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提升免疫力,抗病毒,防疫:和國醫張步桃學習固本扶正抗毒邪的智慧
75折

提升免疫力,抗病毒,防疫:和國醫張步桃學習固本扶正抗毒邪的智慧

定  價:NT$ 400 元
優惠價:75300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95折,單本省下15元
庫存:5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提高體內免疫功能,抵禦外界邪氣入侵,是防治疫病唯一方法!

夏季應晚睡早起,冬季應早睡晚起,以提升自我調節能力;
連翹、黃芩、柴胡、板藍根和魚腥草可抑制病毒;
避免刺激、油膩食物,多吃蔬果,以維護抗邪能力;
心情穩定、消除壓力、不為疫情恐懼是防病最高原則;
在密閉房間,於病人床四角燃艾灸,可避免疫病傳播……

中醫藥在歷代無數次傳染病防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古代醫家對疫病的病因病機、發病規律和預防治療,已形成一套獨具特色和優勢的中醫疫病學系統。本書援引國醫大師張步桃強化免疫的卓見,以及《黃帝內經》等中醫古籍、醫聖張仲景等名家防治瘟疫的智慧,為你介紹中醫面面俱到的防疫知識。

◆中國自古對傳染病就有基礎概念
在中醫文獻中,將傳染病歸納為癘氣(或稱疫氣)的一種,知道它們是肉眼看不見的特殊物質所引發,並認識到它們具有強烈的傳染性和流行性,而且發病快、病情險惡,甚至很快就能致人病危,還有一氣致一病的專屬性。此外,不管哪一種癘氣,侵襲人體以後,都會導致基本相同的臨床表現,都遵循「衛→氣→營→血」或「上→中→下三焦」的規律演變。

◆正氣充足,便能全面防範疫毒來襲
中醫將人體防禦外來傷害與調節各組織、器官、系統正常運轉的能力稱為「正氣」,認為正氣旺盛就可抵抗各種疫毒的侵襲,並提出從保養脾腎、順應四時與平衡陰陽、維持情緒穩定與消除壓力、內養正氣與外慎邪氣、導引按摩、服食補益藥物、針灸療法等方向來增強正氣,提升免疫力。

◆判別體質,打造個人專屬的健康計畫
中醫理論將體質分為以下九類:
 平和體質──外在表現是精力充沛、活力十足、健康樂觀
 氣虛體質──說話氣短無力、動不動就容易疲倦的類型
 陽虛體質──時常感到手腳冰冷、身體不耐寒
 陰虛體質──感到手心發熱、身體燥熱、不太怕冷
 痰濕體質──看起來身體肥胖、小腹很大、身體容易長痘痘
 濕熱體質──臉上油膩、長痘長瘡或肌膚摸起來濕黏
 血瘀體質──臉色黯淡、晦暗,臉上、手上長斑
 氣鬱體質──多愁善感、容易多思多慮、悶悶不樂
 特稟體質──好發過敏與打噴嚏、對食物也容易過敏
瞭解自己的體質,有助於隨時調整生活作息、飲食習慣,讓自己 恢復平和狀態,達到標本兼治的理想期待。

◆面對疫情不要慌,國醫大師張步桃有妙招
本書收錄擁有豐富防治病毒臨床經驗(如SARS、感冒、腸病毒及登革熱)的「中醫界大師級國醫」張步桃先生有關免疫功能和防治疫病的寶貴見解,教你從心理調適、生活方式、飲食五味、體質調整、預防過敏、運動強身、穴位療法等層面提升自我免疫力,甚至藉由適度地挨餓、受寒等自主性、經常性的小刺激,讓免疫力在戰鬥中成長!以及有助增強抗病能力的藥材與藥膳,讓你吃出滿滿活力。

書中還有年節和端午的防疫習俗,近六十道常用藥方、湯方與茶飲,以及如何從環境消毒與個人衛生遠離病毒,也針對新冠肺炎,收入防止感染與復發、後遺症對策等。出身三代醫家的張博士,深入淺出闡述疫病發生的內外因素、古今名家的防疫智慧,內容專業、實用又不乏逸趣,讓你輕鬆因應層出不窮的新型傳染病,擁抱百病不侵的健康生活。

本書特色

 收錄國醫大師張步桃強化免疫力祕訣,從多管道讓病毒無法趁虛而入
 帶你判別九種體質,以因應個人狀態,隨時調整生活習慣
 破除西醫限制,用比疫苗更重要的免疫力,及時對抗傳染病
 廣州中醫藥大學台灣區校友會會長 李耿誠 專業推薦

作者簡介

張書陸 博士
出生於台灣苗栗大湖鄉,家中三代行醫世家,其兄張步桃是台灣研究《傷寒論》專家,學術成就備受海內外醫界推崇。自幼習醫,耳濡目染,熱愛研究中醫病理及藥方,致力於平胃散加減方研習,歷經二十年之久,將平胃散系統論述整理成專書,以期提供臨床工作者以及廣大民眾使用。著有《張步桃腫瘤要方:現代中醫第一聖手治腫瘤典藏紀念版》、《顧好腸胃百病消:治胃先治濕,平胃散讓你無病一身輕》。

【學經歷】
台灣中醫師檢定考試
湖北中醫學院本科班
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
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
中國國家執業醫師考試
廣州市西關國醫館特聘中醫專家
中山市東鳯人民醫院特聘中醫專家
廣東省梅州市中醫醫院特聘中醫専家
廣東省梅州市華普醫院特聘中醫專家

前言(代序)
在人類的歷史中,爆發了多次極為慘烈的傳染病(包括已有傳染病和新發傳染病),如鼠疫、天花、霍亂、愛滋病、伊波拉病毒感染、軍團病、西尼祿病毒感染、SARS、人禽流感、人感染豬鏈球菌病、甲型HlN1流感、新冠肺炎等等,給人類的健康乃至生存造成了巨大威脅。值得慶幸的是,我們憑藉老祖宗數千年所流傳下來的智慧結晶,用中醫藥在歷次的傳染病防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且使中醫藥的防治理論愈來愈完善。
古人早就認識到各種疫病都具有很強的傳染性,無論老少強弱,接觸者都會染病。明代吳又可在他所著的《溫疫論》中更指出:「瘟疫之為病,……,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他又稱這種異氣為「癘氣」,並指出癘氣有多種多樣,一氣一病,即感受某種異氣,便會導致某種疾病。由此可以看出,疫病是因感染「異氣」(也稱「戾氣」)所致,具有極強的傳染性。
因此中國古代醫家和人民,透過不斷地探索和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對疫病的病因病機、發病規律和預防治療方面,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和優勢的中醫疫病學系統。
中醫疫病學不同於現代醫學之處在於邪氣、邪毒的治療方式,認為邪氣、邪毒的侵襲沒有固定的治療方法,也沒有固定的方劑,不同系統的病變有不同系統的處方用藥,絕非以阿司匹靈或抗生素對付就可以的。再如,在肺炎早期階段,中醫理論認為,發熱為邪氣侵犯人體的表現。而現代醫學則認為發熱是病原體作用於機體後釋放大量毒素、改變體溫調定點有關,在病因不明時,常使用解熱鎮痛劑及抗生素對症治療;病因明確後,則給予特異性抗體或生物製劑等,這通常需要一定的研究週期及實驗,不能及時用於臨床,此時就會給人有「遠水不能就近火」、「緩不濟急」之感 。從這個角度來講,中醫藥的早期干預,對於現代新發傳染病的防治工作,是具有優勢的。
我們根據老祖宗的智慧結晶,經過多年的研究實踐表明,很多中藥對於病毒有非常大的抑制作用和滅活作用,譬如連翹、黃芩、柴胡、板藍根和魚腥草等對病毒有抑制和滅活作用,並不因病毒的類型而有所改變。此外,一些中藥還可以誘發干擾素促進機體免疫功能,而達到間接抗病毒的作用,比如黃耆、黨參、山藥、枸杞子和山茱萸等。某些中藥配伍後在抗病毒方面具有協同作用,比如雙黃連口服液、連花清瘟膠囊和小柴胡顆粒等。
在一次次的防疫過程中,我們可以證實,提高身體的免疫功能,抵禦外界的邪氣入侵,應是對抗和防治各種疫病的最佳(唯一)的途徑,而人體哪個部位組織抵抗力衰弱,細菌病毒就朝那個地方侵襲。此即俗話所說的「吃紅柿子專挑軟的」,細菌病毒又何嘗不是如此?因此完善各個功能器官的作用,維持陰陽平衡,提高身體的免疫功能,抵禦外界的邪氣入侵,應是對抗和防治各種疫病的最佳(唯一)的途徑。即透過合理的扶正驅邪,提高體內的正氣,正氣旺盛就可以抵抗各種疫毒的侵襲。而有許多中藥,都含有大量可以有效提高人體免疫力的物質(包括有機酸類、多醣類、苷類、生物鹼類和揮發油類等),可以增加抗病毒的能力,比如多醣、苷類等既能提高巨噬細胞、自然殺手細胞、細胞毒T細胞和淋巴因子啟動的殺手細胞等對抗原的處理效應,又具有良好的生物反應調節作用;黃耆苷、淫羊藿苷、人參皂苷和柴胡皂苷等都對機體的免疫力有很好的調節作用。現代免疫藥理研究也表明,中醫傳統方劑(比如玉屏風散)對免疫系統(包括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和免疫調節等)有廣泛的影響,對降低病死率有一定臨床價值。
透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認識到,中醫、中藥對於瘟疫(邪氣、病毒)的防治有獨特優勢,且具有完整的理論與指導方向。我們應該學習老祖先所流傳下來的智慧,結合實際情況,積極研究、開展中醫、中藥對瘟疫(邪氣、病毒)防治作用。
本書參考引用了許多有關防治瘟疫的古籍和文獻,同時也摘錄了已故國醫大師張步桃部分遺著,期對讀者有所裨益。

目次

推薦序 後疫情時代必讀! 預防傳染、提升自癒的中醫防疫大全/李耿誠
前言(代序)
第一部 為什麼會有疫病的發生?
病毒必須徹底消滅嗎?
人體的調節機制失常,是疫病發生的主因
中醫學把「邪氣」分為「外來」和」內生」兩大類
1. 外來的邪氣
2. 內生的邪氣
外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
1. 風邪
(1)風邪為百病之長
(2)風邪具有輕揚開泄的屬性
(3)風邪善行數變
(4)風性主動
2. 寒邪
(1)寒邪易於傷陽
(2)寒性凝滯
(3)寒性收引
3. 暑邪
(1)暑性炎熱
(2)暑性升散
(3)暑多挾濕
4. 濕邪
(1)濕阻氣機
(2)濕傷脾陽
(3)濕性重濁
(4)濕性黏滯
(5)濕性趨下
5. 燥邪
(1)燥性乾澀,易傷津液
(2)燥易傷肺
6. 火(熱)邪
(1)火性燔灼
(2)火性炎上
(3)傷津耗氣
(4)生風和動血
(5)易致腫瘍
(6)易擾心神
7. 疫癘之邪
(1)癘氣的基本概念
(2)癘氣的致病特點
(3)癘氣的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
氣候反常
環境因素和飲食不潔
毒邪致病
1. 毒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
(1) 毒性暴戾,其氣穢濁,污染性強
(2) 起病急,病情危重
(3) 一毒一病
(4) 毒邪深入侵襲人體
(5) 易化火熱,敗血傷陰
(6) 病情纏綿,易成隱患
(7) 有明顯的季節性和地域性
(8) 有強烈的傳染性和流行性
勞逸失度
1.勞力過度
2.勞神過度
3.房勞過度
正氣虧虛
1, 正虛感邪而發病
2. 正虛生邪而發病
第二部 學習古人的防疫智慧
古代醫家有哪些防疫措施?
1. 避其毒氣,以安其正
(1) 隔離避疫
(2) 衛生避疫
(3) 古人的殺菌消毒術
(4) 人工免疫法的先驅──人痘接種術
2. 中醫治未病,助力瘟疫防治
(1) 未病先防
(2) 既病防變
3. 正氣充足,百病不侵
(1) 保養正氣重在脾腎
(2) 順應四時,平衡陰陽
(3) 調攝情志,消除恐慌
(4) 養慎(內養正氣,外慎邪氣)
(5) 導引按蹻
(6) 服食藥餌,補虛扶正
(7) 針灸防病,補弱瀉盛
古人年節的防疫習俗
1. 過年的防疫習俗
(1) 清潔環境衛生是過年迎春的必備事宜
(2) 沐浴祛穢也是舊時年節的主要習俗之一
(3) 爆竹響聲,驅趕鬼邪
(4) 過年熏燒蒼朮預防時疫
(5) 過年飲用屠蘇酒及添加藥材的井水防辟瘟疫

2. 端午節祛病辟邪的習俗──「藥俗」的多樣性
(1) 採藥、製藥
(2) 以「藥」、「藥氣」和「藥味」防疫並辟邪
(3) 端午藥市:吸納「藥氣」
(4) 藥浴
(5) 端午藥膳、端午茶
(6) 端午的「藥物」和「鎮物」
第三部 從古人防疫智慧拓展中醫視野
中、西醫對疫病的防治方法有何區別?
1.現代醫學依賴檢驗數據的弊端
2.現代疾病預防學的三大新概念
(1) 第一級預防──未病先防
(2) 第二級預防──既病防變
(3) 第三級預防──癒後防復
如何正確認識中醫藥對傳染病的防治作用?
面對疫情不要慌,國醫大師張步桃有妙招
1. 自身免疫力是抵禦傳染病病毒最好的良藥
2. 能排除異己的免疫力
3. 認識免疫系統,增強免疫力
(1) 認識免疫系統
(2) 人體三大免疫系統
4. 讓免疫力在戰鬥中成長
5. 心理狀態是決定免疫力的重要因素
(1) 中醫心身與七情
6. 改善生活方式,增強免疫力
7. 正確的調整免疫功能
8. 替自己健康把脈
(1) 體質與正氣的強弱盛衰是防病治病的先決條件
(2) 中醫學對體質的認識─體質的分型
(3) 體質與發病
(4) 體質與治療
(5) 體質判別,治標兼治本
(6) 「亞健康」的自我保健
9. 抗煞有方
(1) 白虎青龍湯很有效
(2) 連翹是最好的天然解熱劑
(3) 中醫西醫大不同
10. 一人感冒,眾人遭殃
(1) 風邪、暑邪、濕邪、燥邪、寒邪
(2) 中醫治感冒輔正為先
(3) 預防為最上策
(4) 勤洗手,多漱口
(5) 經常運動
11. 腸病毒、登革熱的中醫療法
12. 臺灣中醫大師張步桃推薦中藥預防A型流感良方
13. 四神紅棗牛肚湯──增強免疫系統
14. 黃耆玉竹強身茶──增強抗病能力
15. 提高自身免疫力的穴位療法
(1) 風門溫暖法
(2) 毛巾摩擦全身
(3) 按摩迎香、風池穴
(4) 溫灸足三里
(5) 按摩肺俞穴
(6) 手刮肩胛骨
(7) 熱水浸足法
第四部 增強免疫力的常用方
養陰方
1六味地黃丸(《小兒藥證直訣》)
2杞菊地黃丸(《醫級》)
3左歸丸(《景岳全書》)
4大補陰丸(《丹溪心法》)
5增液湯(《溫病條辨》)
6沙參麥冬湯(《溫病條辨》)
益氣(補氣)方
1四君子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2玉屏風散(《世醫得效方》〉
3補中益氣湯(《脾胃論》)
4參苓白朮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補腎藥
1右歸丸(《景岳全書》)
2二仙湯(《方劑學》)
3龜鹿二仙膠(《醫方考》)
4大補陰丸(《丹溪心法》)
清熱方
1白虎湯(《傷寒論》)
2玉女煎(《景岳全書》)
3竹葉石膏湯(《傷寒論》)
4犀角地黃湯(《備急千金要方》)
5紫雪散(原名紫雪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6清營湯(《溫病條辨》)
7牛黃清心丸(《痘疹世醫心法》)
8三物黃芩湯(《金匱要略》)
9黃連解毒湯(《外台秘要》)
10銀翹散(《溫病條辨》)
11青蒿鱉甲湯(《溫病條辨》)
12地骨皮湯(《聖濟總錄》)
養血(補血)方
1四物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2當歸補血湯(《內外傷辨惑論》)
3七寶美髯丹(《醫方集解》)
4全鹿丸(《景岳全書》)
5二至丸(《證治準繩》)
6歸脾丸(《濟生方》)
安神方
1天麻鉤藤飲(《雜病證治新義》)
2明目地黃湯(《萬病回春》)
3羚角鉤藤湯(《通俗傷寒論》)
4撮風散(《證治準繩》)
5安宮牛黃丸(《溫病條辨》)
過敏體質改善方
1小柴胡湯(《傷寒論》)
2桂枝湯(《傷寒論》)
3小建中湯(《傷寒論》)
4小青龍湯(《傷寒論》)
5二陳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6定喘湯(《攝生眾妙方》)
助養正氣中藥代茶飲
1三豆飲
2複方玉屏風茶
3黃耆菊花茶
4古方避疫湯
5紫蘇紅糖飲
6芳香飲
7銀菊露
8補氣茶
助養正氣中藥食療方
1核桃淮山豬展湯
2百合蓮子黨參煲烏雞
3栗子瘦肉湯
4蓮子百合煲鴨肉
5苡仁蓮棗羹
6苡仁米皮粥
身體的保健要穴
1五個保健穴位
2方法
附錄一 新冠肺炎的中醫的辨治思路
新冠肺炎辨證論治
新冠肺炎的預防──防感染、防復發
新冠肺炎後遺症的中醫對策
新冠肺炎後遺症的中醫調理對策
附錄二 摘錄《松峰說疫》瘟疫統治八法
解毒
針刮
湧吐

助汗
除穢
宜忌
符咒(略)
善後
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一、中、西醫對疫病的防治方法有何區別?
看過老祖先的種種防疫方法,我們不得不佩服中國古人的智慧。如果按照西醫的套路,對待傳染病一定要先進行研究,研究這是什麼病毒,再根據病毒碼研製疫苗,對症下藥。雖然這確實是非常科學的方法,但是面對新冠肺炎、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這類從來沒遇過的病毒,如果非等疫苗研發出來才能對症下藥,這豈不是緩不濟急?
值得注意的是,人體各個組織器官和各種物質成分之間並非單獨存在,而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因此我們可以把人體看成是一個複雜而完善的系統,當系統中各組成部分處於協調、平衡狀態時,系統才能正常運轉。

1. 現代醫學依賴檢驗數據的弊端
現代醫學有一個盲點,那就是無論任何疾病,一切都必須依靠檢查(檢驗)數據,脫離了檢查(檢驗)數據,就不會治病了(尤其是那些剛畢業的醫科生)。以高血壓病為例:某甲平常沒有不適的感覺,但在體檢時發現血壓為一六○/九五毫米汞柱(參考範圍為九○~一四○/六○~九○毫米汞柱),於是就被診斷為高血壓病,可是當使用常規降壓藥物將血壓降至正常值一二○/七五毫米汞柱後,卻出現頭暈乏力、四肢倦怠、昏蒙等症狀,生活品質反而大為降低。某乙自覺身體非常不舒服,感到明顯的無力、頭暈、疲倦、納差(即食欲不振)、心煩、失眠,到醫院做了各種檢查,化驗結果都顯示為正常。因為得不到一個明確的診斷,這時醫生也常常束手無策,於是就把自主神經失調、癔症(即歇斯底里)、亞健康等醫學名詞套用在這些病人身上,治療上也無良方。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是因為在現代醫學概念中,化驗和檢查的結果是診斷疾病的唯一依據,它只注重單個指標的數值大小或某一器官的形態變化,如果你在檢查中發現某個指標出現異常,或是某個臟器形態發生變化,不管這種異常對你的正常生理狀態是否產生影響和破壞,這時西醫就會告訴你這是「病」,就需要治療。至於治療之後身體會不會出現不適,西醫就不管了,他們認為只要指標正常了,治療目的也就達到了。而當人體生理狀態受到影響,產生了各種不適,但在化驗檢查中又發現不了異常的時候,西醫就不承認這是疾病,化驗不是好好的嗎?怎麼會有病?肯定是心理因素。既然不是病,那當然也沒有治療的手段,這就是只注重化驗檢查而不注重人體內在平衡在疾病中的意義所造成的。
現代醫學所做的各種化驗指標或檢查結果只是表明一種存在,當它們有異於正常的參考數值範圍時,我們需要將這些異常資料和人體整體平衡結合起來考慮。如果這些化驗、檢查結果的異常對人體整體平衡造成了破壞,人體出現了一系列不適的症狀,我們才能診斷為疾病。反之,如果這些化驗、檢查的結果只是人體在某一特定生理狀態下的一種特定表現,它的異常並沒有造成機體內在平衡破壞的,那就不能稱之為疾病。比如說,人在受到驚嚇時,由於交感神經興奮,會導致心跳加快、血壓升高,但這種心跳加快、血壓升高是和人受到驚嚇時的狀態相適應的,當外界刺激消除後,心跳和血壓又會恢復到正常狀態,所以在受到驚嚇時的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就不能認為是疾病。
中醫並不是排斥現代檢查,而是強調把檢查和人體內在平衡有機地結合起來,將人體內在平衡作為判斷健康與疾病的最終依據。中醫把這種以機體內在平衡為著眼點的健康狀態稱為「陰平陽秘」,當「陰平陽秘」的平衡狀態被打破,這就產生了疾病。
瞭解了這一點,再回過頭來看前面的例子,我們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形了。第一個病例中,某甲雖然有血壓值偏高的事實,但他的「高血壓」有可能是緊張、驚嚇、熬夜等一時的情緒或生理反應,也就是說,他內在各系統是處於平衡健康狀態的。在本例中,一六○/九五毫米汞柱的血壓狀態就是人體自身調節的結果,而且這個調節是適度的,它並未破壞人體的內在平衡,所以人體感覺舒適,沒有疾病的徵象表現出來。相反,如果低於這個血壓水準,那就會導致大腦和全身的組織器官缺血缺氧,這就是服用降壓藥後人體反而出現頭暈乏力、四肢倦怠、黑蒙等疾病症狀的原因。
第二個病例中,某乙雖然在檢查中沒有發現異常情況,但他體內的「陰平陽秘」狀態已經受到破壞(至於是什麼破壞,我們可以透過望、聞、問、切等手段來獲知),但對於這種破壞現代儀器又無法檢測出來,所以雖然化驗檢查正常,但人體卻感覺不適。從這兩個例子中我們可以得知,人體內在平衡的破壞才是疾病根源。

2. 現代疾病預防學的三大新概念
在古人的防疫智慧中,有一重要思想體現了中醫的精髓,那就是《黃帝內經》所說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有效阻止病毒傳播,也可用提升自身免疫力這種方法降低病毒的感染率。
中醫防病治病的思想最早見於《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顯然是強調在人體未發病之前,就應採取積極且有效的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
現代疾病預防學明確提出了三級預防的新概念:

(1) 第一級預防──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是指在人體未發生疾病之前,採取各種措施,做好預防工作,及時消除或阻斷致病因素的作用和累積影響,以防止疾病的發生。這是中醫學預防疾病思想最突出的體現,也是最積極、最有效的預防措施。
疫病發展迅速、症狀重、流行快,對病人要儘早診斷和及時治療,故未病先防除了增強體質、提高正氣的抗邪能力外,還要注意防止病邪的侵害。譬如隔離檢疫醫事制度的實施,以及加強防止環境、水源和食物污染,講究飲食和個人衛生,對六淫、疫癘等應避其毒氣,就能對預防疫病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

(2) 第二級預防──既病防變
既病防變是在發病期,及早、有效地進行治療,減輕疾病的危害,阻止病情進一步發展。疾病初期,病情輕淺,正氣未衰,所以比較易治。倘若不及時治療,病邪就會由表入裡,病情加重,正氣受到嚴重耗損,以至病情危重。因此既病之後,就要爭取時間及早診治,防止疾病由小到大、由輕到重、由局部到整體,防微杜漸是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則。

(3) 第三級預防──癒後防復
所謂癒後防復,是在發病後期,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暫緩或避免疾病惡化、致殘或死亡,使機體逐步恢復健康。疾病初癒,雖症狀消失,但此時邪氣未盡,正氣未癒,氣血未定,陰陽未平,必待調整方能漸趨康復。所以在病後,可適當用藥物鞏固療效,同時配合飲食調養,注意勞逸得當,生活起居有規律,以期早日康復,從而避免疾病復發。

所謂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兩方面,這既是對《內經》學術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也是對後世醫家防病、治病很好的啟迪。隨著社會進步,現代醫學又賦予它新的內容,使治未病思想更具科學性及實用價值。《金匱‧臟腑經絡先後篇》中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觀點,接著又先後提出「若五臟元氣通暢,人即安和」,以及「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干忤經絡」和「不遺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等論述,說明了疾病是可以預防的,能否預防疾病發生的關鍵就是「五臟元氣是否通暢」。更可貴的是,張仲景還進一步提出了病邪「適中經絡,未流傳臟腑,即醫治之」的有病早治思想,並具體提出了一系列「五臟元氣通暢」的防治措施,即「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他也告誡要「房室勿令竭乏」和「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並注意到四時節令和氣候應相適應,節令先至、不至、太過或不及,都會使人的機體不通暢而導致發病,因此必須注意調攝以防病。
中醫疫病的辨證要點可歸納為:寒疫按六經辨證,溫熱類疫按衛氣營血辨證,濕熱類疫按三焦辨證,雜疫按臟腑辨證。
現代醫學用接種疫苗來預防病毒性傳感染病,如前所述,這種方法常滯後於病毒變異的速度。而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癒後防復是中醫藥應對重大疫情的有力武器。

二、如何正確認識中醫藥對傳染病的防治作用?
數千年來,面對疫病的頻繁爆發,古代醫家從疫病未發之前的預防,到疫病流行之時的辨證論治,逐步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備的中醫藥防治體系。因此在中國歷史上從未出現過類似西班牙大流感、歐洲黑死病、全球鼠疫等一次瘟疫造成數千萬人死亡的悲劇。
針對病毒性疫病,現代醫學研發特效藥和疫苗一般需要較長的週期,而中醫則從消除證候入手,兼顧養護和調動患者自身相關臟腑功能來協同對抗病邪,在疫情突發和迅猛傳播的情況下,中醫治疫有自身優勢。在多次重大疫病治療中,中醫藥仍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研究證實,中藥治療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具有廣譜殺滅或抑制病毒、調節免疫功能、用藥相對安全的特點。譬如二十世紀五○年代,蒲輔舟以白虎湯、白虎加蒼朮湯為主治療日本腦炎,取得了正面效果。在治療SARS時,採用解毒、利濕、泄熱、宣肺、活血化瘀、益氣養陰等中醫療法,可降低激素使用率及劑量,縮短療程,加快症狀改善,降低病死率,提高治癒率。
古代並不知道傳染病是微生物引起,但中藥確確實實能治療傳染病,這個道理是什麼?那就是因為中醫是從內、外環境的角度出發,來探討這類疾病的根源,認為傳染病的產生是「感天地之癘氣」的結果。癘氣是什麼意思?「癘」是乖戾的意思,「氣」就是氣候、節氣的氣。我們前面講過,這個氣就是指一種溫度、濕度、氣壓、風力等的綜合資訊。結合起來,癘氣就是指一種不正常的氣候,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個「癘氣」才是傳染病真正的根源!既然找到了疾病的根源,那麼治療就有依據了,我們可以根據傳染病表現出來的不同症狀特徵,透過望、聞、問、切四種手段,來判斷和分析這種病氣到底是由什麼環境因素造成的。是寒,是濕,是熱,還是濕熱相合,或是寒濕相合?然後採用散寒、化濕、清熱等手段,來改變環境對人體造成的影響,從而達到治癒傳染病的目的,這就是中醫能治療傳染病的道理所在。我們不需要去研究微生物的種類和特性,只要知道引起牠過量繁殖環境因素是什麼,透過改變這個環境因素,就能從根源上遏制它的繁殖和擴散,從而治癒牠所引起的疾病。

三、病毒必須徹底消滅嗎?
正由於中醫和西醫是從兩個角度來對待疾病的,西醫選擇的角度是外在的病原體,中醫選擇的角度是內在的身體,因此不能以西醫的指標來評價中藥的療效。比如中藥治療愛滋病,許多病人接受治療後,身體狀況明顯改善,從原來的手無縛雞之力,變得能夠下地幹活,而檢驗血液、免疫功能和病毒載量卻沒有改變。這樣的情況,你說中藥是有效還是沒效呢?對病人而言,是希望整天半死不活地看著化驗單略有改善,還是化驗單毫無變化,可自己能吃能喝,精力充沛呢?我們相信,病人都會選擇後者。西醫以為病毒減少了,病人的病情和狀況應該就能改善,可事實證明,病毒多少與病情輕重並不是成正比的。由此引出疾病治療的一個核心問題:病毒必須徹底消滅嗎?
很多人把病毒看成是洪水猛獸,尤其是豬流感、禽流感、SARS、新冠肺炎,更是鬧得人心惶惶,不少人都因為怕被病毒打倒而趕緊去打疫苗,期望病毒能遠離自己。譬如前幾年炒得火熱的「B肝轉陰大戰」,有人誷稱攜帶B肝病毒者若不治療,會有肝硬化、肝癌的危險,嚇得只要是查出有B肝病毒的人都去打B肝疫苗,都千方百計要讓B肝病毒檢測轉陰。於是,一大批打著能讓「B肝轉陰」的江湖神醫,甚至包括一些正規醫院的醫學專家出現了。幾百塊錢一次的干擾素也成了搶手貨。為了能「轉陰」,所謂的病人天天吃藥,一麻袋一麻袋地往家扛藥,全然不顧及藥物對身體的損害,結果「轉陰」沒實現,肝臟卻因為濫用藥給毒壞死了。
其實,那些所謂的病毒,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可怕,還是那麼一句老話,「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是由於你身體的正氣虛弱,把病毒「請」進來的。既然是你請進來的客人,人家不說走,你要硬請人家出去,這有可能帶來不良的後果。要想將病毒請出去,一定不能「霸王硬上弓」,而是要講究策略的。
我們一定能體會到,病毒的存在可能會引起一些不適症狀,但是只要採用了及時正確的治療,症狀完全可以減輕或消失。只要你的身體慢慢變好、變強壯了,病毒自然會愈待愈不舒服,不用你請,牠就會主動離開。實際上,很多人並沒有服藥,僅靠改變生活方式和鍛鍊,病毒一樣也從體內消失了。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也許有人會說,如果能把病毒消滅乾淨,又能讓病人的生活品質大大提高,這樣不就兩全其美了?但現實並不是總隨人願,尤其是對那些西醫認定的「頑症」、「絕症」而言。比如西醫早就弄清楚腫瘤不過是人體正常組織的異常増生,但究竟是什麼引起來的卻始終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得了腫瘤就只能採用放化療、手術的姑息治療。這麼多年了,無數人因為腫瘤復發而失去生命,那麼此時我們有理由質疑一下:這樣的治療到底是不是真正應該採取的辦法?病人究竟是死於腫瘤復發,還是死於被藥物摧毀的抵抗力?《內經》中有一句「衰其大半而止」,就是指出治療手段的應用要適當,不要總抱著斬盡殺絕的想法去治病。畢竟藥物攻擊的除了病邪,也會攻擊人體自身,即所謂「殺敵一萬,自損三千」。
在人類的進化史中,就是在與病毒、細菌不斷鬥爭中走過來的。沒有病毒的「棒喝」,人類哪會不斷升級自己的免疫系統,一步步走到現在?
打仗與治病的道理是一樣的。如果我們能勇於放棄已有的定識,按照「以生為本,人病共存,先禮後兵」的思路去治療,可能就不會最終落一個「玉石俱焚」的下場了。對於病毒的治療,不也是同樣的問題?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5 300
庫存:5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