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馬克思(平)
滿額折
馬克思(平)
馬克思(平)
馬克思(平)
馬克思(平)
馬克思(平)
馬克思(平)
馬克思(平)
馬克思(平)
馬克思(平)
馬克思(平)
馬克思(平)
馬克思(平)
馬克思(平)
馬克思(平)
馬克思(平)
馬克思(平)
馬克思(平)
馬克思(平)
馬克思(平)
馬克思(平)
馬克思(平)
馬克思(平)
馬克思(平)

馬克思(平)

舊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評

商品簡介

本書剖析一個世紀以來馬克思理論與革命實踐的演變及影響,一方面批判「正統馬克思主義」過份崇奉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社會主義之機械宿命,二方面展示「西方馬克思主義」與「新馬克思主義」所懷抱之烏托邦式願景,以為馬克思主義乃啟發人類解放意識、重視人類主體能動性與創造性之精神。全書詳實地描繪了馬克思的生平,並對其學說與貢獻作出公正、肯綮的評析。

最後則剖析一個世紀以來馬克思理論與革命實踐的演變及影響,一方面批判正統馬克思主義過份崇奉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社會主義之機械宿命,他方面展示以批判和啟發人類解放意識而重人類主體能動與創造精神之西方與新馬克思主義所提供之烏托邦的願景。全書翔實地描繪了馬克思的生平,並對其學說與貢獻作出公正、肯綮的評析。

作者簡介

洪鎌德

臺灣新竹人,臺灣大政治系博士,維也納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教慕尼黑大學、南洋大學、新加坡大學、臺灣大學,擔任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校之客座、榮譽教授。現為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座教授。研究領域包括馬克思主義、古典社會學理論、社會科學方法論、政治經濟等。

序 言

這本書是作者研究馬克思的學說30餘年,講授馬克思主義(包括古典、西方、新、後馬克思主義)20餘年教研的一點心得。也是本人歷經臺灣白色恐怖期間,有機會親炙早期馬克思思想批判者如葉青、林一新、嚴靈峰、鄭學稼、胡秋原等人,而後來又有機會到當年稱為西德的馬克思故國留學,跟德奧政治、法律、經濟與社會有關之思想史教授(如Alfred Verdross, Stephan Verosta, Nikolas Lobkowicz, Hans Maier, Dieter Oberndurfer等)學習,並遵循馬克思的旅程跑過萊茵流域、慕尼黑、維也納、柏林、漢諾威、漢堡、巴黎、布魯塞爾、倫敦、洛桑諸大城。最後並兩次到其故鄉特利爾,也去過恩格斯出生的烏佩塔爾之巴門鎮訪遊,從而對馬克思的生平與志業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1983年春適為馬克思逝世一百週年紀念,由聯合國文教科學組織與德國社民黨舉辦的擴大紀念活動中,作者以東南亞代表身份受邀赴德訪問,並參與環球各國學者專家之研討。會上結識中共中央馬列斯毛編譯所所長,承其邀請美意,遂藉北京大學之聘,於1987、1989、1991年三度赴中國十餘所大學講授西方馬克思主義和新馬克思主義,並擔任北大、復旦、中國人大、廈大、中山大學、上海等諸大學之客座與顧問教授。

1992年作者辭卻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系教職後,返回母校臺大講學,並在東海、輔仁、淡江與東吳大學開授古典馬克思主義、新馬克思主義、當代思潮諸課,指導博碩士學生多名。此外,前後出版有關馬克思思想介紹之專書計七種、文章四十多篇。

四年前當本人在臺大三研所擔任客座教授時,曾承蒙世界哲學家叢書主編傅偉勳教授與韋政通教授之好意,要作者接受三民書局之約聘為馬克思作傳,並為其學說與貢獻作一公正之評析。在經過慎重考慮後,決定接受此一挑戰。由於此時正是環球進入後冷戰的世紀杪,也正是舊蘇聯垮臺,東歐各國揚棄共產主義體制,而中、韓、越、古巴等信奉馬列主義者又面對改革開放的轉型期。因之,此一介紹馬克思學說與生平的工作,便面對嚴峻的挑戰,必須配合時代潮流的趨勢,作適時合理的述評,才不致陷於反共者之污衊與親共者之狡辯。為此,本書腹稿的醞釀,便花費不少的時間。不幸主編者之一的竹中與臺大之前輩傅偉勳教授竟於盛年逝世,不克親自看見本書之出梓,令人深覺痛惜,也是作者無可彌補之遺憾。

本書儘量取材馬克思及其戰友恩格斯的著作之德文原版,與英、法、日、中諸譯版,作為陳述馬克思生平、志業與思想之本源,另酌以英、美、德、法、日、中等國學者之評論與分析,來詳盡介紹其理念與學說。為此,本書分為三部份。第一個部份詳述馬克思的身世、家庭、少年與青年時由中學至大學的求學過程,以及學成後擔任短命的《萊茵報》編輯與當道過節的情況。依次介紹其婚姻,以及1843年秋以後流浪法、比、英,而最後定居倫敦的情形。此一傳記有異於正統馬克思主義者以英雄、以鬥士來美化,甚至神化馬克思,對作為常人的馬克思之坎坷生涯、病痛人生、夭折子女、恩愛伉儷,乃至其貧窮、喜憎、憤怒、狂妄、自私都有翔實的報導,這是一部華文馬克思傳記中的異數,值得讀者深思回味。

在第二部份,本書介紹馬克思最重大的幾項學說,包括他的人性觀、個人論、階級鬥爭說、社會觀、歷史唯物論,以及經濟、國家、政治、革命等觀點。配合作者近年研究馬克思的自由觀、正義觀、民主觀、倫理觀、社群觀、解放觀,當可以把馬克思學說的神髓,以淺白易懂的文字傳達給讀者,而絕非正統或官方共產主義者僵硬失效的教條之炒作。

第三部份則將馬克思一個世紀來對人類的影響與貢獻作出勾繪,一面批判正統馬克思主義過份崇奉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社會主義之機械宿命,他方面展示以批判和啟發人類解放意識而重人類主體動能與創造精神之西方與新馬克思主義之意義。更重要的,本書完全師法法國哲學家呂貝爾(Maximilien Rubel)所倡導的馬克思學(Marxologie),力求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對馬克思的志業與學說作出評析。

此書寫作過程中,承蒙海峽兩岸四地(臺灣、大陸、港、星)不少專家學者的指教,特別是臺大、淡大、輔仁、東吳、東海諸大學師生的研討,這是作者深為感謝之處。三研所碩士生邱思慎、李世泉、郭俊麟、王啟彰、胡志強協助打字、校對,功勞尤大,此外,政研所梁文傑、胡正光、社研所應靜海諸同學也熱心協助,都令我十二萬分的感激。本書係在本人多次返回新加坡與家人歡聚的假期,抽空趕稿。任教新加坡大學歐洲研究學程之內子蘇淑玉女士,幫忙借書、閱稿、整理文件,尤其令人感動。擔任律師職的長女寧馨和現任建築師的次女琮如之關懷和鼓勵,也是使此書終於問世的驅力,這都令作者深為感激的。但願此書為華文世界的讀者帶來認識馬克思為人與學思歷程的契機,也是對他的志業與貢獻有所瞭解的導讀,這將是本人最大的願望。

洪鎌德

1997年9月15日

 

目次

馬 克 思
目 次
「世界哲學家叢書」總序
序 言
第一部 身世、生涯、志業
第一章 家世與少年時代
第一節 馬克思的出身與家庭 5
第二節 幼年與少年時代 10
第二章 戀愛與升學
第一節 燕妮及其父親 17
第二節 波恩大學的年代 20
第三章 大學生涯和博士學位
第一節 柏林大學的時代 27
第二節 狂飆的年代 32
第三節 畢業與學位 39
第四章 撰稿與辦報
第一節 衣錦還鄉 45
第二節 《萊茵報》的編輯與撰文 50
第五章 結婚、勤讀與評論
第一節 燕爾新婚 57
第二節 黑格爾法律哲學批判與猶太人問題的討論 63
第六章 巴黎之旅
第一節 《德法年鑑》的編輯、發行和失敗 69
第二節 巴黎的居留 73
第三節 馬克思與恩格斯終生友誼的締造 77
第七章 布魯塞爾的流亡
第一節 由法京而赴比京 85
第二節 馬克思與其女傭的畸戀 92
第三節 馬、恩合寫《德意志意識形態》 94
第八章 組織共產黨聯盟
第一節 初訪英國 97
第二節 《共產黨宣言》的起草 103
第九章 1848年歐陸的大革命
第一節 巴黎的起義 107
第二節 《新萊茵報》的創辦、經營和關閉 112
第十章 倫敦流亡的貧困
第一節 居無定所、幾度搬遷 119
第二節 安貧樂道與事業不順 122
第三節 貧賤夫婦的病痛與孩子的夭折 126
第十一章 撰稿、苦讀、出書
第一節 文章憎命達──《論壇報》通訊員的鬱悴 133
第二節 政治經濟學的鑽研與寫作 138
第十二章 興訟、找錢、脫貧
第一節 「譭謗」案的始末 145
第二節 去荷蘭與柏林找錢 148
第三節 革命情誼的考驗 151
第四節 擺脫貧困、漸入佳境 153
第十三章 《資本論》的出版
第一節 撰寫過程的一波三折與作者的病痛 157
第二節 作客漢堡與漢諾威 161
第三節 出版後反應不夠熱烈 164
第四節 《資本論》遲來的勝利 167
第十四章 第一國際和巴黎公社
第一節 第一國際的興起與運作 173
第二節 馬克思的操盤 175
第三節 第一國際的分裂 178
第四節 普法戰爭與「國際」解體 180
第五節 巴黎公社的旋生旋滅 183
第十五章 病痛與悲哀的晚年
第一節 療養、療養、再療養 187
第二節 《哥達綱領》的批判 192
第三節 愛妻與長女的相繼死亡 195
第四節 馬克思的逝世 200
第二部 觀念、思想、理論
第十六章 馬克思論人與人性
第一節 資本主義社會下人性的墮落 211
第二節 黑格爾、費爾巴哈和馬克思人性觀的同異 214
第三節 人與自然 216
第四節 人與人類 217
第五節 人與社會 220
第六節 人與歷史 223
第七節 結論與批評 228
第十七章 馬克思論個人、階級與社會
第一節 前言:人是歷史和社會的動物 233
第二節 個人與個人主義 237
第三節 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 240
第四節 階級社會的出現與發展 242
第五節 階級屬性與類別 245
第六節 普勞階級與階級鬥爭 248
第七節 個人、自然、社會 250
第八節 社會經濟形構 252
第九節 社會與社群 254
第十節 結論:馬克思個人與社會觀之評析 256
第十八章 馬克思論歷史──歷史唯物論的析評
第一節 歷史的創造與歷史的理解 261
第二節 唯物史觀的理念泉源 263
第三節 唯物史觀的要義 265
第四節 由技術面轉向社會面──階級社會及其變遷 269
第五節 唯物史觀中物質或唯物主義的意涵 271
第六節 辯證法和歷史的辯證發展 274
第七節 結論與評估 277
第十九章 馬克思的經濟學說
第一節 馬克思經濟理論與資產階級經濟學說相左 283
第二節 價值與價格 285
第三節 剝削理論 288
第四節 利潤率的降低趨勢 290
第五節 資本主義的危機 293
第六節 資本主義的崩潰 297
第七節 馬克思經濟思想的評論 301
第二十章 馬克思的國家學說
第一節 國家生機說與國家工具說 307
第二節 嚮往黑格爾的理性國家觀 309
第三節 黑格爾國家學說的批判 311
第四節 國家形同宗教虛幻的共同體 314
第五節 人的解放和普勞階級的歷史角色 319
第六節 現代國家、普勞階級和社會革命 322
第七節 人的異化和資產階級的國家 325
第八節 唯物史觀與資本主義的國家 329
第九節 國家為階級統治的剝削工具 333
第十節 國家為社會寄生蟲說 336
第十一節 國家的消亡論 339
第十二節 馬克思國家觀的結論與批評 342
第二十一章 馬克思的政治觀
第一節 政治及其相關的議題 347
第二節 古希臘與現代政治本質的不同 351
第三節 國家有機說與人性復歸 353
第四節 公共事務與私人活動的分別 356
第五節 政治如同宗教虛幻不實 360
第六節 政治的根源在於經濟 364
第七節 政治是否受經濟決定? 368
第八節 革命、鬥爭、解放、危機 373
第九節 結論:馬克思政治觀的摘要與批評 377
第三部 演變、影響、展望
第二十二章 馬克思與馬克思主義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的出現 387
第二節 正統的馬克思主義──社會民主的理論與實踐 390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蘇維埃馬克思主義的崛起 395
第四節 西方馬克思主義 400
第二十三章 馬克思與當代
第一節 新馬克思主義與後馬克思主義 409
第二節 女性主義與歧異的政治 411
第三節 資本主義的變化──壟斷資本主義的出現 413
第四節 國家的角色和政治化的資本主義 415
第五節 世界體系和環球的資本主義 417
第六節 半世紀以來西方資本主義發展實況 420
第二十四章 馬克思與未來
第一節 兩種馬克思主義 425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實證化與科學化的弊端 429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的過時失效 432
第四節 馬克思與烏托邦 437
參考書目 441
馬克思年表 455
人名索引 467
事物索引 483

書評

人間過客 (2007/04/19 00:00 發表)
在這本《馬克思》中,花了近一半的篇幅跟讀者詳細介紹馬克思的生平。讓我們了解到,原來有「共產主義之父」稱號的馬克思,並不是什麼妖魔鬼怪!他是一個平凡人,甚至是個一般人眼中的失敗者。  另一半的篇幅則是介紹馬克思的理論。馬克思告訴我們:「哲學家的工作不是解釋這個世界,而是要改變它。」他與他的後繼者的確做到了這點,他們的確改變了這個世界,但是我們應該更進一步想一想:光是「改變」這個世界,人類就能活得更好嗎?如果不同意他的想法,我們是不是能夠另闢蹊徑,為自己、為人類找到一個更好的出口?馬克思踏出了他的一大步,我們又是否能夠走出自己的路?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60
舊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