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永恆的剎那:國家地理攝影精粹
滿額折

永恆的剎那:國家地理攝影精粹

定  價:NT$ 499 元
優惠價:90449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9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國家地理》雜誌出現第一張照片是在 1890 年:這個小小的開始成就了後來的偉大傳統;直到 21 世紀的今天,《國家地理》雜誌一次又一次開創新局,為新聞攝影藝術建立了新的標準。
《國家地理》雜誌攝影資料庫裡,收藏著世界歷史獨一無二的珍貴紀錄,《永恆的剎那——國家地理攝影精粹》就是選自這座無與倫比的寶庫。本書涵蓋了超過一個世紀的跨距,遍及地球和地球以外的世界,數以百計最獨特的時刻,都在底片上保存下來。書中扉頁浮現的是我們這個世界的迷人風貌,從歐洲到亞洲,從非洲到中東、南北美洲,還有大洋地區的無數小島,以及小島四周的瀚海汪洋。
其中一頁,穿著傳統服裝的台灣少女在一張 1920 年的照片裡向外凝望;另外一頁則是一位太空人在雲海之上漫步;還有一頁,一頭白狼從浮冰上跳起來停留在半空中。來自各個時代、超過 100 位才華洋溢的攝影師在此齊聚一堂,有的是印第安那‧瓊斯式的人物,例如在 1911 年發現馬雅遺址馬丘比丘的希拉姆‧賓漢;有的是拍攝到年輕飛官與太平洋島民的二次大戰時期記者;有的則是現代大師,包括雷薩、大衛‧亞倫、威廉‧亞伯特‧阿拉德、朱蒂‧科布和山姆‧亞柏。
從美國的歷史城市,到克里姆林宮洋蔥般的圓頂建築,再到大堡礁的珊瑚聖境,《永恆的剎那——國家地理攝影精粹》充分展示了懾人的影像和絕妙的藝術,生動記錄了百年來的攝影精華,並開啟了一扇繽紛的窗口,讓我們一窺這個世界神奇的多樣面貌。

書籍重點 
打開綜覽世界的窗口
《永恆的剎那——國家地理攝影精粹》是國家地理學會歷年來所出版過成本最高、最豪華的一本書。書中照片精選自收藏有上千萬幅影像、拍攝年代涵蓋了一個世紀的攝影資料庫。本書精銳盡出,展示了全世界最優秀的攝影師所拍攝的數百幀最令人難以忘懷的照片。這是一本內容廣泛,扣人心弦的攝影集,每翻動一次書頁,都像開?了一扇新奇而美妙的窗口。

作者簡介

山姆‧亞怕(Sam Abell)

山姆‧亞怕(Sam Abell)的文字與照片出現在《國家地理》雜誌的篇章或學會書籍超過20次,其中包括《劉易斯和克拉克:發現之旅》。

拉菲爾‧卡都辛(Raphael Kadushin)

拉菲爾‧卡都辛(Raphael Kadushin)是威斯康辛大學出版社的人文類編輯,也為《食慾大開》及《國家地理旅行家》兩本雜誌撰文。

P. F. 克拉吉(P. F. Kluge)

P. F. 克拉吉(P. F. Kluge)是肯陽學院教授與專任作家,曾為數本全國性的雜誌撰文,包括《生活》、《史密森學會》,以及《滾石》。

道格拉斯‧貝內特‧李(Douglas Bennett Lee)

道格拉斯‧貝內特‧李(Douglas Bennett Lee)是一位自由作家與製片。字1988年《國家地理》雜誌派他到波札那採訪後,他變斷斷續續住在非洲。

保羅‧馬汀(Paul Martin)

保羅‧馬汀(Paul Martin)是《國家地理》雜誌的執行總編輯,曾經編輯或撰寫的國家地理學會書籍有十多本。多次擔任雜誌撰文,使他有機會前往世界各地。

黛珊‧麥克連(Daisann McLane)

黛珊‧麥克連(Daisann McLane)分別為《國家地理旅行家》與《紐約時報》撰寫〈真實的旅行〉、〈節儉旅行家〉專欄。

納森‧米爾佛德(Nathan Myhrvold)

納森‧米爾佛德(Nathan Myhrvold)是「知識冒險」的共同創辦人與董事總經理。他的科學研究報告曾在數本期刊中刊登,也為《財富》、《時代》與《國家地理旅行家》等雜誌撰文。

名人/編輯推薦

攝影家 林添福\中國時報攝影中心主任 黃子明\攝影家 謝三泰
專業推薦
(依姓名筆劃排列)

保羅‧馬汀 Paul Martin
世界各地閱讀《國家地理》雜誌的4000萬讀者是個非常多元的群體,他們居住在各個不同的國家,以各種語言、文化與世界觀構成了一個真正的聯合國。儘管存在著種種差異,他們至少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對攝影不變的熱愛。的確,不管我們是曼哈頓人還是莫斯科人,攝影影像都能對每個人傳達出強而有力的訊息。《國家地理》雜誌早期的一位編輯約翰‧奧立佛‧拉戈斯曾經說過,攝影的傳播力量使它成為世界共通的語言。過去一百多年來,很少有刊物像這本鑲著黃邊的雜誌,對這種語言付出如此大的心力。

國家地理學會攝影資料庫至今已累積了多達1050萬幅影像,包括已刊登與未刊登的作品,涵蓋了攝影媒介的整個發展史:從稀少的奧托克羅姆微粒彩屏乾版,到負片和幻燈片,乃至於先進的數位照片。同時也為上個世紀留下無與倫比的記錄,包括醫藥、科學與探索上的成就、劇烈的文化變遷,以及戰爭與天災。試想要從這無數的珍貴影像中挑選出學會歷年來的最佳照片,會是多麼艱鉅的挑戰。而這正是本書編輯群為自己設定的崇高目標。

在書中,你將透過威廉‧亞伯特‧阿拉德和詹姆斯‧史坦菲爾德等傳奇攝影師的鏡頭觀看這個世界。你會看到許多劃時代的歷史照片,如李察‧伯德上將的極地探險記錄。你也會看到非專業攝影者捕捉到的影像,例如搭乘太空船繞行在地球或遙遠的月球上空,透過觀景窗向外凝望的太空人。

本書的照片有親密的時刻,也有壯觀的景致。這些影像就像一張魔毯,載著你飛過沙漠、森林和叢林,帶你潛入海底,甚至送你到星斗間遨遊。還有許多照片探討的是日常生活的細節,這也是國家地理攝影師向來致力於報導的主題。「在採訪任務中,拍照能讓你更接近人群。」攝影師喬治‧史坦梅茲分享他的心得,「拍照不但讓你擁有一般旅客所沒有的管道,而且能讓你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它更需要分析式的思維而不僅僅是去感受而已。拍照會強迫你開拓自己,把自己投射到情境之中。」

本書的編排是根據地理區域,這與學會圖片庫的分類架構相符,也反映了《國家地理》雜誌的工作方法與使命。全書共分六章,每一章各以一篇文章開場,有助於彰顯各章中照片的意義;這些文章由各領域的專家執筆,從小說家到科學家都有,反映出每位作者所抱持的獨特觀點與旨趣。

第一章聚焦歐洲,這是學會攝影收藏中最豐富的主題區域之一。這些照片涵蓋了20世紀初至今的城市與鄉村生活,描繪成一幅由眾多國家交織而成的文化肖像。精采作品包括婦女與兒童的的影像,呈現出今昔之間的有趣對比——例如在一場宴會上的泡泡堆中嬉戲的巴塞隆納孩童,以及一張攝於1929年、穿著木鞋的荷蘭兒童照片。第一章以經典的自然與城市景觀,以及人們在工作和玩耍的影像做結尾。

第二章以亞洲為主題。亞洲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大陸,約有38億人。亞洲國家在歷史悠久的傳統下面臨快速的變遷,有上海充滿未來感的天際線,也有吳哥窟亙古永存的廟宇。攝影師約翰‧史考菲爾德鏡頭下熙熙攘攘的香港街景,與O. 路易斯‧馬薩騰塔在中國西安附近拍攝的2200年歷史兵馬俑,形成鮮明對比。而布魯斯‧戴爾在上海一家美容院拍到的婦女,與約翰‧克勞德‧懷特於1920年拍下的一群身著華服的尼泊爾女性,則在人物照方面呈現出令人難忘的今昔之比。

第三章包括了非洲與中東。其中一些精采作品是驚人的野生動物影像,這也是《國家地理》雜誌最知名的強項之一,包括克里斯‧強斯所拍的獵豹群和一隻走在陰森樹林裡的長頸鹿。此外本章也透過工作、日常生活與傳統等不同面向,廣泛呈現這個地區的文化樣貌。人物照描寫了南非追逐甘蔗鼠的敏捷獵人,在葉門首都等候投票、全身裹著「布爾卡」長袍的婦女,頭上妝點著錢幣的北非歐雷德內爾斯部落少女,以及在加彭的明克貝森林賣力工作的金礦工人。

第四章則介紹南北美洲這兩塊廣袤大陸。這兩個區域在地形特徵上十分相似,然而在文化組成上卻又極為不同。深受西班牙與葡萄牙精神所感染的拉丁美洲,與由盎格魯─法蘭西文化所主導的美國和加拿大所呈現的風貌大異其趣。本章的影像有的充滿異國情調,例如巴西三位年輕的卡亞波印第安女性;有的則是道地的美國風味,例如匹茲堡一個勞工驕傲地把星條旗掛在自家門廊上。野生動物的照片則包括野狼、灰熊、美洲豹、鳳尾綠咬鵑等精采影像。

第五章探索的是海面下的世界,以及島嶼和島上的文化。多年來,學會贊助過許多著名的海底探險家,例如艾墨利‧克里斯多夫,他曾參與的團隊讓世人首度瞥見鐵達尼號殘骸。本書也收錄了攝影師大衛‧都必烈的作品,他說:「我們都是從海裡來的,就是因為這樣,拍攝水底影像會有一種回歸原始的感受。」同樣令人著迷的是被海洋環繞的陸地,本章的影像也記錄了多種奇觀,從冒著蒸氣的冰島地熱泉,到紐西蘭的「活化石」喙頭蜥等生物。

第六章呈現出人類對穹蒼的探索。有幾張影像是《國家地理》雜誌與美國國家航空太空總署長期合作的成果,其中包括阿波羅登月任務與太空梭的照片。航海家號與哈伯太空望遠鏡捕捉到的動人影像,揭露出遙遠星球與星系的絢麗壯觀,也適切地為本書的攝影之旅畫下句點。

細讀這六章時,你會發現某篇文章中的細節似乎已在你腦海中逐漸淡去,但照片的力量卻在很久之後仍未曾稍減;這些影像歷久不衰的力量大大說明了在一個充斥著電視、電影和影片的世界裡,靜態攝影所具有的持續性效力。年輕的現代攝影大師之一喬‧沙托瑞堅信,「靜態攝影永遠不會退流行,因為它有獨一無二的能耐,能真正讓時間永遠靜止。在相片裡,小孩永遠是年輕的;鳥兒永遠在飛。」

而為什麼某一張照片會特別令人難忘?

「對我而言一張成功的照片有三個要素。」沙托瑞說,「要有好的光線;要有恰當的構圖,背景不能與主題相衝突;而且必須捕捉到某一瞬間,也許是某種感情,或是場景中某個引人注目的東西。」關鍵就在時機。「其實,」沙托瑞說,「最棒的照片是那些看來好像不可能出現、根本拍不到的鏡頭。一個經典的例子就是吉姆‧布蘭登堡那隻在冰山間跳躍的白狼。這張照片有美麗、柔和的逆光,良好的構圖,而且捕捉到完美的一刻,就是白狼停在半空中的瞬間。」

有些照片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沙托瑞永遠忘不了全世界最後一隻旅鴿「瑪莎」在1913年被拍下的一張照片。「我記得我注視著那張照片,心裡想『怎麼可能會是最後一隻?以前有千百萬隻的旅鴿啊。』到今天我還是會想起那幅影像。事實上正是那張照片讓我踏上了保育工作這條路,讓我想藉由攝影來拯救
地球,為無法發聲的瀕危動物代言。」

對我們大多數人而言,攝影或許無法改變我們的生活,但卻無疑能改變我們的觀感、開拓我們的心智,使我們看見更寬廣的世界並增進了解。本書的影像在在清楚地提醒我們,偉大的攝影具有偉大的傳播力量;縱使過了一百多年,這股力量依舊在每月的《國家地理》雜誌中一再獲得證實。

目次

序 18
前言 21
歐洲 28
亞洲 122
非洲與中東 206
美洲 290
海洋與島嶼 380
宇宙 452
作者與攝影師簡介 502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49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