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中國道教基礎知識(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道教基礎知識(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8.00 元
定  價:NT$ 168 元
優惠價:87146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光輝燦爛。在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始終存在著兩條主要的脈絡。以孔孟思想為核心的儒家學說,是中國文化的正統;而以老莊思想為代表的道家學說,以及在其基礎上產生的道教,則是中國文化的另一主干。儒道互補,再加上外來的佛教,構成近兩千年來中國傳統文化中三教鼎立的基本格局。道家與道教作為三教之一,曾對中國古代社會政治制度、學術思想、宗教信仰、文學藝術、醫藥科技等各方面發生過重要的影響。正如魯迅先生所說:“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 近代中國學者多數認為:道家與道教是兩個既相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習慣上有時也稱道家為道教,或把道教稱為道家、黃老。但嚴格說來,二者不完全是一回事。“道家”一詞,始見于西漢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旨》,是指先秦諸子百家中以老莊思想為代表的學派,或者指戰國秦漢之際盛行的黃老之學。它們在思想理論上都以“道”作為最高范疇,主張尊道貴德,效法自然,以清靜無為法則治國修身,因此被稱作道家。至于“道教”,則是在漢代黃老道家理論基礎上,吸收古代神仙家的方術和民間巫術鬼神信仰而形成的一種宗教實體。顧名思義,“道教”的意思即“道”的教化或說教,或者說就是信奉“道”,企圖通過精神形體的修煉而“成仙得道”的宗教。作為一種宗教實體,道教不僅有其獨特的經典教義、神仙信仰和儀式活動,而且還有其宗派傳承、教團組織、科戒制度、宗教活動場所。這樣的宗教社團,與早期道家學派顯然有所不同。 道家與道教雖不能完全等同,但二者之間確有密切的關系。早期道家哲學關于道生萬物、氣化宇宙、天人合一的宇宙論;關于陰陽對立統一、相互轉化的辯證思維;關于自然無為、清虛素樸的治國修身法則;以及其齋心靜觀、體道合真的神秘主義認識論,都對道教的教理教義和修持法術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概而言之,道家的哲學理念、神仙家的養生方術、古代民間的巫術和鬼神崇拜活動,是為道教所吸收而構造其宗教神學、修煉方術和宗教儀式的三個主要來源。此外,儒家的神道設教思想和忠孝倫理,佛教的輪回報應觀念、明心見性之說,墨家的均平思想和刻苦精神,以及陰陽家的占驗數術等等,也都為道教所吸收融攝。 道教形成宗教實體,大約始于東漢。從先秦道家發展為漢代道教,經歷了數百年之久,這是道教的前史。道教形成后,又隨著中國古代社會制度的變更和文化潮流的演進而不斷發展。近兩千年的道教史,大致如下: 東漢至魏晉南北朝,是道教形成和確立的時期。道教在東漢后期形成實體,創立了太平道、五斗米道等民間原始教團,神仙方士的團體也開始出現。后經魏晉南北朝數百年的改造發展,道教的經典教義、修持方術、科戒儀范漸趨完備,新興道派孳生繁衍,并得到統治者的承認,從早期民間宗教演變為成熟的正統宗教。 隋唐至北宋時期,由于統治階層的尊崇,道教極為興盛。唐玄宗、宋真宗、徽宗,都是崇信道教的著名皇帝。他們編造天神顯靈和天書降世的故事,優待道士,下令編修《道藏》,修造宮觀,使道教的社會影響擴大。道教的哲學、養生術、符咒法、科儀規章也更為完善。但是道教被利用為神化封建帝王專制統治的工具,部分上層道士腐化驕奢,也導致有識之士對道教的批評。 晚唐北宋以來,道教內部出現一些新的變化,主要表現為兼融儒佛道三教思想,以修持內丹術為主的金丹道派開始興起。到了南宋金元時期,道教發生變革。在華北出現了全真道、太一道、真大道等新道派,南方出現了金丹派南宗、天心、神霄、清微、凈明等新道派,早期的天師道、上清派、靈寶派在教義和道法上也有革新。宣揚三教合一,注重內丹修煉,是這一時期新道教的主要特點。 明清兩代五百余年,中國傳統社會進入晚期,日趨腐朽沒落,作為傳統文化三大支柱的儒佛道三教也陷入停滯僵化。這一時期民間秘密宗教社團的 興起和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傳入,加速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衰落。近代中國道教承明清余緒,未能振興。時至今日,道教已喪失作為中國文化主流的地位。但如同儒學和佛教一樣,道教對中國人民的精神生活和風俗民情,仍有著很大的影響。 縱觀道家與道教發展的歷史,及其教義信仰、修持方術、制度儀式,都具有濃厚的中國文化的特點。道教的思想教義,融合自然法則與神圣法則、一元論宇宙觀與多神信仰、出世精神與在世功德。符合中國哲學“天人合一 ”、內圣與外王結合的傳統。道教的修持方術,主張性命雙修,煉形養生與心性修養并重,巫術道法與科學技術混融不分。具有凍方文化“神秘主義” 的特性。道教的組織形式則上下兼備,民間性的非法教團與官方化的合法宗派交替發展;其宮觀管理制度從傳統的家長制、叢林制,到現代社團法人制并存。這些特點都與西方宗教有明顯的區別。 兩千多年來,道家與道教對中國文化發生過全面而深刻的影響。道教的神仙信仰和道家崇尚自然無為的思想,對中國文學藝術浪漫主義色彩和自然主義審美觀念的形成,影響尤深。道教的俗神崇拜活動與中國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娛樂水乳交融,息息相關。道教的服藥煉丹方術,對中國古代化學和藥物學的發展有重要貢獻。其行氣、房中、存神、內丹等養生方術,則與中國傳統醫學和人體科學有密切關系。這些優秀的文化遺產,至今仍吸引著許許多多的中國民眾。 為使更多的讀者了解有關道教文化的知識,弘揚祖國的傳統文化,我們接受宗教文化出版社的建議,編寫了這本知識讀物。從六個方面簡要介紹道教的歷史發展、經典教義、修煉方術、齋醮儀式、名山宮觀,以及道教與中國文化藝術的關系等知識。

目次

總序
前言
道教歷史與宗派
先秦老莊學派的哲學思想
漢初黃老道家的治國方術
秦皇漢武求仙的故事
漢代黃老學說的演變
張天師與漢末五斗米道
魏晉神仙道教與葛氏道
李家道與“妖賊”李弘
寇謙之改造五斗米道
《上清經》與茅山派的興起
《靈寶經》與靈寶派的淵源
樓觀道教的來龍去脈
唐朝皇室為何崇奉道教
唐明皇對道教的迷信
隋唐道教的主要宗派
唐代道教方術的發展
唐末五代的隱逸道士
北宋皇室的崇道鬧劇
張伯端與兩宋內丹道派
太一道與真大道的興衰
全真道的創立與興盛
宋元舊符篆派的發展
內丹外符的新興道派
許遜信仰與凈明道派
明成祖與武當道教興盛
三豐道派源流及其特色
陸西星東派內丹學特色
明清正一道的興衰
明清全真道的興衰
明清道教與民間信仰
近現代大陸道教概況
近現代港臺道教概況
道教在中國境外的傳播
道教經典與教義
道經的源起及分類方法
道藏形成及編修的歷史
道藏外的道教研究資料
道教神學的創世論思想
神仙道教的貴己重生論
重玄學派的有無雙遣論
內丹道派的性命雙修論
全真道的識心見性說
道教修煉與方術
道教的符篆咒語
道士為什么要守庚申
道教的守一法術
道教中的服氣辟谷
道教中的服水療法
道教中的服食五牙法
道教食療的經典文獻及其方法
導引按摩術是很好的健身方法
房中術與養生
道教法師的手勢與法術
扶乩與道教經書
道教的祓除、厭勝和祝由法術
道教的呼吸調息功法
道教的內丹修煉功法
女丹功法的特色
道教的禁忌
道教齋醮與科儀
道教科儀的意義與類別
道教戒律的意義與類別
道教經戒法篆的傳度儀次
道士的稱謂與日常修持
道教的重要節日
道教齋法的淵源
道教齋法的名義與類別
道教醮祭的淵源
齋醮壇場的建制與法式
道教教階制度的沿革
道教法服的沿革及特征
道教圣跡與宮觀
道教官觀的源起及建制沿革
道教官觀的日常管理制度
十洲三島與洞天福地
陜西樓觀臺與亳州太清官
“正一宗壇”龍虎山天師府
上清派與茅山王屋山天臺山
全真道的三大祖庭
全真道第一叢林北京白云觀
五岳名山的道教官觀
青城武當羅浮嶗山的道觀
道教信仰與傳統文化
道教信仰的三清尊神
玉皇信仰的來歷
東王公與西王母
三官信仰的形成
真武信仰的源流
文昌帝君信仰的形成
道教的星君與靈官信仰
壽星崇拜的來歷
太歲信仰的來歷
雷神電母信仰的來歷
關帝崇拜的風俗
媽祖崇拜的來歷
碧霞元君信仰的來歷
中國民間的城隍信仰
八仙信仰的由來
道教與古代音樂藝術
道教與古代建筑藝術
道教與古代繪畫藝術
道教與古代造像藝術
道教宮觀的壁畫藝術
道教與古代游仙詩
道教與中國古代志怪傳奇小說
后 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