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中國通史(下)(四版)
滿額折
中國通史(下)(四版)
中國通史(下)(四版)
中國通史(下)(四版)
中國通史(下)(四版)
中國通史(下)(四版)

中國通史(下)(四版)

舊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常言道:「中國五千年歷史,淵遠流長、博大精深」,要如何綜觀這數千年的種種變遷,以期「通古今之變,究天人之際」?多少優秀的學者為了這個職志嘔心瀝血,希望能重塑歷史原貌,本書作者亦抱持著這樣的信念。為了讓讀者了解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不是只有帝王將相的故事而已,本書打破了傳統偏重政治史的迷思,廣泛地介紹了歷代的制度、經濟、社會、文學、史學等方面的發展與成就,藉此引導讀者對過去的時空能有全方位的認識。此外,為了避免以管窺天的繆誤,作者更適切地在描述中國歷史的點點滴滴時,加入了其他學者的經典研究成果,以及珍貴的第一手史料,期盼讓讀者們能對浩瀚的中國史有更全面、更宏觀的認識。

作者簡介

 

林瑞翰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

經歷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民國83年榮獲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

四版序

治史難,治通史尤難。我國歷史年代久遠,文化悠長,而所涵蓋者甚廣。大抵治學精而難博,博而難精,欲求其精而且博,殊為不易,此治通史之所以難也。

我少而有志於學,及長,頗讀史傳。民國三十七年入臺大歷史系肄業,得覽漢魏以來歷朝之筆記小說。畢業後留校任教,先師李玄伯先生受任主持資治通鑑今註,命我參與其事。是書於民國五十五年脫稿,由商務印書館發行,我所註部分,約達全書三分之一。凡此際遇,皆成為我研究史學的基礎。

民國五十九年,我接受三民書局劉振強經理之約,為該書局撰述中國通史。全書凡三十章,分上下二冊,上冊自史前時代至魏晉南北朝,列述史前至魏晉南北朝的史●,包括朝代的嬗遞,文化的傳承,制度的演變,學術思想的興起,疆域的開拓,民族的融合以及社會的進化等。下冊自隋唐至民國的建立,所述內容的範圍略與上冊同。初版之中國通史沒有註釋,讀者容或未明重要史事之所據,故於民國六十二年復受劉經理之約,對本書稍作增訂。增訂版與初版不同之處有三:一、增訂版對重要史事作若干註釋,列舉史料,使讀者明暸史事的出處。二、讀者或因事務繁忙,未有時間檢閱原始史料,可就本書註釋略窺其貌。三、本書註釋的史料不限於正史。自史學的觀點而言,若干正史以外的史籍或當代的筆記小說,頗多為正史所本,其史料價值且在正史之上,讀者仔細研讀,有助於對史料來源的追尋。

本書惟一的缺點是近代史方面的內容稍嫌簡略。今學術分工甚細,近代史幾乎脫離通史而成為一獨立之單元。劉經理接任三民書局董事長之後,復與我約定撰寫中國史一書,加重近代史部分的內容。該書於民國八十三年脫稿,仍由三民書局出版。讀者若能以此書近代史部分的內容以補中國通史的不足,參互閱讀,庶幾可得完美的效果。

九十七年林瑞翰自序

增訂版自序

本書初版因撰著時間匆促,頗有錯誤,茲增訂重版。本版與初版有下列幾點不同:

一、初版對秦漢、隋唐撰述稍嫌簡略,本版酌量增加,使與其他部分略等。

二、引用古籍及採用歷來學者說法,皆註明書名及篇名,使讀者易於考查。

三、每章之後必要時酌加小註,節錄重要史料及歷來學者見解,與本書正文參證。

作者限於才學,書中錯誤仍所難免,祈先進時賢及讀者不吝批評指正。

六十二年正月林瑞翰自序


歷史為人事之記錄,治史之目的在研究人類社會沿革,而求其變遷進化之因果。我國史學發達,史籍豐富冠於世界各國,官設史局修史自東漢以來垂二千年,歷代史家輩出,定為正史者迄今有二十五部之多。惟其所記一朝大事不過數端,紀傳互涉,表志牽連,讀者易生雜亂重複之感。

司馬光病紀傳之分,合之以編年,乃有資治通鑑之問世。袁樞復以通鑑一事相隔數卷,首尾難稽,創為紀事本末。降及近代,史學日益進步,分門別類,區分篇目,始有通史之作。歷代正史為史料,所以備後代史家之取捨,包羅唯恐其不富;通史為著作,係供大眾之閱讀,選擇唯恐其不精,益知通史撰述之不易也。

中國歷史悠久,五千年來由一種民族建立一個國家,其文化自成系統,雖間有西方文化滲入,而基本之精神並無改變。近二千年儒家思想支配中國社會,在倫理、民主、科學之原則下,歷代施政無不以中庸和平為宗旨。中國歷史之優點異於西洋者概言之有以下數端:

一、中國歷代政權之轉移,雖不免發生戰爭,其規模較西洋為小,其時間較西洋為短。

二、中國歷代帝王雖不乏措施失當者,然遠非西洋暴君之可比。

三、中國歷代宗教不干涉政治,人民信仰自由,從未發生過宗教戰爭。

四、中國歷代之對外政策,以德服為鵠的,以懷柔為目標。

五、中國歷代教育與學術,係人民自由之業,非貴族所專享。

吾友林伯羽先生,著作等身,執教臺灣大學近二十載,講授中國通史多年,對於魏晉南北朝、宋遼金元諸斷代,尤有精邃之研究,不愧為良史之材。曩者應臺北三民書局之請,撰述中國通史一鉅部,欲享大專在學及社會青年。付梓之頃,命余為序,余覺其立論本於中國歷史之精神,取材慎重,組織謹嚴,褒貶適度,文筆雋永。當此舉國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高潮之際,反攻大陸號角吹奏前夕,其價值至高,其意義至大,謹綴數語,聊表致敬。

民國五十八年五月汝陽李守孔謹識


自 序

我國歷史悠久,史料繁雜,想要撰著一部完美的通史,頗感不易,然以我國歷史的博大精深,為使國人對我國歷史有正確的認識,則通史的著作,實刻不容緩,這是我撰寫本書的動機。

本書分上下二冊,上冊於本年二月初脫稿,下冊預期於本年年底完成。本書在撰述方面,可能較詳於魏晉南北朝及宋遼金史部分,這是因為我對這部分歷史較有研究,有意兼為大學修習魏晉南北朝及宋遼金等斷代史的參考。近來史學界對史前史及近代史的研究日益重視,蔚成風氣,因此將史前史劃歸考古人類學,近代史也脫離一般史而出,另成一門。我對史前史及近代史都沒有深入的研究,對這二部分的撰述不免較為簡略。本書有關史前文化的資料,大半為吾友呂士朋教授所提供,呂教授執教於東海大學史學系,其道德文章,素為我所欽佩,謹於此致誠摯的謝意;有關近代史的資料,也承李守孔教授惠允協助搜集,受賜之厚,自可預卜。李教授與我同執教於臺灣大學史學系,交誼久而彌篤,謹於此向李教授先致謝忱。

伯羽林瑞翰序於泰順街寓所

目次

第十六章 隋唐的興亡


一、隋朝的富強


二、盛唐政治 


三、安史之亂與唐朝的衰亡 


四、隋唐對外經營 


第十七章 隋唐制度 


一、政治制度 


二、兵 制 


三、賦役與貢舉


第十八章 隋唐經學、佛學、文學與史學 


一、經學與佛學


二、文 學 


三、史 學 


第十九章 五代與列國 


一、梁晉對峙 


二、契丹的崛起 


三、後唐時代


四、後晉、後漢的迭興


五、後周時代


第二十章 宋遼對峙


一、北宋立國規模


二、宋遼和戰


三、遼朝制度與習俗 


四、北宋中期政治及對外關係 


五、北宋變法與黨爭 


六、宋金聯盟與遼的滅亡 


第二十一章 宋金對峙 


一、北宋滅亡與南宋的建立 


二、南宋初期安內與攘外 


三、金海陵帝南侵與宋金再和議 


四、南宋與金中葉內政與外交 


五、南宋蒙古聯盟滅金 


六、金朝制度及女真習俗 


第二十二章 宋代制度 


一、官 制 


二、兵 制 


三、賦役與筦榷 


四、科舉與學校 


第二十三章 宋代理學、文學及史學


一、理 學 


二、文 學


三、史 學 


第二十四章 蒙古帝國的拓疆與元朝的興亡 


一、蒙古帝國的繼續拓疆 


二、蒙古制度與習俗


三、元朝的建立及南宋的滅亡 


四、元朝政治及其衰亡 


第二十五章 明朝政治及其衰亡 


一、明初政治 


二、明初拓疆


三、明政中衰 


四、明朝的傾覆 


第二十六章 盛清文治與武功 


一、清朝的統一 


二、盛清政治 


三、盛清武功 


第二十七章 明清制度 


一、政治制度


二、兵 制 


三、賦稅與徭役 


四、科舉與學校 


第二十八章 明清理學、經學、文學及史學 


一、理學與經學 


二、文 學 


三、史 學 


第二十九章 清朝的衰亡 


一、清政中衰


二、太平天國的抗清及捻苗回之亂


三、列強交侵 


四、晚清的政局 


五、清朝的傾覆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第三十章 民國以來的政局 


一、袁世凱竊國與南北分裂 


二、北伐以前的政局 


三、國父的奮鬥與蔣總統的勳業──北伐與統一 


四、蔣總統的勳業──安內與攘外 


五、蔣總統的勳業──行憲與戡亂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5 255
舊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