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海有豐歉:黃渤海的魚類與環境變遷1368-1958(簡體書)
滿額折
海有豐歉:黃渤海的魚類與環境變遷1368-1958(簡體書)
海有豐歉:黃渤海的魚類與環境變遷1368-1958(簡體書)
海有豐歉:黃渤海的魚類與環境變遷1368-1958(簡體書)
海有豐歉:黃渤海的魚類與環境變遷1368-1958(簡體書)
海有豐歉:黃渤海的魚類與環境變遷1368-1958(簡體書)
海有豐歉:黃渤海的魚類與環境變遷1368-1958(簡體書)
海有豐歉:黃渤海的魚類與環境變遷1368-1958(簡體書)
海有豐歉:黃渤海的魚類與環境變遷1368-1958(簡體書)
海有豐歉:黃渤海的魚類與環境變遷1368-1958(簡體書)
海有豐歉:黃渤海的魚類與環境變遷1368-1958(簡體書)
海有豐歉:黃渤海的魚類與環境變遷1368-1958(簡體書)
海有豐歉:黃渤海的魚類與環境變遷1368-1958(簡體書)
海有豐歉:黃渤海的魚類與環境變遷1368-1958(簡體書)

海有豐歉:黃渤海的魚類與環境變遷1368-1958(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  價:NT$ 348 元
優惠價:87303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海有豐歉:黃渤海的魚類與環境變遷(1368-1958)》是中國學者針對中國海洋生物種群歷史的第一部著作。作者李玉尚利用中國史籍、朝鮮史料、水產檔案和口述傳說,通過考據與計量的結合,揭示了1368~1958年間黃海與渤海主要魚類在種群結構、空間分布和資源數量上的變化。作者證實氣候突變、水文變化和制度變革,是促使海洋生物發生變化的三個主要因子,厘清其在不同歷史時期各自所起的作用。《海有豐歉:黃渤海的魚類與環境變遷(1368-1958)》不僅確定了中國環境史上的一些關鍵時點和事件,而且對600年來中國歷史的演進,提供了新的解釋。《海有豐歉:黃渤海的魚類與環境變遷(1368-1958)》讀者對象主要為歷史學研究人員,其次為水產科學、海洋科學等自然科學研究人員。

作者簡介

李玉尚,1975年生,山東即墨市人。2004年1月畢業于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獲史學博士學位。2004年任中國海洋大學文學院副教授,2009年任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物理學史)。博士學位論文入選2006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入選2008&F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鼠疫:戰爭與和平——中國的環境與社會變遷(1230~1960年)》(與曹樹基合著,第二著者)獲2008年上海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二等獎。在歷史地理學、疾病史和海洋環境史等領域發表論文30余篇。

名人/編輯推薦

《海有豐歉:黃渤海的魚類與環境變遷(1368-1958)》:科學人文系列

目次

導言 海有豐歉
一、既有研究
二、對《帝國晚期和近代中國的漁場戰爭和環境變化》一書的評述
三、材料與方法
四、本書思路

第一章 水產制度與漁業資源
第一節 明代
一、河泊所制度
二、海洋政策與漁業
三、海防與漁業:即墨的例子
第二節 清代
一、浙、閩、粵之漁業政策
二、黃渤海地區的水產制度
第三節 漁業公司與近代化
第四節 1950年代:奉天模式的推廣
一、漁業行政機構與捕撈權
二、漁貸
三、魚價
四、運銷
本章小結

第二章 1950~1965年間牟平、蓬萊海洋魚類的種群變動
第一節 海上生活之不易
第二節 海有豐歉:蓬萊
一、產量變動
二、漁場變動
三、資源數量變動
四、產量變動原因
第三節 海有豐歉:牟平
一、數據
二、產量變動
第四節 漁業豐歉與漁村形態
一、半農半漁的經濟結構
二、漁村的停滯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漁鹽供應與漁業資源
第一節 水產品處理
一、鹽臘
二、曝曬
三、鮮食
四、制醬
五、工業原料
六、海洋藥物
第二節 漁鹽供應
第三節 1950年代的情況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明清以來黃渤海的動物種群結構
第一節 度量衡
第二節 海獸與鯊
第三節 魚類體長變小者:較大型
第四節 魚類體長變小者:中小型
第五節 魚類體長不變者
第六節 魚類體長變大者
第七節 種群結構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明清以來漁期之變化
第一節 文獻中的漁期
一、山東
二、河北
三、遼寧
第二節 漁諺和漁謠中的漁期
第三節 主要魚類之汛期
一、冷水性魚類
二、暖溫性魚類
本章小結

第六章 明代黃渤海和朝鮮東部沿海鯡魚資源數量的變動及原因
第一節 1417~1505:黃海群轉衰與東朝鮮群旺發
第二節 1506~1630:黃海群轉盛與東朝鮮群持續興旺
第三節 水文、氣候變化與鯡魚區域分布
本章小結

第七章 1600年之後黃海鯡的旺發及其生態影響
第一節 直接記載:山東地區
第二節 直接記載:河北、遼東和朝鮮地區
第三節 物候與生態指標:水母與鯨
第四節 人類指標:清初“趕鯨魚”
本章小結

第八章 黃海鯡的豐歉與侶16年之後的氣候突變
第一節 嘉道時期的旺發
第二節 光緒年間的消失
第三節 物候與生態學指標的變化
第四節 氣候突變與坦博拉火山噴發
本章小結

第九章 明清以來黃海鯡資源數量與溫度變化之關系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民間的歷史記憶
第三節 魚齡構成
第四節 漁汛時間
第五節 分布區域的伸縮變化
第六節 1967~1982年資源數量與溫度之關系
第七節 溫度與分布區域盈縮之關系
本章小結

第十章 清代以來石首科魚類的種群變動
第一節 山東志書的記載
第二節 河北、遼東志書的記載
第三節 “打風網”之形成
第四節 漁期變化及原因
第五節 種間關系
一、黃姑與小黃魚產量的此消彼長
二、其他石首科魚類
第六節 小黃魚、黃姑魚種群變動之原因
一、水溫與煙威、石島漁場小黃魚資源數量的關系
二、莊河地區小黃魚資源數量波動與降水、氣溫的關系
三、清代以來?水量與小黃魚數量變動
四、溫度對黃姑魚、小黃魚此消彼長的影響
本章小結

第十一章 清代以來黃渤海真鯛資源的分布、開發與變遷
第一節 魚名辨析與分類
第二節 黃渤海地方種群的洄游路線
第三節 “登萊獨有”釋疑:資源分布與開發的關系
一、關于“登萊獨有之”
二、海州灣產卵場與“登萊獨有”之關系
第四節 影響資源數量的其他因素
一、捕撈與資源數量
二、“惟登州四時有之”:溫度變化對于漁期的影響
三、1855年黃河改道對洄游路線的影響
本章小結

第十二章 中小型河流與魚類變動
第一節 車道河與黃海鯡中心產卵場的變動
一、青魚灘地望考
二、青魚墩地望考
三、青魚灘村名由來考
第二節 香魚
一、釋名
二、渤海地區的情況
三、山區開發與香魚數量
第三節 松江鱸與花鱸
一、山東
二、河北
三、遼寧
本章小結
總結海洋生物種群歷史與中國歷史
一、海洋生物:探視環境變遷和歷史進程的聽診器
二、社會制度與海洋生物資源
三、海陸之間
四、自然與人為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二、社會制度與海洋生物資源
明代出于政治考慮,對于海洋漁業的重視程度沒有淡水漁業大。雖然有些時期允許漁民在海上進行漁捕,但對島嶼駐民和外海(如朝鮮)捕撈則嚴格限制。明末清初沿海割據各政權,對海洋漁業課以重稅,但皆為時無長。清初沿襲明代禁海政策,直到康熙平定三藩和收復臺灣才予以解禁。乾隆之後,對黃渤海漁民海上捕撈予以免稅。清末之前,海洋漁業對于國家財賦可謂無關緊要。
雖然如此,清末之前,漁村依然困苦不堪;即使在道光至民國初年海上漁民的黃金歲月里,也是如此。漁民出海捕撈,成本較大;如果經常出現歉收,則資本不給,甚至無以維生。因此,農漁結合是漁村應對荒海之年的最佳經濟形態。明、清、民國時期,甚至是1950年之後,半漁半農是黃渤海沿海地區絕大多數漁村的基本形態。
明清時期漁民的捕撈活動,除國家政策外,還受制于其他人為因素限制,包括船網、銷路和漁鹽等等。直到1900年之後,拜小黃魚利厚之賜,商業資本進入,大風船網出現。煙臺、威海大風網或到蓋平等地捕撈小黃魚,或在當地圍捕鮐魚。1950年代,因這兩種魚類資源量下降,大風船連年虧損,終致退出,適宜于近海捕撈之小型網具又大行其道。雖然冰鮮船和技術在明代就較普遍,但主要用于運銷大黃魚、真鯛等名貴魚類,消費群體為大都市民眾。因交通不便,漁民所捕之魚類,由于漁鹽成本較昂,加上經常歉收,故除加工一小部分外,大都就近銷鮮。傳統時代汛期集中在大、小海市,漁民考慮到銷路和成本因素,對于雜魚,甚不重視,主要捕撈品質高的特定幾種經濟魚類;但1950年代及其之後,當傳統繹濟魚類出現貧產時,次級經濟魚類和雜魚自然就成為主要的捕撈對象。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