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的出版,為質性研究應用於社會工作,定義了關鍵趨勢。在社會工作實務脈絡裡,放入了知識論及方法論的議題,同時也在研究實務上,提供採用質性方法的基礎。

原書編者Ian Shaw及Nick Gould在第一篇的導讀文章中,將質性研究放在社會工作發展及問題的脈絡裡。第二篇為本書的核心章節,特別委託各領域的首席學者編寫而成,每一章包含了關鍵的質性方法,以及與社會工作環境的關聯。第三篇則是回應質性研究在社會工作中的應用,並提出社會工作的思維與實務,如何透過研究而得到提升實務的操作方法。

推薦序

相信理性,執著感性
越界反省,重新出發

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萬育維

如風之聲,光之舞,劇中人物在一幕幕不同的場景中變化著,穿梭著。
時而熱鬧,時而孤寂
光陰之河,引領觀眾穿越時空,走過10年、50年,進入未來。

質性研究之美在於不同經驗的領悟與傳遞,之真在於詮釋不離本質的基本原則,之善在於喚醒社會對於少數人苦痛的同理。多年來,閱讀國內許多質性研究的文章,總覺得有些美中不足之處,大致可分為五個面向來談:

一、論文題目本身不適合以質化方式呈現,例如:青少年參與志工的動機、照顧者的照顧負荷。

二、文本分析不夠脈絡化與聚焦,這兩個觀念看似矛盾,事實上是相互呼應,也就是見樹又見林。任何一個人物介紹,一定有其世代的歷史背景,有其家庭系統的來龍去脈。這些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主體經驗,不能被忽略。另一方面,在文本資料中很容易迷失了原本的面向,而偏離了初衷,變成是泛論而不深入,失去了質性的質感。

三、太著重個人主體經驗的描述,而忽略了概念化的分析。質性分析中的現象學派非常強調每日生活背後的結構性與政治性,若僅就文本描述呈現其類別化,而沒有拉高層次分析其社會建構的意涵,這篇質性研究僅能成為文學作品,而非質性的研究。

四、研究者對於研究主題欠缺基本的了解與領悟,在詮釋上無法貼近敘述者的世界,也無法正確地、精準地抓住敘述者語句陳述的意涵,不僅在意義化上不足,更直接地影響到質性研究的效度。

五、研究者本身的反省性思考不足,以致於無法清楚地看到自己在詮釋上的限制,而及時地尋求補強與解決之道。
上述五項在Shaw and Gould的書中都有清楚的說明與範例分析。

另外,知識理論要實際操作時仍有許多的困惑和矛盾,這樣的困惑與矛盾大部分來自於心態面,而不是技巧面,所謂的心態面有三:

一、跨越出自己的生命經驗,與另一個生命經驗做互動時,所必須面對的焦慮、緊張與不安。

二、互動之後的悸動、衝擊和漣漪效應,給研究者的正、負面影響,往往使其深陷其中而無法回到研究的本質。

三、離開研究場域或結束訪談關係後的收尾、退場與分離,帶來的時空錯亂與不安,久久無法平息。

這三點矛盾如同歌劇,舞台紅幕拉下,台下的觀眾久久不忍離去,不知今夕是何夕。

質性研究不只是個研究,她藉著研究來豐富受訪者和研究者的生命,透過敘說得以再一次釐清、看清,透過分析得以理解生命中的差異性和無限的可能性。

做為一個質性研究者和接受訪談者,如同樂曲的共同創造,在生命經驗交流的同時,寫下了無數的樂章,而論文本身就是交響樂團,將樂曲演奏出來供世人聆聽、觀賞。凡是能引起共鳴不失真,對人類的幸福能有些幫助的就是一篇好文章。越界反省,重新出發,應該是質性研究的實踐意義。




校閱序

質性研究不只是一種研究方法,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國立陽明大學衛生褔利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王增勇

知識生產是社會運作的一環,當社會型態改變,知識生產的方式也必須跟著改變。這種轉變,科學哲學家Thomas Kuhn稱為「典範移轉」。社會工作做為舒緩或解決社會苦難(social suffering)與社會問題的專業社群,必須要有可以精確理解與掌握社會問題的知識生產工具,但社工的知識生產是否跟上了社會型態的轉變而做出必要的典範移轉,更具體落實在台灣社會工作的實踐場域中?台灣社工專業的知識生產是否捕捉並聚焦到目前社工專業在台灣實踐過程中的重要議題,並提供深入分析與後續轉換可能的必要知識?八○年代以來政治民主化對社工專業的影響,九○年代福利立法大量通過(也有人稱社會運動立法化)、倡導性團體介入公共政策成為弱勢族群的代言人、民間社福組織大量承接政府方案、社工員大量以政策執行者介入人民生活中執行公權力、弱勢族群大量被媒體「問題化」、社工專業「證照化」、政府部門轉型成為契約管理部門、社會服務大幅「文本化」,這些趨勢很多都仍停留在國外文獻的引介階段,如同追逐浪花一般地搶鮮追求新的社工名詞,但能立足台灣經驗批判性閱讀這些社工潮流的立論並不多見。對這個問題/現象有意深入討論的人,會在這本書中找到部分可供參考的答案,編者與作者都是試圖為社工知識生產尋找出路的英語國家重要社工學者。

這本書將質性研究的討論層次從方法論層次(什麼方法最能有效回答研究問題?)提升到認識論層次(什麼是真理?真理如何可以被認識?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的關係應該如何?)並置入六○年代以來社會理論思潮為質性研究典範所帶來的衝擊的歷史中,讓讀者更清楚質性研究的思想源頭。這對於仍停留在將質性研究等同於紮根理論階段的台灣社工界是重要的提醒,具有鬆動日益被凝固的質性研究的效果。尤其這本書特別側重後期女性主義與後現代主義思潮影響下所發展的敘事研究,對於台灣社工界貼近實務經驗更具有開創的意義。不僅故事成為知識呈現的內容與形式,近年將藝術帶入社工研究更成為風潮,一旦知識的形式超越數字、文字,而以更多貼近日常生活的方式探究,將開啟更多社工知識累積與實踐的可能。在這股尋求知識典範轉移的風潮中,我們可以用質性研究來標示,但必須知道這不只是一種新的研究方法,更是一種知識典範的轉移,它改變我們既有的認知習慣,開啟我們不被重視的感官經驗,鬆綁資料的定義,挑戰傳統研究的知識權威。質性研究一詞所代表的意義在於知識體系的解放,我們應該注意,任何將質性研究作單一定義的嘗試都將扼殺質性研究的生命力。我期待這本書的翻譯可以將台灣社工界從質性研究等於紮根理論的困境中解放出來。

我最近幾年開始運用「集體說故事」做為研究路徑,過程的豐富往往超過學術語言所能捕捉的。你說它是「焦點團體」,的確它是個團體,有著焦點團體的團體動力過程,但故事本身是由參與者自行決定,團體成員共同引導,不是帶領者可以決定聚焦在特定研究問題上,所以它並不「焦點」。過程中,往往有一種說出「我們的」歷史的看見,相互參照下,彼此有種「原來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共感,相互成長與學習的喜悅,更有一種集體社群的發展,一種類似意識覺醒的過程。它不僅是資料蒐集,更是一種資料分析,而且是集體參與式的分析,故事的敘說與再詮釋都有個參與的過程,而這種分析法該叫什麼呢?參與式行動研究?當然可以,但似乎並沒有充分說明其中的過程。實務中所發生的類似經驗有太多是學術語言無法捕捉的。看清楚這點,我們該說是學術界發展的太慢,跟不上實務界的腳步,而不是實務界不努力、不做研究。

德國社會學大師Bourdieu曾形容社會研究是一種類似宗教的神祕經驗,意思是研究人的過程中,研究者也會經驗到超越自我內在界線的過程。我個人學習質性研究的經驗就是這樣一個開啟自我的過程,探究人性的深處,不僅只是理智、更需要感情的同理與靈性的超越。簡單的說,質性研究的學習過程要求我做一個會細細品嚐生活的人。善於提問,但更願意聆聽別人的經驗;可以承接別人的苦難,但不逾越他人的自主性;理性思辯,但心懷慈悲;邏輯層次嚴謹,但又要具有創意;批判社會不義,但也於日常生活中實踐所學。這個過程,我們都仍在途中。這本書的完成,將成為志於促進社工研究典範轉移的中文讀者的重要閱讀書籍。我們共勉。



校閱序

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褔利系暨社會褔利研究所副教授 李瑞金

近十多年來,質性研究在台灣社會科學中已日漸成熟,從紮根理論到敘事研究,均是將質性研究方法論運用在社會工作研究的例子。然而,我們卻很少在市面上看到專門介紹社會工作質性研究的專書。

《社工質性研究》是一本完整介紹質性研究的書。它可以幫助研究者更深入的了解質性研究法的內涵;可以幫助學生知道何謂質性研究;更可以幫助實務社工員運用質性研究方法,充實相關知識和能力。

在本書中,作者群透過介紹各種認識論和方法論,諸如女性主義、後現代主義、後現代女性主義和多元主義,並且將這些方法論的背景、理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取向等作完整的介紹,並運用實例將彼此的差異做比較,這些都讓讀者可以更了解相關的質性研究方法論。除此之外,本書也針對運用質性研究方法論的文獻,往往不注重研究脈絡和方法選擇提出反對的意見,透過一些章節闡明研究脈絡和方法的選擇,對於質性研究本身的重要。

如同台灣的社會工作實務研究發展情形一樣,本書作者也發現很多實務工作人員在進行社會工作研究時,他們通常會面臨研究的實施面的隱藏議題,和隱藏的利益衝突。面對這些利益衝突時,做這份研究的實務研究者該站在什麼樣的立足點,什麼樣的立場進行研究,經常困擾進行研究的實務社工。對此本書特別提及反身性研究的重要,強調研究者的自我監督和自我的省思,在質性研究上的重要性。誠如作者在書中所提:「身為研究實務者,我需要了解我個人的立場,是如何促進我的研究實務和我最終產生的題材。……雖主張質性實務者研究可由實務者和非實務者來執行,但社會工作的質性實務者研究必須有足夠的包容性,以接納實務者本身使用反身法,把焦點放在他們本身的實務上。」

在本書最末幾個章節,作者也嘗試回答一些對質性研究的問題。諸如:質性研究如何運用在社會工作中?或者更正確的說,質性研究應用在助人專業上如何成為可能的、有用處的?它對於理論面、實務面、研究面以及社工發展上,做了哪些貢獻?透過這些見解,讀者可以了解,質性研究在社會工作的重要性,與量化研究具有同等地位。

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各章均推薦讀者可以延伸閱讀的書目,讓讀者透過進一步閱讀,以對該章節內容不足的部分做更深入的了解。本書有助於社會工作相關領域的朋友,在社工研究上了解和運用質性研究方法,值得推薦給研究者、授課教師、學生和實務社會工作者。

目次

第一篇 社會工作在質性研究上的議程
緒 論
質性研究
閱讀本書
推薦閱讀

第一章 質性研究的社會工作脈絡
脈絡與方法
質性研究與社會工作實務可能的選擇
推薦閱讀

第二章 社會工作質性研究的文獻回顧
勾勒社會工作質性研究發展的圖像—「關鍵時期」與主題
社會工作質性研究中日益浮現的主題
質性研究與實務──一種特殊的關係?
推薦閱讀

第二篇 社工質性研究範例

第三章 在生活中體驗,而非從教導中獲得:青少年收容方案的民族誌研究
研究方案之介紹
民族誌研究
進入田野的管道
在田野中
在生活中體驗,而非從教導中獲得
結論

第四章 訪問訪談者與探解知識的建構
研究性別化的職業文化
訪問社工員
探解知識的建構
結論

第五章 個人困境作為社會議題:脈絡中的不孕敘事
在個人敘事中建構社會認同
討論
感謝

第六章 「我們說的話有人聽」:對解放質性評估的反思
簡介:一間有待評估的社會救濟站
解放研究的幾個要素
解放質性研究的實踐:參與的重點是態度,而非只是一套方法
行動:結果造成什麼影響?
議題:夢想之路的顛簸與阻礙
結論:不是放馬後炮

第七章 以自傳式民族誌做為反身性探究:研究扮演自我監督的角色
反身性:非關內省?
在地研究:由內「向外看」的問題
反身性探究即陌生化:趨向更實際的現實主義
結論:邁向實際的實務道德標準
感謝

第八章 何謂專家社會工作:質性實務者研究
主題的策略:探討研究的問題
實務者的聲音:何謂質性實務者研究?
根深蒂固的實證主義文化
反身性
為質性實務者研究創造框架

第三篇 質性研究在社會工作中的應用

第九章 田野工作脈絡選擇
民族誌
訪談
敘事、生活史和文件研究
結論
推薦閱讀

第十章 探究與行動:質性研究與專業實務
實務與研究
反身性實務與研究
倡導與質性探究
結論
推薦閱讀

第十一章 社工質性研究的重要性
過程與結果
質性研究的應用
研究與實務的理論化
局部相關與一般知識
推薦閱讀
參考文獻
專有名詞索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3 419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