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犯罪功能論(簡體書)
滿額折
犯罪功能論(簡體書)
犯罪功能論(簡體書)
犯罪功能論(簡體書)
犯罪功能論(簡體書)
犯罪功能論(簡體書)
犯罪功能論(簡體書)
犯罪功能論(簡體書)
犯罪功能論(簡體書)
犯罪功能論(簡體書)
犯罪功能論(簡體書)
犯罪功能論(簡體書)
犯罪功能論(簡體書)
犯罪功能論(簡體書)

犯罪功能論(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6 元
定  價:NT$ 216 元
優惠價:87188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犯罪功能論》內容簡介:現代主流犯罪學大多將研究重點集中在犯罪事實和犯罪所涉及的個人的各個層面上。與此不同的是,迪爾凱姆曾提到,研究犯罪的功能或者後果應是犯罪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他的研究則是以宏觀層面為著眼點的。盡管現代犯罪學理論研究從迪爾凱姆處借鑒甚多,但這一重要蘊含仍被忽視了。《犯罪功能論》中作者提出一個宏觀層面的理論模型來解決以下三個問題。第一,解釋恐懼感和社會團結如何影響民眾對生活滿意度、商業穩定性、民眾的親政府態度和社會衰退程度的評價。第二,解決迪爾凱姆關于犯罪促進社會團結的傳統犯罪功能理論與犯罪削弱社會團結的恐懼感理論之間的爭論。作者假定,暴力犯罪和非暴力犯罪會產生不同的社會後果和功能;暴力犯罪引起恐懼感并削弱社會團結,非暴力犯罪則會促進社會團結。第三,解決有關恐懼感和社會團結之間因果關系的爭論并提出恐懼感和社會團結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本研究以美國城市社區的數據檢測筆者所提出的理論模型。

作者簡介

劉建宏,國際犯罪學領域著名學者。1993年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博士學位,之後在美國任教多年,于2002年獲終身正教授。2007年起,任澳門大學教授。現任亞洲犯罪學學會會長,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院長、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導師;重慶市特聘專家。
曾在《司法季刊》、《英國犯罪學》、《犯罪學》等國際頂級學術刊物及多種主要國際雜志和書籍上發表大量著述,并應邀擔任多種國際著名雜志的編委,包括國際頂級的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期刊《定量犯罪學》(SSCI)編委,《犯罪、法律與社會變遷》(SSCI)、《國際罪犯矯治與比較犯罪學》(SSCI)專刊特邀編輯及副編輯,《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犯罪學雜志》(SSCI)專刊特邀編輯。目前任《亞洲犯罪學》主編。
曾獲國際犯罪學會青年學者獎。曾與美國犯罪學學會會長麥斯納教授及張樂寧教授共獲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基金獎,在中國進行犯罪學研究。2006年獲美國國務院福布來特學者獎。自2009年起,當選為世界著名學術組織“康拜爾合作組織刑事司法領導委員會”委員。2011年應邀在“犯罪學斯德哥爾摩獎”(又稱“犯罪學諾貝爾獎”)頒獎學術會議上作主題發言。在學術活動中為消除西方社會對中國的偏頗認識、促進中外學者的合作交流做出了有益的貢獻。

名人/編輯推薦

《犯罪功能論》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次

避免歷史的遺憾——發展犯罪功能研究的視角(代序)/1
第一章 導言/1
一、選題意義/2
二、研究計劃/4

第二章 文獻回顧/6
一、迪爾凱姆(Durkheim)的理論/6
二、恐懼感研究/13
三、社會團結研究/14
1.迪爾凱姆(Durkheim)的社會理論/15
2.社會解體理論/17
3.社會控制理論/18
4.社會網絡途徑/19
四、本章小結/20

第三章 犯罪功能的理論模型/22
一、一般理論模型/22
二、犯罪、恐懼感和團結影響犯罪後果/23
1.生活質量/24
2.社會經濟資源水平/26
3.人們的親政府態度/28
4.社會衰退/29
5.小結/30
三、犯罪和社會團結/31
四、恐懼感和團結之間的關系/34
五、本章小結/35

第四章 研究方法/37
一、數據/37
二、分析/38
三、操作和假說/42

第五章 單變量和二變量分析/45
第六章 度量模型/47
一、區域滿意度度量模型/50
二、商業穩定性度量模型/51
三、警察支持率度量模型/51
四、對社會未來樂觀態度的度量模型/52
五、犯罪的恐懼感度量模型/52
六、社會團結度量模型/53
七、犯罪度量模型/54

第七章 遞歸模型結果/56
一、遞歸模型測試中的問題/56
二、關于犯罪、恐懼感和團結影響滿意度的假設/64
三、關于犯罪、恐懼感和團結影響商業穩定性的假設/68
四、關于犯罪、恐懼感和團結影響對警察支持率的假設/71
五、關于犯罪、恐懼感和團結影響社會未來樂觀態度的假設/75
六、犯罪後果假設測試小結/77

第八章 犯罪影響團結的結論/80
第九章 非遞歸模型/84
一、非遞歸模型的理論探索/84
二、模型識別/88
三、結果和結論/90

第十章 結論和探討/96
一、問題和方法/96
二、發現:思想的重塑/101
三、政策啟示/105
四、當前研究的局限/106
五、展望未來/107

書摘/試閱

在模范的、完美的修道院的聖人們組成的團體。在這個團體中沒有犯罪,那么小錯就會上升為丑聞,就像犯罪與一般道德的關系是一樣的。因此,如果這個團體有權審判和處罰,它也會判定這些小錯為罪行并采取相應的處罰措施。出于同樣原因,極度高尚的人將自己最輕微的道德過失看得跟大部分人眼中真正的罪行一樣嚴重。”(1982,p.1 00)迪爾凱姆(Durkheim)還指出:“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一些行為雖然對社會并無危害,但經常會被認為是有罪的并按照有罪來處罰。”(1984,p.6 1)
對犯罪功能的研究大部分是歷史回溯性(埃里克森(E-ikson),1966;科瑞(Gurrie),1968;康納(Connol),1972;本耶胡達(Ben-Yehuda),1980)并具有觀察性質(登特勒(Dentler。)和埃里克森(Erikson),1959;斯科特(Scott),1976)。這些研究力圖闡明犯罪是如何促進團結的(埃里克森(Erikson),1966),或者是如何不能促進團結的(本耶胡達(Ben.Yehuda),1980)。例如,埃里克森(Erikson)在其名著《放任的清教徒》(WaywardPuritans)中談到,偏差行為通常來講是有價值的,它提供了對整個社會生活都必不可少的范圍和尺度。埃里克森(Erikson)詳細闡述了違法和犯罪怎樣促進社會團結,而這種社會進程是迪爾凱姆(Durkheim)不曾清楚表述的。埃里克森(Erikson)指出:“偏差行為人違反被社會上其他人極其尊崇的行為準則;當其他人共同表達他們對施害者的憤怒并出來作證時,他們比以前更加團結。換句話說,犯罪的刺激加快了團體內部相互作用的速度,并且促使許多單個人的個體情感融合成為一種道德常識。”因此,對埃里克森(Erikson)來講,“犯罪通過提供一個集體情感的焦點使人們對相互之間的關系產生感覺,從而促進社會團結……偏差行為使人們對自己在團體中分享的利益以及組成社會公共道德的價值更加關注。”(1966,p.4 )“每次團體譴責偏差行為并通過正式儀式來處置違反者時,就會進一步確立行為準則的權威,重申該團體的容忍底線。”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