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社會救助制度的倫理考量(簡體書)
滿額折

社會救助制度的倫理考量(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5 元
定  價:NT$ 270 元
優惠價:87235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社會救助制度的倫理考量》從哲學、倫理學的視域探討了社會救助的基本理論問題,包括社會救助的潛在與實際對象問題,社會救助的權利義務關係的特殊性問題,社會救助與社會倫理秩序相契合的問題,以及社會救助制度與人道主義思想以及權利、自由和平等價值理念的內在關係問題。梳理和對比了中西傳統社會的社會救助道德價值資源。 在批判當代西方新自由主義和社群主義分配正義理論的基礎上,指出我國社會救助制度的建立應該遵循三大正義原則,即是“底線正義”、“補償正義”和“代際正義”。分析了社會救助政府責任及其限度問題,社會救助的責任主體具有多元性,社會救助被認為是作為公器的國家的當然之責,但是政府在社會救助中的責任是有限的,政府責任是無限與有限的統一。社會救助的歷史和實踐表明,社會救助是一把“雙刃劍”,會產生負功能,引發道德風險問題,道德風險主要表現為救助依賴、“貧困陷阱”等方面,社會救助制度的構建必須規避道德風險。本書還探究了社會救助制度中正義與慈善的倫理關係生態問題,以及社會救助制度的道德價值引導問題,並對我國當前社會救助制度設計與社會慈善事業的相互關係及其健康發展進行了理論探討。

作者簡介

鄒海貴(1970.12—),男。湖南新化人,哲學博士。副教授,現任南華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倫理與人口研究所副所長、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應用倫理和道德教育研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課題1項,參與其它省部級課題5項,在《道德與文明》、《學術研究》和《教育發展研究》等國家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參編教材多部。

名人/編輯推薦

《社會救助制度的倫理考量》從哲學、倫理學的視域探討了社會救助的基本理論問題,包括社會救助的潛在與實際對象問題,社會救助的權利義務關系的特殊性問題,社會救助與社會倫理秩序相契合的問題,以及社會救助制度與人道主義思想以及權利、自由和平等價值理念的內在關系問題。梳理和對比了中西傳統社會的社會救助道德價值資源。

目次

應高度重視對社會救助(保障)制度的哲學研究(代序)第一章 導論1.1 選題背景和意義1.2 文獻綜述1.2.1 國外研究現狀1.2.2 國內研究現狀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3.1 本書的研究思路1.3.2 研究方法與創新點第二章 倫理學視域中的社會救助制度2.1 社會救助的倫理辨析2.1.1 社會救助的內涵2.1.2 社會救助的潛在與實際對象——全體社會成員與弱勢群體2.1.3 社會救助與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的倫理辨析2.1.4 社會救助制度的價值追求與倫理關切2.2 社會救助倫理關係的基本特徵2.2.1 社會救助權利義務關係的特殊性2.2.2 社會救助倫理關係上的平等性2.2.3 社會救助責任主體的多元性2.2.4 社會救助倫理原則的多樣性第三章 中西傳統社會救助倫理思想的歷史演變3.1 中國傳統社會救助倫理思想的歷史演變及其特徵3.1.1 中國傳統社會救助的模式、歷程和內容3.1.2 中國傳統社會救助倫理思想的基本內容及其結構3.1.3 中國傳統社會救助倫理思想的歷史局限性3.2 西方傳統社會救助倫理思想的基本內容3.2.1 西方傳統社會救助簡況3.2.2 西方傳統社會救助倫理思想的主要內容3.2.3 中西傳統社會救助倫理思想的現代啟示第四章 社會救助制度與社會倫理秩序4.1 社會救助與社會倫理秩序4.1.1 社會倫理秩序的特徵及其現代轉型4.1.2 社會救助倫理關係與社會倫理秩序的契合4.2 社會救助倫理關係之現代轉型4.2.1 現代社會救助制度的產生4.2.2 社會救助倫理關係之現代轉型:從慈善到權利之路第五章 社會救助制度之道德正當性基礎(一):分配正義5.1 當代西方分配正義理論在社會救助制度正當性問題上的頡頏5.1.1 正義與分配正義概念的嬗變5.1.2 羅爾斯作為公平的正義理論——社會救助制度的重要倫理道德支撐5.1.3 諾齊克持有正義理論對社會救助制度正當合法性的否定5.1.4 社群主義多元主義分配正義理論的啟示5.2 我國社會救助制度的正當性基礎: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分配正義5.2.1 馬克思主義分配正義理論對自由主義的批判與超越5.2.2 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原則與馬克思主義分配正義理論5.2.3 社會救助制度之底線正義原則5.2.4 社會救助制度之補償正義原則5.2.5 社會救助制度之代際正義原則第六章 社會救助制度之道德正當性基礎(二):人道、權利和自由6.1 人道思想:社會救助制度的基礎性道德價值6.1.1 人道思想與資本主義人道主義的局限61.2 社會救助制度的人道價值追求:維護弱勢群體的尊嚴6.2 社會救助權——權利倫理視域中的社會救助制度6.2.1 社會救助權是一種積極的道德人權6.2.2 社會救助權已成為一項法律權利6.2.3 社會救助權的基本內容6.3 社會救助制度與人的實質自由和平等6.3.1 古典自由主義消極自由思想對弱勢群體利益的忽視6.3.2 實質自由理念:社會救助制度的道德正當性依據第七章 社會救助政府責任的合法性及其限度7.1 社會救助與政府責任7.1.1 從“市場失靈”到“政府失靈”7.1.2 市民社會倫理與國家倫理之間的張力7.1.3 社會救助責任主體的歷史變遷7.2 社會救助政府責任的合法性證明7.2.1 自由主義政治理論關於社會救助政府責任的頡頏7.2.2 國家的公共性本質決定社會救助政府責任的合法性7.2.3 社會救助政府責任的主要表現形式7.3 社會救助政府責任的限度7.3.1 政治權力的合法性限度決定社會救助政府責任的限度7.3.2 社會救助制度的道德風險決定政府責任的限度7.4 國際救助與政府間責任問題探微7.4.1 國際救助的內涵及其發展現狀7.4.2 全球正義與國際救助的政府間責任第八章 社會救助制度與社會道德進步8.1 社會救助制度的道德風險及其規避8.1.1 社會救助制度道德風險的產生機制及其表現8.1.2 西方福利國家“福利病”的表現及啟示8.1.3 從道德風險到道德新生:社會救助制度道德風險的規避8.2 構建社會救助倫理生態,推動社會道德進步8.2.1 構建社會救助正義與慈善的倫理生態8.2.2 社會救助倫理生態推動和諧社會的發展第九章 我國社會救助制度的實踐及其倫理反思——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高校教育救助為例9.1 我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現狀及其倫理考量9.1.1 我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產生及其發展9.1.2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踐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倫理問題9.1.3 完善我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倫理路徑9.2 我國高校教育救助的現狀及其倫理考量9.2.1 教育救助的特殊道德屬性及高校教育救助的正當性9.2.2 我國高校教育救助的現狀及倫理困境9.2.3 完善高校教育救助的思路——基於倫理視聞的分析結語:保護弱勢一人類永恆的主題參考文獻後記

書摘/試閱



文化生活條件,提高生活質量,而依法向國民提供的各種津貼、補助、公共設施和社會服務。西方的“福利”概念經歷了從“福利”到“國家福利”再到“福利國家”的發展歷程。不同的哲學流派對“福利”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在古典自由主義和功利主義那里,“福利”更多地被理解為市場效率、效用或者是個人和社會整體的幸福程度。福利經濟學之父庇古(A.C.Pigou)認為福利是人們對享受、滿足或效用的心理反應或主觀評價,廣義的福利是指“社會福利”,即人們所能獲得的財富、地位、事業、精神、友誼、幸福和自由等全部福利,狹義的福利是指“經濟福利”,即社會福利中可以“與貨幣這種度量單位建立起關系的那部分社會福利。”分配正義理論中的“福利”一般是指“經濟福利”,當代政治哲學家羅爾斯、諾齊克等都是在“經濟福利”的意義上使用福利概念。巴克(Barker)認為,社會福利是指“一種由社會福利計劃、社會福利津貼和社會服務構成的,幫助人們滿足對維持社會運轉必不可少的社會需要、教育需要和健康需要的國民制度。”②威廉姆·H.懷特科也認為,“社會福利是指對一國的社區或社會的滿意狀況做出貢獻的社會福利計劃的總稱。”“社會福利制度不僅包括一系列提供收人的福利計劃,而且還包括提供社會服務的福利計劃。”③英國哲學家理查德·提特莫斯(Richard Titmuss)認為廣義的社會福利包括社會福利、財政福利(fiscal welfare)和職業福利(occupational welfare)三種形式,這對于我們理解廣義的社會福利概念具有重要意義。在國際用法中,社會福利包括社會保障,顯然社會救助也就包含于社會福利之中。狹義的社會福利概念一般為我國學者所使用,是社會保障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主要是針對某些特定的社會群體而設立的福利性收入與服務保障。社會救助與社會福利有共同的方面,兩者保障的對象有相重合的地方;兩者都是國民收入的再分配方式,都由國家和社會免費或者減費提供資金、實物和服務,兩者的內容既包括物質生活保障,也包括精神、文化方面的保障。社會救助與社會福利也有明顯區別。在保障主體方面,社會救助以國家為主體,社會和個人共同參與,社會福利的主體是國家和單位;在實際的保障對象方面,社會救助主要是弱勢群體,而社會福利的保障范圍要廣泛得多;在生活保障水平方面,社會救助的目的是維持最低生活需要,具有“生存性”功能,而社會福利則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為目的,有一定的“享受性”功能。西方福利哲學家所理解的“社會福利”與我國“社會保障”的內涵大致相同。
從倫理學的視域分析,社會救助倫理、社會保障倫理和社會福利(廣義)倫理有諸多共同的倫理基礎、倫理意蘊和倫理問題,都涉及到人道主義、權利、自由、平等以及分配正義等基本價值理念,都涉及到國家和政府的責任問題。所以,本書在論述“社會救助制度道德正當性”的時候,有時是在更為廣泛的社會保障制度或社會福利制度的基礎上進行論述。
2.1.4社會救助制度的價值追求與倫理關切
從世界范圍來看,由于政治、經濟制度的不同,以及文化和發展水平的差異,社會救助的立法、標準、程序和實施等方面各有不同,但是現代社會救助制度作為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一種重要的制度和社會政策安排具有某些超越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共有功能和目標,這些基本功能和目標顯示著特定歷史條件下社會救助制度的價值追求,也蘊含著對社會成員的深層倫理關切。洪大用教授從社會學的角度指出,社會救助具有社會照顧、社會規制、助人自助、社會公正、社會融合五大目標①。筆者認為,從倫理學視域的分析,現代社會救助制度的道德價值追求和倫理關切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反對貧困,改善民生;二是降低社會不平等,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三是化解社會風險,促進社會和諧;四是提升個體尊嚴和自由,促進社會道德進步。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