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中國哲學史:祖述篇&孔學篇
滿額折

中國哲學史:祖述篇&孔學篇

定  價:NT$ 300 元
優惠價:90270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許仁圖遵循恩詩愛新覺羅毓鋆教誨,條理數千年中國先賢體系哲理,統元會宗、一以貫之中國哲學史。

《豈只日月易新懸,必也盤皇另闢天》,「祖述篇」和「孔學篇」給中國哲學安了頭,也給中國哲學的發展開了新局。

《加我數年-自序》
文字與思緒經過時間的淘洗和沉澱,才能去蕪存菁、脈絡分明。

恩師愛新覺羅毓鋆生於清光緒三十二年夏曆丙午年(西元一九○六年),夏曆辛卯年(民國一○○年、西元二○一一年),以一○六歲高壽作古。

恩師於六歲進入清廷毓慶宮就讀,就為大清末代皇帝溥儀的伴讀,業師有清末民初的俊彥鴻儒陳寶琛、王國維、鄭孝胥、康有為、柯紹忞、葉玉麟等大師。

恩師生前四十年,幾乎陪侍溥儀。滿洲國成立,當溥儀御前行走、參贊機要,負責內政、軍事情報,親自操練滿洲兵;國共爭戰期中,恩師動向攸關東北形勢大局,國民黨主席蔣中正無心重用恩師,又恐恩師為共產黨所有,繼張學良於民國三十五年十一月一日將其禁臺灣後,隔年臺灣發生二二八事件不久,恩師亦被移至臺灣草山。

恩師自云歷經三度亡國,苦痛打擊非常人所能;在臺灣六十四年中,恩師教書援古證今,以今說古,讀書百年、授萬人所淬出的聰明睿智,超出常人意想;經過百年淘洗的經文深義,說得珠圓玉潤;沉澱百年的思緒,條理得終始一貫。

恩師依經解經,點醒弟子古人造字一字一義,每一個字都是活的,都有生命,切勿成蛀書蟲,將古字註解成僵硬死物;讀往聖先賢古書不要自囿於訓詁考據的小圈圈內。

恩師所創「天德黌舍」、「奉元書院」,以大易和春秋為主經,特重論語;恩師六歲讀論語,六十六歲公開授徒講論論,一○六歲還讀論語。恩師特別提撕論語是儒家思想根本,先讀論語再讀十三經,十三經讀完始懂論語,論語要貫通六經,才真知孔子,才有境界。

恩師所說的「貫通」,就是孔子所說的「一以貫之」。恩師授課不是一字一字語譯,而是融貫六經哲理說經,有體有用,有本有末,亦即有一貫的哲學體系。

見聞恩師訓誨的弟子萬人,似乎都有顏淵對孔子的向慕之情:「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尊仰恩師,自覺瞠乎其後。同門弟子雖然有貴為帝王師、院長、部長、大學文學院院長、講座教授、但無弟子「斗膽」為文自稱為恩師受業弟子。

讀書百年的恩師猝然作古後,師門兄姐傷痛思慕、頓覺不只要將述而不作的恩師行誼公諸大眾,且應將恩師的依經解經、一貫之學接著說下去。

西元二○一一年,元月二十六日,北京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時為副校長),在師兄徐泓安排下,率領高層來臺,請見恩師,希望恩師將台北奉元書院擴展至北京清華大學,並恭請恩師前往講學。恩師欣喜此一難得機緣,向師兄劉君祖表示:「這事能早兩年多好!」執料三月二十日清晨,恩師驟爾坐化。

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評尚書「詰屈聲牙」,恩師卻一字一義說尚書,說得清楚明白,每一字都有生命;有些國學大師說論語是語錄體,只有思想,沒有組織條理的體系,所以沒有哲學,恩師卻以一貫體系說孔子哲學。

恩師還多次提及現今的中國哲學史,不談大易、春秋,即使略談二書也像似作經文簡介,輕忽帶過,不能貫通,沒有源頭,只是血淋淋的斷頭之作。

一○一年元月二十五日,我提前向恩師賀年。恩師感慨問道:「孔子為什麼是聖人?」

恩師每次提問,必有深義,我回答常不得要領,只是引用孟子的話:「孟子說,孔子是『聖之時者也』。」

恩師沒有針對我的回答作立即教誨,緩了一會說:「孔子回魯剛好,晚兩年可能一事無成。」

孔子回魯六十八歲,七十三歲作古;孔子回魯後修定了詩、書、禮、樂,還作易傳、春秋,如果晚兩年回來,易傳、春秋說不定不能成書,後人也可能不會如此尊崇孔子。

恩師的訓誨,讓我想起一年多前,恩師問我什麼是聖人?我引了易乾卦文言上九的「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以「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來解釋聖人,但恩師只淡淡說:「聖人不能生時,時至而不失之!」

恩師曾比較孔老境界,說:「易繫辭傳云: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什麼『繼之者善也』?讀來有此突兀,顯然上面應該還有文字,這段文字應該先是『元者,善之長也』才下接『繼之者善也』。孔子的話常有未盡意之言,活活潑潑的要我們去想。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太平白,沒有境界。」

恩師作古後,我才深悟平淺的「不失時」,即為聖人的奧義。時若不至,或不對時,百般作為,徒勞無功;必也如孔子般瓜熟蒂落,伸手可得。孔子不失時,在最關鍵的時刻教最圓滿的成果。

這也讓我檢讀論語述而篇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有大異前賢的悟解。孔子韋編三絕,將綁竹簡的皮繩弄斷了三次,孔子必早學易。「加我數年」應該是孔子作易時,自知來日不多,故而期盼上蒼多給他幾年完成易傳。至於「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是另一事,孔子認為學易不易,五十知天命之年學易,可以免於大過之患。所以這一章合記二事,要在「加我數年」斷句。

孔子祈求上蒼「加我數年」,上蒼似乎聽到了,讓孔子完成了易傳與春秋;但上蒼沒聽到恩師再加兩年的祈願;只要兩年,恩師可以把「臺北奉元書院」的講學經驗傳至北京;恩師生前曾痛責枉費他四十年的教誨,弟子沒有一個成材的,他老人家不曉得不到兩年,門下弟子江宜樺出任閣揆,主持國政。江宜樺和夫人李淑珍都是奉元弟子,恩師的愴然遺憾已可還諸天地。

三十多年前,我曾輕狂妄言,上稟恩師未來將撰寫「中國哲學史」。恩師已矣,言猶在耳。

恩師作古這年,時值民國百年,我已過六十耳順之年。百年難過,家母和老大哥名畫家楚戈以及親朋好友共六人先後往生。嘆天命難違,行時之不易,為免於大過,我在恩師作古後兩年,思尋恩師之意,撰寫「中國哲學史」卷一的「祖述篇」和「孔學篇」,嘗試為中國哲學史「安個頭」,至於整部中國哲學史的完成還要假以多年,我祝禱上蒼加我數年。

恩師講課,不作學術舖陳,卻常有警句如獅子吼,如當頭棒,發人深省令人震撼;拙作「中國哲學史」希望在恩師的吼聲棒喝下無大果。

王夫之曾自撰對聯:「六經責我開生面」、「七尺從天乞活埋」;恩師亦為聯句曰:「豈只明月易新懸」、「必也盤皇另闢天。」

恩師認為為學日新,不能固守師承師說,要接著往下講。凜遵師命,可個人學養明顯不足,「中國哲學史」初稿必有很大的修改空間,甚至引發爭議。

恩師雖受學清末民初大儒,但恩師講經卻重實學哲理,私淑熊十力夫子,個人思維難免受熊夫子影響。

西洋哲學理論宏密,一本眾幹,枝葉扶疏,論理詳明,啟人思路;鑒於有些學術專家認為,中國哲學或微言不盡意,或眾義雜集,諸家註解各逞其說,紛雜無有體系,難以導人臻於精思之境,故而論斷中國往聖先賢只有思想,沒有如西洋的哲學。個人因而在相關章文,加了可以互證西哲大師論語的個人淺見。

胡適之先生雖在民國七年寫了「中國哲學史大綱」,但終其一生,只寫中國古代哲學史,馮友蘭先生在一九三三年六月發表整部的「中國哲學史」。由於西風東漸,中國的經學遭致批判否定,馮先生受時代思潮影響,在其所著「中國哲學史」首章諸論「哲學之內容」,說「哲學本一西洋名詞。今欲講中國哲學史,主要工作之一,即就中國歷史上各種學問中,將其可以西洋所謂哲學名之者,選出而敘述之」。馮先生撰書立場清楚,他雖然寫的是中國哲學史,卻是以西洋哲學為主體,將他認為有類似西洋哲學思想的中國著作,挑選出來作一敘述而已。這種寫法難免失去了中國哲學主體性與一貫性。

胡先生、馮先生的中國哲學史著作蓽路藍縷,當然應該肯定,但在一甲子後的今天,我們重新比較中西哲學的異同,另一個截然不同的看法;中西哲學各有偏重,西洋哲學尤其是古代哲思,無法涵括中國先哲智慧,無法成為中國哲學的主體。

「中國哲學家之書,較少精心結撰,首尾貫穿者,故論者多謂中國無系統」,如果馮先生執此看法,中國之書無系統,而哲學理論必須有系統、組織建立,中國就無哲學可言,馮先生也就不能撰寫中國哲學史;馮先生為解決此一問橨,提出系統有二種,一為形式系統,二為質系統,而所謂哲學系統之系統,即指一個哲學的實質系統,講哲學史之一要義,即是在形式上無系統之哲學中,找出其實質的系統。

個人並不贊成中國哲學析分形式系統和實質系統。孔子曾和曾子、子貢說:「吾道一以貫之」,孔子自認其道有一貫系統,孟子稱讚孔子始條理者、終條理者,亦即肯定孔子有終始一貫體系。

西洋哲學源於希臘哲學,西洋哲學奠基三大哲學家是雅典學派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師徒傳承;其中蘇格拉底沒有留下著作,柏拉圖共有三十五篇對話錄,全部用「對話」方式寫成的,類似孔子的「論語」,亞里士多德才有系統的著作,但後代哲學家無論中外古今,沒有人否認蘇格拉底、柏拉圖的神聖哲學家地位。

本學即然是「中國哲學史」,自然以中國哲學為主體,西洋哲學只作輔助參證而已;何況「哲學」的「哲」字本來就是中文字,而孔子也自認為「哲人」。(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卒歿前見子貢,歌曰:「太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中國哲學大師常以述為作,在註疏箋釋中立論,如郭象註解莊子、王弼註解老子,籍註造說。因此,離析經傳、比較異同、梳爬剔抉,才能還復某些哲學大家的本來面目;中國哲學發展長達二千五百年(以孔子為起始),各朝代有其各自哲思主體,而道、佛與儒學的交融爭光,也都需要上探下察,取舍知變

舉網提網張萬目,振衣攬領順千條。民國七十四年開春,恩師於「靜園」主堂貼了一幅聯句:「道祖堯舜」、「學宗素王」。個人希望七年後的不踰距之年,能遵循孔夫子、熊夫子及毓老師的教誨綱領,管窺中國先哲的智慧天空,完成整部中國哲學史。

孔子先述而不作,集諸經之大成。中庸言「仲尼祖述堯舜」,中國哲學史首篇故名「祖述篇」。

孔子修定詩、書、禮、樂、作易傳、春秋,自言「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孔學篇」列第二。

感謝師兄劉君祖為序,師門兄弟吳榮彬、黃忠天、顏銓潁相助。

目次

圖版
勿恤有慶-劉序
加我數年-自序
 
祖述篇
第一章 仰觀俯察 法象立說
第二章 通德類情 憂患繫辭
第三章 窮變通久 極數知來
第四章 道統傳承 執中守位
第五章 率性無邪 詩可以怨
第六章 理天下之事 樂其所自成
第七章 夏學奧質為元 拯世真文即一

孔學篇
第一章 乾元統天 翕闢變通
第二章 舉直錯諸柱 率性之謂道
第三章 極深研幾 時聖不失時
第四章 元生之謂仁 禮以行之
第五章 奉元一統 行禮運之至德
第六章 恆德不占 致孝乎鬼神
第七章 政者正也 人道政為大
第八章 欲從莫由 七十子修絜矩立其誠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