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禮制與風俗(簡體書)
滿額折

禮制與風俗(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5 元
定  價:NT$ 150 元
優惠價:87131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我們的國家》是一套專門為大眾讀者精心打造、由名家傾情撰寫的系列叢書。本叢書由各領域卓有名望的專家撰寫,內容厚積而薄發,行文嚴謹而鮮活。面向的讀者群體也極為廣泛,既可以是國內讀者,也可以是海外華人;既可以作為了解中國文化的通俗讀物,也可以作為中華青少年追溯與了解祖國文化之源的可靠讀本。《禮制與風俗》是叢書之一。
《我們的國家(禮制與風俗)》共四十五篇,從行進的姿態、相見的禮容、應對的聲音、裝扮的義涵、位置的尊卑、權力的表征、官場的榮辱、計數的標準、褪色的民俗、變調的節慶、飲食的藝術、高雅的衣物十二個方面對中國古代的禮制與風俗作了提綱挈領式的介紹。本書由葉國良著。

作者簡介

葉國良,臺灣省桃園縣人,一九四九年生。臺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曾任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教、講師、副教授,現任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學術專長為經學、金石學、古典文獻、古典詩文。

著有:《宋人疑經改經考》、《宋代金石學研究》、《石學蠡探》、《石學續探》、《古代禮制與風俗》、《千家詩譯注》、《經學側論》、《經學通論》(合著)、《漢族成年禮及其相關問題研究》(合著)、《出土文獻研究方法論文集初集》(合著),及其他論著數十篇(種)。

名人/編輯推薦

《我們的國家(禮制與風俗)》共四十五篇,從行進的姿態、相見的禮容、應對的聲音、裝扮的義涵、位置的尊卑、權力的表征、官場的榮辱、計數的標準、褪色的民俗、變調的節慶、飲食的藝術、高雅的衣物十二個方面對中國古代的禮制與風俗作了提綱挈領式的介紹。本書由葉國良著。

個人在治學生涯中,有個長久的感觸,總覺得古書不容易準確閱讀。雖然在學期間,對于研究中國文史必修的工具課程,諸如文字、聲韻、訓詁、目錄等學,并不敢怠忽,然而還是覺尋古籍讀來時有滯礙,尤其要恰如其分地掌握古人所要表達的完整意思,更是覺得有些欠缺。
經過長期的反省,個人領悟到,這乃是對某些輔助科目了解不夠深入所致,特別是禮儀、風俗、名物、制度等,因為這不是文字、聲韻、訓詁、目錄、版本之學所能涵括的。此時才知以前未重視古人的若干言論,而任其從眼底滑過。譬如王國維在《書<爾雅>郭注后》說:“漢人注經,不獨以漢制說古制,亦以今語釋古語。”朱子在《語孟集義序》中指出探究精微的義理須具備的學識時說:“漢魏諸儒,正音讀、通訓詁、考制度、辨名物,其功博矣。學者茍不先涉其流,則何以用功于此?”又如錢大昕的《戴先生震傳》陳述戴震的學術時也說:“古圣賢之義理非它,存乎典章制度者也。”漢學與宋學的大師們,對名物與典章制度都絲毫不敢放松,平凡如我輩,此之不學,又怎能期望把書讀好呢?盡管朱、錢、王三文,重點乃在談論研究經書的方法,然而研讀詩詞、散文、小說,這個道理仍然相同,如果不熟悉禮儀、風俗、名物、制度,生長在社會環境迥然不同的我們,對于其中的內涵,是否能夠認識深刻,恐怕不無疑問。
有鑒于此,個人在教學生涯中,對于今人容易誤解或缺乏概念的禮儀、風俗、名物、制度等,總在課前探究,以免傳播錯誤的信息,誤人子弟。過去曾有過機會,針對臺灣高中國文課本所涉及的上述范疇,使用較為輕松的口吻、以簡馭繁的敘述方式,撰寫十篇短文,探討隱藏在文句背后的問題,陸續在報刊發表。刊出后頗受學友們的鼓勵,因而又以同樣的方式,陸續擬撰了二十三篇,發表在《國文天地》各期,但探討的問題,范圍不再限于高中國文課本,而兼及大專學生容易誤解或疏忽之處。若有學生問起相關問題,可以以文代口,節省若干唇舌。十五年前,承香港中文大學吳宏一教授的引介,選擇其中三十篇,以《古代禮制與風俗》為名在臺灣書店出版。唯迄今已絕版多年。
茲因復旦大學傅杰教授力邀,筆者除大幅度增刪修改原作外,另補撰十五篇,合為四十五篇,分為十二個類別,重新編纂,使其內容較具體系。藉此也向方家們請益,讓自己有長進的機會。因而若蒙指教,實感欣幸。
二○一二年三月,時作客山東大學

目次

自序
一、行進的姿態
靠右邊走
趨與翔
二、相見的禮容
跪與拜
坐姿與家具
拱手與叉手
揖的種類
執手與握手
三、應對的聲音
唱喏
唯與諾
四、裝扮的義涵
左袒與右袒
肉袒牽羊
扮佛
攝盛
五、位置的尊卑
古人尚左
宴會的座次
六、權力的表征
爵與官
官銜
官名別稱
非官名
官員的服色
官員的假期
丁憂與奪情
七、官場的榮辱
封贈三代
庇蔭子孫
左遷
八、計數的標準
身量的尺度
布匹的長度
里程的距離
園林的面積
飲食的計量
九、褪色的民俗
命名與取字
催妝與卻扇
七七與百曰
尸與祝
十、變調的節慶
上元登高
上巳修禊
七夕曝書
十一、飲食的藝術
俎豆簋簋
盤匙碗筷
膾與炙
茶與酒
十二、高雅的衣物
合歡衣物
金縷衣物
鏖尾與拂塵
火炬與蠟燭
主要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在晉代的門閥社會中,寒族受到歧視,是很難建立功業的。左思雖有一位妹妹左棻做了皇帝的嬪妃,但因不是名門出身,其社會地位依然不振,不過左思的滿腔壯志,在他的詩中表現無遺,千古之下,仍然動人心弦,尤其是他“功成不受爵,長揖歸田廬”的襟懷,更讓人敬佩。能夠封人爵位的,當然就是皇帝了,臣子見了皇帝,自然要跪拜,左思卻說“長揖”,和皇帝行平等之禮,要作一個“天子所不臣”的人,這種瀟灑磊落的風度,多么令人欽慕。
何謂“長揖”?須先說“揖”。揖是古禮,鄭玄說:“推手日揖。凡拱其手使前日揖。凡推手小下之為土揖,推手小舉之為天揖,推手平之為時揖。”作揖時是站立的,先拱手,然后向前略推。鄭玄所說的三種揖,依舉手高低分為天揖、時揖、土揖三等,位置越高越表尊敬。此禮可行于雙方地位平等的情況,如《儀禮·士昏禮》,女方家長以客禮接待男方使者(媒人)時,雙方在行進時都互相作揖。尊長也可以向下屬晚輩作揖示意,如《士冠禮》,身為長輩的賓向舉行冠禮的年輕人作揖示意,請他穿衣戴帽。但是下屬晚輩不可以僅以作揖向長上示意,而應行更隆重的禮儀。此外,《禮記·曲禮》說“介者不拜”,意指身穿甲胄的軍人不行跪拜禮,既不行跪拜禮,那么即須作揖敬禮了。
揖之外,還有很類似的“厭”。《儀禮·鄉飲酒禮》載:“(主人)迎于門外,再拜賓,賓答拜。拜介,介答拜。揖眾賓。主人揖,先入。賓厭介入門左,介厭眾賓入,眾賓皆入門左,北上。”這里主人對主賓再拜,對介拜,對眾賓揖,正可說明禮的輕重,再拜重于拜,拜又重于揖。至于揖和厭的差別,鄭玄注說:“推手日揖,引手日厭。”厭是拱手而向內引,乃示意對方向自己的方向走來的動作,類似今人以口、手表示“請進,請進”之意,但只有動作,沒有聲音。
禮儀遞變,后來又衍生出一種長揖。《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載:“沛公至高陽傳舍,使人召酈生,酈生至,入謁,沛公方倨床,使兩女子洗足,而見酈生,酈生入,則長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諸侯乎?且欲率諸侯破秦也?’沛公罵曰:‘豎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諸侯相率而攻秦,何謂助秦攻諸侯乎?’酈生曰:‘必聚徒合義兵誅無道秦,不宜倨見長者。’于是沛公輟洗,起攝衣,延酈生上坐,謝之。”劉邦一向討厭儒生,知道酈食其是儒者,故意倨(通據)床洗腳來屈辱他,而足智多謀的酈食其也故意“長揖不拜”以表示我不為你下,初次見面,打個平手。劉邦見酈生是個人才,這才延于上坐道歉。酈生長揖的動作,唐人顏師古解釋道:“長揖者,手自上而極下也。”換言之,揖與長揖動作頗有不同,揖僅是推手向前,長揖則是雙手從上往下擺動,從動作上說,長揖比揖更為禮貌,而比跪拜則輕。元代薩都刺《走筆贈燕孟初》詩寫道:“落魄江湖懶折腰,笑傲公侯但長揖。”折腰就是跪拜,陶淵明不愿為五斗米折腰,為的就是不愿向討人厭的督郵行跪拜禮。
如果揖的對象不止一人,雙手抱拳橫向動作,謂之“橫揖”,《三國志》注引《獻帝春秋》載袁紹不滿董卓欲廢獻帝,遂在廣坐中“引佩刀橫揖而出”,后世有人稱為“撒網揖”或“羅圈揖”,武俠片中常有俠客口稱“各位英雄”而雙手抱拳橫掃者即是。
揖的動作,后世保留了下來,小說中常描寫某人“略一抱手”即是,只是沒向前推,或推得不太明顯。至于長揖,《金瓶梅詞話》第十三回:“那西門慶忙屈著還喏,說道:‘不敢。嫂子這里吩咐,早辰一面出門,將的軍去,將的軍來,在下敢不銘心!’”“屈著還喏”即指長揖,今人喜抱拳上下振動向人拜托,也是遺意,所以俗話有“打躬作揖”之說。但詩文小說中對于各種揖,常只寫“作揖”,要判斷是何種揖,便只能參考上下文來決定了。P30-33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31
缺貨無法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