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1908)
電子書 (51)
政府出版品 (1905)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1457)
無法訂購商品 (502)
庫存狀況

有庫存 (298)
無庫存 (1661)
商品定價

$199以下 (1514)
$200~$399 (332)
$400~$599 (67)
$600~$799 (11)
$800以上 (35)
出版日期

2024年 (8)
2022~2023 (84)
2020~2021 (156)
2018~2019 (274)
2016~2017 (498)
2016年以前 (828)
裝訂方式

平裝 (1773)
精裝 (60)
軟精 (11)
盒裝 (3)
適讀年齡

學齡前 (1)
小學 (5)
作者

教育部 (229)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編輯 (94)
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編輯 (38)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編輯 (27)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25)
教育部編 (20)
無作者 (18)
教育部統計處 (16)
古國順、江俊龍、李坤錦、林賢峰、邱坤玉、范文芳、徐登志、徐貴榮、徐超聖、陳秀琪、彭欽清、楊政男、廖偉成、謝杰雄、鍾屏蘭、羅肇錦、龔萬灶 (15)
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 (13)
張明文-總編輯 (12)
歐亞美 (1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編撰 (10)
教育部編著 (10)
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9)
羅福慶、王麗惠、吳正英、孫溪州、黃貴潮、羅源順、林建成 (9)
華阿財、林文川、菈露依‧塔福樂安、葛隆盛、戴明雄、蕭政國、謝文德 (9)
國立空中大學健康家庭研究中心編撰 (8)
客家語分級教材編輯小組 (8)
出版社/品牌

教育部 (1399)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66)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93)
教育部體育署 (40)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21)
教育部統計處 (14)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5)
教育部課綱推動專辦 (4)
教育部體育司 (4)
教育部特教小組 (3)
實踐大學推廣教育部 (2)
教育部中教司 (2)
教育部協作中心 (2)
教育部技職司 (2)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總會教育部 (1)
教育部社教司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1959筆商品,12/98頁
邁向學習社會
滿額折
出版社:教育部  出版日:1998/03/01 裝訂:平裝
圖書館在資訊時代的新任務是培養終身學習、獨立自主的現代國民,使其具備資訊之素養;國家圖書館為提升民眾利用圖書館的興趣與資訊素養的水準,並配合「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第五方案—結合圖書館推動讀書會活動
定價:150 元, 優惠價:1 150
庫存:1
學校法人及其所屬私立學校教職員退休撫卹離職資遣儲金監理法規輯要及釋例彙編
滿額折
作者:教育部私校退撫儲金監理會  出版社:教育部  出版日:2022/09/05 裝訂:平裝
本彙編係蒐集與私校教職員退休、撫卹、離職、資遣有關之現行重要且常用之法規及釋例,加以彙整編印,除提供各級教育主管行政機關及私立學校人事人員作為辦理人事業務之工具書外,亦提供各私立學校教職員在個人權益上之重要參考。
定價:250 元, 優惠價:1 250
庫存:3
學校體育雙月刊156期第26卷第5期:適應體育(105/10)
滿額折
出版社:教育部體育署  出版日:2016/10/01 裝訂:平裝
為探索當今我國適應體育發展挑戰的因應策略,教育部體育署於2015年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進行「精進我國推動適應體育政策公聽會計畫」,透過全國北中南東四區域舉行適應體育政策公聽會,希冀透過公聽會與專家審查會議廣納全國各界意見,並同時檢視、釐清與研討目前我國適應體育的發展現況、困難挑戰與因應策略。根據該公聽會的成果可以發現,我國目前應積極進行的方向大致上可分為下列五點:(一)適應體育政策推廣,主要工作
定價:100 元, 優惠價:88 88
庫存:1
後期中等教育共同核心課程指引
滿額折
作者:陳益興  出版社:教育部中教司  出版日:2005/05/01 裝訂:平裝
提供各主管教育機關、各高級中學、各高級職業學校、師資培育機構、本部各單位了解後期中等教育共同核心課程
定價:80 元, 優惠價:1 80
庫存:1
學校體育雙月刊153期第26卷第2期:體育課程綱要(105/04)
滿額折
作者:教育部  出版社:教育部體育署  出版日:2016/04/01 裝訂:平裝
學校體育雙月刊153期第26卷第2期:體育課程綱要(105/04) 【中心論壇】十二年國教體育課程綱要與學校體育【本期主題】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體育課程與教學【本期主題】談十二年國教體育課程課綱之研修特點【本期主題】談十二年國教健體課綱草案與體育教學因應【本期主題】十二年國教體育課時增加的芻議【本期主題】談十二年國教體育班課程綱要草案的修訂理念與內容【封面故事】中山工商女子排球隊【封面故事】臺南鹽水
定價:100 元, 優惠價:88 88
庫存:2
學校體育雙月刊159期第27卷第2期:校園安全運動防護(106/04)
滿額折
出版社:教育部體育署  出版日:2017/04/01 裝訂:平裝
校園運動安全存在著「人」、「事」、「時」、「地」、「物」等風險因素,學生人數眾多,於運動時可能有其潛在之健康危險因子及不適合運動時之身體狀況,若忽略運動型態與運動強度的選擇與調整,則可能對身體產生過度刺激;運動傷害防護首重預防,校方與教師在校園運動安全維護上,負有安全監督責任,防止學生因誤用器材設備、體育活動疏忽而產生的意外事故。學校應依據「加強校園運動安全注意事項」,在運動傷害事件未發生前,先
定價:100 元, 優惠價:88 88
庫存:1
學校體育雙月刊160期第27卷第3期:體育教師專業成長(106/06)
滿額折
作者:教育部  出版社:教育部體育署  出版日:2017/06/01 裝訂:平裝
從教師生命史的視角來關注體育教師專業成長,一位體育教師的生成,從進入高等教育階段取得修習教育學程開始,在完成教育學程取並得大學文憑後,還要走入學校完成教育實習,再通過教師檢定考試、獲得合格教師證書,之後並有漫長的教師甄試過程,直到考上正式教師、取得教職。然而,從長期的職涯發展過程來看,這還只是起點,接著要經歷苦澀的生手教師階段,才能倒吃甘蔗地達到經驗教師階段,期間必須艱苦地持續學習,繼續教育自己
定價:100 元, 優惠價:88 88
庫存:2
學校體育雙月刊161期第27卷第4期:體育特色課程(106/08)
滿額折
作者:教育部  出版社:教育部體育署  出版日:2017/08/01 裝訂:平裝
2000年,臺灣實施九年一貫學校本位課程初期,由於教師對學校本位課程意識較為淡薄,教師課程自主性低,課程設計素養的欠缺,造成學校本位課程推動困難。持平而論,十幾年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行動經驗,各級學校已逐漸在建立較有特色的學校課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已日漸在進步中,十二年國教的實施,更能夠深化學校本位體育特色課程之發展。
定價:100 元, 優惠價:88 88
庫存:2
學校體育雙月刊155期第26卷第4期:優質體育教學(105/08)
滿額折
出版社:教育部體育署  出版日:2016/08/01 裝訂:平裝
本期主題-優質體育教學
定價:100 元, 優惠價:88 88
庫存:1
學校體育雙月刊154期第26卷第3期:改革議題與學校體育(105/06)
滿額折
出版社:教育部體育署  出版日:2016/06/01 裝訂:平裝
本期主題-奧林匹克 2020改革議題與學校體育
定價:100 元, 優惠價:88 88
庫存:2
學校體育雙月刊158期第27卷第1期:學校體育課教學設備器材(106/02)
滿額折
出版社:教育部體育署  出版日:2017/02/01 裝訂:平裝
定價:100 元, 優惠價:88 88
庫存:1
學校體育雙月刊157期第26卷第6期:水域運動(105/12)
滿額折
出版社:教育部體育署  出版日:2016/12/01 裝訂:平裝
主題文章教育部學生水域運動發展策略—現況與未來建議學校水域運動安全教育救生員認證與培訓開放水域戲水和游泳活動風險因子與其因應方式水域運動教學推廣—以臺北市松山運動中心為例
定價:100 元, 優惠價:88 88
庫存:2
高教創新NO.36(110/01)
滿額折
出版社: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出版日:2021/01/01 裝訂:平裝
對於念博士,一般人直覺的反應,不外乎是畢業後到大學當教授。然而,只有大學才需要博士級人才嗎?不,事實上,企業也需要。 特別在大學面臨少子化衝擊,教職供應有限的當下,在另一端,有很多企業卻苦於技術升級或企業轉型的需求,找不到更高階的研發人才。如何縮小這兩端的差距,讓更多博士級人才能在企業發光發熱,成為教育部推動「補助大學校院產學合作培育博士級研發人才計畫」(簡稱產博計畫)的目標。 透過制度設計,這項
定價:40 元, 優惠價:1 40
庫存:1
高教創新NO.47(111/11)
滿額折
出版社: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出版日:2022/11/01 裝訂:平裝
臺灣產業面臨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加強人才培育。為了縮小產學間落差,培育更多可用之才,教育部端出「產學攜手合作計畫」,建構由學校直通企業的人才供應鏈,也讓更多年輕學子在職涯上做到學用合一。 實施以來,這項政策漸漸發揮效益。其中有不少師生合力的故事令人動容。本期高教創新將帶讀者深入雲林科技大學、高雄科技大學以及正修科技大學的現場,見證這項計畫如何引領技職學子,自帶本領闖出生涯一片天。其中,臺灣鑄造品工業同業公會前理事長廖坤成以鑄造業為例,分享如何透過鑄造產攜專班發揮示範效果,再引進其他產業響應,過程值得一讀。 另外兩則人物故事,也相當激勵人心:分別是第二十五屆國家講座主持人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終身特聘教授張清風,與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特聘教授林依依。 張清風是全球第一個發現黑鯛魚有「性轉變」機制,以及全球第一個發現珊瑚具有性荷爾蒙生殖的奧秘。他在黑鯛等魚類的研究發現,對臺灣水產養殖有非常大的貢獻。 林依依則是全球首位揭秘超級颱風的女科學家,大幅增進人類對於颱風運作生成機制的理解。 兩位科學家各有擅場,但共通點是,成功未必要靠天資聰穎,卻一定要有願意突破難關的高意志力,與勤奮編織夢想的人格特質。他們的奮鬥歷程,相信會對讀者帶來啟發。 至於高雄餐旅大學在大學社會責任端,發起臺灣地酒文化再生運動,用專業協助在地農民透過契作改善經濟,並解決稻米過剩問題。臺東大學帶領學生與當地溫泉業者合作建置溫差發電系統,發電電力足以點亮停車場、女性更衣區及路燈照明。這些都是大學與地方互動的創新優良案例。 最後,本期高教創新國際欄位收錄了日本一橋大學蛻變、轉型的歷程。走過一百多年歲月,這所大學總是傾聽社會聲音,培養符合當代需求的人才。以培育法商人才聞名的一橋大學,正在轉型成為結合文理的大學,試圖培育未來的人才,解決更前衛的社會問題與需求。他們的轉型故事,有許多面向,是與日本政經環境多有類似的臺灣可以借鏡的。
定價:40 元, 優惠價:1 40
庫存:3
高教創新NO.42(111/01)
滿額折
作者:教育部  出版社: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出版日:2022/01/01 裝訂:平裝
全球化經濟下,沒有人能忽略國際觀與做一個世界公民的重要性,但這兩件事的前提,是先具備與其他文化溝通的能力,對國際語言的掌握,是第一個要素。 對大學來說,打造一個國際化校園,建構師生國際化的學習環境,則是培養人才語言力的基礎建設。 教育部在二O二一年九月推出的「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正是高等教育推動雙語化的一大助力。各校也在這項計畫下,紛紛發展出獨具特色的外語教學活動。 以臺灣大學來說,二O二一年九月,臺大成立專責的一級學校單位-雙語教育中心,由副校長周蓓親自領軍,培訓英語授課教師。同時,雙語教育中心打破傳統框架,與國外大學共同開設遠距教學課程,提供學生更豐富的英語授課內容。 包括元智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與臺北科技大學、中山大學,也都善用計畫串聯內部資源,提升師資外語素養,並同步創造學生更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語的機會。 簡單說,未來不具備一定的外語能力,就很難從大學畢業。這也象徵著從雙語教育邁向雙語國家所跨進的一大步,是臺灣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本期高教創新還有兩篇值得一讀的人物故事。故事的主角分別是積極促成海洋人才培養的師鐸獎得主-高雄科技大學副校長俞克維,以及帶來跨域學研與技轉高度貢獻的第二十四屆國家講座主持人-臺灣大學工學院院長陳文章。相信讀者能藉由兩人的生命故事及學思歷程,感受到他們一路走來不變的初心與熱誠。 鏡頭來到成功大學醫學院,本期高教創新也帶讀者一見創新的醫學實務教育。成功大學醫學院善用虛擬實境技術,使學生在擬真的環境下探討醫療個案。「科技翻轉教育」這項願景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已實踐落地的現實。 同樣達到翻轉的效果,美國的伍斯特理工學院運用專案式學習,啟發學生對社會議題的意識。透過自我引導發現問題,進一步為問題尋求解答。專案式學習究竟是什麼?推薦讀者了解。
定價:40 元, 優惠價:1 40
庫存:1
高教創新NO.40(110/09)公私立大學合併計畫-先合作在合併,建構自我創新模式
滿額折
出版社: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出版日:2021/09/01 裝訂:平裝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面對少子化、全球化與數位科技的衝擊,高等教育同樣面對這樣的考驗。關於如何透過校際的資源整合來達到互補、創新,創造卓越,成為高教界愈發重要的議題。 校際合併是條長路。從學校定位、校園治理的法源根據、合併後效益等都需被妥善評估。不過,合併不是唯一的做法,如果能跳出零和思維,從雙贏面思考,其實有更多靈活、彈性的做法,可以促進大學間的交流整合。 例如,高等教育聯盟以合聘教師、
定價:40 元, 優惠價:1 40
庫存:1
高教創新NO.52(112/09)新宿舍計畫
滿額折
出版社: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出版日:2023/09/01 裝訂:平裝
對每一個曾在外縣市求學經驗的學子而言,幾乎都有對宿舍的特殊回憶。無論是上課空堂休憩、小組討論交流,累積各種社群互動的重要場域,可說是在大學生涯的陪跑員。 這期高教創新收錄了臺北藝術大學、中央大學、勤益科技大學、南臺科技大學大專院校在「新宿舍計畫」下,從宿舍結構、功能性,到場域願景創新,利用宿舍推動高教競爭力的案例。別出心裁的規劃,帶動宿舍與學生更深的生命連結。 大學以「學人」為本的規劃設計,是點燃學術量能的關鍵,而結予良好的研究空間與彈性、鼓勵學人與在地的串聯,也正向增強了大學與世界呼應的強度。 本期分享兩個案例;一是中原大學在看見環境永續趨勢後所研發更永續的石墨烯生產技術;另一個則是臺東大學USR計畫下,從地方農經創新及部落特色推廣,為花東社群創造與世界全新連結的感人故事。 這期人物篇報導的兩位主角,分別是臺灣大學應用數學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王振男與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陳文屏;他們在數學及自然科學領域均獲得學術肯定,而他們成就背後的奧秘是:邁向未知的領域,帶著勇於推理解答的特質。
定價:40 元, 優惠價:1 40
庫存:5
高教創新NO.33(109/07)
滿額折
出版社: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出版日:2020/07/01 裝訂:平裝
定價:40 元, 優惠價:1 40
庫存:1
高教創新NO.48(112/01)
滿額折
作者:教育部  出版社: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出版日:2023/01/01 裝訂:平裝
當世界掀起多元共融浪潮、社會的性別文化意識快速提高時,向來以男性居多的科學研究領域跟上腳步了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近期推進的「教育部補助大學校院STEM領域及女性研發人才培育計畫」,正是針對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等領域,推進並凝聚產學交流中的女性力量。 本期高教創新的封面故事系統報導,包含由中央大學發起的「高分子化學產業女性研發人才培育計畫」、中山大學與台積電共同培育先進半導體女性研發人才,中興大學試圖提升永續人才競爭力……等幾個學校現場,帶讀者看見這項計畫如何培育STEM及跨域多元人才、激發更多女性師生共同參與、並結合高中端將STEM概念向下札根。 一旦有更多女性人才加入,相信科學界的發展也會出現更多元、創新的面貌。 在崗位上孜孜不懈的人,總是令人動容。本期高教創新有另外兩篇人物實記,故事主角分別是第二十五屆國家講座主持人--中興大學生物科技學研究所講座教授楊長賢,以及第四屆國家產學大師獎得主-屏東科技大學獸醫學系特聘教授陳石柱。雖然研究的主題不同,但兩人的研究精神卻有共通之處:不但一路走來始終勇於自我挑戰,碰到瓶頸更絕不退縮,不斷嘗試力求找到解方。這樣不屈不撓的精神,相信可以帶給讀者很多啟發。 同樣令人振奮的,是對未來世界的期待,與對創新生活的想像。勤益科技大學正嘗試將更具環保特質的循環系統,開發為能源再生解決方案。而南華大學則試圖結合慢活哲學與地域特色,建立承接年長者的社區機制,帶給他們幸福晚年。 引領學習潮流的場域,除了實體校園,這個世紀更多了數位的選項。沒錯,那正是迅速崛起的數位學習課程。線上學習究竟有什麼優勢,能夠快速黏著學員,轉變學習市場的規則,甚至顛覆傳統高教界?這幾個議題將在國際視野欄位中看到完整報導?
定價:40 元, 優惠價:1 40
庫存:9
高教創新NO.39(110/07)
滿額折
出版社: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出版日:2021/07/01 裝訂:平裝
在區域經濟成為主流,區域職場成為未來人才工作放眼的新舞臺時,大學也必須與時俱進,發揮培養相關人才的功能。 東協十國土地面積超過四四六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六.五億。成立的東協經濟共同體,已整合為一個總人口大於北美自由貿易區與歐盟的全球第三大市場(僅次於中國大陸與印度),過去二十年經濟快速成長,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 距離東南亞並不遠的臺灣,能夠做些什麼?在政府喊出「新南向政策」的同時,摩拳擦掌的不只
定價:40 元, 優惠價:1 40
庫存:1
  • 1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98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