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佛教入門(大字版)
滿額折
佛教入門(大字版)
佛教入門(大字版)
佛教入門(大字版)
佛教入門(大字版)
佛教入門(大字版)
佛教入門(大字版)
佛教入門(大字版)
佛教入門(大字版)
佛教入門(大字版)
佛教入門(大字版)
佛教入門(大字版)

佛教入門(大字版)

定  價:NT$ 320 元
優惠價:90288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2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從佛傳、教義及修持方法
全面掌握入門關鍵!

‧聖嚴法師說佛陀小傳,精彩必讀。
‧四聖諦、十二因緣等基本教義解說。
‧日常修持方法及觀音法門簡說。

為了讓現代人在最經濟的時間內理解佛教,聖嚴法師以輕鬆的筆調和簡明扼要的敘述,勾勒出佛教的基本脈絡,還原佛教的根本面貌,引導現代人直探純正的佛法核心。特別推薦聖嚴法師說佛陀小傳,精彩必讀。

本書分為三大單元──
一、「佛陀示現」:佛陀的人格和思想、印度的環境、教團的發展和演變……
二、「基本教義」:何謂四聖諦、五蘊、十二因緣、因果、唯名、唯心……
三、「修持方法」:修行的層次和方法、學佛的基礎、在家居士如何學佛……

文字流暢,解答詳盡,讓您無需疑惑,直接掌握正確的學佛方法與見解,在學佛道路上更加堅定,更有方向感。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並積極推展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世界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目次

上篇 佛陀示現
如何理解佛教?
佛教為何出現在印度?
由人成道的佛陀
佛陀的教化工作
佛陀的根本教義
佛陀的教團
佛陀的晚年

中篇 基本教義
佛教的信仰與教義
因果與因緣
唯心與唯名
活佛與活菩薩

下篇 修持方法
學佛與日常生活
佛教的修行方法
在家居士如何學佛?
小乘當真不好嗎?
佛子能拜鬼神嗎?
觀世音菩薩
念佛與助念
學佛的基礎

書摘/試閱

佛陀不是僅以享受人間的繁華為滿足的人,雖然貴為太子,並且已經結婚,但在精神上依舊非常地空虛,所以想到郊外去看看民間的風情。根據佛典的傳說,他一連出城郊遊了四次,這四次郊遊的經歷,便改變了他的生活,也決定了他之出家成道的前程。

他帶著隨從,駕著馬車,第一次出遊之際,在市區見到了一個白髮躬腰、風燭殘年的老人;第二次在路旁見到了一個痛苦呻吟的病人;第三次遇到了一個送喪的行列。這使他覺悟到,不論何人,出生之後,必然會漸漸地衰老,誰也不能免除病痛,最後的結果,便是死亡的來臨!死了之後,又將出生、衰老、病痛和死亡;像這樣的人生,如不設法求得徹底的解脫,實在太可憐、太悲哀了。

同時,當他童年時代,曾經隨同父王去農村舉行春耕祭典之時,見到農夫犁田之際,從土中翻起了蟲蟻,立即被蛙類爭食一空,轉眼間,蛙被花蛇所吞,花蛇又給由天上凌空而下的巨鷹所噉,像這樣弱肉強食的眾生相,在他看來,不禁要怵目驚心了!

他為了求得最後的答案,所以第四次再度郊遊,這一回使他遇到了一位神態安詳的出家沙門,終於使他領悟到他所應走的是什麼路了!唯有及時出家,一心修行,徹悟了宇宙的真理,才能知道以何方法,來解脫眾生的生、老、病、死的輪迴不息的四大苦患。

三、出家與苦行

適巧,當悉達多太子第四次郊遊回宮,計畫要走上出家之道的時候,忽然接到報告,說是妃子耶輸陀羅,產一男嬰,要他命名,他想他正要去出家,卻來了一個障害出家的枷鎖,因而取名羅睺羅(Rāhula,障害)。但是,他既決心要出家,誰也留他不住。

就在那天的夜晚,當他的妃子抱著小王子正在熟睡之時,他便向她們做了無言的告別。喚醒了他的御者車匿(Chanda),牽出了他的愛馬康特迦(Kanthaka),悄悄地出了宮殿,離開了迦毘羅衛城,直到進入了森林的深處,削去了頭髮,脫下了身上所有華貴裝束,穿上用樹皮編製的沙門服,然後囑咐御者車匿,帶著他的服飾和那匹白色的愛馬,返回宮中,向父王報告,他已出了家,若不成道,絕不回國。當時佛陀的年齡是二十九歲,有的傳說是十九歲。

當他進入森林之後,新鮮的宗教生活,便是參訪當時有名的外道仙人,那是專以修行瑜伽有了成就的人。沒有多久,他便修成了和他老師同樣程度的境界,因此,未久之間,連續尋訪了好幾位名師,但均不能滿足他的要求。

在佛陀的體驗之中,知道那些外道名師的所謂解脫,所謂與梵交感,與梵合一,都不是究竟的解脫之道。然在沒有更加高明的名師可供他去參訪求教之後,只好獨自一人,和其他的外道沙門一樣,修習苦行去了。

他的毅力是極其感人的,在苦行林中,修練絕食的苦行,連續達六年之久,在此期間,每天僅以一粒野生的麥子,維持他的生命。當這消息傳到淨飯王的耳中之後,便派了五位侍者照顧他的生活,結果這五位侍者也受佛陀的精進所感,陪伴佛陀修了六年苦行。

可是,修了六年的苦行,身體枯瘦得已如乾柴,尚未見到悟道成佛的消息,始知依照一般苦行外道那樣地盲修苦行,畢竟無益於精神的向上。於是放棄了苦行,改用專心冥想的工夫。

他離開苦行林,走到尼連禪(Nairañjanā)河的清流之中,洗淨了六年來的身垢,但他的身體實在太瘦弱了,所以接受了一位村姑供養的乳粥,恢復了他的元氣,然後便到附近一棵叫作畢缽羅(Pippala)的大樹之下,用草敷成一個座位,面向東方,雙腿結成跏趺,平穩地坐了下來,並且發出大誓願說:「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

不過,先前陪他同修苦行的五位侍者,見他放棄了苦行,都以為佛陀退了道心,又見他接受了一個少女的乳粥供養,便說「他墮落了」,所以離開佛陀,另找他處修行去了。

四、菩提樹下的體驗

實際上,佛陀並未墮落,只是從苦行的經驗以及享樂的事實中,理解到極端的苦行和放任的享樂,同樣無濟於開悟的目的,此在後來佛陀訓誡他的弟子時,便做了這樣的說明:「比丘們!當過宗教生活,須避兩種極端。」哪兩種極端呢?一是耽於享受歡樂的快樂生活,這是卑下的、有害精神的,是無聊的浪費;另一是苦行的生活,那是悽慘的無聊和浪費。「比丘們!完成者(如來)是避卻了這兩個極端,發現了行之於中央的大道。」這條道路,便是開眼精神,是安、是知識、是悟、是至涅槃的大道。佛教稱此為不苦不樂的中道行。

喬答摩在這棵菩提樹下,宴坐冥想了四十九日,以其奮勇精進的精神,克服了身心內外的一切魔障,遂於十二月八日之夜,達到了冥想的最高境域,開了智慧,真正地認識了宇宙的真理,明白解脫眾生輪迴之苦的方法。漢譯佛典說那天是陰曆十二月初八日,依照現代學者的通說,乃是西元前五二三年陽曆五月的月圓日之夜。

但是,他在這四十九日之中,接受了各種生理、心理及自然界的衝刺和考驗。當他正要擺下一切人間的欲望之時,欲望的火焰卻更旺更盛起來;他對那些迷戀的情愛,生存和悅樂的渴望與回憶,必須要用堅定的信念來與之戰鬥。

那些東西,確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求上進的根源,但也均係苦難的泉源。因此,人若到了將要和這些東西告別的關頭,它們便會猛烈地在心中浮現出來,榮譽、名聲、權力、財富、愛情、家族生活的樂趣,以及來自周遭的寵愛等等,一切的喜樂和歡悅的誘惑之相,全部湧現在眼前。

這種景象,使他感到困惑;可是,終於在智慧的決斷之下,突破了人類的最後弱點,戰勝了身心的魔障,也克服了自身的障害,登上了人類智慧和人格的極峰,完成了究竟無上的佛果。他的心境,從波濤洶湧的狀態,進入了平靜如鏡的狀態;從此之後,永無波浪,也沒有漣漪,唯是一片深廣無邊與澄澈清涼,容受一切,包舉萬類,而又絲毫不受他物的騷擾。

此在佛教的聖典之中,是用優美的文藝筆觸,把它描寫出來。說是天魔波旬(Māra-pāpīyas),恐懼喬答摩即將成佛,當他成佛之後,魔宮的子孫便會減少,所以來到正在進入深定之中的喬答摩之前,向他提出了誘惑的條件,如果放棄成佛,即可使他成為支配世界的偉大國王。

事實上,當他初出生時,就有一位特來看相的仙人預言,悉達多太子如不出家成佛,必可成為支配全世界的轉輪聖王;此時的喬答摩當然不會為天魔的說辭所動。天魔接著召集他的軍馬,用大自然的破壞力,向喬答摩的宴坐之處,施行瘋狂的襲擊。

人類遇到無法抗拒的自然災變之際,就會感到自身的渺小,生起怯弱之心,祈求神靈的保佑。天魔波旬了解人性的弱點,所以在震怒之下,發動了隆隆的巨雷大鳴、電光閃耀、搖動大地、山崩土裂、降下豪雨、氾濫成災、暴風吹襲、折木拔樹、飛砂走石,捲襲而至。可是,無畏的喬答摩,繼續住於三昧之中,平靜如常,不動聲色。天然災變所能造成的死亡恐怖,對於喬答摩而言,絲毫不起作用。

天魔見到利誘威脅,都不能使得喬答摩改變企求成佛的初衷。最後便使出了最惡毒的武器,派遣了他的三個女兒,以美色和情欲來破壞喬答摩的定力,他的三個女兒,名叫渴愛(Tṛṣṇā)、憎惡(Arāti)、貪欲(Rāga),她們的膚色不同,媚態各異,均能極其誘惑之能事。當這三個魔女出現之際,周圍的森林,也呈現出一片美妙的景色,襯托著三個姿色動人、音聲柔美、能歌善舞的魔女,她們個個甜言蜜語地向喬答摩挑逗。

可是,卻被喬答摩的神力,把她們變成了醜婦。在不淨觀的觀照之下,最可愛的美女,也和墓場的腐屍沒有什麼不同。畢竟,讓他戰勝了惡魔的種種武器,震撼了魔宮,使得天魔波旬潛形逃走了。

成佛之後的釋迦菩薩,即被稱為佛陀(Buddha,意為覺悟了的人),又被尊稱為世尊、如來、釋迦牟尼或釋尊(釋迦族出身的聖者)等。

佛陀的覺悟,究竟是什麼呢?最主要的便是四聖諦(catvāry ārya-satyāni)和八正道(āryāṣṭāṅgika-mārga)。

所謂四聖諦,便是遍及眾生界的苦惱,稱為「苦諦」(duḥkha-satya);這些苦惱的原因,稱為「集諦」(samudaya-satya);若想解脫這些苦惱,便當斷絕苦惱的原因,稱為「滅諦」(nirodha-satya);如何斷絕苦惱的原因,則當修行正道,稱為「道諦」(mārga-satya)。正道的內容,共有八項,所以名為八正道。

其實,佛陀的證道,即是證實了世間的憂、悲、生、老、病、死、輪迴等苦患,以及苦患的因由,滅除苦因的方法;滅除了苦因,便不再接受苦果的生死,不生不死,即是永恆的、極樂的、真實的、絕對清淨的涅槃(nirvāṇa)境界。(摘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