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重新理解中國經濟:復蘇、進化與增長(簡體書)
滿額折

重新理解中國經濟:復蘇、進化與增長(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5 元
定價
:NT$ 450 元
優惠價
8739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庫存:4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從復蘇、進化到增長,中國經濟踏上新舊動能切換的關鍵節點,新一輪經濟發展的戰略藍圖將隨之出現。

本書聚焦生育低谷、人工智能、金融新體系、房地產行業理性回歸、第五次全球產業轉移等熱點話題。通過豐富的實證與透徹的分析,解釋相關事件和經濟形勢變化背後的邏輯,揭示當下中國經濟的熱點、難點、優點與突破點。破解複雜局面,厘清形勢,預測未來,幫助讀者看清當下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作者簡介

王德培

福卡智庫首席經濟學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原副會長。任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客座教授,常年為全國各級政府、各大高校、著名EMBA 學院、央企、大型集團企業開設宏觀經濟形勢、國家地方戰略布局、頂層設計規劃等方面的前瞻性課程,領銜完成國家、省(自治區、直轄市)、央企、園區等各層級的多項重大課題。

著有《中國經濟2016》《中國經濟2017》《中國經濟2018》《中國經濟2019》《中國經濟2020》《中國經濟2021》《中國經濟2022》《中國經濟2023》《金融原罪與金融文明》《第四次金融大爆炸》《人民幣的未來》《再平衡——中國的優勢與美國的強勢》等備受關注的經濟預測專著。

福卡智庫

福卡智庫(FORECAST THINKTANK)成立於20 世紀90 年代初,“福卡” 取自英文forecast,意為“預測,預言”。憑借“經濟預測、破解複雜、發展戰略、可行方案”四位一體、相互促進的綜合優勢,成為業內的知名品牌,致力於打造中國原創智庫。2020 年入選上海市重點培育智庫名單。

名人/編輯推薦

當下國際經濟形勢變幻莫測,大到國家博弈、宏觀政策,小到產業鏈、外貿,經濟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太多,影響世界經濟大勢的脈絡究竟是什麼?如何穿透迷霧,轉危為機,為後續發展做準備?

從失序到有序,從修復到增長,中國經濟進入經濟動力切換的窗口期、機遇期,未來30年中國新經濟增長的“6+1”動力因子已隆隆作響、開足馬力,經濟發展將通過結構性改革實現新的動態平衡,新一輪經濟發展的戰略藍圖將隨之出現。

前言 化危為機的空間與機緣
20世紀80年代初,時任美聯儲主席的保羅·沃爾克通過持續激進加息將美國的通脹水平從1980年歷史最高點的14.8%壓了下來,代價是美國兩年內兩次陷入經濟衰退,這種通脹飆升至必須采取激進政策手段進行調控的時刻被稱為“沃爾克時刻”。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2023年5月3日,美聯儲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再上調25個基點,到5%至5.25%之間。這是美聯儲自2022年3月以來的第十次加息,累計加息幅度達500個基點。這使得世界主要貨幣遭遇貶值風暴,外國投資者退出新興市場。眼下重現“沃爾克時刻”的可能性正不斷被放大。本輪危機的複雜性或給全球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既有內生性危機,償還2008年來自金融系統內部的歷史欠債,肇始於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從未被解決,金融體系、經濟市場的運行只不過靠著全球央行普遍“大放水”來續命;又有外生性危機,疫情、俄烏衝突、極端氣候等因素持續攪動。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邁克爾·斯賓塞警告,對大多數發展中國家而言,同時發生經濟、能源、糧食和債務危機的可能性高得令人擔憂。事實上,在多重危機疊加下,即便是歐洲也不再淡定,預計到2024年,英國會有超過500萬戶家庭的儲蓄被巨額能源支出耗盡。而德國自兩德統一以來,首次出現月度貿易逆差。2022年5月,德國貿易逆差10億歐元,被《每日鏡報》等德國媒體視為危及“德國繁榮模式”的“具有嚴重後果的趨勢性逆轉”。面對危機,自保是本能反應。只不過,從救市舉措看,財政政策具有脆弱性,政府持續的入不敷出限制了財政“工具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算的數據顯示,2022年發達經濟體財政赤字占GDP的比例為3.6%,而新興市場與發展中經濟體財政赤字占GDP的比例為6.1%。仍處高位的債務,不僅限制了財政政策的進一步開展,也正逐漸透支政府信用。而貨幣政策又面臨通脹與經濟衰退的兩難。盡管堅決加息以抗擊通脹是沃爾克留給美聯儲的“根深蒂固”的貨幣操作經驗,也被全球主要央行奉為“鐵律”;但多重危機疊加下的經濟體就像多種疾病纏身的腐朽老人,早已承受不了任何刺激性醫療手段。以日本為例,負債率達到260%,超過其國內同期GDP的兩倍,一旦加息,可能連利息都還不上。說到底,無論是政策寬松還是政策縮緊,無論是量化寬松(QE)還是加息,表面看都是為了保證經濟處於合理的運行區間,但實質都只是延緩了危機爆發的時點,改變了危機爆發的呈現形式(如從V字形到U字形),並將政策副作用的爆發時間延遲而已,並沒有真正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病灶。辯證地看,危機是“危”“機”的一體兩面,既然政府舉措無法避免經濟危機的到來,又絕不會平靜地接受危機的爆發,就有必要將這兩個字分開,盡可能地捕捉到“危”中的“機遇”。美籍奧地利政治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認為,經濟的發展不是靜態均衡的,而是動態非均衡的,不是設計出來的,而是進化出來的。在一定程度上,危機是重新洗牌、優勝劣汰的進化過程。當危機降臨,原有的技術、商業模式、賺錢路徑難以為繼,生產和生活需求開始萎縮,這些刺激著人們的創造力,啟發人們通過新技術、新模式尋求更低成本和更高收益。創新不僅引發產業革命,也開辟出更多對供給的新需求空間。企業和個人重新進入市場,開啟新一輪的“回升”——這個過程將要素資源從效率低下、損毀價值的模式與組織中釋放出來,被效率更高、創造更大價值的模式與組織利用。盡管會引起經濟的短暫蕭條,但也預埋了讓市場結構和經濟秩序得到優化、經濟體的總體效率和競爭力得以提升的空間。
更進一步而言,經濟危機中“危”與“機”是客觀存在的,但能否抓住這個戰略契機,化危為機,則需要主動創造機緣。回溯歷史,國家普遍采取兩種手段:第一種是和平手段,驅動科技進步來做大蛋糕,以經濟增量平抑經濟危機的產生。這雖然聽上去很美,但科技發展具有偶然性、不可控性,甚至還依賴於天降好運,屬於駕馭經濟危機的被動機緣。而當沒有這份運氣來驅動增量空間時,就只能進行存量博弈,搶其他人的錢還自己的債,即付諸第二種手段,即暴力手段,強行打開外部市場轉移危機,實現內部再平衡。最極端的表達方式就是通過戰爭完成權力、財富再分配。典型如始發於美國的1929年大蕭條席卷全球,催生了德意日法西斯,他們牽頭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而戰時的軍事訂單給美國帶來了軍事工業的膨脹,戰爭融資又強化了美元的信用基礎和避險功能,由此奠定了美國霸權的兩大支柱(軍事與美元)。然而,戰爭這種暴力手段並非在危機中創造機緣的終極形態。從第一性原理出發,經濟危機的本質是市場經濟的必然代價。由於市場經濟的運行邏輯是追逐更高的利潤,受規模效應驅動,生產產能大於有效消費產生的矛盾便一直存在;而過剩就要平倉,以周而復始的經濟危機形式爆破。
無論是科技還是戰爭,都屬於隔靴搔癢、避重就輕的處理方式,試圖避開主要矛盾,通過其他途徑去解決經濟問題。如果說科技進步就是讓產品更多、更高效地被生產出來,長期看又進一步加劇了生產與消費的失衡,導致危機的反復拉鋸,那麼戰爭便是一種強行的阻滯,會將問題越積越多,相應的爆發程度就越來越強。如果想要最大限度地創造化危為機的機緣,根本方式就是釜底抽薪,驅動範式迭代。
事實上,經濟學中何為正統觀念並不像自然科學那樣明確,因此學界同時存在和追求著多種觀點,百年來經濟敘事便發生了兩次迭代與演化:1929年的股市崩盤和大蕭條促成了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派作為統治性的範式,20世紀70年代的滯脹讓芝加哥學派領導的自由市場經濟理論成為替代性新範式。只可惜,兩輪範式迭代都沒有讓我們在面對經濟危機時變得更加從容,如今多重危機正變得更加極端,全世界都亟須尋找一種全新的經濟範式。
如果從國際炒家做空中國、西方老調重彈的“中國崩潰論”等敘事中跳出來,站在客觀、中性的角度,就會發現:中國正抓緊本輪經濟危機的戰略機緣——正以最大限度打破美國從外部給我們施加的種種阻擾,盡管不可能一時間在絕對層面變強,但已經實現在相對層面變強。全球十大工業國,只有中國保持絕對的順差優勢,2022年,我國經常帳戶順差4019億美元,其中,貨物貿易順差6686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923億美元。2022年5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於構成特別提款權(SDR)的一籃子貨幣進行的定值審查中,人民幣權重也從此前的10.92%上調至12.28%。因此,雖然短期內世界經濟狀況或許會一定程度地波及中國,但是從中長期的角度看,此時卻是一個百年難遇的戰略契機。而這種機緣,是主動作為、穩健發展成就了具有韌性的“全球經濟安全島”。2008—2020年全球GDP增長了20.96萬億美元,其中,中國貢獻了48.38%(中國GDP增量為10.14萬億美元);而2020年以來,中國吸收外資的規模越來越大。聯合國貿發會發布《全球投資趨勢檢測》報告稱,2020年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最大外資流入國,錄得1630億美元FDI(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吸收外資占全球比重提升至19%。2021年中國吸引外資首破萬億元人民幣大關,達到1.1億元,實際使用外資以人民幣計增長14.9%。再看2022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額同比增長6.3%,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中國在潛移默化中靠近經濟範式迭代的方向:中國的制度、模式一直處於動態演變之中,在政府與市場“雙人共舞”的經驗中能逐步摸索出糾正市場失靈之道。在此過程中,對於身處這片土壤的每一個普通人而言,應該做到“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

目次

前言 化危為機的空間與機緣

第一章 “危”“機”的一體兩面-001
經濟大勢脈絡梳理-003
中國經濟動力系統性切換-007
靠什麼扭轉預期?信心來自市場-011

第二章 時代將中國推向世界舞臺中央-015
從一枝獨秀到10年相持-017
中國的三大過剩與四大替代-021
邁向世界舞臺中央的機遇與挑戰-025

第三章 一個可持續的世界-031
不幸被言中:全球進入自然災害頻發階段-033
變革生產方式、交換方式和生活方式-042
未來穿什麼?-047
未來吃什麼?-056
未來怎麼住?-063
未來怎麼行?-068

第四章 共同富裕與人口問題-077
人口危機:斷崖與急轉-079
生育低谷與ChatGPT-084
從“討好年輕人”到“討好老年人”-090
四次分配:共同富裕“主戰場”-097

第五章 再造金融新體系-101
把金融關進籠子裡-103
遏制金融化不會一帆風順-107
北交所,新賽道-111
金融資本的中國道路-116

第六章 房地產行業的理性回歸-121
樓市翻轉:突發性、必然性、趨勢性-123
房地產行情本質特徵——分化-128
房地產稅開啟從高速向高質的模式切換-130
房企轉型背水一戰-136
“租購並舉”制度安排空間-142

第七章 站上投資邏輯新起點-149
資本進入折疊時代-151
價值投資不在中國? -156
投資斜率還是投資波動? -161
股市如何擺脫“戲份足、利潤薄”? -166

第八章 產業轉型與升級-173
資本新加坡、產業東南亞-175
產業鏈從“候鳥遷徙”到“板塊漂移”?-181
產業顛覆時代,多是“第三者插足”?-185
數字化轉型:轉型的多,成功的少-190
元宇宙:數實融合的主戰場-194

第九章 新一輪生態經濟轉型-199
躲不過碳中和的六大行業-201
企業碳中和——真假“綠色”?-208
互聯網“雙碳”路線圖-213
碳交易:市場、國家、科技三方博弈-219

第十章 尋找第二增長曲線-227
從生產型企業到科研型企業-229
永恒的第二增長曲線-236
眼界決定商業格局-241
企業出海新國際化-246

第十一章 企業第五次管理革命-253
為什麼企業家都愛讀兵法?-255
戰略是“長謀劃”“大決定”-260
第五次管理革命——界面革命-265
企業家未來的星辰大海-269

第十二章 個人如何面對財富問題-275
中國須過“財富關”-277
“錢”景不妙-281
不要把錢放在心上-285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92
庫存: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