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3悅讀日】4/13~4/17 消費滿699送100元E-coupon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是一部對中國人類學華南研究具有啟發性意義的經典著作。

兩位來自美國的人類學學者,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來到香港元朗新田及廈村居住,近距離觀察文氏及鄧氏兩個宗族的文化傳統,從人類學角度探討當時兩個鄉村的社會結構、性別差異及宗教禮儀。他們分工合作,紀錄及研究鄉村中男女的性別地位及等級觀念。

隨?新市鎮的興建,新界地貌已變,書中提及的某些小村落也從此消失,許多傳統禮儀不再流行,本書通過資料搜集呈現當年鄉村生活的各種精神活動,如過繼習俗、祭祠、結婚儀式及葬禮禁忌等這些已漸被遺忘的廣東鄉村禮儀。本書是本地歷史的獨特紀錄,其中理論更?導了不少後學。

作者簡介

華琛 (James L. Watson),美國哈佛大學文化人類學教授。華若璧 (Rubie S. Watson),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高級講師。兩位學者自1960年代末期起在南中國(香港、廣東及江西)進行人類學研究。

譯者簡介
張婉麗,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碩士,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公開大學,現為自由譯者。
盛思維,曾先後在香港中文大學、美國芝加哥大學、香港大學修讀中文及翻譯、東亞語言及文明、文學及文化研究。現於香港公開大學教授翻譯學士及碩士課程。

編輯顧問
廖迪生,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副教授及華南研究中心主任。

ji

本書內容以新田及厦村兩個鄉的田野研究為依據。兩村位於香港新
界元朗。研究在1969 至1970 年及1977 至1978 年進行。作者於1980 及
1990 年代進一步研究相關課題,但書中所討論的大量人類學課題都與
1969 至1978 年間有關。書中18 篇文章最先刊於專門的學術期刊及文
集,很多已失佚。我們希望,對香港和新界同樣感興趣的人能看到這些
文章。
本書所描述的禮儀及公眾儀式很多已不再舉行。此外,1980 及
1990 年代興建天水圍新市鎮,政府遷徙村民,故本書第11 章、第12 章
和第13 章提及的村落,其中數個已消失。這些文章,連同另外兩本有
關新田和厦村的文集(見第1 章討論),成了某個社會系統的部分紀錄,
而這個社會系統已不再存在。
本文集的作者一如所有人類學者,背負着心靈包袱:國籍、種族、
宗教、階級、個性,這些都限制了我們對人、對社會的看法。人們常認
為,在社會科學學者當中,人類學者最為古怪,這是實至名歸的:我們
主要的研究方法是依靠個人經驗。人類學者不相信問卷、調查,也不相
信由他人所作的訪談。雖然人類學者認同檔案及歷史研究自有其價值,
我們大部分人會把這種研究留給做歷史的同行。人類學者堅持入住其研
究的社區中,不只是數天或數星期,而是最少一年,又通常超過一年
(即入鄉隨俗)。
x ︱ 鄉土香港
因着人類學研究的性質,我們期望並鼓勵其他香港社會的觀察者質
疑本文集的論點和詮釋。我們盡力準確描述所觀察的儀式、活動、人際
互動。我們希望研究的成果足以讓新一代學者從中發掘出有意義的資
料,以助他們研究自己的課題。
本書涵蓋的題目,有些看來與當代政治及經濟無關;另外一些文章
描述的社會秩序(如奴隸制度和性別等級),現代讀者可能會覺得富爭議
或令人不安,但讀者要注意的是,本書所述的是過去的日子,那時的新
界是個很不一樣的地方。
過去已成過去,但不應遺忘原居民或本地人的歷史。新界古老鄉村
有着獨特的歷史,使這些村落與廣東省其他村落分別出來,正因如此,
新界鄉村是中國文化承傳的重要部分。
* * *
書中有數篇文章作了一些編輯上的小改動(主要是刪去贅言,確保
篇章連貫)。原來的文獻引註格式予以保留,即有些篇章採用詳細的章
節附註,另外某些篇章採用科學引文格式。本書文章反映了文章最初出
版時的面貌,作者沒有修改文章的理論脈絡或人類學主題內容,我們相
信這種改動是不合適的,因為人類學必然反映人類學者(在作研究時)的
學術興趣。第一章討論了這些問題。
我們鳴謝下列機構支持我們在新界的研究:
華琛感謝福特外國地區研究員計劃(Ford Foreign Area Fellowship
Program)、美國S.S.R.C.-A.C.L.S. 博士後研究員計劃(S.S.R.C.-A.C.L.S.
(USA)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Program)、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亨利路斯
基金(Henry Luce Foundation),及香港中文大學何善衡訪問教授基金。
華若璧感謝倫敦經濟學院雷蒙.弗思爵士基金(Sir Raymond Firth
Fund)、英國S.S.R.C.人類學計劃(S.S.R.C (UK) Anthropology Programme)、
美國匹茲堡大學中央研究基金、美國S.S.R.C.-A.C.L.S中國研究聯會委員
會(The Joint Committee on Chinese Studies (S.S.R.C.-A.C.L.S.)、溫納.葛林
人類學研究基金會(Wenner-Gren Foundation for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及蔣經國學術交流基金。
序 ︱ xi
我們要特別鳴謝新田和厦村的村民。謹以此書獻給文灶全及鄧滿
光,他們二人的幫助至為重要,向我們闡釋了難以理解的廣東鄉村生
活。另外有新田的汪尚仁、厦村的鄧添勝和鄧英蘭對我們的研究也有莫
大的幫助。還有,我們的新界鄰居為我們提供不少協助,給我們很多意
見,因篇幅所限,不能在此一一列出他們的名字,但我們想特別向下列
人士致謝:鄧厚成、鄧合穩、鄧齊安、鄧英蓮、鄧致祥、文富好、文桂
枝、文根培、文富穩。
華若璧感謝錫降圍的婦女。錫降圍是厦村的一個小鄉村。那裏很多
婦女幫助華若璧,歡迎她加入當地婦女圈子。本書數章(見第三部分)
是特別為了紀念她們的生活而寫的,也紀念她們極富創造力的才藝。
過去多年來,很多在香港及其他地方的同事幫助我們,使我們了解
收集得來的人類學資料,他們包括:安德森(Eugene Anderson)、帕梅
拉.艾德威(Pamela Atwell)、艾維四(William Atwell)、裴達禮(Hugh
Baker)、布洛赫(Maurice Bloch)、簡德倫(Michael Cartland)、柯恩(Abner
Cohen)、孔邁隆(Myron Cohen)、顧尤勤(Eugene Cooper)、坦霍伊澤
(Norbert Dannhaeuser)、伊沛霞(Patricia Ebrey)、科大衛(David Faure)、
弗思(Raymond Firth)、弗里德曼(Maurice Freedman)、葛伯納(Bernard
Gallin)、格雷澤(Jack Glazier)、顧迪(Jacky Goody)、夏思義(Patrick
Hase)、許舒(James Hayes)、赫茲菲爾德(Michael Herzfeld)、何培斌、何
巴爾(Mark Hobart)、徐兆鏞、艾秀慈(Charlotte Ikels)、雅紹克(Maria
Jaschok)、姜士彬(David Johnson)、詹羅碧詩(Elizabeth Johnson)、葛林.
詹森(Graham Johnson)、凱爾(Frank Kehl)、金耀基、凱博文(Arthur
Kleinman)、梁景文(Graeme Lang)、李亦園、廖迪生、文灼非、納爾信
(Howard Nelson)、伍日照、帕金(David Parkin)、裴利(Jonathan Parry)、
波特(Jack Potter)、喬曉勤、羅友枝(Evelyn Rawski)、魯博特姆(David
Rheubottom)、沙學漢(David Schak)、施天賜(Janet Scott)、冼玉儀、蕭
鳳霞、施堅雅(William Skinner)、史特勞區(Judith Strauch)、末成道男、
譚拜亞(Stanley Tambiah)、托普理(Marjorie Topley)、王賡武、華德英
(Barbara Ward)、武雅士(Arthur Wolf)、吳爾芙(Margery Wolf)、黃紹
倫、葉顯恩、楊文強(John Young)、榮鴻曾、周大鳴。

目次

目錄
序 ix
地 圖 xiii
資料來源 xvii
第一部分 導 讀
1 香港新界田野研究(1969–1997) 1
華琛、華若璧
第二部分 鄉村社會組織
2 中國宗族的創立:厦村鄧氏(1669–1751) 15
華若璧
3 血親與外人:中國宗族中的過繼情況 41
華 琛
4 南中國的階級分野與姻親關係 57
華若璧
5 同吃一盆菜:中國社會中的平等宴會 83
華 琛
6 中國農業社會的財產奴隸:比較式研究 99
華 琛
7 傳統中國的世襲佃農與法人地主制度:個案研究 117
華 琛
第三部分 性別差異與婦女生活
8 妻子、妾侍、婢女:1900–1940 年香港的奴僕與親屬關係 137
華若璧
viii ︱ 目 錄
9 有名與無名—中國社會的性別與個人 163
華若璧
10 中國哭嫁歌:孝女宣言 181
華若璧
11 自衞隊、暴力、華南地區的單身漢次文化:兩個個案研究 207
華 琛
第四部分 宗教、禮儀及象徵
12 統一諸神:在華南沿岸推動天后信仰(960–1960) 223
華 琛
13 鬥之以「戲」:香港鄉村的宗教巡遊、政治、暴力恐慌 257
華 琛
14 紀念先人:中國東南部的墳墓與政治 269
華若璧
15 骨與肉:廣東社會對死亡污染的處理 293
華 琛
16 廣東社會的喪葬業者:污染、儀式的表現與社會等級制度 321
華 琛
17 冒犯龍顏:地方傳說裏中國朝廷的形象 347
華 琛
18 謀殺祖先:廣東人祖先崇拜的力量和孝行 363
華 琛
19 活鬼:香港殖民時期的「長毛鬼」 371
華 琛
華琛及華若璧的著作 385
索 引 391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無庫存之港版書籍,將需向海外調貨,平均作業時間約3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縮短等待時間,建議您將港書與一般繁體書籍分開下單,以獲得最快的取貨速度。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603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