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詩來詩往─三民叢刊240
滿額折
詩來詩往─三民叢刊240
詩來詩往─三民叢刊240
詩來詩往─三民叢刊240
詩來詩往─三民叢刊240
詩來詩往─三民叢刊240
詩來詩往─三民叢刊240
詩來詩往─三民叢刊240
詩來詩往─三民叢刊240
詩來詩往─三民叢刊240
詩來詩往─三民叢刊240
詩來詩往─三民叢刊240
詩來詩往─三民叢刊240
詩來詩往─三民叢刊240
詩來詩往─三民叢刊240
詩來詩往─三民叢刊240
詩來詩往─三民叢刊240
詩來詩往─三民叢刊240

詩來詩往─三民叢刊240

定  價:NT$ 160 元
優惠價:85136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15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評

商品簡介

本書內容曾以專欄形式發表於報刊,原本無一定脈絡體系,經整理爬梳,分為四類:第一類以神往和敬謹的態度,試圖對文學典律公案甚至楹聯之類,以現代眼光加以評估探討,以補一般正規深研之不足。第二類將平日少為人知的詩作,集其主題類似者加以整理,鉤沉索隱,看來小題大做,但趣味盎然,化舊聞為新知。第三類係針對一些時下流行的文化現象做出匡正,如徐志摩的軼事和詩作失真的搬演、對紀弦先生名詩〈狼之獨步〉的深入分析,以及現代詩人對「月亮」這一亙古熱門意象的現代看法綜觀等。第四類為作者近年參加各類學術研討會的論文發表,包括〈沒有意象.詩會異樣〉、〈以詩為本的臺灣散文詩〉,以及〈不朦朧.也朦朧〉等九篇。作者為文以詩人的感性著筆,以諧趣輕鬆態度為文,絕對避免枯燥的說理,以及繁瑣的引經據典。

作者簡介

 向 明

本名董平,1928年生,湖南長沙人。曾任《藍星詩刊》主編、《中華日報》副刊編輯、臺灣詩學季刊社社長。作品曾被譯成英、法、德、日、印及斯洛伐克等國文字,並收入國內外各大詩選。出版有詩集《雨天書》、《水的回想》等九種。詩話集《客子光陰詩卷裡》、《新詩一 問》等四種。曾獲中山文藝獎,國家文藝獎、世界藝術與文化學院榮譽文學博士。

 鉤稽沉珠,闢舊闡新──序向明詩話集《詩來詩往》

詩是一切文學藝術的初極與終極。當詩人的工作範圍擴大到其他文類,或延伸到學術研究的領域,這並非意味詩人對本務的偏離,而是詩的思維廣義化的另一種發展向度。通常,一個詩的寫作者在年輕時創作量豐沛,等到中年以後,個人藝術風格確立,精神世界建構完成,很自然地便有了文化關懷和學術的傾向。這樣的例子很多,以五四新文學時期來說,許多在詩壇上活躍的詩人,後來也都從事研究工作,如聞一多專攻神話,陳夢家考證古文字學和古史年代學,孫大雨從事翻譯理論著述,李廣田獻身西南少數民族民歌整理,林庚潛心研究屈原、李白,宗白華致力美學等。
 
我的朋友向明是一位精勤用功之人,他博學彊記、敏於思考。古人常以「癡氣盎然」來形容學者治學之專注,而我這位老友讀寫認真的程度也稱得上是「用功成癡」。向明文學生活的學術化傾向,應是源自他創作風格的篤定和自我精神世界營造的接近完成。我發現他近年的詩風,有大跨度的飛躍,從早期的真摯自然、溫雅秀朗,中期的繩墨嚴謹、樸茂厚重,一變而為近期的老勁橫發、鬱勃雄放,幾乎每一時段都呈現不同的風貌、不同的意涵,其間的轉折變化,頗耐人尋索玩味。蛻變,是藝術家內在成長秩序的必然過程,詩人中晚年以後法度的更易,意格的提昇,不僅代表更高的思想體系之探求,也象徵一個文人卓然獨立、輝映當代的自我期許。
 
「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朱子語),向明涉獵的範圍非常廣闊,有舊學,也有新知,上自對中國古典文學群峰之上奧林匹斯諸神的嚮往膜拜,下至對年輕世代詩人的發現與識拔;從史料的鉤沉探微,到文學與社會互動的關心,都是他論述的範圍,而不管是古典或現代,他都以一種邃密、深沉的態度,窮理致知的精神,苦苦追求,審慎從事。他的學術思路有一個特點,就是試圖把考據義理辭章的界限打破,將三者融合起來,避免單一的純考據與純義理,而把考據和義理所得來的推論全部用在辭章的詮釋上。最好的理論運作,應該是通過鑑賞去了解作品,所謂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便是詩的本身;只要不偏離詩,有人性的溫熱在,考證和論評就不會變成冰冷的學問。傳統的批評常常毫不留情地把作品放在手術臺上做切片檢查,向明則是秉持著為文學傳道的熱忱,殷切中肯地為詩做導覽,絲毫沒有批評家的霸氣和凌厲之色,這,乃是屬於一個文化守望者、詩壇有心人的行徑了。近幾年他癡氣旺盛下的研究成果,大大拉近了批評者和創作者之間的距離,通過充分的心靈對話和交感,使他的論述與嚴冷的專業批評大異其趣,而成為學院之外的另一種聲音。
 
為了引申詩的記憶,向明在高雄《臺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所闢「詩來詩往」專欄中,上天下地的尋找一些湮沒已久的史料,經過細心考證、校勘與比對,整理出一批批的出土文物。對於文學典律,他總抱持高度神往、敬謹和珍愛的態度,試圖以現代的文心詩眼,加以重新評估,不只是找出其中的警言秀句、篇外餘味,更著重發現古典中的現代意涵。對於詩壇懸之已久的公案,他更是追根究柢,務使一些研究上的盲點得到解決。這種抉古典之隱、彰顯前賢的做法,應該是面對傳統的正確態度。從他的文章中可以猜想,他這些年對歷代的詩話,必然大量披閱過,從中思考中國詩學理論的基礎模式,進而對詩人們創作的實際經驗作美學的概括,根據作品實例進行考據,以詩的感性領會義理。豐厚的閱讀累積,加上深刻的創作體會,向明常常發現一些學院批評家們較少觸及的角度,能夠把想像與真實、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表裡經緯,語字外延的機趣韻味,以新的方式顯影出來,這樣的批評思路,與傳統詩話所謂的文思合迫、相互發明,可謂殊途同歸。
 
自古文人間常有門戶之見,品評詩文、臧否人物,每每失之於主觀,且有排他的傾向。向明的詩話則能夠做到超越宗派,尊重歷史,珍惜文學發展道路上的每一塊碑記,對一切過往詩人們的努力給予應得的肯定。這種縱橫開闔、敦厚恢宏的態度,洵屬難得。
 
在這本詩話集中,向明網羅了不少文壇掌故,每一則都充滿了趣味和姿彩,引人入勝。對很多論題,儘量避免乾燥的說理,而以娓娓傾談的方式表現出來,形成他雋永的敘述風格,帶給讀者親切自然、春風化人的印象。他很少使用辛辣鋒利的詞句,也絕不誇張矯情,或故作驚人之語,總是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的進行溫婉的解說,任何小題目小問題經他點化,就會產生一種會心與妙悟。也許有人會覺得向明詩話有時未免小題大作或冷題熱作,但識小而大通、管錐而天地,只要能由點的生發,擴大到面的推論,把小題變大、冷題變熱有何不可?有些故紙堆裡的題目,塵封在那裡也許永遠不見天日,經他鉤深索隱,賦予新的生命,正所謂發潛德之幽光,誰曰不宜?有時,向明並不迴避流行的俗文化現象,一些街談巷議的話題,偶爾他也拿來說說。他深知文學的原則和立場,是既不可過於執著又不可妥協放棄,只有採取化而通之的辦法;現實是無法迴避的,也迴避不了,只有設法與它建立互動互補的關係,在俗文化與純文化之間找到平衡點,才能引起大眾的注意與興趣。譬如不久前有人把徐志摩的故事演繹成肥皂劇「人間四月天」,劇本中不少地方儘管扭曲了文學史的真實,劇名及劇情安排也有牽強之處,但向明在〈誰是人間四月天?〉一文中,並沒有對此嚴詞究詰,只是溫和地加以釐清和補充。也正因為這樣,對於整個問題反而產生匡衡的作用。從文學推廣的角度來看,由於連續劇強力傳播的刺激,帶來人人競讀徐志摩作品的熱潮,這未嘗不是件好事。
 
本書中的好文章甚多,〈為霞尚滿天〉、〈老去方知不朽難〉是寫老的,〈亂世文章不值錢〉是寫文人之窮的,〈豪華落盡見真淳〉是分析古代詩人「以詩論詩」的作品的,〈藏頭隱題,暗傳驚喜〉是探討「藏頭格」詩形的現代發展的,而〈把詩寫在大海上〉、〈聽不見浪花聲的魚化石〉則是關於海洋詩的回顧和賞析的,幾乎每一篇都有珍貴的史料和特殊的見地。我特別欣賞他對詩後加註的看法,他以詩壇前輩卞之琳名作〈距離的組織〉為例,認為這首詩後邊總字數數倍於詩本身的七條註釋,是多餘的。向明認為,一首詩本身就應該是完足的存在,不必借重詩後面拖的那個長尾巴。西方有句話說,詩,要靠詩自己去解釋,否則,就不必解釋。中國古人也有詩無定形、無定解的說法,詩中加註等於是作者的自解,有時不但沒有效果,反而限制了讀者想像的延伸,減低了欣賞的興味。向明的這種看法,對很多喜歡在詩後加註的人,該是一種提醒吧。中國古代詩人便絕少句解自己的作品,雖然很多詩前的序文,也有註記的意味,但那多半是為了說明作品產生的時空背景才特別安排的。序文和詩有時可以分開來獨立欣賞。如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就是一首詩的前序,由於寫得太精彩,後來竟變成一般人只記得〈桃花源記〉,卻幾乎忘掉〈桃花源詩〉的存在了。
 
近人張文江為錢鍾書寫傳,對這位被尊稱為「文化崑崙」的文學大師的思想風範,有很精闢的闡發,充滿了深刻的史識和濃郁的史情,讀後令人為之神往。其中他引了錢氏的兩段話,特別有意思。錢鍾書說:「大抵學問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養之事,朝市之顯學必成俗學。」又說:「文人慧悟逾於學士窮研,詞人體察之精,蓋先於學士多多許也。」這些話,似可為創作家有兼治批評之必要作最好的理論根據。中國古典詩人一向有撰寫詩話的習慣,譬如唐代詩人王昌齡,五卷詩集傳世之外,還寫了《詩格》、《詩中密旨》、《古樂府解題》等多卷,對於詩的格律、境思、體例甚多創見。詞人李清照,也曾為文批評北宋諸大詞家,指出其作品之缺失,用詞犀利、見解獨特,她這種與別人完全不同的價值判斷,對當時一些主流的文學看法是一種批判,也使我們更清楚地窺見那個時代文學的真實面影。相對於古人,現代詩人詩話的產量嫌少了。我一直認為,專業詩論家的評論固然重要,但「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養」下的吉光片羽,或文人詞客來自創作實踐的直覺「體察」,也不能偏廢。張文江以「鉤稽沉珠,闢舊闡新」稱讚錢鍾書梳理古典、宏揚傳統的精神,我也想以這八個字來點出向明這一系列搜密文章的價值所在,並藉這句話對老友在研究上的執著與堅毅,表示欽敬之意。

目次

鉤稽沉珠,闢舊闡新──序向明詩話集《詩來詩往》?弦
輯一 布衣亦可傲王侯
屈原的委屈
君有奇才我不貧──鄭板橋寫真
哪個蟲兒敢作聲
布衣亦可傲王侯
為乾坤祈福
乾坤寫得數行多
青草池中聽蛙鳴
京口瓜州一水間
為霞尚滿天
入木三分罵亦精
相思欲寄從何寄
詩與自然
輯二 浣花溪的天寶年流法
草堂才有杜陵君
慷慨歌燕市
老去方知不朽難
一上星軺始展顏
詩人不一定識字
豪華落盡見真淳
春在枝頭已十分
亂世文章不值錢
藏頭隱題‧暗傳驚喜
七拼八湊打油詩
輯三 高過亞歷山大石柱
誰是人間四月天
觀徐志摩〈月下待杜鵑不來〉
從徐志摩的憂愁詩談起
兩家悲悼徐志摩的詩
聽不見浪花聲的魚化石
把詩寫在大海上
詩人眼中兵馬俑
談紀弦的〈狼之獨步〉
篝火中的禪意──解讀〈篝火〉
高過亞歷山大石柱──普希金的名詩〈紀念碑〉讀後
現代詩中的月亮
輯四 沒有意象‧詩會異樣
沒有意象‧詩會異樣──小論詩中的意象
零碎思想談小詩
以詩為本的臺灣散文詩
不朦朧,也朦朧──評古遠清的《臺港朦朧詩賞析》
詩的體驗和觀察
很詩的一天
音容俱杳說新詩
其來有自另類詩
詩人的新天地──網路

書評

尚玟 (2003/06/17 00:00 發表)
向明先生的《詩來詩往》是一本豐富有趣的詩評集,書中所評論的詩保羅萬象,從對聯到詩句,從新詩到古體詩,從小詩到散文詩,應有盡有。作者以生動有趣的方式為讀者介紹各種不同的詩,解釋詩的意涵,不同於一般學術化的詩評,也顛覆一般人對詩深奧難懂的刻板印象,拉近了讀者與詩的距離。詩評之外,本書也收錄了向明先生近年來所發表的一些論文,更深入嚴謹的討論詩作,讓您對詩有更近一步的認識。不論您是讀詩成癡的愛詩人,或是剛接觸詩的讀詩新鮮人,甚至是不讀詩的人,本書都值得您細細閱讀,也許,您會對詩產生另一番體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5 136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