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鴨母王:台灣人翻身自主的願景與掙扎
滿額折

鴨母王:台灣人翻身自主的願景與掙扎

定  價:NT$ 300 元
優惠價:90270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0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身為精神醫師的作者,企圖從坊間流傳由朱峰的〈鴨母王〉到盧千惠的〈鴨母王朱一貴〉(1936-2005)一共十多個類似、差異微小、情節矛盾、日常生活經驗脫節、未能產生共鳴的故事中,去評比、探討,深覺台灣人對自我探索之懶散、膽怯、猶疑及自虐。

唯一在日治時代面世的朱峰〈鴨母王〉,在故事裡打轉的現象令人悲觀,甚而懷疑這是否是鴨母王故事的最後形態,亦即是台灣人追求翻身自主的終止符。由王詩琅〈鴨母王朱一貴〉(1955)到梁曉燕〈鴨母王〉(2002)的十多個故事或漫畫,則呈現了蔣介石的中國黨在台灣耀武揚威時代背景下的「白色恐怖」在人民心中殘餘的表現。

盧千惠的作品則逃脫以往作品形態,而以二二八起義為背景,追求內在對話與尋找靈魂,建立自信(個人與國家),邁向翻身自主的第一步。「鴨母王故事不只反應了『被統治者』台灣人的自主願景,台灣人翻身自主的掙扎史也反應在翻身自主的演化上。」這是作者的初步結論。

內文試閱

Part 1鴨母王傳說

第二章鴨母王傳說的來源
2-1 鴨母王的史實背景
建立於亞洲北部的清帝國,於1644年越過國境(長城)南攻,消滅了長城以南的大明帝國,並將首都遷到北京。其後,它逐一消滅征服境內的明帝國殘餘勢力。其中一股以鄭成功(1624-1662)為首的殘餘勢力於1661年離國過海,佔領台灣而建立東寧王國。不過,鄭氏王朝以反清復明為終極目標,而繼續騷擾清帝國的沿岸地帶。因此,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清朝襲擊台灣,消滅鄭氏王國,隔年(1684)將台灣佔為己有,劃入清國版圖。

38年後,康熙六十年(1721),從清國到台灣的移民朱一貴(1690-1722),起義打敗駐台清軍而建立了一個王國,然而幾個月後這王國就被清朝消滅掉了。鴨母王的故事就是以這位歷史人物為中心的一個精彩的台灣傳說。

這位歷史人物朱一貴是中國福建漳州府長泰縣人❶1,沒有家眷,他移民之前的生活情形不詳。在康熙五十三年(1715)26歲時,他隻身到台灣,猜想跟當時大多數移民一樣,是在清朝「海禁」下偷渡入台的。首先他到衙門(台灣道)當夜班守衛,後辭職(或說被革職)。之後他就到羅漢門(今日高雄內門)的地方養鴨度日,他養鴨相當成功,又相當好客,因此就有許多人投靠他吃飯。

康熙五十九年,知府王珍派次子到鳳山收糧,但他要錢不要糧,每石要折銀七錢二分,這種高價折算令百姓含怨。後因地震海水高漲引起災難,百姓就唱戲謝神,王珍次子則稱百姓無故結拜而逮捕了四十多人。他又逮捕砍竹工人兩三百人,誣稱他們想叛變,這些人之中用錢賄賂的就釋放,沒錢的就打屁股後強制送回唐山。王珍的兒子對人民養牛也抽重稅,否則不准使用等等。這些剝削行為使人民對清朝不滿,當地人黃殿、鄭定瑞、李勇等邀朱一貴結拜,商討起兵之事,他們又利用朱一貴的朱姓,宣稱他是明朝後代以號召人民的響應。他們起義的旗幟上寫著「激變良民,大明重興,大元帥朱」等字樣,這是康熙六十年(1721)四月十九日的事,當夜他們襲擊岡山的軍械庫(塘汛)❷2。

同時,在下淡水地方也有一個人叫杜君英❸3,他是中國廣東潮州府海陽縣人,康熙四十六年(1707)41歲時來台灣,來台前的生涯不詳。當時移民台灣是不准帶家眷的,然而歷史記載告訴我們說杜的兒子杜會三也參加朱一貴的起義,因此他們大概也與許多人一樣是偷渡來台的。杜君英來台灣後在新白寺地方租田耕種,後來他被控告偷砍人家山上的樹木,政府要抓他,他就逃亡到下淡水檳榔林當傭工的頭子。當地有一群人怨恨王珍苛政,而想搶劫府治的倉庫,杜君英應邀加入為首,他們就以「清天奪國」為旗幟。杜氏聽到朱一貴也豎旗集眾起事,就派人約朱共同起義(四月二十一日)。同日,清軍得到這情報,就出兵準備鎮壓。

四月二十二日朱一貴夜襲槺榔林(台灣縣與鳳山縣交界)的軍械庫。隔日與前來的清軍遭遇,朱軍交戰失利。然而清軍所徵用的番兵(原住民)放火燒殺,民眾驚惶,紛紛投靠朱一貴,他的人一下就達二萬多而聲勢大增。

四月二十七日,朱、杜兩方在赤山合攻清軍大勝,隨後朱一貴追逐清軍,而杜君英則前往攻破鳳山縣治南路營(今日左營)。當他們的聯軍逼近府治(台南)時就有數萬的軍隊了。四月二十八日,清軍在春牛埔備戰,四月三十日兩方交戰,朱一貴兵器缺乏,無法突破清軍的砲轟,暫時敗退。隔日(五月一日)他與杜君英會合,以數萬人進攻府治,加上府治內部人民的響應,清軍全盤崩潰,死的死逃的逃。

如此,朱一貴快速的推翻清朝在台灣的統治政權,他就在眾人擁戴之下,於五月三日登基當「中興王」,設年號為「永和」。雖然有人說他的國名就叫「大明」(他們旗幟上有大明重興的標語),但我們沒有證據說這就是他的國名,歷史書亦一字不提。同日,北部台人響應,數千人攻下諸羅北路營(今日嘉義)拿清軍守將的首級投靠朱一貴。

作者簡介

林毅夫

新竹市人,1942年生。畢業於高雄醫學院,美國西北大學與密西西比州大學精神科受訓結業。經歷公職後安頓於俄亥俄州開業至今。曾任芝加哥台灣同鄉會會長,克里夫蘭台灣人醫師會會長,現任FAPA克里夫蘭分會秘書。著有《台灣人症頭:受虐性格的心理分析》(前衛版),與林健一合譯有《霸權的華夏帝國》(前衛版)。

名人/編輯推薦

(代文)
林毅夫醫師:多謝你為台灣寫了這麼一本讓人深思的書。

你超越精神科醫師的專業,踏入民間故事的領域!動機當是關心故國—台灣,而集結心血完成這一本《鴨母王—台灣人翻身自主的願景與掙扎》。

在「五都選舉」的熱戰中拜讀,從專業和關心交織互動而成的這本書,一方面讓我舒鬆緊綳的情緒,一方面卻讓我有「痛」的感覺。台灣這國度,有著被稱呼做「美麗島」的美麗,深綠的山林,肥沃的土壤,培育出無數優秀的人才。然而長年得忍受異族的統治,經歷殘酷爭鬥的民族,在困難中掙扎脫困而形成集體的「受虐性格」,患上了失去集體記憶的症狀。這就是我說的「痛」。

前天,在台南宏偉的國立台灣文學館(應該是「台灣國立文學館」吧。統治者硬是要矮化台灣),和讀書會的會員分享「我的兒童文學觀」。我講起英國「鵝媽媽的童謠」,從十八世紀已經開始有人收集他們的祖先留下的傳承的童謠五十六首,到二十世紀已經收集到八百首,且有專注的辭典。成為英國人父母要唸給小孩聽的兩本書、除了聖經以外的一本。然而在台灣,傳承的囡仔歌、祖先傳下來的故事,一百多年來受到統治者對本土文化的壓制甚至消滅,更加引進輸入的文化,刪除台灣人對鄉土的記憶,喪失對台灣的認同。格林兄弟在拿破崙攻打德國,德國人對自己的民族失去信心的時候,下鄉找尋德國的故事。他們說:「從故事可以聽到祖先血液的脈動、可以喚起民族共同的感情、培養出對鄉土的愛。」

我在「國際基督教大學」專攻兒童文學的時候,教授說:「每一個民族有他們自己的民族英雄。當社會遇到困難或災害的時候,會出現不顧自己的安全,甚至生命,勇敢地面向社會需要的人。」他要我們在暑假寫一篇「英雄故事」。大學裏有從韓國、美國、瑞典、印尼來的留學生。他們都有他們的民族英雄。而我呢?我在台灣,從沒有聽過台灣的民族英雄故事。我找出《鴨母王—朱一貴的故事》,加以改編。這篇故事還得了『A+』。是《台灣歷史童話》裏〈鴨母王朱一貴〉故事的原形。你在〈7-2-3 命運寄託毀滅者的鴨母王〉裏,論到我寫的這篇故事。你慶幸我的朱一貴打倒了台灣人願景的毀滅者王珍,卻遺憾於將命運寄託在另一個毀滅者,康熙皇帝。誠如你說的,我的「鴨母王」是從二二八起義得到靈感。二二八事變中,台灣人的代表聽信陳儀的虛與委蛇、更沒有覺醒在其背後蔣介石準備的血腥屠殺。

事後,不知讓多少台灣人咬牙切齒於他們的欺騙、暴力;自身間的分裂、憎恨。我就是不願意台灣人重演如此的歷史。在《台灣歷史童話》,從荷蘭人盜取「熱蘭遮城」的土地開始,我一次再一次地寫下台灣人聽信「毀滅者」的甘言陷入陷阱的故事,為的是要台灣人記取教訓,重組集體記憶。同時,我用文學的方法哀弔這些屬於台灣的英雄,不甘願他們被統治者雕塑成嘲笑的對象。我要台灣的英雄重取生命,讓他們的氣節、浩氣,成為台灣小孩自尊心的來源。

在兒童文學的學習過程中,聽說過故事能讓精神病患從苦境脫身,或從走進死胡同似的狀態,克服困難找到出口。你用科學家實事求是,正視事實的態度,分析朱一貴的故事。我用想像創造出非現實的世界,寫出欺騙、暴力、分裂、憎恨,毀滅了台灣人英雄的故事。與你似有觀點上的交鋒。無論如何,你已經替台灣人寫出回顧過去,展望將來的作品了。

盧千惠

寫本書的動機原出於想了解朱一貴起義事件中,他與杜君英兩人鬧翻的真實原因,這是作者在寫《台灣人症頭:受虐性格的精神分析》一書時,接觸到朱一貴的歷史資料而起的好奇心。然而,歷史資料稀少,不足從事實面對兩人做心理的分析。另一方面,在收集資料過程中,翻閱到幼時聽過但忘了的鴨母王傳說,反而發現其中含有豐富的心理資料,它是在描寫台灣人翻身自主、超越自己的普世性課題。在檢驗各種版本的鴨母王故事中,更發現它們顯現台灣人在「中國黨—中華民國」統治者下對翻身自主這課題的掙扎。本書就從心理的角度對鴨母王故事的意義與演化加以探討。

前言的部分轉述幾位心理學者對故事中「象徵」與「情節」的解釋,指出它們如何代表心裏的各種慾望、感情與思想,又如何描寫其間的衝突、掙扎與解決辦法。其中兩位學者指出這些課題與故事形態是普世性的,更說這是人類「集體潛意識」給我們的訊息,它引導我們的人生旅途,描述我們如何發現與發揮潛能,又告訴我們人與社會、世界的關係以及所扮演的角色。

第一部介紹鴨母王故事的歷史背景、故事的可能年齡,又一字不漏的轉刊1936年朱峰執筆的經典作〈鴨母王〉。然後,以上述的解釋原則來分析鴨母王故事,解釋它如何以象徵與情節表達出台灣人的自我甦醒、翻身自主、自我超越的追求,以及在失敗主義下的自卑與自賤。

第二部從心理學的觀點詳細分析與解釋朱峰之後所出現的經典型鴨母王故事,陳述它們在毀滅者(統治者)的陰影下如何保存、同時又踐踏願景。在這部的後段,本書列舉與分析一些新出現的、進取性的、維護台灣「翻身自主」生機的故事,指出它們不再受困於將願景拿來與外來毀滅者討價還價,反而轉向往內心尋找解決方案,它們將生機的空間放在價值觀、價值與路線(可能是未開拓的)的選擇上。

在總結的部分,作者回顧、整理前面的分析與討論,以歷史傳說為「被統治者」的歷史的角度,說鴨母王的故事反映出台灣人在「被統治者」心態下的社會、政治行為,點出一些鴨母王故事作者的「失筆」是台灣人的「集體潛意識」對翻身願景的提醒,又說那些往內心尋找答案的故事,它們所傳達的信息也反映在今日台灣人「尋找靈魂」的社會、政治行為上。至於今後自我甦醒、翻身自主的鴨母王故事的演化,作者認為就是台灣獨立建國進展情況的鏡子。

附錄刊載有兩篇論文,第一篇〈普世性的台灣故事:蛇郎君—美女與野獸〉,這篇以對照比較的方式展示了台灣故事的普世性,它原置於鴨母王故事之前,原意是用它來襯托並強調鴨母王故事的普世性。但後來認為鴨母王故事本身的陳述與分析就足於顯現這特性,因此將之轉納於附錄。第二篇〈有如童話的杜君英〉是根據本就稀少的歷史資料,質疑歷史記載所稱朱、杜兩人決裂理由的真實性,又嘗試從心理運作的角度來推測其意義。

本書得以完成,作者非常感謝下列人士在各方面的熱心幫助(按筆劃):吳清桂、許幹男、劉宏章(各處尋找、收集文獻);王震昭、林甘甘、林志明、林英鶯、林邦夫、林健一、林健次、林瑞淇、許世模、陳東榮、劉宏章、簡忠松(他們熱心閱讀,從編輯、評論者或讀者的角度率直的提供他們的寶貴意見與鼓勵)。作者更是感謝內人陳秋葺,她多年擔當起理家的總負責,讓作者在業餘有充分時間寫作。

林毅夫

目次

前言

1.具普世涵意的傳說與童話
1-1情節與象徵的意義與功能
1-2情節與象徵的來源

第一部 鴨母王傳說

2. 鴨母王傳說的來源
2-1鴨母王的史實背景
2-2鴨母王傳說的誕生

3鴨母王的經典作

4.兩樣故事多樣情 (台灣人的心理寫照)
4-1 翻身自主的普世喜劇-鴨母王前半
4-1-1自我意識的甦醒-天意祝福
4-1-2翻身出頭天-天人共慶
4-1-3台灣人集體潛意識的呼喚

4-2毀滅者的故事(戲衣詛咒的悲劇)-鴨母王後半
4-2-1 悲劇的一般公式
4-2-1-1 違反禁忌
4-2-1-2命註失敗
4-2-1-3惡有惡報
4-2-1-4致命缺陷
4-2-2異常的悲劇-穿戲衣登基的詛咒
4-2-2-1毀滅者的感情起落
4-2-2-2毀滅者的汙衊
4-2-2-3毀滅者的內移
4-2-2-4誇讚毀滅者

4-3錯失內省的鴨母王-毀滅者的內在化

4-4縮水願景,冷卻感受

4-5願景落空,心情鬱卒

第二部「鴨母王」的子孫

5毀滅者陰影下的鴨母王子孫
5-1當老二的鴨母王
5-1-1不該想翻身的鴨母王(翻身自主不可,當民族英雄則可)
5-1-2 甘心為臣的幾位鴨母王
5-1-3自稱為「臣」的台灣皇帝(老二基因)

5-2否認願景-毀滅者內移
5-2-1自我迷惑的魔術師
5-2-2願景是妄想-一粒台灣酸葡萄
5-2-3願景是錯覺-另粒台灣酸葡萄

5-3願景不關己
5-3-1願景原是戲劇-他人的故事,他人的感傷。
5-3-2願景的旁觀者-他們要翻身?好笑又可憐!

5-4小試跳脫老二心態(敢不當臣的在那裡?)

6分割的鴨母王-忽現忽隱的願景
6-1有願景嗎?有!沒有!-翻身願景分割症
6-2穿西裝的鴨母王-建國願景分割症

7內省尋潛能的鴨母王-走出毀滅者的陰影
7-1取回翻身主導權-母語的鴨母王

7-2內在對話的鴨母王
7-2-1與神對話的鴨母王
7-2-2辜負台灣人的鴨母王
7-2-3命運寄託毀滅者的鴨母王

7-3尋找靈魂的鴨母王
7-3-1價值觀的課題
7-3-2價值的選擇
7-3-3路線的選擇

7-4萬里長空下的鴨母王

第三部 總結

附錄
1普世性的台灣故事
1-1蛇郎君
1-2美女與野獸

2有如童話的杜君英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