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緣於山海之間:東臺灣的原民與客家
滿額折

緣於山海之間:東臺灣的原民與客家

定  價:NT$ 480 元
優惠價:9043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8元
庫存:6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東臺灣除了自然與孤立地理位置的特質外,相較於臺灣其他地區,東部的人口結構、信仰、族群、物質文化、衣著、食物等日常生活與社會組成都有其獨特性。本書聚焦於東臺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互動,以歷史過程、治理方式、居民與人群、網絡關係、日常生活等面向,連結族群邊界與族群關係、客家遷移史、家族宗親、文化產業、生態旅遊與環境教育、認同政治與族群政策、轉型政治與土地正義、語言使用與傳承等議題,探索兩個族群如何在每天的生活與文化交融中,持續確立「我們」與「他們」群體的分類方式與文化內涵,形成有用的族群認同或行動的框架。由以上分析來印證:族群研究不只是族群內部的自我陳述,族群間的相互探索與觀看對當代臺灣研究的重要性。

作者簡介

王俐容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與通識教育中心合聘教授。
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文化政策研究博士、歐洲文化政策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學士。
出身社會學、歷經新聞學教育、在媒體採訪編輯的任職經驗;後到英國研讀文化政策與藝術管理;學術背景跨越了社會學、傳播學、文化研究、文化政策與藝術管理等學門。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與通識教育中心,研究專長包括文化政策(文化公民權、文化平權);客家與族群關係(平埔客家、印尼客);跨國社群與遷移(泰國客家研究、臺灣新移民文化與政策);族群傳播與數位傳播素養等。現為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常務理事,推動文化政策、媒體識讀、族群主流化、與文化平權政策等。

名人/編輯推薦

遷徙、包袱與強韌:回憶生命遭遇的客家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 pasuya poiconx浦忠成 

猶記得童年時,在阿里山鄒族tfuya(特富野)部落與阿里山森林鐵路十字路站之間,有一個稱作「蕃薯寮」(hanciliao)的漢人村莊,這裡居住的是族人稱為ke’eanga的客家人。父祖輩說,這一群客家人是在日本人為了開採阿里山地區森林而開鑿鐵路後陸續遷徙而來。他們有的從事伐木工作,也有的是維護森林鐵路正常運轉的道班工。二戰後日本人戰敗離開臺灣,阿里山開採林木的工作繼續下來,森林鐵路也持續經營,後來林務局將阿里山鐵路神木站、沼平、姊妹潭、受鎮宮、三代木、森林博物館、阿里山賓館等據點區域,規劃為阿里山森林遊樂區,與日月潭、太魯閣峽谷,成為臺灣最富盛名的觀光遊樂景點之一。
居住「蕃薯寮」的客家人,除了在森林伐木、鐵路道班工作外,在山區山道無法行車、貨物運輸不便的環境下,就從事挑夫的工作。山區客家挑夫們,男女老少都有,肩上扛著一根竹製扁擔,兩邊繫上沉甸甸的貨物,以肩窩作為支點,雙手往前向後扶助貨物,配合身體前後擺動,逐次前進腳步。這種以扁擔運送貨物的方式,在崎嶇、多石頭又要爬上爬下的山道,是極為艱苦的工作。(鄒族人不會這種挑運貨物的方法,族人要搬運物品,有的是以網袋,有的是以藤簍(筐)盛裝,再以前額頂起。)
通常一早,他們由十字路火車站開始挑貨擔,那是火車由嘉義平地運上來的貨物,內容大抵是米、油、鹽、酒(太白酒)、砂糖、鹹肉、鹹魚、糖果、醬菜之類,運到達邦、特富野、里佳部落的雜貨店。達邦、特富野的貨物在午前可以送達,午後又會挑起雜貨店托運的筍乾、棕櫚、愛玉子、木耳、香菇以及各種藥材(如天門冬,有時候還會有整副的獸骨(如猴子、穿山甲)、乾膽等)。里佳部落單趟送達已經是傍晚,只能夜宿,一早再將貨擔挑回十字路。
挑夫隊伍有時候約十來人,多的時候可以有二、三十人一隊,不遠處會聽到她/他們隨著一種歌謠的韻律一步一步走著,似乎是藉由這種聲音的節奏調整步伐、呼吸,輕輕微微的,似有似無,多少年過去,總清晰記憶每次遭遇時的會心微笑。印象深刻的是比較年長的男性,肩窩多半隆起一塊大肉團,那是長時期肩挑沉重貨擔造成。當時年紀還小,卻已經可以體會這一群人堅毅、強韌的面對艱苦的生活。
進入阿里山香林國中第二屆,遇到一些居住山區的客家同學,記得的是跟部落來的鄒族孩子一樣,一餐飯總要吃上二、三碗,甚至四碗(那是蠻大的鐵碗)。後來進入陸軍第一士官學校,也有不少客家同學,桃園、新竹、苗栗、屏東都有。大家一起出操、上課,同甘共苦,記得的也是大家的食慾、飯量都不小,從不會嫌菜色。飯量多寡看似無關緊要,卻是在艱苦生活環境外顯的飲食行為。對照組是來自臺北一帶的同學,團體生活中,總覺得城市長大的孩子,愛說話、頂嘴、投機、摸魚、吃不了苦,對於伙食總會嫌東嫌西的。幾個少年時期結識的客家夥伴,到了花甲之齡仍然聯繫,因為擁有相同的甘苦記憶。
花蓮看到的客家,文化的包袱與對於傳統的守護,依然在客庄街巷的尋常生活場景以及文學作家、戲曲傳唱者、教育工作者與文史探索者身上看到。文化多元而相對均衡的環境,讓不同的族群願意以開放的態度面對,相互切磋,在合作與善意的氛圍,一起營造共同的生活空間。由中原逐次南下,成為粵客,汲取南方山區山歌文化的養分,再渡過黑水溝,進入臺灣;在桃、竹、苗與屏東山區尋得落腳處,再由日人開拓後山的拉力,又一批客家遠離西部,在東部建立已經迥然相異於原鄉的客居之地,不是脫離而是開拓。
感謝王俐容教授推動花蓮客家的研究,受邀參加這項計畫,適逢本人擔任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期間,卻因covid-19疫情影響,在初步的鳳林田調後不得不調整資料蒐集的方式,也緊縮原本的想像。後來又轉任其他公務,原先期待的深耕花蓮原客,目前只能暫緩,期待來日。

目次

推薦序 馬賽克式的族群關係面貌 楊長鎮
遷徙、包袱與強韌:回憶生命遭遇的客家 pasuya poiconx 浦忠成
期待更多的東臺灣研究,更美好的臺灣未來 黃宣衛
導 論 臺九線與花東縱谷的客家族群與原住民族 王俐容
第一章 生活族群「內表」與「外表」的一幕:從阿美族樹梢頭和美山路部落主街的原客情 事談起 謝世忠
第二章 花蓮地區客家與西部原鄉差異探討 tanivu tapari 王昱心、pasuya poiconx 浦忠成
第三章 1945年之前花東縱谷秀姑巒溪流域的客家移民 潘繼道
第四章 客家遷移東部與宗族化過程 姜貞吟
第五章 流動於族群邊界的花蓮客家:文化、語言與認同 王俐容
第六章 客家孤島與周邊族群:以臺九線大南澳濱海客家為例 王保鍵
第七章 轉型正義框架的侷限與開展:以林田山為例 蔡志偉
第八章 基於環境教育模式的生態旅遊:以北花蓮客庄為研究場域 石慧瑩、程進發、劉慶昌
第九章 認同形構的多重交織:花蓮縣客家認同形塑的公私部門協作 吳忻怡
結 語 期盼的下一步 王俐容
參考書目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32
庫存:6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