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都是餵了愛:愛中管教的智慧(簡體書)
滿額折

都是餵了愛:愛中管教的智慧(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9.8 元
定  價:NT$ 179 元
優惠價:87156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都是喂了愛:愛中管教的智慧》是不可多得的家庭教育原創作品,作者黃陳怡文,是哈佛大學教育碩士、教育專家,四個孩子的母親,是將美國式的在家教育中國本土化研究實踐的嘗試者。《都是喂了愛:愛中管教的智慧》是作者應國內學校、幼兒園、學習中心及教育機構之邀講座的精彩集納,是多年既是媽媽又是老師的經驗結晶,是西方與中國教育理念的融合,是家庭教育的實戰手冊。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到老都不偏離,道理幾乎人人都懂,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經就是家家的教育問題各不相同,一遇到問題就陷入束手無策、火冒三丈的尷尬境地。本書作者將教育兩女兩男四個孩子的“愛中管教的教戰手冊”與讀者毫無保留地分享,細膩到令人不敢相信的程度,你甚至可以按圖索 驥地來應用在你的家庭教育中。這里所分享的家教智慧,翔實精細而又不乏趣味橫生,是愛的全心陪伴,是細節中的點滴啟蒙。

作者簡介

黃陳怡文生于中國臺灣,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碩士,雙語言認知發展與多文化教育專業。曾任美國公立小學、私立幼兒園教師,美國加州聖地亞哥奧林匹克學習輔導中心主任,擁有美國加州多學科小學教師執照,從事教育工作27年。現為中國國內多所國際學校教師培訓師、教育顧問、教材研發主管。現任 SWR英語中國區總代理、總監(教師培訓,教材研發),美國漢美學校中國業務副總裁、中國校區總監,碼思得(北京)國際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外研社英語教材研發編創、根基親子雜志專欄作家、專家團隊顧問。著有《都是喂了愛》等。四個孩子的母親,全家現居北京。

名人/編輯推薦

“你家里有家規嗎?
你能不折不扣地執行家規嗎?
你的孩子認為你的家規不是管教而是愛嗎?
“愛與管教”與“愛中管教”,你了解這一字之差的巨大不同嗎?
本書與坊間同類書最大的不同,一是關于家規的建立、執行和家庭管理的藝術,切實可行;二是作者以自己親身實踐告訴父母:管教本身就是愛,而不是“整治”。本書有以下特點:
一、根植于《聖經》的家庭教育原則,使父母有章可循并明白:教育的問題首先是父母的問題。
二、案例輕松實用,可操作性強,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令人信服。父母不僅立刻可以獲得有效的經驗,更重
要的是教育理念被更新顛覆。
三、本書談的不是怎樣能提高孩子的成績,而是告訴你怎么立家規定後果,教養出身心靈健康、陽光,對社會有愛又有益的全人。是孩子受益終生的家庭教育永動機。
怡文對我的教育思想和學校管理有很多的幫助和影響。看完怡文嘔心瀝血寫成的本書,對怡文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家庭教育有了更深入、更系統的理解。這是一本對中國的家長朋友十分有意義的書。她在書中不僅明確提出了見解獨到的教育觀念,而且在促進孩子健康成長方面總結出了很多好的方法和寶貴經驗。如“最好的教育是從父母的膝蓋和被窩開始的”、“缺乏享受的天分發掘,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不亞于災難”……怡文的這本書對學校管理者和教師也大有裨益。……家長把子女教育的責任完全交托給學校是危險的,學校對學生的教育不尋求家長的配合是不會有良好效果的。
——北京市忠德學校校長鄭玉珍

目次

自序

第一章 家庭是良好教育的給力點
一、兒女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
二、學習放手
三、成長的五大要素
1. 身體的健康
(1)吃的智慧:先情商後智商
(2)定時定量,吃出感恩,培養禮儀
(3)健康的標準沒有起點
2. 心理的健康整全
(1)隨時隨地的愛語澆灌
(2)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軟硬件教育投資
(3)肢體語言:永不嫌多的有溫度的語言
(4)最好的教育是從父母的膝蓋和被窩開始的
3. 品格與道德
(1)無聲勝有聲:父母榜樣的力量
(2)為自己、為孩子立界限
(3)懷憐憫心的處罰,孩子感受到的是愛
(4)在實踐中塑造品格,一舉數得
(5)做家務有利于培養孩子感恩情結
4. 天分與才能
(1)別在孩子身上圓你的未竟之夢
(2)缺乏享受的天分發掘,對心理健康不亞于災難
(3)如何按天賦培養孩子
(4)關于潛能開發
5. 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1)施比受更有福
(2)存憐憫心,說造就人的話

第二章 家庭管理的藝術
一、立家規
1. 制定家規的益處和注意事項
2. 家規與成長的關系
3. 越早開始訓練越好
4. 孩子是一個心理學家
5. 尊重權柄
6. 黃家家規及其處罰後果
(1)尊重并順服權威領導
(2)同輩之間彼此尊重
(3)不能打架
(4)禁止吵架
(5)自己整理善後
(6)誠實
(7)履行義務的時候不得抱怨或爭吵
(8)獲得父母的準許後才能出去玩
7. 管教與沖突的化解
(1)過程是痛苦的,結果是快樂的
(2)用現實說話,效果更佳
8. 好朋友規則
(1)要由父母來決定孩子游戲的時間、地點和對象
(2)除非得到雙方父母的許可,否則孩子不可隨便進入對方的家
(3)無論何時何地,必須要遵守彼此的家規
(4)必須對彼此的家人友善
(5)玩別人玩具時的規則
(6)沒有雙方父母的同意,不可以彼此贈予或是借貸錢物
(7)不可影響彼此做功課或做家務
(8)不可影響彼此跟家人的活動或聚會
(9)家人是我們最重要的朋友,兄弟姐妹要彼此忠誠
(10)若導致其他小朋友不順服自己的父母,必須先向長輩認錯,否則不可以一起玩耍
二、建立責任和義務的觀念
1. 兩分鐘內起床
2. 穿衣服游戲
3. 鋪床
4. 收衣服
5. 刷牙
6. 洗臉
7. 用完廁所及時歸位
8. 餐桌禮儀
(1)懷著歡喜快樂的心情擺餐具
(2)鈴響後兩分鐘入座
(3)用餐後離席,請他人慢用
9. 睡前預備工作
(1)睡前六件事
(2)睡前兩個“三”
10. 通過做家務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
11. 陪伴的意義和力量
12. 培養孩子閱讀習慣
13. 制定時間表和責任表
14. 及時獎勵:祝福珠

第三章 吸引孩子敞開心扉的八大秘訣
一、親子溝通五大技巧
1. 聆聽
2. 重復
3. 提問
4. 客觀
5. 冷靜
二、正確處理逆反情緒
1. 不要否定或忽視孩子的情緒
2. 幫助孩子說出感受
3. 尊重認同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
4. 接納孩子的情緒不等于縱容
三、吸引孩子敞開心扉的八大秘訣
1. 用陳述而非指責的語氣描述事實
2. 提問而不論斷
3. 尊重孩子,提供選擇
4. 建立有特色的肢體暗語的溝通模式
5. 用尊重的態度描述你的感受
6. 表揚好的行為,忽視壞的行為
7. 用文字表達有不同的效果
8. 用戲劇手法表達
四、令孩子反感、拒絕聆聽的八種教導方式
1. 責罵和貶斥
2. 嘲諷
3. 命令
4. 羞辱
5. 威脅和警告
6. 賄賂
7. 教訓
8. 泄氣

第四章 愛中管教的智慧
一、教孩子如何去愛
1. 扭曲之愛的兩種表現
(1)強加自己的意愿在所愛的人身上
(2)滿足我的欲望就是愛
2. 訓導孩子利他主義
(1)父母是榜樣
(2)幫助孩子學會關懷弱勢群體
二、漏斗與管教的原理
1. 倒置的漏斗與失敗的管教
2. 正立的漏斗與成功的管教
3. 零到五歲,學齡前階段
(1)立界限,才能擁有真正的安全感和自由
(2)界限和規矩的關系
(3)管教是在愛中說誠實話,給予應得的後果
(4)責任與義務
4. 六到十二歲,小學階段
(1)成功的模式
(2)情緒處理
(3)培養做家務的能力
(4)培養自信
5. 十三到十八歲,中學階段
(1)兩個關鍵階段,影響人生走向
(2)代溝,能避免嗎
(3)種好樹,結好果

第五章 自律是真正的順服
一、真正的順服,是達到自律的途徑
二、培養自律的方法
1. 尊重家規
2. 培養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因果觀念
3. 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4. 為孩子提供幫助
5. 表達強烈不滿的同時要表達你的期望
6. 告訴孩子如何改正
7. 為孩子提供一種選擇
8. 讓孩子體驗行為的後果
三、怎樣生活怎樣學
若孩子在批評中長大,他學到譴責自己,怪罪別人
若孩子在敵意中長大,他學到爭斗
若孩子在恐懼中長大,他學到膽怯
若孩子在遺憾中長大,他學會為自己感到惋惜
若孩子在被譏笑中長大,他學到害羞
若孩子在嫉妒中長大,他會有罪惡感
若孩子在寬容中長大,他會擁有耐心
若孩子在鼓勵中長大,他滿懷自信
若孩子在贊美中長大,他學會感恩
若孩子在接納中長大,他學會去愛
若孩子在被贊同中長大,他會喜歡他自己
若孩子在誠實中長大,他學到的是真理
若孩子在公平中長大,他學會的是正義
若孩子在安全中長大,他擁有信心
若孩子在被接受與情誼中長大,他就尋得了愛
四、愛的真諦
……

書摘/試閱

一、立家規
將規矩落實到行動
張貼在明顯易見的地方
將違反規則的後果與處罰說清楚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國家的法律越來越細密、完善,可真正有家規的家庭卻鳳毛麟角。我們一定要改變一下家庭管理的觀念,家長不只是要在口頭上告訴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還應該明確地將這些規則寫下來并落實到實處。這就是立家規。
因為孩子往往并不知道,在家這個每天賴以生存的小天地中他到底應該做什么,換句話說,就是孩子不清楚家里的規矩到底是什么。在美國有人做過一個調查,對于家規,孩子跟家長的想法大相徑庭。家長覺得自己沒有給孩子立很多規矩,只是幾項簡單的禁令而已。然而孩子卻不這么想,卻認為家里的規矩太多。
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父母很多時候會忘了自己口頭的一些規定,但孩子卻記得很清楚。因此,孩子心里會一直很警醒——雖然父母暫時忘了但隨時可能會想起來。于是,孩子往往很會察言觀色,今天家里看起來像是臺風天,他做事就會格外小心謹慎;如果今天家里看起來一片晴朗,陽光燦爛,他就知道即使他不遵守規矩也不會受到懲罰。正所謂“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所以,父母需要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立家規。而且一旦制定了家規,父母就必須要把它落實到實處,不僅標準清晰,而且還能夠評估。
1。制定家規的益處和注意事項
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
——《希伯來書》12章11節
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于死。
——《箴言》23章13節
我們家的家規非常清楚明白,我跟先生考慮後制定了八條,如68頁圖所示。我也曾見過有二十一條的。每個家庭的家規可能不一樣,有的簡略有的詳細,但有一個原則卻是共同的,那就是既然制定了家規就必須把它落實到行動上。比如我們家的第一條家規是“尊重并順服權威領導”,第二條是“同輩間要彼此尊重”,如果你的孩子比較小,這樣的表述就可能太深了,改成“在學校要聽老師的話,在家里要順從父母”會更合適。定好規矩之後,還要確定好如果孩子違反了規定會有什么後果。然後,就把制定好的家規張貼在一個顯而易見的地方,不要張貼得太高,讓孩子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可以帶著他一起去核查一下家規——他究竟觸犯了哪條,應該得到什么樣的懲罰。
很多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懲罰前後不一致,有時候重,有時候輕,這是因為父母常常受自己的情緒影響。所以,父母應該在情緒最穩定的時候制定家規。我們家的家規是我和先生一起討論後制定的。我們也詢問孩子的意見:這份家規是否能夠幫助他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是否有助于培養他好的品格此外,父母還要跟孩子分享為什么要定這份家規,要讓孩子明白,父母不是故意要找他的麻煩,也不是故意要讓他難堪、不自在,而是完全為了他的好處才制定這份家規。同時也要把違反規則應得的後果及懲罰都和孩子說清楚,要讓孩子清楚地知道,他犯了哪條家規,會受到什么樣的懲罰。讓孩子慢慢地懂得什么叫遵紀守法,什么叫真正的自由——只有在一個有規則的環境里,人才能真正自由地生活、工作、學習、享受。
從以下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利用家規來管教子女的好處。家里有了規矩之後,父母可以不用對孩子吼叫或謾罵,可以冷靜地告訴他:“你剛剛做錯了什么,媽媽已經告訴你,給你五分鐘把你的房間整理好,你做了嗎?”如果他態度積極只是動作有點慢,五分鐘到了,他仍在努力地收拾,那就可以再多給他一點時間:“哎呀!今天你的房間特別亂,看來你需要多一點的時間收拾。”但如果他坐在那里根本就沒有行動,或是在做別的事情,如擺弄玩具,完全把父母的話當做耳邊風,那他顯然是不順從父母的教導,所以,他就要承受相應的後果。這一後果是你事先定好、明確寫在家規里并和他一起學習、解釋後他明確表示充分理解了的。在我們家里,對父母權威不順從的結果,是打屁股。
差不多從一歲開始,或一歲半到兩歲(視每個孩子成長的成熟度而定),當孩子能夠自由爬行或走動的時候,他就能夠決定他想做什么,只是他不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如果第一次,因為他不知道而犯了錯,本著不知者無怪的原則,父母可以教他,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他不可以做的。但是當他明明已經知道規矩卻仍違反的話,父母就必須讓他知道,不順服、不聽話的後果——打屁股。在《勇于管教》這本書里,杜布森博士提到,脖子後面有一塊肉,你掐下去的時候特別酸痛,但又不會對孩子有什么不良影響,而且還不會留下任何痕跡。這不失為一種好的後果,可謂酸脖子效應。
2。家規與成長的關系
父母需要讓孩子知道,你會用什么樣的方式處罰他的叛逆行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兩歲到五歲是一個關鍵時期。在西方有一種說法叫“Terribletwo”(可怕的兩歲)。為什么會有這種說法呢?因為,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通過行為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他人格的形成、發展。
孩子在兩歲之前,大多數時候都是在父母的懷抱中。他想要什么,無論是食物還是玩具,只能用哭來表達,有時候用手指,然後由別人幫他完成心愿。但是,從他可以走路開始,他就發現了一個新的世界,他發現他想要的東西可以自己去拿,這就是孩子從完全依靠他人到行動上完全自由的一個飛躍和轉變。從兩歲到五歲的這段時間,隨著體能的發展,他能夠做的事情越來越多。兩歲的時候,有些高度他夠不著。到了三歲,隨著思維的發展,他會找把椅子來達到目的。他變得躍躍欲試,從平面到立體,從爬行到站立,通過努力他可以得到許多東西。個子越高,他的肌肉就越發達,就可以去做以前不能做的許多事情。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嘗試、探索的過程。嘗試、學習、自立、發展,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探索過程,如果父母實時給予積極正向的引導,那么孩子回報給父母的會是一個又一個的驚喜和進步。但在這一探索過程中,如果父母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預備來照顧、輔導孩子,任憑他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得不到滿足就大哭大鬧,逼父母就范。長期下去,孩子不受控制的欲望就會膨脹,就會成為一個很可怕的小惡魔。
所以,父母要盡早教孩子說話,要教他學會表達自己。美國現在很流行手語,在胸口摸一下代表“請”,“水”也有專門的動作。父母可以訓練孩子,如果他想喝水,可以直接說出來。如果他不會說,可以用手做“水”的動作,然後再加上“請”。要讓孩子慢慢學會表達,不能總是“嗯”或用手指一指他想要的東西,父母還覺得孩子很可愛,知道用手指要東西了,于是趕緊拿給他。照這種思路培養孩子的結果就是,孩子特別不喜歡表達。因為他沒有機會練習,而學會表達對孩子來說是特別重要的一件事情,即使是用手語表達。
其實孩子是很愿意學習的,任何新鮮的事情他們都愿意嘗試。剛開始學說話的孩子,喜歡重復。你說一個詞他就會照著你的口型或動作反復學效,雖然他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他知道你喜歡。每個孩子都想討好那個照顧他的人,所以當父母訓練他時,他是很開心的。
3。越早開始訓練越好
早期語言的學習,不僅有利于智力的發展,也是幼兒學習表達情感、發展情商的契機。我在研究幼兒發展時讀了很多關于幼兒方面的書。得出的結論是,幼兒最喜歡看到的是人的臉。有人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在孩子面前擺上各種不同的圖案,當孩子看見人臉孔的圖案時就會笑,但看見其他的圖案卻面無表情。此外,孩子還對黑白的東西特別感興趣。有人又做了一個實驗,當媽媽笑著跟孩子講話時,孩子就特別開心。如果媽媽坐在那里,整整十分鐘都板著臉,孩子先是看著媽媽想跟她笑,但當他看著媽媽繼續悶悶不樂的時候,他就把臉轉向一邊,再也不回頭看一眼,有的孩子甚至還會哭起來。
由此可見,即使是小嬰兒,他心里其實也渴望得到關注、認可。我們不要以為非得拿個字母、符號讓孩子認,這才叫學習。其實,從我們的表情、言語、手勢及與孩子的互動中,孩子都在學習。所以,父母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抓住任何機會訓練他,甚至是給孩子換尿布,都是很好的訓練機會。我給孩子換尿片的時候,有一個固定的程序,我說把腳抬起來,孩子一聽就把腳抬起來,我一邊把尿片墊進去一邊跟他說話,換好之後跟他說媽媽把尿片放好了,你把腳放下來吧,他就把腳放下來。剛開始的時候,他不知道該怎么做,我就教他,說媽媽給你放尿片時你把腳這樣抬起來(我抓住他的腳抬高),然後對他說媽媽放好了你把腳放下來吧(我把他的腳放下來)。我跟孩子互動的每一件事情,我都用言語解釋給他聽。慢慢的,他就知道了媽媽所說的是什么意思,他也會樂意配合媽媽。
4。孩子是一個心理學家
很多技能需要我們反復不斷地訓練、教導孩子,慢慢他就知道了。在孩子還沒有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需要時,他只能用哭的方式來得到他想要的東西。所以,如果父母不能有意識地去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的話,其實就是在無意識地放縱他成為一個喜歡哭鬧的孩子。而且習慣成自然,一旦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之後,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出門在外,只要他得不到滿足就會撒潑哭鬧。很多孩子去商店的時候,常常會吵鬧著要這要那,比在家里的表現還要任性。因為,這些孩子發現在公共場合任性哭鬧,父母一是怕被圍觀面子上尷尬,二是嫌煩,為了早點結束這困窘的場面,往往會向孩子的哭鬧妥協。“好吧,好吧,買給你,別再吵了,煩死了,下不為例啊!”孩子很聰明,慢慢地就知道了父母的弱點是什么,下次他還會如法炮制,利用父母的弱點得到他想要的東西。一次又一次,他屢試不爽,于是變本加厲。
所以,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孩子都是心理學家,他們很清楚父母的想法。如果我們希望把孩子培養成既有禮貌又懂事的孩子,那就必須有意識地教導他、幫助他,讓他知道,什么樣的行為是正確的。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6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