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不焦不慮好自在:和醫師一起改善焦慮症
滿額折

不焦不慮好自在:和醫師一起改善焦慮症

定  價:NT$ 280 元
優惠價:9025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8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結合醫學知識與臨床經驗,化為深入淺出的文字搭配趣味插圖,協助你改善焦慮症

焦慮疾患是世界上常見的心智疾病,但由於不了解或偏見,讓許多人常羞於就醫或甚至不知道自己得病,導致生活品質因此受到嚴重影響。

本書由林子堯醫師主寫,在醫院中,林子堯醫師親切的看病態度,以及細心照顧病患的身影,常讓病患及家屬讚賞,也因此被新聞媒體報導表揚過。
林子堯醫師有鑑於焦慮疾患讓許多人受苦,林醫師特別花費將近一年多的時間,與另外兩位醫師一起撰寫這本書籍《不焦不慮好自在:和醫師一起改善焦慮症》。

本書以醫師專業的角度,來講授醫學專業知識,再聘請到專業插畫家來插圖,介紹各種焦慮疾患(強迫症、恐慌症、社交恐懼症、特定恐懼症、廣泛性焦慮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內容深入淺出,希望能讓民眾有更多認識。

本書特色

◎以醫師角度講解焦慮疾患:本書以醫學專業角度及臨床經驗撰寫而成,閱讀過本書將會讓您對焦慮疾患(強迫症、恐慌症、社交恐懼症、特定恐懼症、廣泛性焦慮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有更深入的瞭解。

◎介紹焦慮症常見的治療方式:如藥物、放鬆訓練與認知行為治療等,讓您了解如何改善症狀和尋求協助。

◎趣味插圖、深入淺出:本書配合趣味插圖,讓內深入淺出,容易閱讀、了解。

作者簡介

林子堯 醫師

出生於台灣桃園縣,自幼喜歡閱讀與寫作,也對精神醫學充滿了好奇。自武陵高中畢業後,進入中國醫藥大學就讀,之後其陸續於各大醫院間學習,最後於臺大醫院完成實習以及PGY訓練。目前就職於衛生署桃園療養院,擔任精神科醫師,行醫之餘撰寫許多文章,常刊載於各大報章雜誌。而除了醫學外,林子堯醫師也亟力推廣台灣文創產業,曾擔任舞劍壇創作人站長,舉辦多次全國性文學獎以鼓吹創作風氣。過去曾獲「柳川文學獎」與「世界網界博覽會銀獎」等殊榮。

著作有:
「PSY-B 你不可不知的安眠鎮定藥物」
「PSY-L 精神科臨床入門實用導引」
「舞劍壇創作人期刊」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陳快樂院長
衛生署桃園療養院院長

追求身心健康是人類共同的夢想,而近年來健康的定義,已經由過去狹隘的生理健康,發展至今「身、心、社、靈」的全方位定義。其中精神醫學領域部份,這幾年來更是發展迅速、日新月異,相關書籍及研究,近年來也不斷推陳出新。

在這資訊爆炸的年代,如何有效率的汲取知識是相當重要的。林醫師擔任本院醫師期間表現優異,其於公務繁忙之餘,利用空暇時間,將臨床經驗與醫學知識統整成冊,內容精簡扼要、深入淺出,無疑為精神醫學領域多敞開了一扇大門、多立
了一座燈塔,點亮更多的知識之光。

推薦序-黃榮村校長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隨著社會變遷,人們的生活壓力與日俱增,罹患焦慮疾患的民眾也越來越多,過去民眾少有機會接受這方面的教育和衛教,而現在,很高興能看到這本書問世。

林醫師是本校畢業的學生,同時也是該屆醫學系模範生,在校時就表現優異,其行醫之餘仍筆耕不輟,撰寫了這本「不焦不慮好自在: 和醫師一起改善焦慮症」,書中不僅對於焦慮相關疾患作了專業說明,而且還聘請了插畫家和文學家來繪圖和
題詩,讓內容更豐富與多元。希望本書能讓民眾了解焦慮疾患的相關知識,也知道如何改善症狀與尋求專業協助。

我經常會想到以前當學生與教授時,常與一些有志於精神醫學發展的朋友一齊討論研究,他們都是一群聰明又用心的醫生與教授,時至今日還在發揮影響力。現在又看到有年輕一代的醫生積極投入,心情愉快,故樂為之序。

推薦序-朱振輝先生
天書在線簽約作家

與雷亞兄( 林子堯醫師) 的相識,是在雷亞兄創辦的舞劍壇文學獎中結識。由於彼此對文學的愛好,進而有了來往而成為朋友。振輝本身是位慢性病患者,家中經濟狀況也不甚理想,雷亞兄得知之後便四處張羅,為振輝尋求可協助的資源,讓振
輝相當感激。

雷亞兄為了讓民眾對精神疾病有更多了解,撰寫了這本書,同一時間向振輝邀稿,由於本身立志成為終生文學創作者,便欣然接受雷亞兄的邀請,斗膽獻上詩作兩首。

振輝相信這本書的問世會造福許多人,也期望善心人士的推廣,讓更多有精神疾病的人及家庭,能夠早日走出疾病所帶來的無力及失落感。振輝透過文學的藝術治療及按時服藥,已逐漸在文學的領域日日增進。給一個精神病患十年藝術治療的
機會,讓他們也能像約翰納許(John Nash) 般,擁有不一樣的人生。

林子堯

人類文明發展迅速,物質生活一日千里,但卻容易忽略精神健康的品質。近年來許多民眾受焦慮疾患所苦,但由於不了解,導致民眾常難以啟齒或羞於就醫,讓生活品質受到嚴重影響。因此了解焦慮疾患,是重要的健康課題。

焦慮疾患(Anxiety disorder)是心智疾患中常見的疾病。古人的「杞人憂天」和「人生不滿百、常懷千年憂」,都是焦慮的一種表現。但其實焦慮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緒之一,對部分事物焦慮是正常的現象,但如果對於小事情總是放不下心,儘管再三確認仍無法釋懷,導致自己心理感受到極大痛苦,甚至影響到人際關係或生活,那要小心可能已經罹患焦慮疾患。部分人士認為焦慮疾患比起精神分裂症或躁鬱症等疾病還來得「輕」,筆者認為此言有待商榷,因為焦慮疾患個案發病時,通常處於意識清醒的狀態,因此患者往往會清楚地記得這些痛苦與不適。

因此有病人說過:「得到焦慮症不會死,但會讓你生不如死!」所以對於焦慮疾患絕對不能輕忽。本書主要為大家介紹心智疾患中的焦慮疾患,內容包含了強迫症、恐慌症、創傷後壓力症候。

筆者有幸能於桃園療養院、台大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草屯療養院、聖保祿修女會醫院與靜和醫院學習,結合了醫學知識及臨床經驗,與曾醫師共同撰寫成這本書籍。
本書有幸邀請到陳家如醫師(亮亮)撰寫小故事、神獸插畫、以及朱振輝先生題詩,相當感謝他們。

本書若有可取之處,要感謝眾人的鼓勵與指導。內容如有缺失,則是本人才疏學淺所致,也希望諸位賢達不吝指正。感謝您的支持。

目次

作者介紹
推薦序 陳快樂院長
推薦序 黃榮村校長
推薦序 朱振輝先生
自序

第01 章 強迫症
強迫症的症狀
強迫症的診斷準則
強迫症與強迫性人格疾患相同嗎?
強迫性人格疾患
強迫症的治療
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
連續顱內磁性脈衝術
深部腦部刺激

第02 章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診斷準則
兒童青少年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性侵害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病程與結果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治療
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
支持性心理治療
肌肉放鬆技巧
生理回饋法
團體治療法
眼動身心重建法
認知行為治療

第03 章 恐慌症
恐慌發作與恐慌症
恐慌發作的診斷準則
恐慌發作的分類
恐慌症的定義
恐慌症的影響
恐慌症的病因學
恐慌症會痊癒嗎?
藥物治療 (104)
暴露法
呼吸訓練
放鬆訓練
認知行為治療

第04 章 多重人格/ 解離性身份疾患
症狀
解離性身份疾患的診斷準則
病因學
治療

第05 章 恐懼症/ 畏懼症
特定恐懼症
特定恐懼症的診斷準則
特定恐懼症的治療
行為治療
系統減敏法( 階層暴露法)
洪水治療法
眼動身心重建法
認知治療
藥物治療
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的診斷準則
社交恐懼症的治療
認知治療
系統減敏法( 階層暴露法)
洪水治療法
藥物治療
團體治療法
呼吸與肌肉放鬆訓練

第06 章 廣泛性焦慮症
廣泛性焦慮症的診斷準則
廣泛性焦慮症的治療
非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
台灣的治療生態

第07 章 慮病症
症狀
慮病症的診斷準則
治療
病程與結果

第08 章 睡眠
睡眠週期
快速動眼期(REM)
非快速動眼期(NREM)
失眠
治療失眠
非藥物治療
睡眠衛生教育
放鬆訓練
睡眠限制
藥物治療

第09 章 消除焦慮自己來
呼吸訓練
何謂過度換氣
腹式呼吸
放鬆訓練
一般性放鬆
漸進式肌肉放鬆
簡短版漸進式肌肉放鬆
分散注意力
運動
重新聚焦外在事物
轉向內在心智活動
改變焦慮認知

第10 章 藥物
安眠鎮定藥物簡介
抗憂鬱藥物簡介
服藥的危險因子
安眠鎮定藥物
BZD 藥物
Non-BZD 藥物
安眠鎮定藥物的副作用
如何停用安眠鎮定藥物?
安眠鎮定藥物吃多會不會變笨?
抗憂鬱藥物

書摘/試閱

強 迫 症
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簡稱OCD),屬於焦慮疾患的一種。一般人提到強迫症,腦海中就會聯想到一位焦躁無助、不斷洗手的年輕人,儘管洗到手都破皮了,依舊無法控制自己。
罹患強迫症的病患,心裡常伴隨著強烈的羞恥感與挫折感,除此之外,也會耗費大量時間做無意義的事情,進而影響到日常生活、學業、職場及人際關係,甚至也有病患因不堪其擾,最後選擇了結束生命。

流行病學:
強迫症的終生盛行率註約2~3%,但學者認為強迫症的病患數是被低估的,因為病患通常都會隱瞞病情而不立刻尋求治療,直到病情相當嚴重後,不得已才就醫。

[年齡]:
強迫症一般平均發病年齡是20 歲,男性平均約19 歲,而女性平均約22 歲。大約有2/3 的病患在25 歲前發病,少於15% 的病患在35 歲後才發病。早發型的強迫症常與抽動疾患(Tic disorder) 有相關性。

[性別]:
男性發病年齡較女性稍早。青少年時期,男性的比例略高於女性,但是隨著年紀增長,這現象慢慢減少,最後至成年時,男性與女性罹患強迫症的比例相當。女性懷孕時及停經後,罹患強迫症的風險會上升。

症狀
罹患強迫症的症狀主要包括了「強迫性思考」與「強迫性行為」,75% 以上的強迫症患者同時擁有這兩種症狀。而症狀可以從輕微到嚴重,輕微時會影響心情或造成生活不便,嚴重時則影響工作表現或學業成績,甚至可以毀了一個人的一生。

[強迫性思考]
個案常會陷入一種令人感到焦慮或沮喪的意念,這些想法沒有道理或邏輯性可言,而且也很突兀,但個案就是無法停止想它,彷彿這些意念闖入自己腦海中,卻又揮之不去。但個案知道這些想法是自己所想的,並非是被人控制或外界植入。常見的強迫性思考包括以下幾種:

1. 突發性的強烈攻擊意念。
2. 突發性的性衝動。
3. 強烈害怕被汙染或骯髒,包括了害怕疾病、被泥土污染等。
4. 強烈害怕某人遭受傷害。

強迫症病人心中常會有自己不想要的重複意念、影像或衝動。譬如持續害怕自己或心愛的人會受到傷害,或者認為自己得到可怕疾病的不合理想法。常見的想法如︰「我的手好髒,我必須去洗手!」、「我可能沒關瓦斯!」或「我可能會傷害我的小孩!」。這些不愉快且又不斷冒出的想法,會讓個案感到相當的焦慮。

[強迫性行為]
通常強迫性行為的產生,是為了暫時抵消強迫性思考所造成的焦慮,但也因此不斷強化執行強迫性行為。短期來看,強迫性行為雖然會暫時降低患者焦慮,但是長期來看,造成的不良影響是更大的。常見症狀如下:

1. 反覆清洗,比方說反覆洗手或洗澡。
2. 反覆檢查,比方說反覆檢查門窗或瓦斯是否關緊。
3. 反覆數,比方說心中不斷倒數5、4、3、2、1。
4. 事物排列整齊,比方說桌面上的東西一定要排列成某種形狀或陣列。
5. 收集特定物品,如別人覺得沒有用的垃圾,個案卻大量囤積。
6. 不斷重複特定行為,如不斷問同樣的問題。

[症狀機率排序]
綜合思考以及行為的症狀,依出現機率高低來排序的話,分別是:

1. 污染:
污染(Contamination) 是最常見的強迫性思考,患者常會感到容易被弄髒或汙染,因此不斷以洗手來試圖緩解心中焦慮,洗手則是伴隨出現的強迫性行為,個案常會因此避免去碰觸認為是骯髒的物體或場所,也會頻繁的洗澡或清潔。

2. 病態性疑慮:
病態性疑慮(Pathological doubt) 是第二常見的強迫性思考,個案常會擔心瓦斯或門窗沒關,因此常會伴隨不斷檢查門窗或瓦斯的強迫性行為。此外,這類患者常伴隨著強烈的罪惡感,深怕不這麼做的話,可能會導致自己或家人會遭逢某種不幸或災難。( 如想到瓦斯如果沒關,可能會導致瓦斯漏氣進而造成爆炸。)

3. 闖入型意念:
闖入型意念(Intrusive thought) 是第三常見的強迫性思考,這類患者常有強迫性意念,但不一定伴隨著強迫性行為,常見的表現是腦海中無法控制地不斷出現情色或暴力的念頭或畫面。被闖入型意念折磨的病患,可能會認為自己不潔或有罪,因此向牧師告解或甚至向警方投案。

4. 排列:
排列(Symmetry) 是第四常見的症狀,這類患者一定要將某些物體精準的以某方式排列整齊,這類的強迫性行為常會造成患者執行能力緩慢,有時會花好幾個小時去做一件事情。(比方說寫字一定要完美對齊,導致寫作時間拉長。或者是碗筷一定要依某種形式擺放,導致用餐時間過久。)

共病性
罹患強迫症的患者,通常也是注意力不足/ 過動症(ADHD)和妥瑞氏症(Tourette's syndrome) 的高風險族群,另外也常與憂鬱症及其他焦慮疾患(如拔毛癖)同時存在。因此臨床上要確診強迫症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病程與結果
超過一半的強迫症患者是突然發病,而50%~70% 的患者在發病當時同時面臨了壓力事件。( 如懷孕、創傷或親人死亡。)
強迫症的患者大部分一開始都會隱藏症狀,直到症狀嚴重到無法控制時才向醫師求助。比方說每天花太多的時間在強迫性思考或行為上,以致於每天上學或上班遲到。根據統計,由一開始發病到求助醫師,平均時間長度是5~10 年,甚至有的患者發病長達17 年後才就醫。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