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滿額折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定  價:NT$ 890 元
優惠價:90801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88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2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讓歷史重抵現場
首位對絲綢之路進行精準復原的中國學者

‧精準復原絲路古道
近200張完全原創實景照片第一次系統面世

‧首創「絲路地理信息系統」
讓歷史精確到每一個山口、每一條河谷

「絲綢之路」是舉世聞名的古代商路,也是各種文明交流互鑑之路,更是一條人人知道,但從未真正了解的神秘古道。真實的絲綢之路究竟是怎樣的?它經過哪些地方?沿途風物景色如何?
復旦大學侯楊方教授在對《史記》、《漢書》、《大唐西域記》、近代探險家記錄等資料解讀和研究的基礎上,以歷時10年、超過20次、累計行程3萬公里重走絲綢之路的實地考察,採集精確的地理位置、路線軌跡及影像資料,精準復原歷史上多條絲綢之路路線⸺包括張騫通西域、玄奘取經、高仙芝遠征以及斯坦因等探險家的路線,精確定位了多個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地標⸺包括漢唐2座玉門關、劍末谷、大石崖、公主堡以及玄奘曾經過的中亞「鐵門」等,寫成這本歷史考察紀行,讓讀者通過精準的復原地圖、知識性的文字、親歷現場的照片,領略真正的絲綢之路的魅力。


本書想呈現給讀者「你從未見過的絲綢之路」,所有內容完全來自我本人實地考察後獲得的第一手信息,而不是史料的排列組合、推理加工,這就是本書的寫作初衷:奉獻給讀者完全原創、精準的絲綢之路信息,以及建立在實地考察基礎上對絲綢之路的全新認識與思考。
——侯楊方

歷時10年,超過20次,累計3萬公里用重走求真,以行動求實近200張實景照片+地圖+GPS行走軌跡精準復原亞歐古道,串起中國與中亞——這才是真正的絲綢之路。

作者簡介

侯楊方

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他策劃主持了一個世紀以來首次對境內外帕米爾高原的系列考察,曾多次翻越海拔近5000米的山口,足跡遍及帕米爾高原的多個重要河谷、山口,在數十次對帕米爾高原、南疆、羅布泊、中亞及南亞地區的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對絲綢之路進行了首次「精準復原」,以此為基礎研製了第一套「絲綢之路地理信息系統」。
主要著作有:《中國人口史》(1910―1953年卷)、《盛世啟示錄》、《盛世•西漢》、《盛世•康乾》、《重返帕米爾:追尋玄奘與絲綢之路》、 《征戰:大清帝國的崛起》、《治世:大清帝國的興亡啟示》、《名臣:大清帝國的君臣博弈》以及《清朝地圖集》(多卷本)。

目次

自序 你從未見過的絲綢之路 I

古道絲綢路 猶聞漢唐風
一 我們真的了解「絲綢之路」嗎? 003
二 「絲綢之路」概念究竟是怎麼提出來的? 016
三 蔥嶺之外:從帕米爾到地中海 026
四 張騫通西域之前、之後希臘的影響 039


聞道尋源使
從此天路回
一 張騫的傳奇「鑿空」之旅 055
二 西規大河,列郡祁連 061
三 天馬之路:絲綢之路最終貫通 064
四 列郵置於要害之路:懸泉仍然長流 070
五 綠洲、高原:絲綢之路的地理環境 080


玉門山嶂幾千重
山北山南總是烽
一 河西走廊與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敦煌 093
二 發現敦煌文書的王道士與斯坦因的百年糾葛 103
三 西出玉門,東歸陽關,敦煌樓蘭之間 115
四 何處玉門關:我們認為的「玉門關」並非玉門關 155
五 玄奘的「玉門關」並不是敦煌以西的玉門關 165
六 重走玄奘路的戈壁挑戰賽路線 179

花銷蔥嶺雪
縠盡流沙霧
一 其山高大,上生蔥:甚麼是蔥嶺?甚麼是帕米爾? 191
二 時光凝固的喀什卡蘇:發現唐代劍末谷 205
三 蔥嶺以西的瓦罕:玄奘的達摩悉鐵帝,高仙芝的護密 216
四 壯麗的波謎羅川:蔥嶺絲路的主幹道 228
五 陽光照耀塔什庫爾干:公主堡和石頭城 240
六 玄奘的「人生巔峰」:何處大石崖? 248
七 赤佛堂西是漢家:高仙芝遠征 258
八 巴控克什米爾:穿越風之谷的喀喇崑崙公路 266
九 佛遺足跡於此,至今猶爾 278


明月出天山
蒼茫雲海間
一 玄奘為何要繞路熱海 295
二 通往費爾干納盆地的「鳥飛谷」 299
三 從絲路中道到北道的熱海道 309
四 何處赤谷城? 317
五 天山腳下的楚河與碎葉 323
六 憑弔怛羅斯古戰場 332
七 粟特人的河中 339
八 找到絲路的重要地標:鐵門 362
九 阿姆河邊的希臘遺跡和佛國 369
十 在最神秘的國度尋找波斯、希臘、印度遺跡 376
結束語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388

書摘/試閱

一 我們真的了解「絲綢之路」嗎?

非經玉門、陽關、蔥嶺,皆非絲綢之路。
大家對絲綢之路都有自己的想像,你也許去了敦煌,也許去了喀什,也許去了西安,就認為自己到了絲綢之路。當然這並沒有錯,因為它們都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個地點。但是絲綢之路是「線」,而且是多條線,是路線的網絡。古代的絲綢之路到底是怎麼走的?它經過的具體地形、地貌到底是甚麼樣的?我想可能絕大部分人根本就沒有概念,因為我們一般都是坐汽車、火車或者搭乘飛機,很少有人真正身臨其境。另外,學術界關於絲綢之路的研究,基本上還是利用歷史文字資料,也就是紙面上的資料,以紙面研究為主,到實地考察的人相對來說比較少,真正重走古代絲路路線的人更少。而且,現代人經常重走的絲綢之路無非是幾個旅遊熱點,如西安、敦煌、喀什等,它們都是現代化城市,與東部沿海城市相差無幾,與絲路時代的風貌相去甚遠,而最貼近古代風貌的地區恰恰是從古至今人跡罕至之地,這也是我本人考察的重點與本書的重點。為甚麼本書的標題為《這才是絲綢之路》?這就是原因。
我從2012年開始做絲綢之路的精確復原研究,並於2013年4月進行了第一次絲綢之路實地考察與路線「精準復原」,到現在為止,已經進行了幾十次實地考察,覆蓋了關中平原、隴東山地、河西走廊、包括羅布泊和樓蘭在內的南疆、北疆、帕米爾高原、中亞五國、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等地,這些地點都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主要路段所在,因此本書將以這些地區的絲路復原為主。
首先要講一下甚麼是「精準復原」。在學術研究中,我很反對創造學術概念、術語,能表達的,儘量使用日常用語,但「精準復原」是個罕見的例外,是我創造的極少數概念之一。
那麼甚麼是「精準復原」?它有4個要求和條件:
第一,必須要實地考察,而不是從紙面到紙面,即不能僅僅根據記錄在紙面的文獻資料來研究、復原路線。這裡所說的「紙面」,當然還包括現在越來越多的電子介質和網絡,我將它們統稱為「紙面」。所有記錄於紙面的資料,除少數文獻之外,其餘都是二手或被轉引過多次的資料,並非親臨實地、現場的原創採集的信息,因此很難保證它們的可信度。另外,在目前的信息時代,二手及以上的資料非常容易得到,因此僅僅根據這些資料做的研究天生就缺乏原創性,很難提供給人們新鮮的、真實的、可靠的、寶貴的信息。從紙面到紙面的研究,即使做到極致,也不過是紙面上的邏輯自洽,換言之,最多是漂亮的文字遊戲和推理,但要落到實處,使人完全信服,就需要第二點。
第二,必須要有實地考察的GPS定位、軌跡。如果沒有實地考察,那麼復原路線的成果是很難讓人信服的。你自己都沒有走過,如何有說服力讓受眾相信你的研究成果?那麼如何證明你確實去了實地,而且確實重走了這些路線呢?在現代,非常簡單,就是拿出你的GPS定位和行走軌跡,它們極難偽造,因此可作為令人信服的論據支撐論點。
第三,必須製作「地理信息系統」(GIS)發佈於網絡,公開考察的軌跡與地標的經緯度、照片、視頻。這些都是傳統的紙面無法表現的,所以這裡需再一次強調,復原線路不能從紙面到紙面—如此大量的數據,如地標、軌跡、照片、視頻等資料都來自實地採集,它們無法在紙面記錄,也無法以傳統的紙面方式表達。
第四,必須能令他人根據你的復原路線進行重複性檢驗,復原精度在目視範圍內。在中文世界,「科學」是一個經常被濫用的詞,比如這個事「不科學」,此處的科學就是「正確」或「真理」的同義語,但科學(詞源為拉丁文scientia,意為「知識」)是一種系統性的知識體系,它積累、組織並提供可檢驗的有關宇宙的解釋和預測。科學強調預測結果的具體性和可證偽性,它也不等同於尋求絕對無誤的真理,而是在現有基礎上,摸索式地不斷接近真理。是否屬於「科學」範疇只有一個標準:能否進行重複性的檢驗,即是否具有可證偽性。你在實驗室或實地得出的結論,要公開使用的材料與論證的過程,以便其他人可以重複你的過程。如果大家得出相同的結論,那麼這個研究的結果就被證實,否則則證偽;而單純從紙面到紙面的研究只能陷入無休無止的無意義爭論。「復原路線」是把紙面上未經證實的資料只當作線索而不是證據,然後到現場還原、驗證,用現場的地形、地貌去驗證紙面上的資料記錄,或者察看之間有甚麼樣的差異以及原因
何在。
那麼為甚麼說「非經玉門、陽關、蔥嶺皆非絲綢之路」?這個說法可能大家沒太聽說過。我們都聽說過玉門關、陽關,也可能有少數人聽說過蔥嶺,即今天的帕米爾高原。那麼為甚麼未經過這三個地方之一都不能叫絲綢之路?大家都對絲綢之路有自己的理解,但這裡所說的「絲綢之路」是經典意義上的絲綢之路。現在提到這一概念經常有泛化的傾向,絲綢之路遍地開花,似乎所有的道路都可以統稱為絲綢之路,甚至我們可以稱通向巴基斯坦的中巴友誼公路也是絲綢之路。這是新時代的絲綢之路,而本書中所說的「絲綢之路」還是古典意義、經典意義上的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有3個最重要的地標:玉門關、陽關與蔥嶺。為甚麼是它們?這一章節要講的就是絲綢之路的緣起與背景,這決定了這3個地標的重要性。
提到絲綢之路,大多數人腦海中浮現的畫面便是大漠、黃沙與駱駝。那為甚麼大家都會不約而同想到這樣一幅畫面?為甚麼幾乎所有的文藝作品、會議招貼、宣傳海報都是這種樣子?這就是「想像力的貧困」,也就證明絕大多數人根本就不知道真正的絲綢之路的地形地貌是甚麼樣子的,不知道真正能代表絲綢之路的地標是甚麼。
因為我們絕大多數人都生活在東部沿海地帶,那裡經常下雨,放眼看去滿目蔥蘢,綠樹成蔭,所以更喜歡也更傾向於一種異域的想像:中國的廣大西北地區,以及境外的中亞地區應該是反差極大的大漠黃沙,絲綢之路的景象就是一隊駱駝從大漠黃沙中穿過。這又是為甚麼呢?因為很多人缺乏在那些地區實地行走而不只是單純旅行的經驗。你只要去實地行走,就知道這個情景是出現不了的。絕大多數人都是搭乘現代交通工具飛機、火車和汽車。飛機自不必講,古人絕無可能搭乘,那為甚麼我們在火車和汽車上也無法體驗真正的古代道路?原因很簡單,在這些乾旱地區,鐵路和公路特別是高等級公路都儘量避開有住家、耕地、牧場的綠洲,而取道戈壁沙漠,以免佔用寶貴的宜居地。這樣很容易給外地遊客一種錯覺,以為甘肅、新疆及中亞地區都是大漠黃沙和戈壁。
敦煌的鳴沙山有一個很著名的旅遊項目,就是騎着駱駝爬沙丘。沙丘蠻高的,鳴沙山有一二百米高,我也騎過幾次,但是興趣不大,因為這就是典型的異域想像。如果你騎着駱駝爬鳴沙山,雖然只有半小時、一小時,你會強烈感覺到甚麼?乾燥、熱,非常難受。這還僅僅是短時間內的感覺。如果古代絲綢之路的行人這樣走幾天甚至幾個月,怎麼受得了?不是人先趴下,就是駱駝先趴下。想想就明白了,這種情景完全違背生活的經驗
常識。
我們所有的想像都不能違背基本的常識,不能超越人的生理極限。在2016年「十一」黃金週,一匹駱駝就這樣被累死了。旅遊項目都把駱駝給累死了,大家想想走幾百公里、幾千公里要累死多少駱駝?而且你爬高大的沙丘有甚麼意義呢?上面沒有草、沒有水,更沒有可以遮陽的綠蔭,難道讓一匹駱駝背着絲綢,另一匹駱駝再背着水嗎?這是完全不可想像的。人可以一天不吃飯不吃乾糧,但你一天不喝水,在這種烈日暴曬下試試?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801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