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金光明經
滿額折

金光明經

定  價:NT$ 260 元
優惠價:79205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3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金光明經》、《法華經》、《仁王經》被視為鎮國佑民的三大部經。

《金光明經》敘說四天王鎮護國家及現世利益之信仰。西域諸國對四天王之崇拜,以及中國金光明懺法之流行,均因信仰本經所致。

《金光明經》對中國佛教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其「三身」、「十地」思想、大乘菩薩行之捨己利他、慈悲濟世思想、金光明懺法及懺悔思想、以及天王護國思想。其中天王護國、除災、懺悔、行菩薩道及持誦之利益等品,都演變成為佛教信仰行儀,如護國法會、放生法會等,致使本經流行更為廣泛。

《金光明經》中所說的誦持本經能夠帶來不可思議的護國利民功德,故長期以來被視為護國之經,在所有大乘佛教流行的地區都受到了廣泛重視。

本書《金光明經》開本大方,編排清晰疏朗,共分題旨解說、原典、譯文、注釋,以深入淺出的文字重新詮釋和解析佛經旨意。讀者可透過此書輕鬆運用《金光明經》的心法,當作讀經的誦念本,同時清楚了解《金光明經》的文句涵義。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賴永海

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財政部、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南京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學旭日佛學研究中心主任,江蘇宏德文化出版基金會理事長,鑑真圖書館館長。出版《中國佛性論》、《中國佛教文化論》、《佛學與儒學》等16部著作,主編第一部《中國佛教百科全書》(11卷,近300萬字),主編第一部《中國佛教通史》(15卷,700萬字)。

譯注者簡介
劉鹿鳴

南京大學哲學系哲學博士,師從賴永海教授,主要從事儒家經學和佛教經學研究,現任教於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

前言(節錄)

《金光明經》是大乘佛教中有著重要影響力的經典之一。由於經中所說的誦持本經能夠帶來不可思議的護國利民功德,能使國中饑饉、疾疫、戰亂得以平息,國土豐饒,人民歡樂,故歷代以來《金光明經》被視為護國之經,在大乘佛教流行的所有地區都受到了廣泛重視。加之經中的金鼓懺悔法、流水長者子治病護生以及薩埵王子捨身飼虎的著名故事,使得這部經成為被廣泛持誦的大乘經典。

在尼泊爾,此經自古以來被視為九部大經之一,並在此發現了原始梵本。在日本,這部經從七世紀開始就被列為「鎮護國家三經」之一(《妙法蓮華經》、《仁王護國般若經》、《金光明經》),在全國的寺廟誦讀。這部經在蒙藏地區也持誦得非常普遍,過去在蒙古地區有各家輪流供養僧人每天念誦《金光明最勝王經》的習俗。

經題「金光明」三字,真諦三藏首先解釋為表三種三法:即三身佛果、涅槃三德、三種佛性。

「金」體真實,譬法身;「光」用能照,譬應身;「明」能遍益,譬化身,這是表三身佛果。又以「金」喻法身的常樂我淨四德,「光」喻般若德,「明」喻解脫德,這是表涅槃三德。又以「金」體本有,喻道前正因佛性;「光」用始有,喻道內了因佛性;「明」是無暗,喻道後至果的緣因佛性,這是表三種佛性。簡言之,真諦三藏以法身、涅槃的佛果作為本經的義理核心。

但是天臺宗智者大師認為上述解釋還不夠圓滿,沒有達到天臺宗圓教的深度,故他在《金光明經玄義》中又提出「以法性為體」,並解釋說:「法性之法可尊可貴名法性為金,此法性寂而常照名為光,此法性大悲能多利益名為明。此即是金光明法門。」如同《華嚴經》說:「一切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一身即是同「金」,智慧即是同「光」,力無畏即是同「明」,於一法體三義具足。《金光明經》中說:「若入是經,即入法性,如深法性,安住其中,即於是典,金光明中,而得見我,釋迦牟尼。」「金」比喻諸佛法身、諸法法性,這是一切功德之所依,安住法性才是進入本經,真見釋迦牟尼佛;「光明」比喻法身所起的不可思議力用,具有無量威德,能夠摧伏一切煩惱怨敵,並由此得到諸天擁護。

故智者大師以「法性」義作為本經的甚深義理所在,並以法性圓談無量義來解釋「金光明」三字。又具體舉出十種三法,即三德(法身、般若、解脫)、三寶(佛、法、僧)、三涅槃(性淨涅槃、圓淨涅槃、方便淨涅槃)、三身(法身、報身、應身)、三大乘(理乘、隨乘、得乘)、三菩提(真性菩提、實智菩提、方便菩提)、三般若(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方便般若)、三佛性(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緣因佛性)、三識(庵摩羅識第九不動識、阿梨耶識第八無沒識、阿陀那識第七分別識)、三道(苦道、煩惱道、業道)等,來說明「金光明」三義。

又分為「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和「從無明為本立一切法」對十種三法作逆順兩番生起的解釋。「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的順次序解釋為:「三德者名秘密藏,秘密藏顯由於三寶,三寶由三涅槃,三涅槃由三身,三身由三大乘,三大乘由三菩提,三菩提由三般若,三般若由三佛性,三佛性由三識,三識由三道。」這是從法性立一切法。「從無明為本立一切法」逆次序解釋為:「一切眾生無不具於十二因緣,三道迷惑、翻惑生解即成三識,從識立因即成三佛性,從因起智即成三般若,從智起行即成三菩提,從行進趣即成

三大乘,乘辦智德即成三身,身辦斷德即成三涅槃,涅槃辦恩德利物即成三寶,究竟寂滅入於三德,即成秘密藏。」這樣,「金光明」的含義就大大擴展了。所謂「法性無量甚深,理無不統。……當知(金光明)三字遍譬一切橫法門,乃稱法性無量之說;遍譬一切豎法門,乃稱法性甚深之旨。」智者大師以為上述「金光明」三義遍於十八品之中,可謂是把「金光明」的玄義發揮到了極致。

對於本經的大乘思想,提出以下幾條來介紹:

1.《金光明經》的佛壽量思想。本經重點宣說的大乘思想是關於佛壽和法身法性之體的討論,經言蘊含著諸佛的甚深微妙法義,這是本經要旨,也是歷代注家發揮本經玄義所在。這個問題在經中是由王舍城的信相菩薩對佛壽命僅八十的疑惑,引出四方四佛集會解說佛壽之無量。但這個問題在讖譯四卷本中以比喻的形式簡略論說,僅說了佛壽無量的結論,後世注家由此引發對於佛之法報化三身及涅槃問題的討論,往往需要結合合本、淨本中的〈壽量品〉、〈三身分別品〉來發揮玄義。又從經言佛壽八十來看,本經應是在距佛陀入涅槃比較近的時間講說的,與《法華經》、《涅槃經》的講說屬於同期,因此歷代注家對這個問題的解釋也往往與二經有相通之處。

2.《金光明經》的懺悔思想及金光明懺法。本經宣說的金光明懺悔法是大乘佛法中重要的懺悔思想,以比喻的形式講說法身之理及修法身之因,使得懺悔法成為修道門中的重要內容,對於天臺宗懺法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所謂「懺悔」,《文句》解釋為去惡為善、改往修來等。金光明懺悔法以法性為本,善惡因果為行,具有了作法、取相、觀無生三類懺法。所謂作法懺,即通過一定的儀軌作法來懺悔;取相懺是通過懺悔後所見到的好相來決定罪業是否懺淨,如夢到佛菩薩摩頂等相;觀無生懺悔又名無罪相懺悔,指安住於甚深法性之中,觀罪性本空。

如《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中云「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金光明經文句》卷三《釋懺悔品》,《大正藏》第三十九冊,第五十九頁。,這是最究竟的懺悔法。同時,金光明懺悔法又包含懺悔、讚歎勸請、隨喜、回向、發願五門懺悔的內容,十分完整。在懺悔的內容中,依身口意十業而懺除業障、報障、煩惱障三障,遮斷過去、現在、未來所造之罪。如經中說「過去諸惡,今悉懺悔。現在所作,誠心髮露。所未作者,更不敢作。已作之業,不敢覆藏」,對於要遮斷的罪業內容分析得很全面。智者大師據此作了《金光明懺法》,這是他所撰的四部懺法之一(其他三部是《法華三昧懺儀》、《方等三昧懺法》、《請觀世音懺法》),為天臺宗學人所修習,是修學天臺止觀的重要內容。

據《續高僧傳》卷十七記載,智在晚年曾為楊廣的重病妃子蕭氏行過七日金光明懺法。到了宋代,天臺宗遵式著《金光明經懺法補助儀》一卷,補足了《金光明懺法》所省略的內容,知禮根據義淨譯本著《金光明最勝懺儀》一卷,完善了天臺宗的金光明懺法。遵式更製作《金光明天王護國道場儀》,以《金光明經》思想為國行懺。

3.《金光明經》的天王護國思想。雖然以前的大德在注疏本經的時候,多把解釋重點放在了正宗分的法身涅槃之體上,但本經能夠被廣泛持誦,作為大乘菩薩行的護國思想是更為重要的因素。《金光明經》能夠在所有大乘流行的地區都受到廣泛的崇拜信仰,得益於其「護國」主題。《金光明經》中說凡流傳宣講本經的國土都將得到諸天擁護,可使國家饑饉、疾疫、戰亂等一切不吉祥事消除,國土豐饒安穩,人民幸福安樂,因而歷代以來本經被視為護國利民、滅罪積福的護國之經。

在鎮護國家的三經中(《法華經》、《仁王經》、《金光明經》),《金光明經》是最主要的。而《金光明經》成為護國經典的依據,是經中〈四天王品〉、〈大辯天神品〉、〈功德天品〉、〈堅牢地神品〉、〈散脂鬼神品〉等五品所宣說的受持讀誦宣講《金光明經》能夠得到四大天王及諸天鬼神大將的衛護,滅除一切災難和憂患,帶來國安民樂。這反映了大乘佛教發展中菩薩思想的擴展,把許多天龍鬼神王等也都視為是不同修證層次的菩薩化身,是法身大士的權現護教,所謂外現諸天鬼王身,內密大乘菩薩行,這種菩薩思想成為後來大乘中的流行觀點。這種寬泛而圓融的菩薩觀化解了佛教精緻的禪觀哲學與現實宗教世界中種種神靈體系之間的矛盾,把佛教以外其他宗教的各種神靈都作為佛教的護法納入到佛教的體系中來。

今天佛教寺院大殿中所塑的十六天、二十天、或二十四天像等,其來源依據即是《金光明經》中所列的大梵天、帝釋天、護世四天王、大辯天、功德天、散脂大將、堅牢地神、菩提樹神、鬼子母、摩醯首羅天、金剛密跡、韋陀天、娑竭羅龍王、緊那羅王、日天、月天、閻摩羅王等,又增加了他經所載的摩利支天以及中國本土道教的紫微大帝、東嶽大帝、雷神等。宋代以來寺院通行的《齋天儀軌》、《水陸儀軌》中的諸天供設也主要依據《金光明經》,而《金光明懺法》的內容也逐漸為齋天儀式所取代。

4.《金光明經》的菩薩行思想。本經所述的大乘菩薩行思想中,對於國家社會治理及人民安樂有著深切的現實關懷,因此,可以視此經為佛教中的「內聖外王」之道。其菩薩行的立足點是因地的凡夫菩薩願行,具有一種重視當下現實行動的意味。本經反映菩薩行最為突出的是《除病品》、〈流水長者子品〉和〈捨身品〉三個釋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

故事內容敘述得生動曲折,極富文學感染力,而所闡釋的主旨則是大乘菩薩行中濟度眾生苦難的實際行動。在《除病品》中講述了流水長者子學習醫法、救治眾生疾苦的實際行動;在〈流水長者子品〉中則細緻描述了流水長者子救度十千魚的實際行動,在這個過程中絲毫沒有大乘經論中經常出現的不可思議神跡內容,而就是通過流水長者子父子三人以凡夫力量得以達成,這顯示本經所宣說的大乘菩薩行立足於發心濟度眾生的真切行願,特別重視以現實行動解除眾生當下的苦難、獲得當下的安樂,具有法藥與世藥並施的大乘思想。

〈捨身品〉則講述了薩埵王子捨身飼虎的故事,突出表達了大乘菩薩行捨己為人的獻身精神,也體現了大乘菩薩行中為求一切種智、以大悲心救度眾生而捐捨身命、為法忘軀的勇猛精神。這一段故事在大乘佛教中極為著名,與〈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中藥王菩薩燃身供佛和《大涅槃經》卷十四中雪山童子為求半偈而捨身給羅剎的故事齊名。本經所講述的釋迦牟尼本生故事,無論是流水長者子的治病救生行願,還是薩埵王子捨身飼虎的感人故事,都深切反映出大乘菩薩行捨己為人、與人安樂的真實情懷,拉近了佛教與世界上每一個芸芸眾生的距離。

本生故事的文字是每個人都可以讀得懂的,所流露出的關愛生命的情懷也是每個人都可以體會到的,這正反映出宗教精神的內涵其實正是每一個個體生命深處所蘊含的至真至善情懷。由於〈流水長者子品〉救度水池中十千魚的故事,導致了漢傳佛教中放生池的興起,同時,現在通行的《放生儀軌》也是依據本經〈流水長者子品〉之意而編撰。

此外,還要特別提出的是本經的速疾成佛思想以及佛壽量、授記等思想,與同樣被稱為「諸經之王」的《法華經》中相關品目頗多相近之處。又本經與新近從敦煌文獻和房山石經中發現還原的《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又稱《聖大解脫經》)更為密切相關,兩經堪稱是「姊妹經」。

《聖大解脫經》也是在佛入涅槃之前宣說的,主題也是「懺悔滅罪」,其懺悔思想重點在修行者個人懺悔業障,在於速疾成佛,而《金光明經》的懺悔思想重點則在為國行懺。又《聖大解脫經》中的主要提問者也是信相菩薩,也講到了流水長者子救十千魚的故事,數段經文與《金光明經》相同;經中的三寶常住思想、菩薩行思想、授記思想,也與《金光明經》相近。因此,《金光明經》與《聖大解脫經》、《法華經》三經思想相關,值得對比研究。

目次

前言
卷一

 序品第一
 壽量品第二
 懺悔品第三
 讚歎品第四
 空品第五

卷二
 四天王品第六
 大辯天神品第七
 功德天品第八
 堅牢地神品第九

卷三
 散脂鬼神品第十
 正論品第十一
 善集品第十二
 鬼神品第十三
 授記品第十四
 除病品第十五

卷四
 流水長者子品第十六
 捨身品第十七
 贊佛品第十八
 囑累品第十九

延伸閱讀

書摘/試閱

捨身品第十七

本品所述的捨身飼虎是佛教中著名本生故事。因道場菩提樹神的請問,佛陀講述了過去世捨去生命救活餓虎的感人故事。過去世佛陀曾是一位國王的第三兒子,名叫薩埵王子,長得非常端嚴。有一天兄弟三人去樹林中遊觀,遇到一個母虎產了七個小虎,因沒有吃的快要餓死了,於是薩埵王子就捨自己的身體餵虎,救活了母虎和七個小虎。隨後他的父王收集遺骸在薩埵王子捨身處建造了七寶塔作為紀念。

通過佛陀過去世作為薩埵王子捨身飼虎的本生故事,一方面表達了大乘菩薩行捨己為人的獻身精神,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大乘菩薩行中為求一切種智、以大悲心救度眾生,通過捐捨身命血肉骨髓而達成難行能行、難捨能捨的為法忘軀的勇猛願行。這一段故事在大乘佛教中極為著名,與〈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中藥王菩薩燃身供佛和《大涅槃經》卷十四中雪山童子為求半偈而捨身給羅?的故事齊名。經中所講的禮塔因緣,也促進了大乘中的舍利崇拜。

爾時道場菩提樹神復白佛言:「世尊!我聞世尊過去修行菩薩道時,具受無量百千苦行,捐捨身命肉血骨髓,惟願世尊少說往昔苦行因緣,為利眾生,受諸快樂。」爾時世尊即現神足,神足力故,令此大地六種震動1,於大講堂眾會之中有七寶塔從地湧出,眾寶羅網彌覆其上。爾時大眾見是事已,生希有心。爾時世尊即從座起,禮拜是塔,恭敬圍繞,還就本座。爾時道場菩提樹神白佛言:「世尊!如來世雄出現於世,常為一切之所恭敬,於諸眾生最勝最尊,何因緣故禮拜是塔?」

佛言:「善女天!我本修行菩薩道時,我身舍利安止是塔2,因由是身,令我早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佛告尊者阿難:「汝可開塔,取中舍利,示此大眾。是舍利者,乃是無量六波羅蜜功德所熏。」爾時阿難聞佛教敕即往塔所,禮拜供養,開其塔戶,見其塔中有七寶函,以手開函,見其舍利色妙紅白,而白佛言:「世尊!是中舍利其色紅白。」佛告阿難:「汝可持來,此是大士真身舍利。」爾時阿難即舉寶函,還至佛所,持以上佛。爾時佛告一切大眾:「汝等今可禮是舍利。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3。」爾時大眾聞是語已,心懷歡喜,即從座起,合掌敬禮大士舍利。

【譯文】

那時,道場菩提樹神又對佛說:「世尊!我聽聞世尊過去修行菩薩道的時候,受了無量百千的苦行,捐捨了身命、血肉、骨髓等。唯願世尊大略給我們說一些往昔的苦行因緣,以利益眾生,得到快樂。」那時世尊即現神足通,由神足力使得大地發生六種震動。在大講堂眾會中,有七寶塔從地湧出,眾寶羅網覆蓋其上。大眾見到這事後都生起了稀有想。

那時世尊即從座位上起來,禮拜此塔,恭敬圍繞後又回到座位上。這時道場菩提樹神對佛說:「世尊!如來大雄出現在世間,常為一切有情所恭敬,在諸眾生中最勝最尊,是因什麼緣故而禮拜這個塔呢?」佛說:「善女天!我原來過去世修行菩薩道的時候,我的身舍利安放在這個塔中,由於這個身的緣故,使我提早成就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時佛對尊者阿難說:「你可以打開這個塔,取出其中的舍利給與會大眾看。這個舍利,乃是無量六波羅蜜功德所熏修而得來。」

阿難聽了佛的教敕後就到塔前,禮拜供養後打開塔門,見塔中有一個七寶函,開函後見有舍利子,顏色妙潔,有紅的,有白的。就稟告佛說:「世尊!裡面的舍利顏色有紅有白。」佛對阿難說:「你可以拿來,這是大士的真身舍利。」那時阿難即捧著七寶函,到了佛前,奉上給佛。那時佛告訴一切大眾:「你們現在可以來禮拜這個舍利。這個舍利是戒定慧功德所熏修而成的,極為難得,是最上福田。」那時大眾聽聞佛這樣說之後,心懷歡喜,即從座位上起來,合掌敬禮大士的舍利。

【注釋】

1 六種震動:指大地震動的六種相。《大品般若經》卷一序品,依地動之方向,舉出東湧西沒、西湧東沒、南湧北沒、北湧南沒、邊湧中沒、中湧邊沒等六相。《華嚴經》卷十六則舉出動、起、湧、震、吼、擊等六相,各相復分小、中、大等三種,故計有動、遍動、等遍動,起、遍起、等遍起,湧、遍湧、等遍湧,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擊、遍擊、等遍擊等十八相。

2 舍利:意為體、身、身骨或遺身。最早指佛陀去世火化之後留下的遺骨、堅固子,後來也指高僧去世火化後遺留的骨或堅固子。依《長阿含經》卷四《遊行經》記載,釋迦牟尼佛於拘尸城雙樹間入涅槃後,佛舍利八分,由八個國家各自起塔供養。另據《阿育王傳》卷一載,佛滅度百年後,阿育王收集佛遺存的舍利,建造八萬四千寶塔供養。

3 福田:謂可生福德之田。如農人耕田,能有收穫,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則可收穫福德、功德,故稱能出生福德處為福田。

爾時世尊欲為大眾斷疑網故,說是舍利往昔因緣:「阿難!過去之世有王名曰摩訶羅陀1,修行善法,善治國土,無有怨敵。時有三子端正微妙,形色殊特,威德第一。第一太子名曰摩訶波那羅,次子名曰摩訶提婆,小子名曰摩訶薩埵2。

是三王子於諸園林遊戲觀看,次第漸到一大竹林憩駕止息3。

第一王子作如是言:『我於今日心甚怖懅4,於是林中將無衰損。』第二王子復作是言:『我於今日不自惜身,但離所愛,心憂愁耳。』第三王子復作是言:『我於今日獨無怖懅,亦無愁惱,山中空寂,神仙所讚,是處閒靜,能令行人安隱受樂。』時諸王子說是語已,轉復前行,見有一虎,適產七日而有七子,圍繞周匝,飢餓窮悴,身體羸瘦,命將欲絕。第一王子見是虎已,作如是言:『怪哉!此虎產來七日,七子圍繞,不得求食,若為飢逼,必還啖子。』第三王子言:『此虎經常所食何物?』

第一王子言:『此虎唯食新熱肉血。』第三王子言:『君等誰能與此虎食?』第二王子言:『此虎飢餓,身體羸瘦,窮困頓乏,餘命無幾,不容餘處為其求食,設餘求者命必不濟。誰能為此不惜身命?』第一王子言:『一切難捨,不過己身。』第二王子言:『我等今者以貪惜故,於此身命不能放捨,智慧薄少故,於是事而生驚怖。若諸大士欲利益他,生大悲心為眾生者,捨此身命不足為難。』時諸王子心大愁憂,久住視之,目未曾捨。作是觀已,尋便離去。

爾時第三王子作是念言:我今捨身時已到矣。何以故,我從昔來多棄是身,都無所為,亦常愛護,處之屋宅;又復供給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象馬車乘,隨時將養,令無所乏,而不知恩,反生怨害,然復不免無常敗壞。復次是身不堅,無所利益,可惡如賊,猶若行廁。我於今日當使此身作無上業,於生死海中作大橋樑。復次若捨此身,即捨無量癰疽瘭疾、百千怖畏5,是身唯有大小便利,是身不堅,如水上沫,是身不淨,多諸蟲戶,是身可惡,筋纏血塗,皮骨髓腦,共相連持,如是觀察甚可患厭。

是故我今應當捨離,以求寂滅無上涅槃,永離憂患、無常、變異,生死休息,無諸塵累。無量禪定智慧功德具足,成就微妙法身,百福莊嚴,諸佛所贊,證成如是無上法身,與諸眾生無量法樂。是時王子勇猛堪任,作是大願,以上大悲熏修其心,慮其二兄心懷怖懅,或恐固遮為作留難,即便語言:『兄等今者可與眷屬還其所止。』爾時王子摩訶薩埵還至虎所,脫身衣裳置竹枝上,作是誓言:我今為利諸眾生故,證於最勝無上道故,大悲不動捨難捨故,為求菩提智所贊故,欲度三有諸眾生故,欲滅生死怖畏熱惱故。是時王子作是誓已,即自放身臥餓虎前。

是時王子以大悲力故,虎無能為。王子復作如是念言:虎今羸瘦,身無勢力,不能得我身血肉食。即起求刀,周遍求之,了不能得,即以乾竹刺頸出血,於高山上投身虎前。是時大地六種震動,日無精光,如羅?羅阿修羅王捉持障蔽6。又雨雜華、種種妙香。時虛空中有諸餘天,見是事已,心生歡喜,嘆未曾有,讚言:『善哉!善哉!大士!汝今真是行大悲者!為眾生故能捨難捨,於諸學人第一勇健!汝已為得諸佛所贊,常樂住處,不久當證無惱無熱清涼涅槃!』是虎爾時見血流出,污王子身,即便舐血,啖食其肉,唯留餘骨。

【譯文】

這時,世尊為了斷除大眾心中的種種疑團,講說了這個舍利的往昔因緣:

「阿難啊!過去世的時候,有一個國王名叫摩訶羅陀,修行善法,以善政治理國土,沒有怨敵。當時他有三個王子,都容貌端正,神采煥發,形色殊特,威德第一。第一王子名叫摩訶波那羅,二王子名叫摩訶提婆,小王子名叫摩訶薩埵。這三個王子,有一天在各處園林中觀看遊戲,漸漸到了一個大竹林子中停駕休息。

第一王子說:「我今天心中甚為驚惶恐懼,在這個林中不會有猛獸來侵害吧。」第二王子隨後說:「我倒是不吝惜自己的身體,只是擔憂所愛的不會有散失吧。」第三王子隨後說:「我今天沒有惶怖,也沒有憂惱。山中空閒幽靜,是神仙的好居所。這個閒靜的地方,能使行人得到安穩快樂。」三位王子各說了自己心想的話後,又宛轉向前走,看到了一隻母虎,剛生產了七個虎子,已經過了七天,虎子都圍繞在母虎身邊,嗷嗷待哺,母虎卻餓得瘦弱憔悴,身體皮包骨頭,沒有氣力,快要餓死了。

第一王子看到這只虎後說:「奇怪啊,這只虎生產幼仔後已過七天,七個虎子圍繞卻沒有奶吃,母虎若是餓極了,肯定要吃幼仔。」第三王子說:「這只虎經常吃什麼食物?」第一王子說:「這只虎只吃新鮮的熱血和肉。」第三王子說:「你們誰能給這只虎找些吃的食物?」第二王子說:「這只虎餓得身體瘦弱,沒有氣力,快要餓死,來不及在其他地方給找吃的了。如果在其他地方找吃的,肯定要來不及而餓死了。

誰能為此不惜身命啊!」第一王子說:「一切難捨中,最難捨的是自己的身體。」第二王子說:「我們現在因為貪惜愛戀自己,對於這個身命不能放下捐捨,因為智慧很少,對於這件事心有恐怖。如果是那些大士,為了利益他人,生出大悲心,為了眾生捨此身命也不足為難。」這時三個王子心中愍念淒傷,站在那裡看餓虎,目不暫捨,徘徊了很長時間才離去。那時第三王子起了這樣的心念,自言自語說:「現在我捨身的時候到了。為什麼呢?

我從昔來持此身,然身多棄無所為。

愛護處之於屋宅,復供衣食及臥具,

象馬車乘及醫藥,隨時供養令無乏,

而不知恩反怨害,無常敗壞終棄去。

這個身體危脆不堅,對我並沒有什麼利益;心中經常產生可惡的想法,不過像個賊人;臭穢膿

流,不過像個移動的廁所。今天我要用這個身體作一個無上的善業,在生死海中作濟度輪迴的大橋樑。又想,如果捨了此身,即是捨了無量的癰疽惡疾等種種怖畏。這個身體有大小便的不淨,這個身體如同水上泡沫一樣不堅實,這個身體是由許多小蟲聚集起來的,身體是由血脈筋肉、皮骨髓腦等連聚在一起的,細細觀察令人生厭。

因此我現在應當捨棄這個身體,以求寂滅之無上涅槃,永離無常變異等憂患,讓生死得到大休歇處,沒有塵世無常之累;而且獲得無量的禪定智慧功德,具足成就百福莊嚴、為諸佛所贊的微妙法身,既得成就這樣的無上法身,施與一切眾生無量的法樂。這時王子發起了大勇猛心,發出弘誓大願,大悲心切更增加了他的勇猛心。思慮二位兄長心懷惶怖,如果看到後一定會堅決阻止他捨棄生命,就對兩位兄長說:「二位兄長先回,我隨後就來。」那時王子摩訶薩埵,回到餓虎處,脫下身上衣裳放在竹枝上,發下了這樣的誓言:

我今為利法界諸眾生,

為證最勝無上菩提道,

大悲不動捨難捨之身,

為求智者所讚之菩提,

欲度三有苦海諸眾生,

欲滅生死輪迴怖畏之熱惱!

這時王子作了這樣的誓言後,就到了飢餓的母虎前放身躺在那裡。由於王子的大慈悲心威德力,母虎伏在那裡未動。王子又想:此虎現在體弱無力,不能吃我的身體血肉。隨即起身尋找一把刀子,到處找也沒找到。於是王子就以乾竹尖刺破了頸部,鮮血湧出,從高山上投身而下,摔在母虎前面。這時大地六種震動,太陽黯淡無光,就像被羅?羅阿修羅王捉持障蔽了一樣,各種顏色的鮮花妙香如雨一般紛紛從天而降。這時天界諸眾生看到這一幕後,心生歡喜,感嘆不已,讚歎說:太偉大了!太偉大了!大士!您真是一位行大慈悲的人啊!為了救度眾生,難捨能捨,在諸學人中應是第一勇健!您將得到諸佛的稱讚,安住在勝妙喜樂中,不久證得無惱無熱、清涼無上的大涅槃!餓虎那時見鮮血流出,滿身都是,就開始舐血吃肉,全部吃盡了,只留下一堆骸骨。

【注釋】

1 摩訶羅陀:《文句》云意為「大無罪」,慧沼《金光明最勝王經疏》云意為「大車」。

2 根據《文句》:摩訶波那羅意為「大度」,摩訶提婆意為「大天」,摩訶薩埵意為「大心」。根據《金光明最勝王經疏》,摩訶波那羅意為「大渠」,摩訶提婆意為「大天」,摩訶薩埵意為「大勇猛」。

3 憩:休息。

4 懅:懼怕。

5 癰:膿腫。疽:毒瘡。瘭:膿瘡。

6 羅?羅阿修羅王:羅?羅,又作「羅護」,星名,傳說能障蔽日月而使得發生日月蝕,故印度傳說謂之阿修羅王。

爾時第一王子見地大動,為第二王子而說偈言:

震動大地,及以大海,日無精光,如有覆蔽。

於上虛空,雨諸華香,必是我弟,捨所愛身。

第二王子復說偈言:

彼虎產來,已經七日,七子圍繞,窮無飲食,

氣力羸損,命不云遠。

小弟大悲,知其窮悴,懼不堪忍,還食其子,

恐定捨身,以救彼命。

時二王子心大愁怖,涕泣悲歎,容貌憔悴,復共相將還至虎所。見弟所著帔服衣裳皆悉在一竹枝之上1,骸骨髮爪布散狼藉,流血處處,遍污其地。見已悶絕,不自勝持,投身骨上,良久乃蘇,即起舉首號天而哭2。我弟幼稚才能過人,特為父母之所愛念,奄忽捨身以飼餓虎,我今還宮,父母設問當云何答?我寧在此併命一處,不忍見是骸骨髮爪,何心捨離,還見父母、妻子眷屬、朋友知識?時二王子悲號懊惱,漸捨而去。時小王子所將侍從,各散諸方,互相謂言:今者我天為何所在?爾時王妃於睡眠中夢乳被割,牙齒墜落,得三鴿雛,一為鷹食。爾時王妃大地動時即便驚寤,心生愁怖而說偈言:

今日何故,大地大水,一切皆動,物不安所,

日無精光,如有覆蔽,我心憂苦,目睫?動3,

如我今者,所見瑞相,必有災異,不祥苦惱。

於是王妃說是偈已,時有青衣在外已聞王子消息4,心驚惶怖,尋即入內,啟白王妃,作如是言:『向者在外聞諸侍從推覓王子,不知所在。』王妃聞已,生大憂惱,涕泣滿目,至大王所:『我於向者傳聞外人,失我最小所愛之子。』大王聞已而復悶絕,悲哽苦惱,抆淚而言5:『如何今日失我心中所愛重者?』」

【譯文】

那時第一王子見大地震動,對第二王子說:大地山河皆震動,諸方暗蔽日無光,天花香末繽紛下,定是我弟捨身相!第二王子也說道:彼虎產來經七日,七子圍繞飲食盡,氣力羸弱命不遠,小弟大悲欲救度,懼不堪忍還食子,我疑弟定捨身命!

這時二位王子心中大為憂愁恐慌,抽泣悲嘆,容貌憔悴,又一起回到母虎所臥的地方,只看見弟弟所穿的衣裳、披肩掛在一個竹枝上,身骨、頭髮、指爪四散各處,地上是一灘一灘的血跡,一片狼藉。兄弟二人看到這個情形後哀不自持,悶絕在地,倒身在遺骨上。良久才醒,即抬頭向天,嚎啕大哭。哭喊著說:我小弟才智過人,特別被父母疼愛,忽然間捨身飼虎,我們回到宮中,父母問起來,該如何交代啊!我們寧可在這裡一起捨去性命,也不忍心見這些骸骨頭髮指爪,如何能夠捨離此地回去見父母妻子眷屬和朋友善知識啊!二位王子憂惱悲哭,依依不捨地離去。這時小王子帶領的侍從,散落在各處互相問:今天我們王子到哪裡去了?那時王妃在睡夢中,夢到雙乳被割,牙齒墜落,得到三隻雛鴿,一隻被老鷹叼去吃了。

那時,王妃在大地震動時被驚醒了,心中非常慌恐不安,說道:今日何故大地動,江河林樹皆搖震,日無精光如覆蔽,目睫跳動心不安,我之所夢不祥兆,必有非常災變事!王妃說了偈後,這時有一個侍女從外面聽說王子的消息,心中驚慌,急急忙忙跑回來對王妃說:『我剛才在外面聽說,侍衛們都在尋找王子,到處都找不到。』王妃聽到這話,擔憂恐懼湧上心頭,眼睛含著淚水,哭哭啼啼來到國王住處說:『我剛才聽外面的人說,我們心愛的小兒子丟失不見了。』國王聽了以後也如雷轟頂,呆在那裡,悲痛哽咽,擦著眼淚說:『苦啊!為什麼要讓我失去最心愛的兒子呢?』」

【注釋】

1 帔服:即披肩等。

2 號:大聲哭喊。

3 睫:眼睫毛。?:眼皮跳動。

4 青衣:即僮僕。

5 抆:擦拭。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05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