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倫理學釋論(二版)
滿額折
倫理學釋論(二版)
倫理學釋論(二版)
倫理學釋論(二版)
倫理學釋論(二版)
倫理學釋論(二版)
倫理學釋論(二版)
倫理學釋論(二版)
倫理學釋論(二版)
倫理學釋論(二版)
倫理學釋論(二版)
倫理學釋論(二版)
倫理學釋論(二版)
倫理學釋論(二版)
倫理學釋論(二版)
倫理學釋論(二版)
倫理學釋論(二版)
倫理學釋論(二版)
倫理學釋論(二版)
倫理學釋論(二版)
倫理學釋論(二版)
倫理學釋論(二版)

倫理學釋論(二版)

舊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評

商品簡介

西方大哲亞里士多德以為道德教育可分為兩方面:一是培養年輕人的道德習慣;二是使年輕人明白道德的價值,或人之所以要道德的理由。一般的道德教育較強調的是前者,對於後者卻非常欠缺。因此,許多人只會說­「誠實是好的、撒謊不好」;「公正是道德、偏私是不道德」。但是對於這樣說的理由,或是「人為什麼要道德」這樣的問題,卻都答不上來。所以,當一個人發現不道德會帶來許多好處,道德反而會犧牲很多利益時,就很容易放棄道德。
本書介紹了一些很基本的倫理學說,在其中,讀者可以看到道德對於個人和社會的各種意義與價值,亦即人之所以要道德的各種理由。希望讀者能透過這些學說,思索、反省道德對於人生所可能具有的意義與價值,以及在道德的領域中,我們的生命可能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進而找到新的人生方向與意義。

作者簡介

陳 特
學歷:
香港珠海書院文學士
香港新亞研究所哲學碩士
美國南伊里諾州大學哲學博士
經歷:
新亞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學生輔導主任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通識教育主任
專長:
倫理學
比較哲學
存在主義
實用主義
中國儒家哲學


每一個人,無論男女老幼,不管哪一個種族,都常常用好壞、對錯、道德不道德這些字眼來判斷人或行為。我們常常會說「這是好人」或「這是壞人」;「這種行為不對」或「這種行為不道德」。但儘管這些字眼被用得那麼多,那麼頻繁,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道德或不道德?我們一般人卻又答不上來。我們大概會說「損人利己的行為是不對的」、「愛人如己是道德的」;「公正是好的」、「不公正是不好的」。但為什麼損人利己的行為不對,而愛人如己則是道德的呢?我們大概都不容易給一個明確的答覆。許多大人教小孩,通常也只會說「撒謊是不對的」、「誠實是好的」,但不會告訴他們理由,原因是他們也不知道理由。
亞里士多德在二千多年前就說這不是良好的道德教育,原因是小孩在嚴刑管教之下會被迫做一些大人認為道德的行為,不敢做所謂不道德的行為,但由於他們不知道道德有什麼好處,有什麼意義,因此環境一轉變,當他們發現不道德會帶來許多好處,道德反而會犧牲許多利益時,他們就會放棄道德。
我們一般人的道德教育正存在著亞里士多德所指出的問題。許多人在小孩時期可能被迫遵守一些道德律則,但稍為長大,由於看不到道德有什麼好處,一有機會就儘量用不道德的方式來自利。
良好的健康的道德教育因此必須使人了解道德的意義或道德的理由。倫理學的任務正是在於研究探討道德的意義或道德的理由。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讀倫理學的原因。
過去二千多年來,許多哲學家根據他們的體驗、觀察和反省,對於人為什麼應該道德,提出了各種不同的理由。這些理由有些接近常識,容易了解與接受,有些則比較艱深,必須耐心地仔細體會反省,甚至親身作道德的修養工夫,才能有所了解,才能心領神會。這些學說看起來似乎彼此互相衝突,但事實上每一個學說都可能在分別表達或解釋道德對人的各種不同的意義:道德可以當作一種工具,也可以看作一種目的;道德可以成就人的尊嚴,但另一方面又幫助我們滿足欲望。就某一個意思說,這些學說並不互相衝突,並非不能並存。當我們看這些學說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道德對人可能有的各種意義,幫助我們了解道德所可能有的各種功能。這些功能各自不同,但並不互相矛盾,也不是不能並存。不同的人可以採取其中不同的功能,同一個人也可以兼取其各種功能。蘇格拉底就說道德既有工具價值,又有其內在價值。這即是說他既承認道德是一種工具,但又以為道德不只是工具,而且還是一種目的。
根據這個觀點,這本書介紹討論了一些倫理學學說,它們可以代表一些基本的對道德的不同看法和思路。讀者可以從這些看法和思路的分析和討論中,反省道德對自己人生和社會的各種意義。為了使讀者不致將這些學說看作神聖不可侵犯的金科玉律,使得本來活潑潑的有啟發性的思想變成僵化的、窒息思想的教條,這本書在討論各家學說的時候,試圖分析它們的優點與缺點,以幫助讀者了解反省及消化這些學說,使得這些學說真正能成為滋養人思想及人生的營養品。這些分析本身自然也不是金科玉律,它們只是提供給讀者在思考各學說時的一種參考資料。
為了使讀者們容易了解消化吸收各倫理學說的精華,這本書不是根據它們在歷史上出現的時間先後,而是依據它們的理論內容作為介紹討論的次序。先介紹討論的是比較接近常識的快樂主義、自然主義、經驗主義的思想,然後逐漸過渡到理想主義、理性主義的思路。自然介紹次序不等同於等級的好壞或高低。因此,先介紹討論的不表示最劣最不可取,讀者不必先有成見。學說的好壞完全看它是否能給予自己營養,給人人生的啟示。

陳 特

目次

再版說明



第一章 倫理學是怎麼樣的一門學問?

第二章 自我中心的快樂主義

第一節 亞里士迪帕斯(Aristippus)

第二節 伊璧鳩魯(Epicurus)

第三章 利他的快樂主義——功利主義

第一節 邊沁(Jeremy Bentham)

第二節 穆勒(John Stuart Mill)

第三節 規條功利主義(Rule Utilitarianism)與行為功利主義(Act Utilitarianism)

附 論 快樂主義的基本困難

第四章 霍布士(Thomas Hobbes)

第五章 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

第六章 休謨(David Hume)

第七章 杜威(John Dewey)

第八章 康德(Immanuel Kant)

第九章 孟子

書評

幸福是什麼 (2009/01/09 09:34 發表)
在所有學科中,倫理學可以說是最基本,卻也是最重要的一門課程,因為它關係著做人處世的道理。如果沒有好好思考、研究這門學問,那麼當遇到現實生活中兩難的問題時,就很容易舉措失當。例如每一個人,無論男女老幼,不管哪一個種族,都常常會用「好、壞」,「對、錯」,「道德、不道德」等字眼來判斷一個人或行為。我們常常會說「這是一個好人」或「這是一個壞人」;「這種行為不對」或「這種行為不道德」。但是儘管這些字眼被用得那麼多、那麼頻繁,我們又是否回答得出: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是「對」,什麼又是「錯」呢?如果無法回答這些問題,那就表示我們根本不知道「道德」的意義是什麼。於是,當我們一但發現在現實社會中,遵守道德律則將會犧牲許多利益,不遵守道德律則反而會獲得許多好處時,一有機會,我們就會儘量利用不道德的方式來自利,甚至是完全放棄道德。因此,我們必須要知道「道德」的意義,才會明白我們做道德的事的理由,也才能真正成為一個道德的人。而這本書,可以說是中文世界裡,最易懂的一本倫理學專著了!諸多哲人的艱深思想在作者娓娓道來之下,竟能變得如此條理分明,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好書!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25
舊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