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近代齊魯與江南漢族民間衣裝文化(簡體書)
滿額折

近代齊魯與江南漢族民間衣裝文化(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78 元
定  價:NT$ 468 元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傳統漢民族服飾具有悠久的歷史、繁複精湛的工藝、獨特而深刻的哲學與審美意蘊,不僅滿足著我國先民的生理需求,同時也編織著民族發展的理想與追求,是我國紡織科技文化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代齊魯與江南漢族民間衣裝文化》作者通過深入民間,對我國漢族南北兩個具有典型文化特點的地域進行了田野考察,並以江南大學民間服飾傳習館藏品為基礎資料,對民間服飾進行實證分析,結合歷史、民俗志和地方誌等文獻考證,歸納出兩個地區民間服飾及服飾品的形制、色彩與搭配、面料選擇、紋飾運用、工藝技術等方面的基本表現特徵,及其民俗文化內涵。《近代齊魯與江南漢族民間衣裝文化》對服飾文化、民間藝術、工藝美術、民俗學及服裝設計等方面均有參考價值,可供學習、研究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高校師生、服裝設計師以及相關科研機構學者使用。.

名人/編輯推薦

《近代齊魯與江南漢族民間衣裝文化》對服飾文化、民間藝術、工藝美術、民俗學及服裝設計等方面均有參考價值,可供學習、研究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高校師生、服裝設計師以及相關科研機構學者使用。

目次

導論1.研究緣起1.1民間文化的概念1.2民間文化搶救1.3民間文化傳習2.研究載體3.研究現狀3.1專門服飾史方面?3.2服飾與社會風俗文化史研究方面4.研究價值.4.1學術價值4.2現代意義5.研究時間段與特定地域5.1歷史時間段5.2研究地域的界定和分類6.研究依據6.1以史料和文獻記載為研究依據6.2以古典文學作品中的描述為參考依據6.3以“江南大學民間服飾傳習館”藏品為實證依據章漢族服飾發展史略1.服飾的起源2.漢族服飾發展2.1秦漢時期漢族服飾2.2魏晉南北朝時期漢族服飾2.3隋唐五代十國時期漢族服飾2.4宋代漢族服飾2.5明代漢族服飾2.6清代漢族服飾第2章近代漢族民間服飾形制1.齊魯地Ⅸ民間服飾形制1.1齊魯地區的上衣1.2齊魯地區的下裝2.江南地區民間服飾開制2.1江南地區的上衣2.2江南地區的下裝3.南北地域民間服飾形比較3.1平面式結構3.2形制差異明顯3.3標誌性符號:女裝旗袍的流行第3章民間服飾色彩和面料1.傳統色彩理論的建立2.齊魯民間服飾色彩2.1傳統正色的傳承2.2"崇尚紅色"情結2.3對比色調的漸變運用2.4文學作品記述的佐證3.江南民閥服飾包彩3.1傳統江南民間服飾色彩3.2近代江南民間服飾色彩歸納4.民間服飾圖案4.1齊魯地區的民間服飾圖案4.2江南地區的民間服飾圖案5.民間服飾面料5.1近代齊魯地區服飾面料5.2近代江南地區服飾面料第4章民間服飾品1.首服1.1齊魯地區的眉勒形制1.2江南地區的包頭和眉勒形制2.2雲肩3.肚兜4.綁腿5.足衣5.1齊魯地區的特色足衣5.2江南地區的特色足衣……第5章民間服飾文化"符號化"語言第6章漢族民間服飾文化思辨參考文獻附錄民間考察路線後記.

書摘/試閱



在我國,最早出現“色彩”這一名詞是在《尚書》中,“采者,青、黃、赤、白、黑也;色者,言施之于繒帛也”,即認為所謂“色彩”,就是把各種顏料染在絲織品上的意思。《后漢書?輿服志》說:“上古穴居而野處,衣毛而冒皮,未有制度。后世圣人易之以絲麻,觀翠翟之文,榮華之色,乃染帛以效之,始作五采,成以為服。見鳥獸有冠角髯胡之制,遂作冠冕纓蕤,以為首飾。凡十二章。故《易》日:‘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觀象于天,俯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巛。乾巛有文,故上衣玄,下裳黃。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繢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繡,以五采章施于五色作服。”《周禮?冬官考工記第六》也記載有:“畫繢之事,雜五色。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西方謂之白,北方謂之黑,天謂之玄,地謂之黃。青與白相次也,赤與黑相次也,玄與黃相次也。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黼,黑與青謂之黼,五采,備謂之繡。土以黃,其象方天時變。火以圜,山以章,水以龍,鳥獸蛇。雜四時五色之位以章之,謂之巧。凡畫繢之事后素功。”
漢代劉熙在《釋名》中聯系五大正色認為布帛的色彩為:“青色為光,生物生長之色;紅色為赤,太陽之色;黃色為光,晃晃日光之色;白色為啟,如同化冰之時;黑為晦,如同昏暗之時。”我國古代文獻中還記載有宋代醫學家寇宗奭用六棱的石英石把太陽光分解成五色之說。北宋《楊文公談苑》記云:“嘉州峨眉山有菩薩石,人多收之。色瑩白如玉,如上饒水晶之類,日射之,有五色。”從上面一系列記載中可看出,中國古代的五大色來源于人類對自然界生態現象的認識,來自于對自然色彩的模仿,五色論是我國古代人民客觀地認識自然界色彩并總結出的。“五色”理論把“青、赤、黃、白、黑”定為五大正色,其他色皆稱為間色,五正色即我們現今所說的三原色(紅、黃、藍)加兩極色(白、黑),而間色由正色相雜而成,這種“正色一間色”說,與現代光學的“三原色”理論不無相似之處。三原色是建立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而我國的“五色論”則是古人從大自然的色散現象中得到啟示、歸納總結出的結果。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定價:100 46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