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基於服務模式創新的物流業與製造業協同聯動體系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基於服務模式創新的物流業與製造業協同聯動體系研究(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8 元
定  價:NT$ 168 元
優惠價:87146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根據物流業與製造業協同聯動過程和機理、現有相關文獻的研究貢獻和局限,《基於服務模式創新的物流業與製造業協同聯動體系研究》擬定6章內容對服務模式創新和物流業與製造業協同聯動機制,進行科學、系統地分析和研究,以期豐富服務模式創新的理論與實踐探索,提供經驗證據,並為現代服務業與製造業的協同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和支持策略。.

名人/編輯推薦

《基于服務模式創新的物流業與制造業協同聯動體系研究》圍繞物流業與制造業協同聯動的實現問題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按照理論創新、理論應用、技術實現和效率分析的思路,形成了服務模式創新理論與應用的完整體系。《基于服務模式創新的物流業與制造業協同聯動體系研究》的服務模式創新理論及應用研究內容適合經濟管理領域的研究人員閱讀,同時書中平臺技術實現方案部分的內容亦能為信息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參考。

目次

第1章 導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問題的提出
1.1.3 研究意義
1.2 文獻綜述
1.2.1 服務創新研究
1.2.2 服務創新模式研究
1.2.3 服務模式創新研究
1.2.4 物流業與製造業協同聯動研究
1.3 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術路線
1.4 本書章節結構及內容安排
1.5 主要創新點
第2章 服務模式創新機理研究
2.1 服務概念及發展層次分析
2.1.1 服務概念
2.1.2 服務發展層次分析
2.1.3 服務發展層次的實例分析
2.2 服務模式相關概念及其分析
2.3 服務模式創新的動因分析
2.3.1 社會需求
2.3.2 競爭壓力
2.3.3 利潤追逐
2.3.4 戰略需求
2.4 服務模式創新的要素
2.4.1 服務模式創新要素的界定
2.4.2 技術環境分析
2.4.3 制度環境分析
2.4.4 要素的作用機理
2.5 服務模式創新機制
2.5.1 服務模式創新的正向機制
2.5.2 服務模式創新的逆向機制
2.6 服務模式創新的實施策略
2.6.1 服務產品化
2.6.2 產品服務化
2.6.3 服務產品化與產品服務化的關係
2.6.4 基於價值鏈的服務模式創新策略分析
第3章 物流業與製造業協同聯動服務模式創新研究
3.1 物流業與製造業聯動的協同必要性分析
3.2 協同層次分析框架
3.2.1 協同需求的產生
3.2.2 協同條件
3.2.3 協同結構層次
3.2.4 協同目標
3.3 基於利益相關方的協同框架模型
3.3.1 利益相關方界定及相關理論
3.3.2 委託代理關係與協同關係
3.3.3 利益相關方的相關要素分析
3.3.4 利益相關方協同關係
3.4 物流業與製造業協同聯動問題分析
3.5 物流服務系統的利益相關方需求分析
3.5.1 物流服務需求方
3.5.2 物流服務供給方
3.5.3 第三方監管部門
3.5.4 利益相關方協同關係分析
3.6 物流業與製造業協同聯動服務模式創新過程與機理
3.6.1 協同聯動服務模式創新目標
3.6.2 協同聯動服務模式的技術環境
3.6.3 協同聯動服務模式的制度環境
3.6.4 協同聯動服務模式模型
3.7 小結
第4章 物流業與製造業協同聯動服務模式技術實現方案研究
4.1 智能感知的第三方物流雲服務平臺總體架構
4.1.1 智能感知的第三方物流雲服務平臺的作用分析
4.1.2 智能感知的第三方物流雲服務平臺P雲層功能概述
4.1.3 智能感知的第三方物流雲服務平臺S雲層功能概述
4.2 基於融合業務技術的第三方物流P雲平臺設計
4.2.1 面向物流服務的融合業務P雲平臺的作用意義
4.2.2 P雲平臺的體系架構與關鍵技術分析
4.3 基於分布式計算技術的第三方物流S雲平臺設計
4.3.1 SaaS雲平臺特點分析
4.3.2 SaaS雲平臺體系架構
4.3.3 按需定制的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技術
4.4 智能感知物流全程可視化技術體系研究
4.4.1 基於聯合自動識別技術實現供應鏈全過程物流服務的透明化統一視圖
4.4.2 供應鏈全過程物流服務的可評價、可分析、可回溯體系研究
4.4.3 物聯網環境下的全過程第三方物流數據模型和數據交換接口協議
4.5 基於一體化智能終端的物流移動計算技術研究
4.5.1 移動支付、防偽及追蹤的一體化智能終端集成研究
4.5.2 基於移動計算技術的統一數據交換平臺研究
4.5.3 面向物流的移動支付技術方案研究
4.5.4 基於物聯網邊緣中間件的智能感知RFID網絡
第5章 新型服務模式下物流業與製造業協同演進與效率研究
5.1 物流服務同質條件下物流市場的演進效率研究
5.1.1 物流服務同質條件下物流市場因果關係分析
5.1.2 物流服務同質條件下物流服務系統流程圖
5.1.3 仿真分析
5.2 物流服務質量異質情況下物流市場的演進效率研究
5.2.1 物流服務質量異質情況下物流市場因果關係分析
5.2.2 物流服務質量異質情況下物流服務系統流程圖
5.2.3 仿真分析
5.3 基於智能感知的第三方物流雲服務平臺的物流市場演進效率研究
5.3.1 基於智能感知的第三方物流雲服務平臺的物流市場因果關係分析
5.3.2 基於智能感知的第三方物流雲服務平臺的物流服務系統流程圖
5.3.3 仿真分析
5.4 小結
第6章 結論與展望
6.1 本書總結
6.2 未來工作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③維度3:服務傳遞系統。服務傳遞系統維度主要指生產和傳遞新服務產品的組織。該維度側重于服務企業的內部組織安排,即通過合適的組織安排、管理和協調,確保企業員工有效地完成工作,并開發和提供創新服務產品。
④維度4:技術選擇。藺雷、吳貴生(2004)認為:由于服務創新可以在沒有技術參與的情況下發生,因此技術并不是服務創新的一個必要維度,它在模型中只是一個可選維度。雖然不是必要維度,但技術仍在很多服務創新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技術和服務創新也存在廣泛的關系,大多數服務都可以通過使用某些技術而變得更為高效,如ICT(信息和通信技術)的使用、超市中購物車的使用、倉儲系統的使用等。
通過對四個維度的分析,可知新服務概念實際上就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服務創新過程,顧客界面是建立以顧客需求為導向的服務創新方法,而服務傳遞系統是創新企業以內部需求為導向的服務創新過程。也就是說,這三個維度盡管關注的創新服務的主體不一樣,但是其關注的問題是一致的,是主體的需求。三個維度的分析都是以需求為導向的服務創新過程。需求是服務創新活動的目標和動力。認為技術選擇是服務創新的可選維度的觀點有失偏頗,因為,服務創新活動可以不需要技術參與,但是服務供給過程中技術要素卻是必不可少,同樣服務模式的建立也是要以技術實現為基礎,在其所舉的ICT、購物車及倉儲系統等的使用恰恰說明了服務供給需要技術要素。
(2)服務模式要素的確定
服務模式創新活動是為解決人們對服務的需要問題,現實中,人們解決問題的過程由三個部分組成:
第一,界定問題范圍,明確服務需求。
問題界定的范圍的大小決定了解決問題的難度,只有清楚地界定了問題的范圍才有可能制定合適的解決方案。問題界定的范圍過大與過小都增加問題的難度。界定問題就是為了能夠明確服務需求。在“四維度模型”分析,已經明確了服務模式創新過程中社會各方需求的重要性,并且可以看到在服務創新活動過程中,任何一個利益相關方的需求都能夠產生對服務模式創新的需要。所以在多數情況下,社會各方的需求都擔當了服務創新活動驅動要素的角色。
第二,制定可行方案實現問題解決的可行性。
通過對解決問題就需要有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就需要占用一些社會資源。服務供給的過程中,現今的任何服務供給機制都離不開一定的技術手段的支撐,但同時在社會體系中也需要有一定的制度保障。逐步解決人類發展過程中不斷出現的各類需要問題。從服務需求出發分析可知,滿足社會需求的所有問題的解決都可用技術和制度要素的供給來實現。在技術概念的討論過程中,已經明確了技術在解決社會中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重要性,技術的作用就是讓那些不能實現的達到的要求變得可行。技術要素基于客觀不可行的視角來解決問題的而制度要素基于主觀不可行的視角解決問題。客觀不可行指的是不考慮社會成本和代價等社會屬性,現實中不存在問題解決的方案。主觀不可行則是基于社會因素的考慮,現實存在問題解決的方法,但是可能存在經濟、倫理道德等方面因素卻無法訴諸實施可行的技術方案。由于問題可行方案的制定基本上都是以技術的實現為中心進行的,因此人們在解決問題時,對技術要素的關注程度往往要多于對制度要素的關注,這也就導致了在服務創新研究的過程中,忽視制度要素的重要性,少有將制度納入到服務創新過程中來的原因。
第三,將可行方案快速有效地付諸實施。
可行方案快速有效地付諸實施意味著方案實施的高效率。高效率的服務供給與服務能夠可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可行的服務模式不一定是高效的服務模式,在解決可行問題時,是否高效的問題在很多時候都不會被納入到方案的設計過程中來。對于一個服務模式來講,能夠提供服務供給并不是其最終要求。高效率服務供給意味著服務模式的創新過程還沒有結束,這時還需要繼續投入技術和制度要素來構建高效的支撐體系。例如,關于室內采暖需求的滿足,服務供給容易,但是對服務價值的合理結算卻存在難度,按照傳統的解決思路就是通過制度安排,通過按房屋室內面結算等契約條款來實現,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現在已經可以采用更加科學的計量收費方式。通過這一實例可以發現,技術手段比制度安排更加的精細科學,技術手段有逐步取代制度安排的趨勢,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要參考技術經濟的標準。關于高效率的問題,人們更多是對制度需求的關注,但其實這同人們在可行方案中對技術的關注一樣,存在感知的偏差。技術和制度要素在服務模式創新活動中始終都是一個相互依存、相互支撐的過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