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中國2020年溫室氣體控制目標的實現路徑與對策(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2020年溫室氣體控制目標的實現路徑與對策(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98 元
定  價:NT$ 588 元
優惠價:87512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2020年溫室氣體控制目標的實現路徑與對策》適用于從事能源、節能、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工作的政府工作人員、研究機構、低碳領域咨詢機構、行業協會、用能企業、節能服務公司、金融機構、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以及關注我國資源環境和綠色低碳發展問題的廣大讀者。

作者簡介

韓文科,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兼任中國能源雜志社社長兼編委會主任、國家能源咨詢委員會專家、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節能協會常務理事、西北工業大學兼職教授等。長期從事能源政策研究,研究領域涉及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和規劃、區域能源開發利用戰略和規劃,以及石油、天然氣、電力等能源行業專項發展戰略和規劃、能源可持續發展政策、國家能源安全、全球能源治理等領域。曾獲多項部委級優秀成果獎勵,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康艷兵,博士,現任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主任。兼任中國能源研究會節能與企業能源管理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能源資源綜合利用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等社會職務。長期從事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的政策研究和技術推廣工作,主持和參加了50多項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先后參與大量節能低碳政策的研究起草。榮獲“國家發改委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等榮譽。
劉強,博士,副研究員,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戰略規劃研究部主任,中國氣候變化談判代表團主要成員,曾任國際能源署(IEA)顧問專家及世界資源研究所(WRI)技術專家。長期從事能源和氣候變化政策研究工作,主持和參加了多項能源和氣候變化領域的國家重點課題和國際合作項目,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低碳發展戰略和規劃、能源和碳排放情景分析、溫室氣體減排技術評價、溫室氣體排放核算、碳減排市場機制等。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2020年溫室氣體控制目標的實現路徑與對策》適用于從事能源、節能、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工作的政府工作人員、研究機構、低碳領域咨詢機構、行業協會、用能企業、節能服務公司、金融機構、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以及關注我國資源環境和綠色低碳發展問題的廣大讀者。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2020年溫室氣體控制目標的背景和內涵
1.1 目標提出的背景
1.2目標范圍的界定
1.3 目標實現路徑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實現目標的總體路徑
2.1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展望
2.2單位GDP碳排放強度的變化
2.3實現目標對應的能源消費和碳排放量變化
2.4工業過程排放及森林碳匯對實現目標的影響
2.5經濟增長速度對實現目標的影響
第三章 實現目標對應的總減排潛力及其貢獻因素分析
3.1減排潛力及貢獻因素的涵義說明
3.2 2005~2020年總減排潛力及貢獻因素分析
3.3 “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的減排潛力及貢獻因素分析
第四章 重點工業行業的減排路徑
4.1鋼鐵行業
4.2水泥行業
4.3有色行業
4.4煉油及化工行業
第五章 建筑領域的減排路徑
5.1碳排放影響因素
5.2活動水平變化
5.3技術效率變化
5.4能源消費及碳排放量
5.5技術減排路徑
5.6挑戰與對策
第六章 交通領域的減排路徑
6.1碳排放影響因素分析
6.2活動水平變化
6.3技術效率變化
6.4能源消費及碳排放量
6.5減排路徑
6.6挑戰與對策
第七章 重點能源行業的減排路徑
7.1非化石能源行業
7.2火力發電行業
第八章 結論和建議
8.1主要結論
8.2面臨的挑戰
8.3政策建議
第九章 附件
附件1 總減排潛力的貢獻分析推導
附件2 中國能源系統與碳排放分析模型的分行業技術分類框架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十一五”期間,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從23.6億噸標準煤增長到32.5億噸標準煤,五年間增長了約9億噸標準煤,年均增速為6.6%。按照實現溫室氣體控制目標的要求,到2015年和2020年能源消費總量需分別控制在41億噸標準煤和50億噸標準煤,在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增加的能源消費量仍將控制在9億噸標準煤左右,相應的能源消費年均增速為4.8%和4.1%,分別比“十一五”下降1.8和2.5個百分點。
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是實現我國溫室氣體控制目標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我國促進節能、發展非化石能源的一種必然選擇。首先,按“十二五”和“十三五”經濟年均增速分別為8.5%和7%考慮(即2005~2020年的年均經濟增速為9%左右),要使2020年的單位GDP碳排放強度相比2005年低45%,則到2020年碳排放總量將不能超過103億噸CO2,相應到2020年能源消費總量需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如果屆時超過這一能源消費總量,則在考慮我國非化石能源已經接近最大潛力的條件下,額外增加的能源消費必須由化石能源來補充,這意味著碳排放總量將難以控制在103億噸CO2,我國政府提出的溫室氣體控制目標也將無法實現;第二,從未來非化石能源發展的態勢考慮,即使按照相對較高的發展潛力,到2020年包括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能發電、生物液體燃料等在內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總量大致在5.6億噸標煤左右,而我國核電在建規模已經是世界第一,未來十年即便核電能得到充分發展,到2020年裝機規模也就在7600萬千瓦左右,對應的核能利用量大致在1.9億噸標煤左右,二者相加,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的利用規模最大限度在7.5億噸標煤左右,如果想實現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15%的非化石能源發展目標,則屆時的能源消費總量也必須控制在50億噸標煤以下;第三,按2020年我國能源消費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測算,在油、氣供給能力約束和非化石能源接近利用潛力的情況下,多出的能源需求由煤炭補充,屆時煤炭需求將高達40億噸,煤炭生產量也將會接近這一水平,這種過高的煤炭生產和消費已經給我國生態資源系統和環境保護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已經不允許再有升高;第四,我國能源消費量達到50億噸標煤時對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至少將達到103億噸CO2,如果算上其他溫室氣體排放還會更高,這一排放增長模式意味著未來十年我國的CO2排放增量很可能將占全球增量的80%以上,到2020年碳排放量將占全球排放總量的約30%以上,這會使我國未來在國際社會上面臨遠大于當前的減排壓力,因此從我國未來發展所需的良好國際環境需求角度考慮,也必然要求我國的能源消費量不能再超出這一界限。
實現我國溫室氣體控制目標除了要控制能源消費總量以外,還需要大力調整和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減少化石能源比重并優化化石能源消費內部的結構,提高天然氣在化石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這樣才能保證我國單位能源的碳排放強度逐年降低,順利將我國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103億噸左右的水平。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