在吳營眾將領都支持投降曹操時,只有魯肅一人堅持不降,並與周瑜一同策劃計謀,使曹軍戰敗而走。支持借土地給劉備,也是為了要與劉備連盟抗曹。魯肅也可以說是周瑜提拔、發掘的人才,在周瑜死後,魯肅也接替他的位置,輔佐孫權。在與關羽交涉歸還土地之事,也表現出性格上凌厲的一面,相當有氣魄。在我讀了《新譯三國志‧吳書‧魯肅傳》之後,才發現魯肅真的與小說中描寫的文弱形象,或是被周瑜、劉備玩弄於股掌之間大不相同,這本書也將原文仔細的注釋、翻譯,還在各段落放上「章旨」,讓我很快掌握史事重點,真是一部極好的史書。
漂流 (2013/12/13 17:33 發表)
周瑜英俊瀟灑,有音樂長才,同時又是一個有謀有勇的武將。孫吳政權能夠奠立下來,他有很大的功勞,所以可說是促成當時天下三分的重要謀臣。在許多古典詩詞中都有提到他,甚至《三國演義》故事裡頭,他就是其中要角。會翻開這本《新譯三國志》讀周瑜的故事,其實是在國文課堂上教到古典小說,學生要求我講一些小說情節、人物塑造與史實中間有什麼差異。我頗訝異這些學生有如此求知精神,除了給他們學習單讓他們先自行查找之外,做老師的還是要最清楚故事與歷史,加上從前我就很喜歡歷史,又對三民書局的新譯系列非常喜歡,所以二話不說就買了《三國志》來讀,期盼在細細的研讀與跟小說的比較中,增進自己和學生的國學知識。
馭驅思 (2013/08/28 09:30 發表)
馭思者   從小就被三國時代的氛圍所吸引,有遊戲吞食天地的製作,也有三國人物的卡通、連續劇、電影,甚至漫畫的呈現,三國時代給予我們現代人很多養分,同時也帶來許多想像。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三國文、武將,可看到諸葛孔明與周瑜的鬥智,也可看到關羽、張飛、劉備的兄弟情與真義……。不過很多資訊我們是被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所提供的,其中「假作真時真亦假」,很多未必是真的,但卻也有幾分可能。   一直要到了很大之後,才有機會讀《三國志》,它沒有「演義」的鋪張,卻依著正史的規範,從中也許有些是政治傾向的選擇,但也提供我們另一面相關性的思考。這次全套注譯本的問世,我是欣悅的,在翻閱《三國志》同時,我會想想《三國演義》大概在這個橋段會怎麼寫,我不會全然相信,也不會斷然否定,二書帶給我多方的思考,也讓我重新體驗「歷史再思考」的可能。   歷史象徵權力,你可選擇接受,也可毅然抵抗,那都是一段故事的開始。
漂浮 (2013/08/23 17:37 發表)
三國中角色幾乎人人都可以認出幾個名字,可見其影響如此廣泛,但大部分人對於其中角色的認知大部分都是從電影、電視或者是從遊戲中得到,比較片面也不公正,若要真正了解其中的人物,那麼我們就需要一本「三國志」了!從裡面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人物他們鮮明的性格,彷彿躍然紙上,更可以清楚許多戰役的來龍去脈,當中的細節交代的十分清楚,再也不是一知半解,或是有模糊錯誤的觀念。這本書讓我們更了解原本熟悉的人物,而且容易閱讀,是本非常直得推薦給大家的書!
JYC (2013/08/14 17:25 發表)
之前很沉迷在三國志電玩的世界,而在遊戲的過程中,對吳國的一群文臣猛將印象很深,周瑜當然是不用說的了,其他如魯肅、呂蒙、黃蓋、甘寧、凌統、太史慈等人,以及吳國的君主孫堅、孫策、孫權等,在遊戲的世界裡也各各都是性格鮮明的角色,因此有時會選擇來扮演一下他們,從他們的角度來進行遊戲。正巧學校最近要交一份跟三國時代有關的報告,主題自訂,也許因為遊戲的關係,所以總覺得跟吳國的人物好像特別親近,所以我就想到何不來做一下跟吳國的人物相關的內容呢?而在資料收集的過程中,看了幾個不同版本的三國志,其中三民最近新出的這套很合我意,也許是因為新出版的關係,覺得裡面的一些用語比較符合現代人的習慣,再加上是由知名學者注譯,總覺得整體權威性又更高了,讀起來也讓人有種心安的感覺。而透過文字資料的查閱,賦予了原本只是在腦海中漂盪而略顯模糊的吳國人物更清晰的輪廓,相信不論是在寫作業或是進行遊戲時,都會得到很好的幫助!推薦推薦~
pgp (2013/08/09 17:06 發表)
三國演義裡周瑜是個足智多謀,但就是差諸葛亮那麼一點,同時氣量狹隘,老想暗算諸葛亮,最後卻被諸葛亮三氣之後吐血而死的傢伙。不過聽說史上的周瑜形象根本不是這樣,便很想了解他比較真實的面貌,只是文言底子太差,三國志原文看了沒有懂。上星期到三民書局買書,不經意發現他們出版了新譯的三國志,有詳盡注釋、清楚的解析以及深入的研析。 站在那裡花了一點時間看完周瑜傳(在三民看書愛看多久看多久),才知道原來他相貌堂堂、謙和大度,赤壁之戰大敗曹操更是他的功勞;而不是三國演義描述的諸葛亮既借箭又借東風,我這才想起高中讀過蘇東坡的念奴嬌詞,老師上課一直強調羽扇綸巾是指周瑜而不是諸葛亮。只能說受三國演義影響太深,我買了一套三民的三國志回家,準備有空時好好讀一讀,徹底顛覆三國印象。
pp (2013/08/08 14:51 發表)
唐朝詩人白居易〈放言〉詩:「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時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用來檢驗吳末帝孫晧一生,實在是一點沒錯。三國志載孫休去世,國內人心惶惶。左典軍萬彧稱讚孫晧有才有識、英明果斷,是長沙桓王孫策一類的人物,又愛好學習遵守法度,就多次向丞相濮陽興、左將軍張布說起孫晧,孫晧因此坐上了皇帝位。 只是達到目的後,孫晧真面目便露出來了。他粗暴驕橫,講究忌諱,喜好酒色。先後誅殺濮陽興、張布,接著逼殺景皇后朱氏,極盡殘暴荒淫之能事,用酷刑誅殺直臣,搞得東吳動盪不安,民不堪命。最後晉軍王濬等人揮軍順流而下,吳軍毫無應戰能力立即土崩瓦解。歷史明白告訴我們「失民者亡」絲毫不爽,值得執政者細細思考。
fldw (2013/08/08 10:23 發表)
翻開吳主傳,孫權實際掌握吳國大權逾50年,年輕時的孫權雄姿英發、智謀超人,他的哥哥江東小霸王孫策,臨死前將孫權託付給張昭等人時曾說:「發動江東部隊,決戰於兩軍陣壘之間,與天下相爭抗衡,你不如我;舉用賢才任用能士,使他們盡心效力,用來守衛江東,我不如你。」;曹操亦曾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證諸他先後任用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在赤壁以寡擊眾大破曹兵,破樊城殺關羽奪回荊州,在夷陵大勝劉備雄兵,可見他確實能夠任人使能,善用他們的長處;然而觀孫權傳,到了晚年他「多嫌忌,果於殺戮」,同時在立繼承人一事上反覆,造成朝政動盪,埋下了日後吳國迅速衰亡的原因。 絕對的權力造成絕對的腐化,唐玄宗即位之初政治盛明,有開元之治,晚年卻怠政用佞,導致安史之亂,不與孫權如出一轍!然而後世掌權者有幾人能以歷史為鑒,不重蹈覆轍的?歷史一再重演,遭殃的還是萬千無辜的百姓啊!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92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