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世界史的構造(簡體書)
滿額折

世界史的構造(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9 元
定  價:NT$ 354 元
優惠價:87308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柄谷行人文集:世界史的構造》是日本著名學者柄谷行人對其《跨越性批判康德與馬克思》和《邁向世界共和國》所述觀點全面體系化的一部理論著作。作者試圖對馬克思的唯物史觀作批判性的繼承。馬克思主要從經濟基礎即“生產方式”的維度來考察社會構成體的歷史,國家和民族便被視為觀念上的上層建築。柄谷行人則認為這種維度存在一定的缺陷,無法充分說明前資本主義社會的狀況,而且,即使在資本主義社會,國家和民族也並不是只要“生產方式”改變就會自動消解的觀念性對象。因此,他試圖再次從經濟基礎人手,從“交換樣式”的角度考察人類社會構成體的歷史,從而對資本主義的結構性危機和人類未來發展的前景,分別作出自己獨特的批判和預測。

作者簡介

柄谷行人(Kojin Karatani),1941年生於日本兵庫縣尼崎市。早年就讀于東京大學,先後獲經濟學學士和英文科碩士學位。畢業後曾任教于日本國學院大學、法政大學和近畿大學,並長期擔任美國耶魯大學東亞系和哥倫比亞大學比較文學系客座教授。2006年榮休。他是享譽國際的日本當代著名理論批評家,至今已出版著述30餘種。代表作有《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跨越性批判一康德與馬克思》、《世界史的構造》等,《定本柄谷行人集》全5卷於2004年由岩波書店出版。趙京華,1957年生於吉林。1987年畢業于吉林大學。1990年赴日留學,獲日本一橋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自2004年起,曾先後在日本崎玉大學、愛知大學、東京大學等任客座研究員。出版專著有《日本後現代與知識左翼》、《周氏兄弟與日本》等;譯著有《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東亞論——日本現代思想批判》、《文學復古與文學革命》、《跨越性批判——康德與馬克思》等。

名人/編輯推薦

《世界史的構造》是作者推出《跨越性批判——康德與馬克思》十年之后,又一部達到全新思想高度的理論杰作。《世界史的構造》對資本主義結構性危機和人類未來發展前景分別作出了自己獨特的批判和預測。

本書是從“交換樣式”的角度重新觀察社會構成體歷史的一個嘗試。以往的馬克思主義往往是從“生產方式”的角度來考察的,具體說,就是從“誰掌握生產手段”的視角。一般認為,這種生產方式是“經濟基礎”,而政治、宗教及其他文化方面的東西則為觀念性的上層建筑。然而,這樣一種經濟政治相分離的做法乃是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觀點。因此,它在說明資本制以前的社會時,有很多困難之處。因為,在亞細亞國家和封建社會那里,政治統治和經濟支配是不可分離的。而這之前的氏族社會,就更是如此。而且,當我們觀察當代資本制社會的時候,如果只是將國家和民族視為上層建筑,那也會很難看清楚的。因為,國家和民族是作為能動的主體而發揮其功能的。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如果資本主義經濟被揚棄,那么作為上層建筑的國家和民族也會自動消亡,然而實際上并非如此。結果,他們在國家和民族的問題上受到了挫折。
后來,馬克思主義者也開始重視上層建筑的“相對自律性”。具體而言,為了完善經濟決定論,他們導入精神分析、社會學、政治學等方面的知識與見解,可是,結果又導致對“經濟基礎”的輕視,以至于很多社會科學家和歷史學家否定“經濟決定論”,而從各種角度強調上層建筑的自律性。隨著各種學科在制度上的細分,這樣的態度變得更為普遍并被正當化。這最終導致兩種視野——綜合地、體系化地觀察與政治、經濟、宗教、哲學相關之結構的視野,和對如何揚棄現實狀況作出展望的視野——的喪失。
在本書中,我重新對“經濟的”維度進行了觀察。不過,我所說的“經濟”并非生產方式,而是作為交換樣式所看到的東西。交換樣式有四種類型:A.贈與的互酬,B.服從與保護,C.商品交換,以及超越上述三種樣式的D。在任何社會構成體中,這些交換樣式都是共生共存的。只是其中的一種成為占統治地位的,則事態就會變得不同了,例如,資本主義社會中交換樣式C是占統治地位的。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就不是從生產方式,而是從商品交換的角度來考察資本制經濟的。就是說,他從交換樣式C出發論述了觀念性的上層建筑是怎樣派生出來的。資本主義根本上是作為一個“信用”的體系而存在的,因此它始終隱含著“危機”。對于這種狀況的闡述在《資本論》第三卷中最為突出。
另一方面,對資本制以前的社會,馬克思只作了簡單的考察。但是,如果因此就批判馬克思,那是很不應該的。如果有閑暇去批判,還不如像馬克思研究交換樣式C那樣,從其他的交換樣式A和B出發,去闡明觀念性的上層建筑是如何建立起來的。我在本書所做的就是這種工作。這里,僅就我所處理的問題之一,即交換樣式A占統治地位的社會是怎樣產生的,略作說明。這并非單單是史前時代的問題。
自馬塞爾?莫斯以來,人們一般認為原始社會中交換樣式A(贈與的互酬)是占統治地位的原理。然而,這種原理并不存在于遠古以來出現的游動狩獵采集民的集體社會中。在這樣的集體社會中,由于無法積攢生產物,因此往往是將其匯聚(pool)起來而實行平等的分配。而且,因為對個人加以限制的集團力量比較弱,因此婚姻關系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形式。就是說,此乃個人相對自由因而平等的社會。另一方面,采取互酬性原理的氏族社會,是游動狩獵采集民定居下來之后形成的。定居使財富的積蓄成為可能,但這又導致了財富和權力的差距乃至階級的分化。氏族社會則通過贈與和還禮的義務而抑制了這種危險性。當然,他們并非有意識這樣做的。交換樣式A作為“被壓抑物的回歸”(弗洛伊德)以強迫的方式顯現出來。只是,氏族社會的難點在于有平等而沒有自由的個人存在。
氏族社會的起源問題十分重要,理由如下:眾所周知,馬克思設想在遠古社會有“原始共產主義”產生,而在發達資本主義之上得到恢復的原始共產主義中,我們可以發現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今天,這種觀點往往作為疑似宗教的歷史觀而遭到否定。另外,根據現存有關原始社會的人類學知識來看,“原始共產主義”這個概念只能予以否定。可雖說無法從經驗上獲得證實,那也不能就否定掉“原始共產主義”這一概念,也不應該如此。然而,馬克思主義者本身卻回避了有關這個問題的討論。
馬克思和恩格斯模仿摩爾根的方法,從氏族社會中發現了“原始共產主義”的模型。可是,他們不應該從氏族社會而是應該從之前的游動狩獵采集民社會中去尋找。那么,他們為什么沒有注意到游動狩獵采集民社會和氏族社會的不同呢?這恐怕與他們從“生產方式”的角度來觀察社會構成體之歷史的方法有關。就是說,從生產手段共有的角度來觀察,游動狩獵采集民社會和氏族社會并沒有什么區別。可是,若從“交換樣式”的角度看,則兩者之間的不同,即純粹贈與和贈與的互酬性之間的不同,乃是決定性的。
而且,當從交換樣式的觀點來看時,則可以對游動民的共產主義何以會回歸這個問題給出唯物論式的理解。在我看來,交換樣式D乃是在交換樣式B和C占統治地位的階段受到其壓抑的交換樣式A的回歸。不過,這里我要提請注意的是,氏族社會或者其原理交換樣式A本身已經是作為“被壓抑物的回歸”而存在的東西了。在定居社會里,這種回歸是試圖確保游動民共產主義的東西。當然,它并非源自人們的愿望和意志,而是作為不容分說的“義務”出現的。
交換樣式D也并非A的簡單恢復,就是說,那不是共同體的恢復。如果沒有對A的否定,那么在更高維度上對A的恢復是不可能實現的。并且,這也并非出自人們的愿望和意志,而是作為由神或天所賦予的“義務”或“整合性理念”而顯現出來的。具體說來,是以否定巫術=互酬宗教的普世宗教形式而出現的。實際上也是如此,世界各地試圖實現交換樣式D的社會主義運動,基本上都是在普世宗教的外衣之下進行的。
到了19世紀后期,社會主義成為“科學的”而失去了宗教性。不過,重要的不在社會主義是否為宗教性的,而在于它是否以交換樣式D的實現為志向。進入20世紀,社會主義所實現的只能是交換樣式B和C占統治地位的社會了,因此它失去了魅力。但是,只要交換樣式B和C占統治地位,就會不斷出現試圖超越這種東西的沖動。就是說,交換樣式D會以某種形式出現,而它是否采取宗教的形式,并不重要。
我的上述思考,實際上在前一本著作《跨越性批判》中已經提起過。不過,對交換樣式D的實現,我主要還是在一國的內部來思考的,即所謂“一國革命”。交換樣式D乃是對國家的揚棄。可是,這在一國的內部是不可能完成的。國家總是針對其他國家而存在的,因此只要有其他國家存在,那么在一國內部對國家的揚棄就不可能做到。其他國家會馬上出面干涉,如果要對此進行抵御,則必須變成強大的國家。實際上,俄國革命所走的正是這樣的道路。因此,我在本書中不是從一個而是從多個社會構成體形成的關系結構,即從世界體系的角度來考察交換樣式D的。
不過,世界體系在歷史上也因為某一種交換樣式占統治地位而形成不同的形態。這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微型世界體系。它是以交換樣式A(互酬)占統治地位的體系,氏族社會聯合體便是實例。第二,世界—帝國。它是以交換樣式B(服從與保護)占統治地位的體系。第三,世界—經濟。在此,交換樣式C占統治地位。而這一階段中,世界—帝國遭到分解,產生了眾多的民族國家,即,社會構成體采取了資本—民族—國家的形式。順便一提,沃勒斯坦稱這種交換樣式C占統治地位的世界體系為“現代世界體系”。第四,我們預想的超越上述交換樣式的全新體系,即由交換樣式D構成的世界體系。第四種世界體系建立在贈與的原理之上,可以說是微型世界體系在更高維度上的回歸。從這個意義上講,前面有關單一社會構成體的議論也可以應用于世界體系的層面。
我從這樣的角度對康德《永久和平論》作了重新解讀。康德所說的“永久和平”不單是沒有戰爭的和平,而是不存在各國之間敵對的一種狀態,即國家被揚棄的狀態。問題是這樣的狀態如何才能形成呢?康德自身想到的是各民族的聯盟。這一構想在19世紀遭到了以黑格爾為代表的那些人的嘲笑,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則以國際聯盟的形式得以實現,進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出現了聯合國。然而,雖說聯合國是基于康德的理念形成的,但它與這個理念本身還有很大的距離,因為在此發揮作用的是霍布斯的原理,即以屈服于強者而獲得自身安全的交換樣式B。
聯合國的安理會,實際上是由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國所支配的體系,由擁有實力的強國以聯合國的名義進行操控。而且,如果沒有強國的存在,那么聯合國就無法發揮其功能。實際上,是美國那樣的霸權國家以聯合國名義實行著統治的。然而,即使要強化聯合國的力量而建立世界政府,若依然以交換樣式B為原理的話,則只能變成世界帝國那樣的東西。而只要這種狀況存在,就必定產生與之對抗的勢力。因此,在這樣的道路上不可能出現“永久和平”。
那么,“世界共和國”怎樣才能實現呢?或者如何才能改變聯合國呢?我在本書中強調,只有依靠交換樣式D,即各國“贈與”其軍事上的主權,才能實現。如果是世界政府的話,須強制性地要求各國“放棄”其主權。然而,世界共和國則唯有依靠主權的主動“贈與”,就是說,世界共和國的秩序建立不是靠武力而是依靠贈與的力量。從交換樣式的角度來觀察世界史的構造時,這一點是一目了然的。
柄谷行人
2012年4月20日

目次

中文版序言日文版序言緒論 交換樣式論第一部 微型世界體系序言 向氏族社會的轉變第一章 定居革命1.彙聚與互酬2.交易與戰爭3.疊層化4.定居革命5.社會契約6.贈與的義務第二章 贈與和巫術1.贈與的力量2.巫術與互酬3.轉變的問題第二部 世界一帝國序言 國家的起源第一章 國家1.原都市一國家2.交換與社會契約3.國家的起源4.共同體一國家5.亞細亞國家與農業共同體6.官僚制第二章 世界貨幣1.國家與貨幣2.商品世界的社會契約3.《利維坦》與《資本論》4.世界貨幣5.貨幣向資本的轉化6.資本與國家第三章 世界帝國1.亞細亞專制國家與帝國2.周邊與亞周邊3.希臘4.羅馬5.封建制第三部 近代世界體系第四部 現在與未來後記譯者後記

書摘/試閱



但是,這些觀點都是只有在資本一民族一國家得以確立起來的狀態下才會出現的想法。從這一點出發來觀察,可以明確下列兩點。第一,依靠這種變革并不能超越資本一民族一國家這一體系。第二,每個資本一民族一國家都要在世界體系之中一面競爭一面生存,因此他們的存在一旦出現危機,社會民主主義就會被放棄。實際上,不僅伯恩斯坦,就連考茨基也在德國闖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開始轉向支持德國。由此,第二國際不得不宣告解散。這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國際社會主義運動便告終結。
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原有的革命運動無法形成,這一點已經十分清楚。但是,面臨這個問題的馬克思主義者沒有及時采取措施,卻轉向了傳統的革命運動和階級斗爭依然存在的邊緣區的革命。導致這種轉向的主要原因,是作為日俄戰爭之結果的第一次俄國革命( 1905)的發生。基于這種經驗,托洛茨基和盧森堡分別提出了修正馬克思主義一般觀念的主張,這種一般觀念便是只有在資本主義最發達的階段社會主義革命才有可能。
先說羅莎?盧森堡。作為歸屬俄羅斯帝國的波蘭人,她經歷了第一次俄國革命后,開始提出邊緣區革命論的思考。進而,基于中心區(發達國家)的資本積累來自對邊緣區(落后國家)的掠奪這一理論,她賦予邊緣區的革命以如下積極意義:這并非單純追隨發達國家之后,而是可以給發達國家的資本積累以打擊的革命。在某種意義上講,這種觀點一面援引馬克思的觀點,一面對馬克思的舊有觀念提出了挑戰。另一方面,考茨基則依據從馬克思那里引申出來的“不斷革命”理論,試圖給落后國家的社會主義革命提供根據。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