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公務禮儀大全(簡體書)
滿額折

公務禮儀大全(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9 元
定  價:NT$ 234 元
優惠價:87204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作者簡介

韓強,知名形象與禮儀培訓專家,公務禮儀、公共關系、教育培訓領域資深人士。現任工業和信息化部機關服務局首席機關公務禮儀講師,為多家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及高校的形象與禮儀顧問。師從中國四大演講家之一李燕傑教授,講課風格生動、幽默,有豐富的實際工作和培訓經驗。主要客戶有工業和資訊化部機關服務局、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研究院、國家知識產權局、SUN中國公司、GE、英特爾公司等。

名人/編輯推薦

《公務禮儀大全》編輯推薦:1.工業和資訊化部正在使用的培訓用書:《公務禮儀大全》是工業和資訊化部正在使用的公務禮儀培訓教程,是最實用、最正規、最權威的公務員禮儀用書。
2.作者經驗豐富:作者韓強為知名形象與禮儀培訓專家,師從中國四大演講家之一李燕傑教授,主要客戶有工業和資訊化部機關服務局、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研究院、國家知識產權局、SUN中國公司、GE、英特爾公司等。
3.實用性強:《公務禮儀大全》是理論+操作+圖示,能夠讓公務員看了就明白,翻開就能用!
4.論述全面:《公務禮儀大全》從儀表、日常辦公、公務活動、外事、交際、公共場所、網絡七大方面進行禮儀論述,讓公務員全面、具體地學習公務禮儀理論,並用到實際工作中。

目次

緒論
第一章 儀表禮儀
一、儀容禮儀
二、著裝禮儀
三、談吐禮儀
四、舉止禮儀

第二章 日常辦公禮儀
一、辦公禮儀
二、公文禮儀
三、信函禮儀
四、會議禮儀
五、匯報禮儀
六、電話禮儀

第三章 公務活動禮儀
一、信訪接待禮儀
二、表彰禮儀
三、慰問禮儀
四、參觀禮儀
五、展覽禮儀
六、贊助禮儀
七、洽談禮儀
八、談判禮儀
九、簽字禮儀
十、新聞發布禮儀
十一、慶典禮儀

第四章 外事禮儀
一、外事交往禮儀
二、國旗、國徽、國歌禮儀
三、迎送禮儀
四、翻譯與陪同禮儀
五、會見與會談禮儀
六、宴請禮儀
七、組團訪問禮儀
八、參觀、遊覽禮儀

第五章 交際禮儀與藝術
一、介紹禮儀
二、握手禮儀
三、名片禮儀
四、稱呼禮儀
五、拜訪禮儀
六、接待禮儀
七、送別禮儀
八、拒絕與致歉禮儀
九、饋贈禮儀

第六章 公共場所禮儀
一、行進禮儀
二、電梯禮儀
三、乘坐交通工具禮儀
四、其他公共場所禮儀
五、賽事禮儀
六、文明吸煙

第七章 文明網絡
一、網絡禮儀
二、網絡禮儀的特點
三、網絡辦公禮儀
四、電子郵件禮儀
五、電子公告牌(網絡論壇)禮儀
六、即時通訊禮儀
結束語

書摘/試閱



一、禮儀的基本含義
禮儀、禮貌、禮節是最常見的與“禮”相關的詞語。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們總是被交替使用,不加區別。從本質上講,三者所表現的都是對人的尊敬、友善,但實際上不宜簡單地混為一談。它們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禮貌,一般是指人們在交際中,面對交往對象,通過言語、動作表現的謙虛和恭敬。它側重於表現個人品質與素養。
禮節,通常是指人們在交際場合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慣用形式。它實際上是禮貌的具體表現方式。禮節與禮貌的關系是:沒有禮節,就無所謂禮貌;有了禮貌,就必然需要具體的禮節。
禮儀,是對禮節、儀式的統稱。具體地說,在人際交往中,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式或方式,自始至終地表現出律己敬人的完整行為就是禮儀。它與禮貌、禮節的關系是:禮貌是禮儀的基礎,禮節則是禮儀的基本組成部分。也就是說,禮儀在層次上要高於禮貌和禮節,其內涵更深、更廣。禮儀,實際上是由一系列具體的、表現禮貌的禮節所構成的。禮儀和禮節不一樣,禮節只是一種做法,禮儀是一個表示禮貌的系統而完整的過程。
從不同角度出發,還可以對禮儀這一概念做出各種似異實同的界定。
對於個人而言,禮儀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外在素質的綜合表現。也就是說,禮儀即教養和素質在一個人行為舉止中的具體體現。
對于道德而言,禮儀可以界定為為人處世的行為規範,即標準做法、行為準則。古人所謂的“道德仁義,非禮不成”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因此,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發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將“明禮”列為我國公民的基本道德規範之一。
對於交際而言,禮儀是一種用以處理人際關系的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的一種實用藝術。
對於民俗而言,禮儀是在人際交往中必須遵行的律己敬人的習慣形式,也就是那些在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尊重他人、友好相處的做法,簡而言之,就是待人接物的一種慣例。所謂“禮出於俗,俗化為禮”,就是這個意思。
對於傳播而言,禮儀是一種在人際交往中進行有效溝通的技巧。
對於審美而言,禮儀是一種形式美,是人的心靈美的必然外化,即古人所講的“禮由心生”。
瞭解上述各種對禮儀的詮釋,我們可以進一步加深對禮儀的理解,並且更為準確地把握禮儀。
二、禮儀的四項基本要素
禮儀的四項基本要素,即禮儀的主體、禮儀的客體、禮儀的媒體和禮儀的環境。
所謂禮儀的主體,就是禮儀的操作者和實施者。如果禮儀活動規模較小、較為簡單,其主體通常是某個個人;如果禮儀活動規模較大、較為復雜,其主體通常是某個組織。沒有禮儀主體,禮儀活動就不可能進行,禮儀也就無從談起。
禮儀的客體又叫做禮儀的對象,也就是指禮儀活動的具體指向者和承受者。禮儀的對象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既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既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沒有禮儀客體,活動就缺乏對象,就不能稱為禮儀。
禮儀的媒體,是指禮儀活動所依託的一定的介質。它實際上是禮儀內容與形式的統一。禮儀的媒體,具體是由人體禮儀媒體、物體禮儀媒體、事體禮儀媒體等構成的。在具體操作禮儀時,這些不同的禮儀媒體往往有交叉,且通常相互配合著使用。任何禮儀都必須使用禮儀媒體,不使用禮儀媒體,禮儀就不可能存在。
禮儀的環境,是指禮儀活動得以進行的特定時間與空間,一般可以分為禮儀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禮儀的環境通常制約著禮儀的實施,它不僅決定著實施何種禮儀,還決定著該種禮儀的具體實施方法。
三、禮儀的分類
禮儀的分類,主要是以應用領域、場合的不同為標準進行劃分。一般有政務禮儀、商務禮儀、服務禮儀、社交禮儀、國際禮儀等幾個基本分支。
政務禮儀,亦稱公務員禮儀,是指公務員在執行國家公務時應當遵守的禮儀。
商務禮儀,主要是指公司、企業的從業人員以及其他一切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士在經濟往來中應當遵守的禮儀。
服務禮儀,是指各類服務行業的從業人員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應當遵守的禮儀。
社交禮儀,亦稱交際禮儀,是指社會各界人士在一般性、日常性的交際應酬中應當遵守的禮儀。
國際禮儀,亦稱涉外禮儀,是指人們在國際交往中,同外國人打交道時應當遵守的禮儀。
上述五個基本分支禮儀中,前三項主要按照行業劃分,是人們在其工作崗位上所應遵守的禮儀,故可以合稱為行業禮儀或職業禮儀;後兩種主要以交往範圍為依據劃分,故可以合稱為交往禮儀。
四、禮儀的科學體系
我國的現代禮儀,是在進入現代社會以後逐步形成、完善,進而成為一個科學體系的,但這不是說它是憑空產生的。實際上,如果沒有對我國古代傳統禮儀的繼承和揚棄,現代禮儀就不可能產生。在傳承我國古代優秀傳統禮儀的同時,我們還必須學習當代國際禮儀,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我國歷代封建王朝制定的傳統禮儀具有明顯的雙重效應。一方面,它肯定禮儀的一些基本原則,制定了人際交往的行為規範,並且強調“禮之用,和為貴”,這是可以為現代禮儀所借鑒的。但在另一方面,它並不尊重個人,而以維護封建統治制度為根本目的,這與現代社會的要求不相容,應被現代禮儀揚棄。
當代國際禮儀主要具有如下三個特點:
第一,強調個人至上、個性自由,反對損害個人尊嚴,要求尊重個人隱私、維護人格尊嚴。
第二,強調女士優先。在一切交際場合,不僅要講究男女平等,反對性別歧視,更要講究尊重女性、關心女性、體諒女性、幫助女性、照顧女性、保護女性,這就是女士優先。
第三,強調交際務實。在交際活動中,既講究禮儀,又注重溝通,重在互動,反對虛假、造作,不提倡過分客套,不認同過度的自謙、自貶,尤其反對自輕、自賤。
這三個特點同我國古代傳統禮儀有著顯著區別。由於國情、習俗方面的差異,許多中國人對國際禮儀還缺乏深入瞭解,或者與之存在一定的隔閡。我們要全面看待國際禮儀,國際禮儀中適合我國國情、切實可行的原則,我們可以借鑒,但是沒有必要全盤照抄、照搬。
江澤民同志曾提出,我們要弘揚中國古代優良道德傳統和革命道德傳統,吸取人類一切優秀道德成就,努力創建人類先進的精神文明。在探討現代禮儀的揚棄問題時,我們也應該採取這一正確的態度。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使現代禮儀不但有所繼承,並且有所發展。
五、禮儀的原則
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運用禮儀,有必要掌握一些具有普遍性、共同性、指導性的規律。這些規律也就是禮儀的原則,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遵守。這一原則要求每一位參與者都必須在交際場合自覺遵守禮儀,用禮儀來規範自己在交際活動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
第二,自律。禮儀規範既針對對方,也針對自我。相對而言,對待自我的要求是禮儀的基礎和出發點。學習運用禮儀,最重要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檢點,這就是自律原則。若沒有對自己進行要求,人前人後不一樣,只苛求他人,不要求自己,不講慎獨與克己,遵守禮儀就無從談起,講求禮儀規范也就成了蒙騙他人的大話、假話、空話。
第三,敬人。這一原則要求人們在交際場合中與交往對象互謙互讓、互尊互敬、和睦共處,同時要把對交往對象的重視、恭敬和友好放在第一位。在禮儀的兩大構成部分中,“對待他人的做法”比“對待個人的要求”更為重要,“對待他人的做法”實際上是禮儀的重點與核心。而對待他人的諸多做法之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敬人之心常存,處處不可失敬於人,不可傷害他人的個人尊嚴,更不能侮辱對方的人格。掌握了這點,就等於掌握了禮儀的靈魂。
第四,寬容。這一原則是與自律原則相對的,要求人們在運用禮儀時盡可能容忍對方,既要嚴於律己,又要寬以待人。要多容忍他人、多體諒他人、多理解他人,千萬不要求全責備、斤斤計較、過分苛求、咄咄逼人。在人際交往中,要容許他人有個人行動和獨立進行自我判斷的自由。禮儀的基本要求是尊重人,尊重他人實際上就是要尊重其個人選擇。對不同于己、不同於眾的行為要耐心容忍,不要求他人處處效法自己或與自己完全保持一致,這實際上也是尊重對方的一種表現。
第五,平等。這一原則是禮儀的核心,它要求在禮儀活動中,在尊重交往對象這個問題上,對任何對象都一視同仁,給予同等禮遇。不允許由於彼此之間存在年齡、性別、種族、性格、文化、職業、身份、地位、財富,以及與自己關系的親疏遠近等差別就厚此薄彼,區別對待。當然,在具體運用禮儀時可以適當地因人而異,根據不同的交往對象採取不同的具體方法。
第六,從俗。在客觀現實中,由於國情、民族、地域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社會上存在著“十裏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的情況。這就要求禮儀活動的主體必須有正確的認識,不要自高自大,唯我獨尊,簡單否定其他人的不同做法。必要時,必須堅持入國問禁、入鄉隨俗、入門問諱,與絕大多數人的習慣做法保持一致,切勿目中無人,自以為是,隨意批評、否定其他人的習慣做法。遵守從俗原則,會使禮儀的應用更加得心應手,更加有助於人際交往。
第七,真誠。這一原則要求我們在運用禮儀時,務必待人以誠、誠心誠意、言行一致、表裏如一。只有這樣,自己在運用禮儀時所表達的對交往對象的尊敬與友好才能更好地被對方理解和接受。與此相反,倘若僅把運用禮儀當成一種道具和偽裝,在具體操作禮儀規範時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弄虛作假、投機取巧,或是當時一個樣、事後一個樣,有求於人時一個樣、被人所求時另一個樣,則有悖於禮儀的基本宗旨。
第八,適度。這一原則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在交際場合中運用禮儀時取得成效。我們必須注意運用技巧、合乎規範,特別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認真得體。常言道,過猶不及。運用禮儀時假如做得過頭了,或者做得不到位,都不能正確地表達自己的自律、敬人之意。當然,要想真正做到將禮儀運用得恰到好處,只有勤學多練、積極實踐,此外別無他途。
第九,溝通。在人際交往中,人們通常有接觸才會瞭解,有瞭解才容易交流,有交流才會溝通,有溝通才會互動。因此,可將溝通視為人際交往中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之橋。在現代禮儀中,溝通的原則要求人們在人際交往中既要瞭解交往對象,也要為交往對象所瞭解。禮儀的主旨在於“尊重”,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有效的溝通。
第十,互動。這裏所謂的“互動”,具體含義有二:一是要求人們在交往中必須主動進行換位思考,善解人意,就是要善於體諒交往對象的感受;二是要求人們在交往中時時、處處努力做到“交往以對方為中心”,即不允許無條件地“以自我為中心”,更不允許凡事都自以為是。具體運用禮儀時,永遠都不能忽略互動原則。在人際交往中如欲取得成功,就必須無條件地遵守互動原則。
六、禮儀的功能
我們之所以提倡禮儀,主要是因為它具有多重功能,既有助於個人,又有助於社會。
禮儀的第一個功能:有助於提高人們的自身修養。禮儀是人際交往中衡量個人文明程度的標尺。通過觀察一個人的禮儀,可以察知其教養高低、文明程度和道德水準。
禮儀的第二個功能:有助於提高人們的自身形象,凈化生活氛圍。一個人儀容、表情、舉止、服飾、談吐、教養的集合就構成了個人形象,而禮儀在上述諸方面都有自己詳盡的規範。如果每個人都重視自身形象,大家都以禮待人,人際關系就會更加和睦,生活也會變得更加溫馨。
禮儀的第三個功能:有助於促進人們的社會交往,完善人際關系。古人雲:“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句話講的就是交際的重要性。恰當地運用禮儀,可以使個人在交際活動中充滿自信,也可以讓人更好地向交往對象表達自己的尊重、敬佩、友好與善意,增進彼此之間的瞭解與信任,取得交際的成功,進而造就完美的人際關系。
禮儀的第四個功能:有助於凈化社會風氣,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左傳》有雲:“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也就是說,遵守禮儀,應用禮儀,將有助於凈化社會風氣,提升個人乃至全社會的精神品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要求全體社會成員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這些內容,與禮儀完全吻合。因此,提倡禮儀的學習、運用,與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可以相互配合、相互促進。
七、現代禮儀的具體運用
在運用現代禮儀時,具體應當如何操作呢?
解決這一問題應當關注兩個方面:第一,堅持正確的理念;第二,掌握有效的方法。
1必須堅持正確的理念
所謂理念,即有關某一事物的基本觀念。有道是:“理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倘若人們在具體操作禮儀時基本理念有誤,難免徒勞無益。
一般而言,現代禮儀以“尊重”為基本理念。在具體操作時,這一基本理念又體現在如下兩點。
第一,擺正位置。在人際交往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具體位置,而且自己的具體位置往往還會不斷地變化。在操作禮儀、以禮待人時,每一個人都必須明確自己的具體位置,各就各位,切勿錯位或越位。
對自己而言,每一個人都必須維護自尊:必須尊重自我,必須尊重自己的職業,必須尊重自己所在的單位,必須尊重自己所處的社會,必須尊重自己所屬的國家。
對他人而言,每一個人亦應以尊重為本:尊重上司是一種天職,尊重同事是一種本分,尊重下級是一種美德,尊重客戶是一種常識,尊重對手是一種風度,尊重所有人是一種教養。
第二,調整心態。在人際交往中,人們不僅需要智商,更需要情商。在具體處理人際關系、運用禮儀時,每一個人均應自覺地調整心態。因為對自己的工作生活乃至人際關系而言,心態往往決定一切。
在具體操作禮儀時,人們所應進行的心態調整主要涉及三點。
一是應當尊重他人。現代禮儀要求,每一個人在人際交往中都必須尊重他人。所謂尊重他人,就是要求人們必須善解人意,接受對方一切合乎情理的選擇。換言之,操作現代禮儀時,不僅需要嚴於律己,更需要寬以待人。
二是需要換位元思考。現代禮儀要求,在人際交往中不僅要做到內外有別、中外有別、外外有別,而且要注意人人有別、時時有別、處處有別、事事有別。既然在操作現代禮儀時強調“交往以對方為中心”,那麼人們必須善於進行換位思考。
三是堅持和而不同。現代禮儀要求,每一個人在進行人際交往時都必須明確“禮之用,和為貴”,並與他人和睦相處。與此同時,人們還必須真正意識到自己所面對的世界的“不同”,意識到世界具有多樣性。只有堅持“求同存異”,才能真正地為自己打造出一個良好的人際環境。
2需要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
要“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是兩個互有聯系的不同層面。
所謂“有所為”,就是要求行為的主體在具體操作禮儀時應該瞭解“需要如何做”,或者“如何能做得更好”。例如,應該怎樣講話,應該怎樣辦事情,等等。在這些方面盡量做到符合禮儀規範,就會令自己的所作所為好上加好。“有所為”的事情必須盡力而為。
所謂“有所不為”,就是具體運用禮儀之前,必須瞭解“不能做什麼”。例如,不能講什麼話,不能做什麼事,等等。在這些方面不出現差錯,不僅可以確保自己不出洋相,而且還可避免失禮於他人。“有所不為”之事必須明確。
需要強調的是:因為參加禮儀活動的人員眾多,所以,“有所不為”,是每個人皆須力戒的;“有所為”,則是人們共同努力的目標。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