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老子看破沒有說破的潛智慧
滿額折

老子看破沒有說破的潛智慧

定  價:NT$ 320 元
優惠價:90288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2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道德經》其核心思想是道,但老子宣揚道的目的,是教人以德。德是人們效法道的精神,立身處事的自然顯現。「德者得也」,在古代德字與得相通。所以德也有兩層含義,在意識層面為道德、品德,這不僅是我們為人處世的基本修養,也是一個成功者的必備素質;在事功方面為取得、獲得,就是我們要明白該不該得,怎樣得,怎樣保住這個得不失掉。在老子看來,依道而得,才能夠保持長久。
我們所寫的這本書主要從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眾妙之門:有與無的妙用
第二章 處事無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三章 聖人之治:無為則無不治
第四章 和光同塵:鋒芒畢露者必受挫折
第五章 多言數窮:當心禍從口出
第六章 谷神不死:學會容納和接受
第七章 天長地久:只有無私才能成就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變革才能通達
第九章 功遂身退:學會超越權力
第十章 專氣致柔:遵道行事而有所得
第十一章 無用之用:找到真正的價值所在
第十二章 去彼取此:把握欲望的尺度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永遠保持戒懼之心
第十四章 無狀之狀:從無序中把握有序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明古知今,動靜得宜
第十六章 致虛守靜:合於道才能長久
第十七章 功成事遂:領導的四個層次
第十八章 不廢大道:棄絕虛偽欺詐
第十九章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樸素天真
第二十章 大智若愚:不謀之謀,不用之用
第二十一章 厚德載物:依道而行必有所得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能曲能彎是生存的大智慧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少說多做的益處
第二十四章 自知之明:自高自大者不能長久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順應自然的事才合於天道
第二十六章 燕處超然:輕浮躁動是成事的大忌
第二十七章 知人善任:沒有一無是處的人
第二十八章 知雄守雌:最強大的往往表現為弱小
第二十九章 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強盛到極點就會走向衰弱
第三十一章 慎用兵戈:達到目的方法很多
第三十二章 知止不殆:適可而止可以避免危害
第三十三章 自知自勝:沒有過不去的障礙
第三十四章 不自為大:保持謙虛之心
第三十五章 用之不竭:實踐中有許多活知識
第三十六章 柔弱勝剛強:領導者的藝術與謀略
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不為往往才有大作為
第三十八章 樸厚立身:丟棄虛偽的道德
第三十九章 賤為貴本:越低級的東西越能體現道
第四十章 反向行動的法則
第四十一章 大白若辱:堅守信念的人才能成功
第四十二章 損益之道:不肯失去就不會擁有
第四十三章 柔可勝剛:柔弱的東西能夠取勝
第四十四章 多藏必厚亡:適足知止可以免害
第四十五章 大智若愚:極高明的處世智慧
第四十六章 知足而止:貪得無厭是最大的罪過
第四十七章 不行而知:運籌帷幄的決策眼光
第四十八章 為道日損:無為才能無不為
第四十九章 與人為善:善行會衍生出另一個善行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別讓自己陷入死地
第五十一章 勢不可恃:自恃己能往往會走向反面
第五十二章 見小曰明:洞燭幽微是上等的智慧
第五十三章 唯施是畏:有所畏懼才能沒有危險
第五十四章 修身齊家:善於持家,則家業興旺
第五十五章 知和守常:得人和百事不廢
第五十六章 玄同之妙:避免災禍的生活準則
第五十七章 出奇制勝:以正治國,以奇用兵
第五十八章 禍福相依:禍至不懼,福來不喜
第五十九章 儉節則昌:節儉是長生久視之道
第六十章 政令不煩:治大國若烹小鮮
第六十一章 大者為下:強者要做出謙下的姿態
第六十二章 善人之寶:美言可以市尊
第六十三章 圖難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第六十四章 慎終如始:懂得戒懼就不會有失敗
第六十五章 玄德大順:智慧越多,偽詐越甚
第六十六章 海納百川:有所退讓才能更順暢地前進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寶:自我管理的三個標準
第六十八章 不爭之德:勿逞一時之能
第六十九章 後發制人:退比近更能達到目的
第七十章 道貴在用: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第七十一章 聖人不病:「沒有缺點」是最大的缺點
第七十二章 自知自愛:受人敬重的法寶
第七十三章 聰明的人鬥智不鬥勇
第七十四章 代大匠斫:不要成為權力的替罪羊
第七十五章 知死樂生:做一個快樂幸福的人
第七十六章 柔弱用世:妄自尊大,也終會敗亡
第七十七章 有餘則損:權勢富貴不可太過追求
第七十八章 柔可勝剛:過剛易折,過強易敗
第七十九章 不責於人:得饒人處且饒人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老子的救世良方
第八十一章 聖人不積:財要善聚也要善散

書摘/試閱

第五十二章 見小曰明:洞燭幽微是上等的智慧
原文: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習常。
譯文:
天下萬物都有本始,把這本始看作天下萬物的根源。已經掌握了天下萬物的根源(母),也就可以認識萬物(兒)了。已經知道它的兒子,還持守它的母親,終身都沒有危險。塞住其(視聽)感官,關閉(嗜欲)之門,終身無事而安逸。打開(視聽)感官,助成嗜欲之事。終身不可救藥。能察見細微徵兆的叫做「明」,能安守柔弱的叫做「強」。用(道)的光輝反照,內心就會復歸於澄明的境界,不會給自己帶來災殃,這就是承襲不變的常道。
潛智慧解讀:
老子說:「見小曰明。」意思是說,能看清細小之物的才是明眼人,當泰山立於眼前而慨嘆其巍峨壯觀的只是表明他不是一個盲人。普通人往往是只看見「西瓜」而無視「芝麻」,殊不知有時「芝麻」價值遠大於西瓜。
誰都想做個明眼人。高明的管理者不僅能見大,更能見小。也就是說從人們往往不注意的地方看出將來的走勢,這才叫明察。
常人總是「以大為美」,追求「高、大、全」,大的就擁有大的價值,小的就有小的價值。常人總是認為大的力量就大,殊不知小的東西力量更大,看不見摸不著的粒子、微生物更具致命的穿透力。
在軍事上,那些雷射、電磁、電子比大刀長矛更具殺傷力。在醫學上,微小的只有在高倍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病菌危害更大。那些微小到無形的東西比有形的東西更重要,空氣是無色無味無形的,好像根本不存在,但人人片刻離不開它。高大雄壯的,人人可以認識;渺小細微的,很少有人明白。有形有體的,人人都可能摸到;無形無狀的,很少人能掌握。因此,高明的人不是能「見大」而是能「見小」。
唐代潘孟陽的母親很善於識人。潘剛剛當上戶部侍郎時,他母親很擔心他不能勝任,經常對他說:「以你的才幹,擔任戶部侍郎這一級別的官職,我怕你會管不住下屬而闖禍啊!」
潘孟陽不以為然,但仍然耐心地再三勸解。他母親於是說:「明天你把你的同僚都請來,我為你看一看你在戶部裡的發展會怎樣。」
於是,潘孟陽就把戶部裡的大小官員請到家裡作客。客人到了以後,他母親在簾子後面仔細地觀察這些人。
酒宴結束後,他母親高興地對他說:「這些人才幹與你不相上下,你不必過於擔心他們。不過,坐在最外面的那個穿淡綠色衣服的少年是什麼人?」
潘孟陽想了想,回答說:「是候補官員杜黃裳。」
他母親說:「此人和其他人都不一樣,將來必然位至三公,你一定要好好待他。」
後來果然如她所說。
不容否認,生活中的確存在一些聰明人,能夠以一斑而窺全豹,透過細微的小事察覺到事物的發展方向。
任何事情均非一朝一夕之功,總有一個發展過程。而聰明的人則是在事情剛剛出現一些苗頭和跡象時,就立刻警覺起來,並準確地分析、判斷其發展趨勢,就像在大堤上看見一個螞蟻窩而能預料到日後河堤潰決一樣,從一些細微之處預見大事的來臨。
眼下的小事稍一鬆懈、忽視,就可能釀成災患,後果不堪設想。管理者需要見微知著,以小見大。一念之差,要嘛進天堂,要嘛下地獄。所以,領導之道猶如做人之道: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其實,聰明的人之所以少犯錯誤,能善始善終,只不過是因為善於隨時留意日常小事物,如節制酒宴、不與小人接近、不求奢侈等,不要姑息任何一件小事,任何大的罪過和禍害都是日積月累的。
明代作家馮夢龍在《智囊全集》中,把能由小見大看成是最上等的智慧。
他指出:「上智不可學。」上等智慧不是可以隨便學到的,而是智慧之人具有的本領。這種具有上等智慧的人,可以在別人毫無知覺的情況下把各種問題圓滿地解決,他們處理事情的不同方略,常常超乎人們的意料之外。一般人所感到驚異的,正是聰明豪傑之士所通曉的。
古人說:「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因此,所謂的料事如神,並不是憑空「頓悟」出來的能力,而是首先透過對歷史事物的深刻瞭解,能把握事物發展規律,因此能正確預測所面對的事物背後的發展趨勢和結局。
東海有個姓錢的老翁,從一個小戶人家發財致富,想在城中買房子定居。
有人告訴他:「某處有一座房宅,眾人已經出價到七百金,馬上就要出售,你趕快去看看怎麼樣吧!」
錢翁看了房子,又向當地人瞭解當地市場的情況,竟然用千金買了下來。他的兒子說:「這座房屋的價錢本來已經有了定論,你現在驟然增加三百金,豈不是太便宜那個房主了嗎?」
錢翁笑著說:「這當中的道理不是你們所能明白的,我們是小老百姓,房主違拗眾人而將房屋出售給我,不稍稍多出些錢,他拿什麼去堵住眾人的嘴巴?而且那些想買又沒有得到的人,一定會想辦法來阻止我們。我用千金買下他們出價七百金的房子,房主的願望既得到充分滿足,其他人對我這座房子也無可圖了。管他們笑也好,哭也好,反正從此後這座房宅就是我錢氏的世代家業,再沒有什麼隱患了。」
後來,很多房產因為競爭激烈或轉手贖回,引起很多糾紛,只有錢家的房產因為是吃虧買下來的,沒有人眼紅,因而也沒有任何糾紛。
大凡發生變故,一般都是先具備某種趨勢,然後慢慢發展而成。在不同的情境下的趨勢不同,表現出來的特點也不同。只有對這種趨勢的特點洞若觀火,才能採取相應對策,防患於未然。
曹操是一位雄韜武略過人的大英雄,更是一位善於審時度勢、料事如神的智者。何進與袁紹謀劃誅殺太監,何太后不同意。何進於是想召董卓帶兵進京,以武力脅迫太后。
曹操聽說後,冷笑著對人說:「宦官古今各朝代都有,當世之主不應該給他們權力和寵幸,使他們到這個地步。治他們罪時,應當誅殺元兇,這只需要一個武士就夠了,何必招外將呢?想殺盡宦官是不可能的,此事一定會敗露。」果然,董卓還未到,何進已被宦官所殺。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