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5)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5)
庫存狀況

有庫存 (4)
無庫存 (1)
商品定價

$200~$399 (1)
$400~$599 (2)
$600~$799 (1)
$800以上 (1)
出版日期

2022~2023 (1)
2020~2021 (2)
2018~2019 (1)
裝訂方式

平裝 (5)
作者

任依島 (1)
林萬億-主編;林萬億、李易駿、李宜興、賴兩陽、黃彥宜、吳明儒、黃肇新、張麗珠、黃盈豪-合著 (1)
王金永、李易蓁、李玟王巽、陳杏容 (1)
葉美玉-總校閱.作;陸振芳、陳志根、董靜娟、劉杏元、宋素卿、邱念睦、楊晴惠、呂雀芬、廖珮君、蔡碧藍、黃靜鳳、謝彬彬、溫玉仁、陳妙絹、郭雅玲、楊秋玲、張嘉琦-編著 (1)
蔡芸芳-總校閱;林靜幸、方茂守、蘇淑芳、黃耀輝、李怡賢、李慧鶯、林靜蘭、邵文娟、林美伶、李秀瓊、許玫琪、陳坤虎、陳宣佑、陸秀芳、高玉貞、孫凡軻、楊均典、蕭秋月、林梅鳳、李坤黛、馬維芬、張秀如、熊德筠、李世凱、常善媚、張碧珊、梁妙儀、劉玫宜、李錦彪、洪翠妹、彭依萍、陳庭羽-著 (1)
出版社/品牌

新學林 (1)
游擊文化 (1)
華格那企業 (1)
雙葉書廊 (1)
高立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5筆商品,1/1頁
精神衛生護理學
滿額折
本書依據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DSM-5)及國際疾病診斷分類(ICD-10),將精神科疾病加以分類和定義。由精神衛生基本概念開始介紹,讓讀者瞭解精神衛生領域的三段五級整體概念之後,再一一介紹精神疾病的概念與照護重點,最後再提到社區精神復健護理及重大傳染病造成個體心理衛生影響及其照護,可提供讀者完整而豐富的知識。章前整理有章節架構圖及學習目標,章末搭配歷屆國考題與案例問題與討論,安排讀者漸進式學習並於課後檢視學習成果,以達融會貫通之效。
定價:750 元, 優惠價:1 750
庫存:2
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工作手冊
滿額折
作者:林萬億-主編; 林萬億; 李易駿; 李宜興; 賴兩陽; 黃彥宜; 吳明儒; 黃肇新; 張麗珠; 黃盈豪-合著  出版社:雙葉書廊  出版日:2020/05/01 裝訂:平裝
本書的編撰希望社會工作界重新重視「以社區為對象之工作方法」的重要性。不論是以社區為基礎的兒童保護、學校社會工作、脫貧計畫、老人關懷、長期照顧、精神復健、防災計畫、犯罪預防,或是社區發展、社區營造、社會住宅等等,都需要以社區為對象、場域的工作方法的介入。 本書從基本概念談起,接著討論社區工作過程化,從社區評估開始,進入社區規劃,
定價:470 元, 優惠價:95 447
庫存:2
精神醫療社會工作
滿額折
作者:王金永; 李易蓁; 李玟王巽; 陳杏容  出版社:新學林  出版日:2020/08/01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這是一本介紹社會工作在精神醫療與心理衛生領域的實踐與應用之專業大專教科書籍,內容除了敘述個案、團體、社區等社會工作方法如何應用於精神醫療與心理衛生領域外,更涵蓋精神疾病與心理衛生概論、精神醫療社會工作理論、社區關懷訪視、《精神衛生法》、精神衛生政策、災變心理衛生工作等內容。本書強調貼近臺灣近年來新興的精神醫療實務發展與社區精神復健模式,並提供有志於精神醫療與心理衛生領域的社工人員所需要的最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5 428
庫存:2
精神科護理學
95折
本書是依照考選部命題大綱所編著,榮獲護理師國家考試的參考用書。 此次的改版重點,主要是依照護理師國考公告之命題大綱進行編修。此外,由於《精神衛生法》修正草案已於 111 年 12 月三讀通過。新法由原 62 條,增至 91 條。其修法目的,是要建置「結合醫療與社區」的精神照護網絡,及建立「友善精神病患的支持性環境」,而這些也是此次改版配合增修的重點。 基於前述,新版書中納入重要精神衛生議題。當中除了「高雄長庚醫院」邱念睦主任醫師所編寫的「臨床精神藥物治療」最新觀念與治療規範外,還包括「四段七級」精神衛生照護、「社區精神復健服務模式」,以「復元為導向」的社區精神衛生護理。另外,為了因應大環境災變事件,重新編寫「災難心理衛生」與「災後重建核心策略」等章節內容。 本書在內容的編寫上,強調深入淺出、流暢簡潔、淺顯易讀、見解精闢。初學者容易閱讀、理解與吸收。書中附有臨床案例解析以及常用之藥卡資訊,護生於臨床精神科實習時,亦可搭配使用。
定價:820 元, 優惠價:95 779
庫存:3
屋簷下的交會:當社區關懷訪視員走進精神失序者的家
滿額折
作者:任依島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2019/08/02 裝訂:平裝
★榮獲2020年台北國際書展書展大獎非小說類首獎 ★入圍2019年Openbook好書獎.年度美好生活書系 精神失序對一個人、一個家會產生什麼影響?說起精神病人,很多人的印象都停留在媒體報導的混亂與攻擊行為,認為他們是「不定時炸彈」;在街上看到行為比較特殊的人,不管那個人是自言自語、身體前後搖動,都管他為「有病」。這個「有病」,通常指的就是精神疾病,但實際上那個人是不是,不得而知。多數人對於精神失序者的認知,常常來自於刻板印象,而一個人一旦被賦予刻板印象,就失去了各自的名字、容貌與性格,只剩下一個標籤:精神病人。但,精神病人真實的生活樣貌,究竟是如何?身為精神失序者的家屬,又是什麼心情?本書是資深社區關懷訪視員,與精神失序者及其家屬相遇的生命故事。工作期間,他走進社區,凝視失序者的日常生活,聆聽家屬受苦的經驗。作者將他訪視的所見所聞,透過二十個主題,呈現精神失序者在社區生活的「異」與「非異」,以及家屬面對的諸多難題。其中有著精神失序者遭社會排除與歧視之苦;也有著家屬之間的衝突、矛盾、吶喊與無奈;但也有人性發出的微光,讓失序者在社區或職場,擁有一個可以呼吸空間的暖心故事。對於如何靠近服務對象的生活世界,作者也從助人工作者的角度提出許多反思。尤其討論了如何以「互為主體性」、同而為「人」的姿態,貼近對方的世界。全書分為三篇:第一篇為精神失序者的日常生活;第二篇描繪的是精神失序者家屬的陪病生活;第三篇寫社關員是誰,工作性質,以及對制度的省思與批判,也寫作者和精神失序者及家屬相遇的經驗。透過這些故事,希望大眾對於精神失序者有更立體的認識,撕下標籤與刻版印象,看見他們身而為人的模樣,在病人這個身分之外,他們更是某人的阿嬤、媽媽、父親、姊姊、丈夫、孩子、鄰居與朋友。※本書作者版稅將捐贈25%給台灣民間社區精神復健機構、25%給「家連家精神健康教育協會」【什麼是社區關懷訪視員?】台、澎、金、馬各縣市衛生局依「精神病社區關懷訪視計畫」直聘或委外醫院聘僱的第一線工作人員,須具備護理、職能治療、心理、社工等背景才能從事。社區關懷訪視員的任務除掌握社區精神病人病情穩定程度,並提供必要的醫療協助外,也幫忙多重困境的服務對象與家庭連結資源。踏入社區與入家服務是他們主要的工作模式。部分社區關懷訪視員須兼自殺通報個案關懷業務,從業人數若將精神病與自殺通報兩計畫分開估算,全台大約100位。【一致推薦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