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中國死亡智慧(平)
滿額折
中國死亡智慧(平)
中國死亡智慧(平)
中國死亡智慧(平)
中國死亡智慧(平)
中國死亡智慧(平)
中國死亡智慧(平)
中國死亡智慧(平)
中國死亡智慧(平)
中國死亡智慧(平)

中國死亡智慧(平)

定  價:NT$ 160 元
優惠價:90144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16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人類對自身的了解遠不如對自然與社會的認識,人的生活又是一種變幻無窮、充滿著種種可能性的過程。因此,人生的諸問題是永恒的「斯芬克斯」之謎。但所謂「人生」,實際上既包括「生」的方面,亦涵攝「死」的方面。 如果說,「生」的問題已難以弄清楚,那麼,「死」的問題就更是一個千古難釋之謎。人類鍥而不捨地發展文化,運用不斷進步的科技解決生存的問題,又用藝術、宗教等來豐富生活,滿足精神上的需求。遺憾的是,長期以來人類 在解決死亡的問題上卻一籌莫展,這使人類生存的「天平」嚴重地傾斜於「生」而忽略了「死」。本書試圖發掘中國古代的幾種主要的死已智慧,貢獻給忙碌於日常生計的現代人,以期增益人們對死亡的理解和心理調適能力,使人 類在「生」與「死」的問題上趨於基本的平衡。

作者簡介

 鄭曉江

1957年6月生,江西萬戴縣人。現任國際中國哲學學會會員、江西省青年社會科學工作者協會副秘書長、南昌大學哲學系副教授。長期從事中國哲學與文化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尤其側重在中西人生哲學的研究,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著有《楊簡》等書。

 

一九八九年五月,在北京臥佛寺由中國文化書院、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合辦的「紀念五四運動七十周年」研討會上,我與鄭曉江教授初次相識,會上人多,並沒有多少交談的機會,僅知他是治中國哲學思想的同行。
 
一九九一年十月,鄭教授託人帶來一冊新著《中國人生理論史鑒》(與程林輝合著)到臺北轉交給我,從此我們有了書信往來。這是一部從宏觀的角度,對中國人生哲學,做系統研究的專著,上自先秦諸子,下及近代的康有為、孫中山,除了學術的價值之外,也溶入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與理解,其目的是希望對現代中國人建立新人生觀有所啟迪。
 
九一年後,我又收到鄭教授八九年出版的《傳統──現代人的兩刃劍》,和九二年出版的《中華民族精神之源》,前一書是以檢討大陸八十年代的「文化熱」為起點,批判地考察中國傳統文化,並為評價西方文化提供新視野、新方法。後一書是本著「既不苛求古人,更不盲目推崇古人」的態度,對中華民族的精神做一種追究根底式的探索,期有助於現代中國人認清傳統民族精神的源頭及特質,從而增強歷史責任感,使中華民族永遠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其寫作方式,除了觀念性的闡述,也著重民族精神在傳統歷史中的具體實踐,以及現代價值的反思。
 
我讀這些書,總的印象是:其人勤奮、好學、熱情;其書文思敏捷,才華橫溢,能分析、能綜合,因具有強烈的時代感,使內容不侷限於學術,而是為了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的未來在思考。
 
鄭曉江教授在文革後才踏入大學之門,是典型的新一代的學人,青少年時,遭逢毀滅性的十年,根本無法受常規的教育,在這種歷史斷裂的情況下,無論是理解或精神,要接上中國文化思想的大傳統,談何容易!在我對大陸書極有限的閱讀中,新一代的學者,針對某一斷代、某一專題而有相當成就的,已大有人在,像曉江以三十多歲的年紀,離開大學不到十年的時光,就能貫通古今,寫出幾本夠水準的著作,尚不多見。由此不難想像,他在作為一個教師的清苦生活中,精神是如何憤發,意志是如何堅定,沒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精神,是很難幹得下去的。尤其近年來,在知識分子紛紛「下海」的風潮中,曉江仍堅守自己的志業,在江西大學青山湖畔的斗室中,埋首鑽研,奮勇向進,著作不輟,實在令人敬佩。
 
《中國死亡智慧》是我讀到他的第四部著作,是最新的工作成果,與以往的幾部比起來,規模雖不如《中國人生理論史鑒》、《中華民族精神之源》宏大,但思考更加精密,學術的品質也有所提昇,這一類的題目,在研究中國文化思想的領域裏,也是一向比較忽略的。因為作者在撰寫《中國人生理論史鑒》一書時,便已相當全面地閱讀過歷代的重要經典,那時已發現很多地方都談到「死」的問題,因篇幅所限,無法一併處理,故此書可以說是從事人生理論探索的延伸而得的副產品。
 
我讀《中國死亡智慧》的印象,覺得此書至少有三大特色:
 
第一,中國死亡學的類型化
 
中國思想傳統中的儒、道、釋三家,對死亡問題的處理,含有豐富的智慧,這是一般都知道的。但本書的討論,在三家之外,還包括墨家與法家,探討的方式,除了闡述各家有關死亡的基本觀念,主要內容,還特別注重其特色,顯示欲將中國死亡學類型化的企圖。類型化有助於我們在廣泛的論述中,把握各家死亡學的特質。例如(1)儒家:作者認為具有人文精神的儒家,是從其特有的宇宙創生論和哲學本體論出發,指出「死」乃是人自然且必然的歸宿,這種對死亡的基本態度,本質上是理性主義的,在中國歷史上起了抑制宗教情緒漫延的作用(頁十七)。(2)道家:道家視「死」為大化流行的某一特定階段,具有動態性、與「生」的共通性及必然的性質,這種對死亡本質的看法,基本上走的是一種自然的理性主義道路。其與儒家的不同,在道家要求的是棄人間的分辨判斷式的小智,摒棄世俗人的邏輯和思考模式,直接與「大道」同一,然後再觀照生與死,這是一條體驗式的神秘主義途徑(頁五五)。(3)佛家:依據佛家的死亡智慧,人不僅有一「生」,且有無數循環之「生」,而「死」不過就是這種輪迴不已之「生」的中介或橋樑。佛家又揭示了「死」是人永遠擺脫不了的痛苦歸宿,是另一種痛苦的開端,這種死亡智慧的基本點,在於以「苦」以「死」來激發世人出家為僧,看破紅塵,進而超越生死(頁一六五、一七一)。(4)墨家:在死亡問題上,墨家採取了一種實用的經驗主義方法,重點在對死進行效用性的實利考察,不僅對「死」取一種純理智的態度,也充分注意到死亡過程中人的情感問題。墨家還特別反對人在生死問題上聽天由命的消極態度,推崇一種積極有為的生死觀(頁九十)。(5)法家:以韓非子為代表的法家死亡智慧,主要是從「定理有存亡」的角度觀照死亡的本質,又借助於老子的「道」來打通本體界與現象界,從而提供給人們一種冷靜而又理智的死亡智慧。韓非認為,人們在利己心的驅策下,可以赴死不懼,而君主們則可利用這一點來治國安邦,因此在法家,政治的價值高於一切,國家的安定重於人民的生死,透露著法家死亡智慧的冷酷性(頁一二四)。
 
墨家、法家在中國傳統的死亡學中,雖具備一定的特質,而成為獨特的類型,但其內涵與涉及的生命層面,畢竟不能與儒、道、釋三家等量齊觀,這一點在本書對各家的鋪陳中,大抵也看得出來。死亡智慧或死亡學的探討,基本上都是宗教性的,一九九三年傅偉勳教授在新著《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中,舉出「非制度化的宗教」的十項要素是:(1)開創人格。(2)基本聖典。(3)終極關懷。(4)終極實在。(5)終極目標。(6)終極承擔或獻身。(7)解脫進路。(8)世界觀。(9)人生觀。(10)精神共同體(頁一○三─四)。儘管在程度上有輕重、強弱的差異,儒、道、釋三家大抵都具備這十項要素,而對死亡進行效用性的實利考察的墨家,與視政治櫂力的價值重於人民生死的法家,顯然是不完備的。由此也似乎不難了解,墨家、法家,在重視生命與價值問題的中國文化思想傳統中,終於無法成為主流的部分原因。
 
第二,理論與實踐並重
 
死亡智慧或死亡學,當然可以從理論上加以探討,哲學家處理死亡問題,本來就是如此。但在重視生命與價值問題的中國文化,一向強調實踐,所以死亡智慧或死亡學,在理論的探討之外,在歷代的人物中皆不乏具體的見證,有了具體而活生生的見證,才能使理論性的智慧,化為人格的光輝,才能發揮感召的作用,擴大其影饗力。
 
基於以上的了解,我認為本書在展示各家死亡智慧的基本觀念、主要內容之外,更進而闡述了具體歷史人物的活動,以及他們對生死的看法,尤其是描述他們如何運用觀念性的死亡智慧於現實生活之中,相應於強調實踐的中國文化傳統而言,作者如此安排,不但合理,且有必要。
 
書中列舉儒家死亡智慧的實踐者,有「殺身成仁」的文天祥,寧死不辱君命的蘇武,「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道家死亡智慧的實踐者,除了《莊子》書中一些「齊生死」的人物之外,還包括視人間富貴榮華為糞土的嚴光,好為「逍遙」的宗炳,「相忘於江湖」的漁父。佛家死亡智慧的實踐者,乃直接以其開創人釋迦牟尼為例。墨家死亡智慧的實踐者,有「死易生難」的公孫杵臼和程嬰,尚義的死士田光、荊軻與高漸離,家財萬貫卻主薄葬的楊王孫。法家較特殊,如使秦國富兵強,卻身遭車裂的商鞅,玩弄權術終終被權術所害的李斯,他們當然不會自願去實踐法家冷酷性的死亡智慧,卻不能不自食其果,不得不淪喪於他們竭力擁戴的「獨制於天下而無所制」的權力遊戲之中。
 
第三,中國死亡智慧的現代意義
 
文化有盛衰,歷史有興亡,社會有變遷,而人必須面對死亡的問題,這卻是千古不變,人人平等的。因此,傳統中國的死亡智慧,對現代人仍具有一定的意義與啟示,本是自明的道理。傅偉勳兄在前引的書中,是要促進「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的建立,卻以許多篇幅介紹儒、道、彿三家的生死觀,自然是因為其中仍有雙富的資源,值得現代人借鏡。
 
雖是自明的道理,要一一加以說明,也需要一番思辯的功夫。根據作者的說明,對一般人而言,儒家教人要「樂天知命」,無所憂慮,重要的是如何搞好生前事業的開拓,以生前的努力來消弭對死亡的恐懼。在進德的高層次上,則希望將個體的有限生命與整個的永恒德性合為一體,以超越時空的特性,擺脫個人的死亡。道家死亡智慧對現代人的啟迪,也可分高低兩層,在低層次上,道家主張「衛生之經」,又重視「養生」,它要求世人,雖不必為「生」而喜,也不必為「死」而悲,但作為自然造他的「人」,還是應該保住「生命本真」,努力活夠大自然賦予的生命時限。在高層上,人既然必死,就應經由「無欲」、「虛靜」的工夫,與無為自然之「道」合為一體,以達到個體生命的永恒。佛家視世俗之人無不陷入永受苦難的生死輪迴之中的智慧,除了有助於沉溺在感官享樂,從不思死後事的芸芸眾生清醒之外,還足以激發人的悲憫之情,將之轉化成一種自覺地為他人為社會忘我的奉獻精神。墨家本諸「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的救世精神,而主張積極有為的生死觀,有助於重建現代人的社會責任感;對人死後的安排上,墨家要求薄葬、節哀,這種冷靜務實的態度,在今天豈不仍具有現實的價值?在現代意義上,法家是一個例外,法家視人命如草芥,政治權勢的價值高於一切的生死觀,本書作者認為應該予以徹底摒棄。
 
本書的內容,雖已包括中國大傳統中最主要的五家,但畢竟是概述性的,中國的生死之學(「生」、「死」問題,密切相關,本書的書名如易以《中國生死智慧》,也無不可),還有廣大的天地可以發展,研究的方式也可以多樣化,例如儒家,五十年代唐君毅先生的〈死生之說與幽明之際〉(見《人生之體驗續編》),即本於「知生以知死」、「敬鬼神而成人生之大道」的儒家立場,就祭祀與禮樂,闡發儒學如何澈通死生與幽明,顯示儒家生死學與各大宗教之不同。至於佛教,誠如傅偉動兄所說,「生死大事」四字足以說盡佛教的存在意義(見前引書頁一四一),而佛教的經典已非「汗牛充棟」所能形容。與道家關係密切的道教,乃專門探求不死問題的本土宗教,目前正風行海內外的氣功,乃源於道教的內丹派,學習氣功是為了養生,研究氣功,也可以說是一種延後死亡之學,這門學問正方興未艾。一九八三年,余英時教授發表〈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一文,主要探討彿教傳入以前中國人關於天堂與地獄的觀念,所使用的材料,有最新考古所獲,文獻方面也幾皆在本書之外。
 
最後,我想對本書處理的技術上,提出兩點看法:(1)研究古典的引文,究竟應引用原文,還是要譯成今文,這是一個可以商榷的問題。為了一般讀者閱讀古典的方便,將古代重要典籍譯成現代通行的文字,確有必要。但學術性著作,我認為仍應引用原文,如原文特別難懂,不妨將譯文納入注中,正常的情形下,應在解釋中加入解決。如果是通俗性的著作,不妨將原文翻譯,但必須一律。像本書忽而引用原文,忽而又譯為今文,使行文顯得很不協調。(2)歷史人物在死亡智慧的實踐上,本書採取的辦法是根據史書的記載直譯,這不但使文字冗長,也與其他部分的論述文體有些不調和,似乎可就人物走向死亡的過程,就其重點設計出一系列類似概念架構的條目,如「人生遭遇」、「死亡智慧的體認」、「死亡的抉擇及其心理狀態」、「死亡過程及臨終遺言」等等,逐點加以分析和說明。
 
韋政通
一九九四年元月三十一日
序於臺北市內湖碧湖之濱

目次


內容提要
序論 人類迫切需要死亡智慧
 一、「死」:千古難釋之謎
 二、「死」:科學的闡釋與超越的智慧
 三、「死」:中國智者的沉思
第一章 「殺身成仁」的智慧──儒家的死亡觀及死亡實踐
 一、「生」、「死」能溝通嗎?
 二、超越死亡之路
 三、死亡的心理慰藉?
 四、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五、儒家死亡智慧給現代人的啟迪
第二章 「生死齊一」的智慧──道家的死亡觀及死亡實踐
 一、「死」:「事之變,命之行也」
 二、免於早死的「衛生之經」
 三、怎樣才能「死而不亡」
 四、「相忘以生,無所終窮」
 五、道家死亡智慧如是說
第三章 慷慨赴死的智慧──墨家的死亡觀及死亡實踐
 一、「死」:命定還是非命定?
 二、生死抉擇的價值標準
 三、死後的世界:喪葬及鬼神
 四、「吾如其易者,請先死」
 五、墨家死亡智慧的益智作用
第四章 冷酷生死的智慧──法家的死亡觀及死亡實踐
 一、生死之化的「定理」
 二、避死免禍的三途徑?
 三、「死」的價值在何處
 四、「夫生而亂,不如死而治」
 五、法家死亡智慧能給我們一些什麼啟示?
第五章 死後新生的智慧──佛家的死亡觀及死亡實踐
 一、「死」:人輪迴「六趣」的中介
 二、超脫生死:「涅槃」
 三、求死之路:守戒
 四、「唯大涅槃,是所歸趨」
 五、佛家死亡智慧如是說
附錄 試析當代大陸中國的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死亡觀念的選擇
主要參考文獻
後 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144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